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三家注史記 | 上頁 下頁
仲尼弟子列傳(2)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集解〕徐廣曰:「屍子曰子路,卞之野人。」〔索隱〕家語一字季路,亦雲是卞人也。
  少孔子九歲。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集解〕冠以雄雞,佩以豭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帶之。
  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索隱〕按:服虔注左氏雲「古者始仕,必先書其名於策,委死之質於君,然後為臣,示必死節於其君也」。
  因門人請為弟子。

  子路問政,孔子曰:「先之,勞之。」〔集解〕孔安國曰:「先導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後勞之。易曰『悅以使民,民忘其勞』。」
  請益。曰:「無倦。」〔集解〕孔安國曰:「子路嫌其少,故請益。曰『無倦』者,行此上事無倦則可。」

  子路問:「君子尚勇乎?」孔子曰:「義之為上。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集解李充曰:「既稱君子,不職為亂階也。若君親失道,國家昏亂,其於赴患致命而不知正顧義者,則亦陷乎為亂而受不義之責也。」索隱按:充字弘度,晉中書侍郎,亦作論語解。
  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集解〕孔安國曰:「前所聞未及行,故恐複有聞不得並行。」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集解〕孔安國曰:「片猶偏也。聽訟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折獄者,唯子路可也。」
  「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集解〕欒肇曰:「適用曰材,好勇過我用,故雲『無所取』。」〔索隱〕按:肇字永初,晉尚書郎,作論語義也。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集解〕孔安國曰:「不得以壽終也。」
  「衣敝縕袍〔集解〕孔安國曰:「縕,枲著也。」
  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集解馬融曰:「升我堂矣,未入於室耳。」

  季康子問:「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不知其仁。」

  子路喜從遊,遇長沮、桀溺、荷蓧丈人。

  子路為季氏宰,季孫問曰:「子路可謂大臣與?」孔子曰:「可謂具臣矣。」〔集解〕孔安國曰:「言備臣數而已。」

  子路為蒲大夫,〔索隱〕蒲,衛邑,子路為之宰也。
  辭孔子。孔子曰:「蒲多壯士,又難治。然吾語汝:恭以敬,可以執勇;〔集解〕言恭謹謙敬,勇猛不能害,故曰「執」也。
  寬以正,可以比眾;〔集解〕音鼻。言寬大清正,眾必歸近之。
  恭正以靜,可以報上。」

  初,衛靈公有寵姬曰南子。靈公太子蕢聵得過南子,懼誅出奔。及靈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輒在。」於是衛立輒為君,是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蕢聵居外,不得入。子路為衛大夫孔悝之邑宰。索隱按:服虔雲「為孔悝之邑宰」。
  蕢聵乃與孔悝作亂,謀入孔悝家,遂與其徒襲攻出公。出公奔魯,而蕢聵入立,是為莊公。方孔悝作亂,〔索隱〕按:左傳蒯聵入孔悝家,悝母伯姬劫悝於廁,強與之盟而立蒯聵,非悝本心自作亂也。
  子路在外,聞之而馳往。遇子羔出衛城門,謂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門已閉,子可還矣,毋空受其禍。」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難。」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門開,子路隨而入。造蕢聵,蕢聵與孔悝登臺。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請得而殺之。」蕢聵弗聽。於是子路欲燔台,蕢聵懼,乃下石乞、壺黶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

  孔子聞衛亂,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集解〕王肅曰:「子路為孔子侍衛,故侮慢之人不敢有惡言,是以惡言不聞於孔子耳。」
  是時子貢為魯使於齊。〔索隱〕按:左傳子貢為魯使齊在哀十五年,蓋此文誤也。

  宰予字子我。〔集解〕鄭玄曰魯人。〔索隱〕家語亦雲魯人。
  利口辯辭。既受業,問:「三年之喪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集解〕馬融曰:「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
  子曰:「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君子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故弗為也。」集解孔安國曰:「旨,美也。責其無仁於親,故言『汝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集解〕馬融曰:「生未三歲,為父母所懷抱也。」
  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義也。」〔集解〕孔安國曰:「自天子達於庶人。」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集解〕包氏曰:「朽,腐也。雕,雕琢刻畫。」
  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集解〕王肅曰:「圬,墁也。二者喻雖施功猶不成也。」

  宰我問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集解〕王肅曰:「言不足以明五帝之德也。」

  宰我為臨菑大夫,〔索隱〕按:謂仕齊。齊都臨淄,故雲「為臨淄大夫」也。
  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孔子恥之。〔索隱〕按:左氏傳無宰我與田常作亂之文,然有闞止字子我,而因爭寵,遂為陳恆所殺。恐字與宰予相涉,因誤雲然。

  端沐〔索隱〕家語作「木」。
  賜,衛人,字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

  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問曰:「汝與回也孰愈?」〔集解〕孔安國曰:「愈猶勝也。」
  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貢既已受業,問曰:「賜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集解〕孔安國曰:「言汝器用之人。」
  曰:「何器也?」曰:「瑚璉也。」〔集解〕包氏曰:「瑚璉,黍稷器。夏曰瑚,殷曰璉,周曰簠簋,宗廟之貴器。」

  陳子禽問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學,〔集解〕孔安國曰:「文武之道未墜落於地,賢與不賢各有所識,夫子無所不從學。」
  而亦何常師之有!」〔集解〕孔安國曰:「無所不從學,故無常師。」
  又問曰:「孔子適是國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集解〕鄭玄曰:「怪孔子所至之邦必與聞國政,求而得之邪?抑人君自原與之為治者?」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也。」〔集解〕鄭玄曰:「言夫子行此五德而得之,與人求之異,明人君自與之。」

  子貢問曰:「富而無驕,貧而無諂,何如?」孔子曰:「可也;〔集解〕孔安國曰:「未足多也。」
  不如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集解〕鄭玄曰:「樂謂志於道,不以貧為憂苦也。」

  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索隱〕公孫龍也。
  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

  遂行,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泄,〔索隱〕按:越絕書其「泄」字作「淺」。
  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彊,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集解〕王肅曰:「鮑、晏等帥師,若破國則臣尊矣。」
  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卻,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於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彊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田常曰:「善。雖然,吾兵業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柰何?」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吳王。

  說曰:「臣聞之,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彊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以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與吳爭彊,竊為王危之。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以撫泗上諸侯,誅暴齊以服彊晉,利莫大焉。名存亡魯,實困彊齊。智者不疑也。」吳王曰:「善。雖然,吾嘗與越戰,棲之會稽。越王苦身養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子貢曰:「越之勁不過魯,吳之彊不過齊,王置齊而伐越,則齊已平魯矣。且王方以存亡繼絕為名,夫伐小越而畏彊齊,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王者不絕世,以立其義。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且王必惡越,索隱惡猶畏惡也。
  臣請東見越王,令出兵以從,此實空越,名從諸侯以伐也。」吳王大說,乃使子貢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禦至舍而問曰:「此蠻夷之國,大夫何以儼然辱而臨之?」子貢曰:「今者吾說吳王以救魯伐齊,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無報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報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發而先聞,危也。三者舉事之大患。」句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於會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原也。」遂問子貢。子貢曰:「吳王為人猛暴,群臣不堪;國家敝以數戰,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內變;子胥以諫死,〔索隱〕王劭按:家語、越絕並無此五字。是時子胥未死。
  太宰嚭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今王誠發士卒佐之徼〔集解〕結堯反。
  其志,〔集解〕王肅曰:「激射其志。」
  重寶以說其心,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也。彼戰不勝,王之福矣。戰勝,必以兵臨晉,臣請北見晉君,令共攻之,弱吳必矣。其銳兵盡於齊,重甲困於晉,而王制其敝,此滅吳必矣。」越王大說,許諾。送子貢金百鎰,劍一,良矛二。子貢不受,遂行。

  報吳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內不自量,抵罪於吳,軍敗身辱,棲於會稽,國為虛莽,〔集解〕虛音墟。莽,莫朗反。〔索隱〕有本作「棘」,恐誤也。
  賴大王之賜,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謀之敢慮!』」後五日,越使大夫種頓首言於吳王曰:「東海役臣孤句踐使者臣種,敢修下吏問於左右。今竊聞大王將興大義,誅彊救弱,困暴齊而撫周室,請悉起境內士卒三千人,孤請自被堅執銳,以先受矢石。因越賤臣種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領,鈇屈盧之矛,〔索隱〕鈇音膚,斧也。劉氏雲一本無此字。屈盧,矛名。
  步光之劍,以賀軍吏。」吳王大說,以告子貢曰:「越王欲身從寡人伐齊,可乎?」子貢曰:「不可。夫空人之國,悉人之眾,又從其君,不義。君受其幣,許其師,而辭其君。」吳王許諾,乃謝越王。於是吳王乃遂發九郡兵伐齊。

  子貢因去之晉,謂晉君曰:「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索隱〕按:卒謂急卒也。言計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有非常之事。
  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今夫齊與吳將戰,彼戰而不勝,越亂之必矣;與齊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晉君大恐,曰:「為之柰何?」子貢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晉君許諾。

  子貢去而之魯。吳王果與齊人戰於艾陵,〔索隱〕按:左傳在哀十一年。
  大破齊師,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果以兵臨晉,與晉人相遇黃池〔索隱〕左傳黃池之會在哀十三年。越入吳,吳與越平也。
  之上。吳晉爭彊。晉人擊之,大敗吳師。越王聞之,涉江襲吳,去城七裡而軍。吳王聞之,去晉而歸,與越戰於五湖。三戰不勝,城門不守,越遂圍王宮,殺夫差而戮其相。〔索隱〕按:左傳越滅吳在哀二十二年,則事並懸隔數年。蓋此文欲終說其事,故其辭相連。
  破吳三年,東向而霸。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彊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索隱〕按:左傳謂魯、齊、晉、吳、越也,故雲「子貢出,存魯,亂齊,破吳,彊晉而霸越」。

  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集解〕廢舉謂停貯也。與時謂逐時也。夫物賤則買而停貯,值貴即逐時轉易,貨賣取資利也。〔索隱〕按:家語「貨」作「化」。王肅雲:「廢舉謂買賤賣貴也,轉化謂隨時轉貨以殖其資也。」劉氏雲:「廢謂物貴而賣之,舉謂物賤而收買之,轉貨謂轉貴收賤也。」
  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常相魯衛,家累千金,卒終於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