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三家注史記 | 上頁 下頁
留侯世家(1)


  留侯〔索隱〕韋昭雲「留,今屬彭城」。按:良求封留,以始見高祖於留故也。〔正義〕括地志雲:「故留城在徐州沛縣東南五十五裡。今城內有張良廟也。」
  張良者,〔索隱〕漢書雲字子房。按:王符、皇甫謐並以良為韓之公族,姬姓也。秦索賊急,乃改姓名。而韓先有張去疾乃張譴,恐非良之先代。
  其先韓人也。〔索隱〕良既歷代相韓,故知其先韓人。顧氏按:後漢書雲「張良出於城父」,城父縣屬潁川也。〔正義〕括地志雲:「城父在汝州郟城縣東三十裡,韓也。」
  大父開地,〔集解〕應劭曰:「大父,祖父。開地,名。」
  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集解〕韓系家及系本作桓惠王。
  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索隱〕謂大父及父相韓五王,故雲五代。

  良嘗學禮淮陽。〔正義〕今陳州也。
  東見倉海君。〔集解〕如淳曰:「秦郡縣無倉海。或曰東夷君長。」〔索隱〕姚察以武帝時東夷穢君降,為倉海郡,或因以名,蓋得其近也。正義漢書武帝紀雲「元年,東夷穢君南閭等降,為倉海郡,今貊穢國」,得之。太史公修史時已降為郡,自書之。括地志雲:「穢貊在高麗南,新羅北,東至大海西。」
  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集解〕服虔曰:「狙,伺候也。」應劭曰:「狙,七預反,伺也。」徐廣曰:「伺候也,音千恕反。」〔索隱〕按:應劭雲「狙,伺也。」一曰狙,伏伺也,音七豫反。謂狙之伺物,必伏而候之,故今雲「狙候」是也。
  擊秦皇帝博浪沙中,〔索隱〕服虔雲「地在陽武南」。按:今浚儀西北四十裡有博浪城。〔正義〕晉地理記雲「鄭陽武縣有博浪沙」。按:今當官道也。
  誤中副車。〔索隱〕按:漢官儀天子屬車三十六乘。屬車即副車,而奉車郎禦而從後。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嘗間從容〔索隱〕嘗訓經也。間,閑字也。從容,間暇也。從容謂從任其容止,不矜莊也。
  步遊下邳〔索隱〕邳,被眉反。按:地理志下邳縣屬東海。又雲邳在薛,後徙此。有上邳,故此曰下邳也。
  圯上,〔集解〕徐廣曰:「圯,橋也,東楚謂之圯。音怡。」〔索隱〕李奇雲「下邳人謂橋為圯,音怡」。文穎曰「沂水上橋也」。應劭雲「沂水之上也」。姚察見史記本有作土旁者,乃引今會稽東湖大橋名為靈圯。圯亦音夷,理或然也。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索隱〕崔浩雲「直猶故也」,亦恐不然。直言正也,謂至良所正墮其履也。
  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集解〕徐廣曰:「一雲『良怒,欲罵之』。」〔索隱〕毆音烏後反。
  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索隱〕業猶本先也。謂良心先已為取履,故遂跪而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複還,〔集解〕徐廣曰:「一曰『為其老,強忍,下取履,因進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父去裡所,複還』。」
  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複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複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集解〕徐廣曰:「編,一作『篇』。」
  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正義〕括地志雲:「穀城山一名黃山,在濟州東阿縣東。濟州,故濟北郡。孔文祥雲『黃石公,鬚眉皆白,杖丹黎,履赤舄』。」
  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正義〕七錄雲:「太公兵法一袠三卷。太公,姜子牙,周文王師,封齊侯也。」
  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常殺人,從良匿。

  後十年,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道還沛公。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集解漢書音義曰:「官名。」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索隱〕殆訓近也。
  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及沛公之薛,見項梁。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集解〕徐廣曰:「即司徒耳,但語音訛轉,故字亦隨改。」
  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複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

  沛公之從雒陽南出轘轅,良引兵從沛公,下韓十餘城,擊破楊熊軍。沛公乃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與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關。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嶢下軍,〔集解〕徐廣曰:「嶢音堯。」
  良說曰:「秦兵尚彊,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原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集解〕徐廣曰:「五,一作『百』。」
  益為張旗幟〔索隱〕音其試二音。
  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啗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索隱〕謂卒將離心而懈怠。
  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北至藍田,再戰,秦兵竟敗。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

  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集解〕徐廣曰:「一本『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邪?將欲為富家翁邪?」沛公曰:「吾欲有天下。」噲曰:「今臣從入秦宮,所觀宮室帷帳珠玉重寶鐘鼓之飾,奇物不可勝極,入其後宮,美人婦女以千數,此皆秦所以亡天下也。原沛公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
  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集解〕晉灼曰:「資,藉也。欲沛公反秦奢泰,服儉素以為藉也。」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索隱〕按:此語見孔子家語。
  原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項羽至鴻門下,欲擊沛公,項伯乃夜馳入沛公軍,私見張良,欲與俱去。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乃具以語沛公。沛公大驚,曰:「為將柰何?」良曰:「沛公誠欲倍項羽邪?」沛公曰:「鯫生〔集解〕徐廣曰:「呂靜曰鯫,魚也,音此垢反。」〔索隱〕呂靜雲「鯫,魚也,謂小魚也,音此垢反」。臣瓚按:楚漢春秋鯫生本姓。
  教我距關無內諸侯,秦地可盡王,故聽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項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為柰何?」良乃固要項伯。項伯見沛公。沛公與飲為壽,結賓婚。令項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項羽,所以距關者,備他盜也。及見項羽後解,語在項羽事中。

  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賜良金百溢,珠二鬥,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集解〕如淳曰:「本但與巴蜀,故請漢中地。」
  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漢王之國,良送至襃中,〔正義〕括地志雲:「襃谷在梁州襃城縣北五十裡南中山。昔秦欲伐蜀,路無由入,乃刻石為牛五頭,置金於後,偽言此牛能屎金,以遺蜀。蜀侯貪,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塹山堙穀,致之成都。秦遂尋道伐之,因號曰石牛道。蜀賦以石門在漢中之西,襃中之北是。」又雲:「斜水源出襃城縣西北衙嶺山,與襃水同源而流派。漢書溝洫志雲襃水通沔,斜水通渭,皆以行船。」
  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良說項王曰:「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

  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複以良為成信侯,從東擊楚。至彭城,漢敗而還。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郤;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漢王乃遣隨何說九江王布,而使人連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韓信將兵擊之,因舉燕、代、齊、趙。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