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三家注史記 | 上頁 下頁 |
仲尼弟子列傳(1) |
|
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索隱〕孔子家語亦有七十七人,唯文翁孔廟圖作七十二人。 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索隱〕論語一曰德行,二曰言語,三曰政事,四曰文學。今此文政事在言語上,是其記有異也。 文學:子游,子夏。師也辟,〔集解〕馬融曰:「子張才過人,失於邪辟文過。」〔正義〕音癖。 參也魯,〔集解〕孔安國曰:「魯,鈍也。曾子遲鈍。」 柴也愚,〔集解〕何晏曰:「愚直之愚。」 由也喭,〔集解〕鄭玄曰:「子路之行,失於蹓喭。」〔索隱〕論語先言柴,次參,次師,次由。今此傳序之亦與論語不同,不得輒言其誤也。〔正義〕蹓音畔。喭音岸。 回也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集解〕何晏曰:「言回庶幾於聖道,雖數空匱而樂在其中。賜不受教命,唯財貨是殖,億度是非。蓋美回所以勵賜也。一曰屢猶每也,空猶虛中也。以聖人之善道,教數子之庶幾,猶不至於知道者,各內有此害也。其於庶幾每能虛中者唯回,懷道深遠。不虛心不能知道。子貢無數子之病,然亦不知道者,雖不窮理而幸中,雖非天命而偶富,亦所以不虛心也。」 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集解〕外寬而內直,自設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蓋蘧伯玉之行。〔索隱〕按:大戴禮又雲「外寬而內直,自娛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存亡,蓋蘧伯玉之行也」。 於齊,晏平仲;〔集解〕君擇臣而使之,臣擇君而事之,有道順命,無道衡命,蓋晏平仲之行也。〔索隱〕大戴記曰:「君擇臣而使之,臣擇君而事之,有道順命,無道衡命,蓋晏平仲之行也。」 於楚,老萊子;〔索隱〕大戴記又雲:「德恭而行信,終日言不在悔尤之內,貧而樂也,蓋老萊子之行也。」 於鄭,子產;於魯,孟公綽。數稱臧文仲、柳下惠、〔集解〕孝恭慈仁,允德圖義,約貨去怨,蓋柳下惠之行。〔索隱〕大戴記又雲:「孝恭慈仁,允德圖義,約貨亡怨,蓋柳下惠之行也。」 銅鞮〔索隱〕地理志縣名,屬上黨。〔正義〕鞮,丁奚反。按:銅鞮,潞州縣。 伯華、介山子然,孔子皆後之,不並世。〔集解〕大戴禮曰:「孔子雲『國家有道,其言足以興,國家無道,其默足以容,蓋銅鞮伯華之所行。觀於四方,不忘其親,苟思其親,不盡其樂,蓋介山子然之行也』。」說苑曰:「孔子歎曰『銅鞮伯華無死,天下有定矣』。」晉太康地記雲:「銅鞮,晉大夫羊舌赤之邑,世號赤曰銅鞮伯華。」〔索隱〕按:自臧文仲已下,孔子皆後之,不並代。其所嚴事,自老子及公綽已上,皆孔子同時人也。按:戴德撰禮,號曰大戴禮,合八十五篇,其四十七篇亡,見今存者有三十八篇。今裴氏所引在衛將軍篇。孔子稱祁奚對晉平公之辭,唯舉銅鞮、介山二人行耳。家語又雲:「不克不忌,不念舊怨,蓋伯夷、叔齊之行。思天而敬人,服義而行信,蓋趙文子之行。事君不愛其死,謀身不遺其友,蓋隨武子之行。」 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少孔子三十歲。〔正義〕少,戍妙反。 顏淵問仁,孔子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集解〕馬融曰:「克己,約身也。」孔安國曰:「複,反也。身能反禮,則為仁矣。」 孔子曰:「賢哉回也!〔集解〕衛瓘曰:「非大賢樂道,不能若此,故以稱之。」〔索隱〕衛瓘字伯玉,晉太保,亦注論語,故裴引之。 一簞食,一瓢飲,集解孔安國曰:「簞,笥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集解〕孔安國曰:「顏回樂道,雖簞食在陋巷,不改其所樂也。」 「回也如愚;集解孔安國曰:「於孔子之言,默而識之,如愚也。」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集解〕孔安國曰:「察其退還與二三子說釋道義,發明大體,知其不愚。」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集解〕孔安國曰:「言可行則行,可止則止,唯我與顏回同也。」欒肇曰:「用己而後行,不假隱以自高,不屈道以要名,時人無知其實者,唯我與爾有是行。」〔正義〕肇字永初,高平人,晉尚書郎,作論語疑釋十卷,論語駮二卷。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索隱〕按:家語亦雲「年二十九而發白,三十二而死」。王肅雲「此久遠之書,年數錯誤,未可詳也。校其年,則顏回死時,孔子年六十一。然則伯魚年五十先孔子卒時,孔子且七十也。今此為顏回先伯魚死,而論語曰顏回死,顏路請子之車,孔子曰『鯉也死,有棺而無槨』,或為設事之辭」。按:顏回死在伯魚之前,故以論語為設詞。 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集解〕王肅曰:「顏回為孔子胥附之友,能使門人日親孔子。」 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集解〕何晏曰:「凡人任情,喜怒違理。顏回任道,怒不過分。遷者移也,怒當其理,不移易也。不貳過者,有不善未嘗複行。」 閔損字子騫。〔集解〕鄭玄曰:「孔子弟子目錄雲魯人。」〔索隱〕家語亦雲「魯人。少孔子十五歲」。 少孔子十五歲。 孔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集解〕陳群曰:「言子騫上事父母,下順兄弟,動靜盡善,故人不得有非間之言。」 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索隱〕論語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子騫曰「善為我辭焉」,是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也。 「如有複我者,〔集解〕孔安國曰:「複我者,重來召我。」 必在汶上矣。」〔集解〕孔安國曰:「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齊。」 厓耕字伯牛。〔集解〕鄭玄曰魯人。〔索隱〕按:家語雲魯人。 孔子以為有德行。 伯牛有惡疾,孔子往問之,自牖執其手,〔集解〕包氏曰:「牛有惡疾,不欲見人,孔子從牖執其手。」 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集解包氏曰:「再言之者,痛之甚也。」 厓雍字仲弓。〔集解〕鄭玄曰:「魯人。」〔索隱〕家語雲:「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歲。」 仲弓問政,孔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集解〕孔安國曰:「莫尚乎敬。」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集解〕包氏曰:「在邦為諸侯,在為卿大夫。」 孔子以仲弓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集解〕包氏曰:「可使南面,言任諸侯之治。」 仲弓父,賤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集解〕何晏曰:「犁,雜文。騂,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中犧牲,雖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山川寧肯舍之乎?言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 厓求字子有,〔集解〕鄭玄曰魯人。 少孔子二十九歲。為季氏宰。 季康子問孔子曰:「厓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集解〕孔安國曰:「千室,卿大夫之邑。卿大夫稱家。諸侯千乘,大夫故曰百乘。」 求也可使治其賦。仁則吾不知也。」〔集解〕孔安國曰:「賦,兵賦也。仁道至大,不可全名也。」 複問:「子路仁乎?」孔子對曰:「如求。」 求問曰:「聞斯行諸?」〔集解〕包氏曰:「賑窮救乏之事也。」 子曰:「行之。」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集解孔安國曰:「當白父兄,不可自專。」 子華怪之,「敢問問同而答異?」孔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集解〕鄭玄曰:「言厓有性謙退,子路務在勝尚人,各因其人之失而正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