學達書庫 > 史書 > 宋史全文 | 上頁 下頁 |
宋真宗天禧元年 |
|
丁巳天禧元年 春正月辛亥,奉天書合祭天地。以太祖、太宗並配。群臣上尊號冊寶于大安殿。知建昌軍王耿上書言時政要務凡七事。一曰省災異,二曰廣言路,三曰明享祀,四曰正服用,五曰察黨與,六曰謹修養,七曰嚴邊備。上覽而嘉之。 ◇ 二月,詔別置諫官、禦史各六員,增其月俸,不兼他職。每月須一員奏事,或有急務,聽非時入對。 辛巳,發常平倉粟,置場十四出糶,以濟貧民。京市物貴故也。召直龍圖閣馮元講《易》于宣和門之北閣,待制查道、李虛己、李行簡預焉。自是聽政之暇,率以為常,因數訪大臣能否,而行簡無所怨昵,必盡稱道其長,人推其長者。上謂宰臣曰:「朕以去歲蝗旱,秋稼不稔,夙夜驚懼,未嘗暫忘。今已中春,時雨未降,齊心請禱,誠感莫達,實慮政令有爽天意,因思茶鹽條禁傷於峻刻,宜有以革之。茶法行之已久,儻或難於遽改,但削其尤不便民而傷於厚斂者可也。」嘗有日者上書言宮禁事坐誅,籍其家,得朝士所與往還占問吉凶簡尺。上怒,欲盡付禦史按罪,王旦具請以歸。翌日白上:「此人之常情。且語不及朝廷,不足究治。」因自取舊所占問者進曰:「臣幼賤時,不免為此。必以為罪,願並臣下獄。」上曰:「此事已發,何可免?」旦曰:「臣為宰相,執國法,豈可自為之幸於不發而以罪他人?」上意解。旦至中書,悉焚所得書。既而大臣有欲因是以擠已所不快者,力請究治。上令就旦取書,旦曰:「臣已焚之矣。」由是獲免者眾。參知政事陳彭年卒。上聞之,即幸其第,涕泗良久。彭年性敏給強記,尤好儀制沿革、刑名之學。素奸諂,時號「九尾野狐」。始仕未達,求為大理寺詳斷官。張齊賢時實當國,一見輒不可,曰:「此人在朝,必亂國政。」或疑齊賢過甚,後乃服其知人。 ◇ 三月,江南提點刑獄范應辰上言:「伏睹辛亥制書,常赦不原者鹹除之。奸凶之輩密料赦期,發其夙憾,恣彼忿心,或舉家而隕命,或罄室而虜財,或持刃殺人,或縱火焚舍,逢此霈恩,亦除其罪,悉又配為辛伍,皆給衣糧,又何異賞人為盜者耶?」 ◇ 夏四月,出聖祖神化金寶牌,分給京城寺觀及天下名山。查道表求外任,甲申,命知虢州。時虢州蝗災,道不候報,出官廩粟,設糜粥振救饑者,發州麥四千斛給種,民賴以濟,所全活萬餘人。 乙酉,著作郎劉煜為右正言。上曰:「諫官、禦史之任,實難其人。當須識朝廷大體、達政刑要道。言必詣理,乃為稱職耳。」 呂源增釋曰:天禧之前,群官百執事皆得言事,不專主於台諫之臣也。真宗既因浮議創建言官,於是首擢劉煜,次用魯宗道,奏疏並令親書,許通進司進入。時煜與宗道多以瑣細之事塞責,真皇嘗有不悅之辭,自是而後,朋黨興矣。 ◇ 五月,以殿中丞劉平為監察禦史,用新詔也。太保、平章事王旦素羸多疾,連拜章求解。 戊甲,制為太傅兼侍中。 ◇ 六月,右正言魯宗道言:「今舉天下親民之官,為陛下孜孜于民政者,十不一二焉。欲民之安,其可得乎?宜妙選英哲以委之,庶激濁揚清,漸得良牧賢宰,則斯民之大幸。」上曰:「謹擇牧宰,朝政之急務也。」 甲申,以武昌節度副使邊肅知光州,用辛亥赦書也。向敏中嘗謂王旦曰:「邊同年責已久,牽複可乎?」旦曰:「為近臣坐贓,豈得更升進耶?」敏中語數及之,旦曰:「若欲用之,須旦死可也。」 ◇ 秋七月,王旦以病堅求罷相,上憫然曰:「朕覺體中不佳,方欲在大事托卿,而卿疾如此。奈何?」因命皇子出拜。旦言:「皇子盛德,必任陛下事。」遂薦可為大臣者十余人,其後不踐兩府者,獨淩策、李及。 丁巳,以旦為太尉,仍領玉清昭應宮使。 ◇ 八月,以樞密使、同平章事王欽若為左僕射、平章事。先是,上欲相欽若,王旦曰:「祖宗朝未嘗使南方人當國,雖古稱立賢無方,然必賢士乃可。」上遂止。欽若嘗語人曰:「為王子明故,使我作相晚卻十年。」 《講義》曰:康節在天津橋上聞杜鵑聲,曰:「朝廷將用南人為相,天下自此多事矣。」南人當國,自欽若始,不待王荊公而後見也。然國初三陽方長,則南不足以勝北。熙甯一陰潛萌,則北不足以勝南。此風氣推移,人才消長之候也。 壬申,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向敏中加右僕射、門下侍郎。 ◇ 九月,給事中、參知政事王曾罷為禮部侍郎。初,曾以會靈觀使讓欽若,上意不懌。及欽若為相,因欲排異己者,數譖之,遂罷曾政事。王旦語其家人曰:「王君介然,他日德望勳業甚大。昨讓會靈觀使頗拂上旨,而進對詳雅,詞直氣和,了無所懾。且王君始被進用,已能若是,我自循任政事幾二十年,每進對,上意稍忤,即蹙躇不能自容。以是知其偉度矣。」李迪為給事中、參知政事。迪嘗獨對內東門,時仍歲旱蝗,上憂不給。迪曰:「神宗初置內藏庫,欲辦兵複西北故土及以支凶荒。」上曰:「當出金帛數百萬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財無內外,何必曰借?」上悅。迪又言:「陛下東封時,敕所過無伐木除道,即驛舍或州治為行宮,才令加塗塈而已。及幸汾、亳,土木之役過往時百倍。今旱蝗之災,殆天意所以儆陛下也。」上曰:「卿之言然,一二臣誤朕為此。」 己酉,王旦卒。遺表言:「忝為宰相,據上公之列,不可以將盡之言為宗親求官。」旦性沖澹寡欲,奉身至薄,所居甚陋。上欲為治之,旦以先人舊廬,懇辭而止,中外莫不欽其德風。為國宗臣,咸平初,旦聞李沆之言,固未深信,及親見王欽若、丁謂等所為,欲諫則業已同之,欲去則上遇之厚,乃歎曰:「李文靖真聖人!」樣符以來,每有大禮,輒奉天書以行,常悒悒不樂。既寢疾,遺令削髮披緇以斂,蓋悔其前之為也。議者謂旦逢時得君,言聽諫從,安於勢位而不能以正自終,或比之馮道雲。 呂中曰:嘗究觀國朝自天禧以前,一夔一契之謠未興也,大范小範之名未出也,四賢一不肖之詩未作也,君子小人之党未分也,而張詠、孔道輔、馬知節之徒,自足以養成天下之氣節。胡海陵之學未興也,穆尹之古文未出也,三蘇父子之文章未盛也,二程兄弟之學業未著也,而楊億、王元之之文,自足以潤色國家之制度。蓋自李文靖、王文正當國,抑浮華而尚質實,獎恬退而黜奔競,是以同列有向敏中之清謹,政府有王曾之重厚,台諫魯宗道之質直,相與養成渾厚樸實之風,以為天聖、景祐不盡之用。雖縉紳之議論,台諫之風采,道學之術,科舉之文,非若慶曆以來炳炳可觀,而紀綱法度皆整然不紊,兵不轎,財不匱,官不冗,士不浮,雖慶曆之盛,亦有所不及也。 以聖制《思政論》、《正說》賜近臣。 ◇ 十二月丙子,以寒甚,放朝。知制誥盛度等言:「奉詔蠲放逋欠凡九百四十三萬,所釋萬五千五百人。」 庚辰,遣使減價鬻炭十萬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