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宋史全文 | 上頁 下頁 |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
|
甲寅大中祥符七年 春正月壬寅,車駕奉天書發京師。 丙午,至奉元宮,又詣先天觀、洞霄、廣靈宮行香,複至太清官真元觀周覽,還奉元宮。 丙辰,升應天府為南京。 ◇ 二月,雍丘邢惇以學術稱,嘗舉進士不第,遂隱居不出。王曾薦之。及還自亳,召對問治道,惇曰:「陛下東封西祀皆已畢矣,臣複何言?」上悅,除許州助教遣歸。既卒,乃見其敕與廢紙同束置屋樑間。 辛酉,車駕至自亳州。 ◇ 三月,皇子受益封慶國公。初,宰相屢言:「皇子未議封建,今朝修禮成,願特降制命。舊制,國公食邑三千戶,今止千戶,有司之過也。」皇子即後宮李氏所生,於是五年矣。劉皇后以為己子,使楊婉儀保視之,故仁宗常呼後為大娘娘,婉儀為小娘娘。 ◇ 五月,詔摹刻天書,奉安於玉清昭應宮,命王旦為天書刻玉使,王欽若為同刻玉使,丁謂為副使,趙安仁、陳彭年為同刻玉副使。 丙午,府州言知州、興州刺史折惟昌卒。先是,河東民運糧赴麟州。當出兵為援。惟昌時已屬疾,曰:「古人受命忘家,死於官事,吾無憾也。」即引步騎屯寧遠,寒,冒風沙而行,疾遂亟。上聞之,遺使挾醫診視,弗及。以其弟惟忠為知州事。 ◇ 六月,樞密使王欽若罷為吏部尚書。陳堯叟為戶部尚書,副使馬知節為潁州防禦使。欽若性傾巧,敢為矯誕。知節薄其為人,未嘗詭隨。上嘗以《喜雪》詩賜近臣,而誤用旁韻。王旦欲白上,欽若曰:「天子詩豈當以禮部格校之?」旦遂止。欽若退,遽密以聞。已而上諭二府曰:「前所賜詩,微欽若言,幾為眾笑。」旦唯唯。知節具斥其奸狀,上亦不罪也。欽若每奏事,或懷數奏,但出其一二,其餘皆匿之。既退,則以己意稱上旨行之。知節嘗于上前顧欽若曰:「懷中奏何不盡出?」及王懷信等上平蠻功,樞密院議行賞久不決,上曰:「欽若等異常不和,事無大小,動輒爭競。」於是三人者俱罷。兵部尚書寇准為樞密使、同平章事,王旦薦之也。 《講義》曰:使丁謂止于轉運,王欽若、夏竦止于判官,則未必不以君子目之。不幸官至政府,德薄而位尊,反使小人之名遺臭于萬世,惜哉! ◇ 秋七月,以王嗣宗、曹利用並為檢校太保,充樞密副使。 戊申,王旦至自兗州,言李士衡、張士遜等蒞事幹集,望賜詔褒諭。徐懷式等無治聲,望令轉運、提點刑獄司察之。詔可。或渭旦曰:「公為元宰,將命出使,而所舉官吏僅得褒詔,無乃太輕乎?」旦曰:「既稱薦之,又請亟用,則上恩皆出於己矣,此人臣之大嫌也。」大內押班同懷政實與旦同行,或請見,必俟從者畢集,整衣冠見之,未嘗私焉。議者以為得體。 ◇ 八月,秘書監、分司西京楊億以疾愈求入朝。上謂王旦曰:「億性峭直,無所附會,文學固無及者,然或言其好竊議朝政。何也?」旦曰:「此蓋與億不足,誣謗之耳。億諧謔過當,則恐有之;訕讟之事,保其必無也。」 戊辰,命億知汝州,既而監察禦史薑遵奏請罷之。上曰:「億前告歸,本無終焉侍養之請。今以疾愈求入朝,故特與郡。」乃詔中書召遵諭之。 ◇ 九月,上禦景福殿。試亳州、南京路服勤辭學、經明行修舉人,得進士張觀等二十一人,諸科一十一人,賜及第。 ◇ 冬十月。先是,登州言高麗遣使入貢。上謂宰相曰:「此事如何?」王旦曰:「高麗久來進奉,因契丹阻絕。今須許其赴闕,契丹必不敢言。四夷入貢以尊中國,蓋常事爾。彼自有隙,朝廷奚所愛憎?」上曰:「卿言深得大體。」即遣使館接焉。 甲子,玉清昭應宮成,宮宇總二千六百一十區,七年宮成。 ◇ 十一月,知秦州張佶言:「蕃部俶擾,已出兵格鬥。望量益士卒。」王旦曰:「今四方寧謐,契丹守盟甚堅,西戎入貢不絕,藩翰之臣,宜務鎮靜。」上曰:「邊臣利於用兵,殊不知無戰為上。」因言:「昔嘗謂邢昺雲:『朕中夕靜思,四方至大,張官置吏,委之千萬裡外,豈能盡知善惡?有敗事則為患非小。自古帝王宵衣旰食,正在此爾。萬務兒微,更賴卿等盡心也。』」 ◇ 十二月己未,作元符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