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三家注史記 | 上頁 下頁
吳太伯世家(3)


  王僚二年,〔索隱〕計僚元年當昭十六年。比二年,公子光亡王舟,事在昭十七年左傳。
  公子光伐楚,〔集解〕徐廣曰:「世本雲夷眛生光。」
  敗而亡王舟。光懼,襲楚,複得王舟而還。〔集解〕左傳曰舟名「餘皇」。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來餎,公子光客之。〔索隱〕左傳昭二十年曰:「伍員如吳,言伐楚之利於州於。杜預曰:州于,吳子僚也。公子光曰:『是宗為戮,而欲反其讎,不可從也。』員曰:『彼將有他志,余姑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乃見鱄設諸焉,而耕於鄙。」是謂客禮以接待也。
  公子光者,王諸樊之子也。〔索隱〕此文以為諸樊子,系本以為夷眛子。
  常以為吾父兄弟四人,當傳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國,光父先立。即不傳季子,光當立。陰納賢士,欲以襲王僚。

  八年,吳使公子光伐楚,敗楚師,迎楚故太子建母於居巢以歸。因北伐,敗陳、蔡之師。九年,公子光伐楚,拔居巢、鐘離。〔集解〕服虔曰:「鐘離,州來西邑也。」〔索隱〕昭二十四年經曰:「冬,吳滅巢。」左傳曰:「楚子為舟師以略吳疆。沈尹戌曰:『此行也,楚必亡邑。不撫人而勞之,吳不動而速之。』吳人踵楚,邊人不備,遂滅巢及鐘離乃還也。」地理志居巢屬廬江,鐘離屬九江。應劭曰「鐘離子之國也」。
  初,楚邊邑卑梁氏之處女與吳邊邑之女爭桑,索隱左傳無其事。
  二女家怒相滅,兩國邊邑長聞之,怒而相攻,滅吳之邊邑。吳王怒,故遂伐楚,取兩都而去。〔正義〕兩都即鐘離、居巢。

  伍子胥之初奔吳,說吳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為僇於楚,欲自報其仇耳。未見其利。」於是伍員知光有他志,〔集解〕服虔曰:「欲取國。」
  乃求勇士專諸,〔集解〕賈逵曰:「吳勇士。」〔索隱〕專或作「剸」。左傳作「鱄設諸」。刺客傳曰「諸,棠邑人也」。〔正義〕吳越春秋雲:「專諸,豐邑人。伍子胥初亡楚如吳時,遇之於途,專諸方與人鬥,甚不可當,其妻呼,還。子胥怪而問其狀。專諸曰:『夫屈一人之下,必申萬人之上。』胥因而相之,雄貌,深目,侈口,熊背,知其勇士。」
  見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子胥退而耕於野,以待專諸之事。〔索隱〕依左傳即上五年「公子光客之」是也。事合記於五年,不應略彼而更具於此也。

  十二年冬,楚平王卒。〔索隱〕昭二十六年春秋經書「楚子居卒」是也。按十二諸侯年表及左傳,合在僚十一年。
  十三年春,吳欲因楚喪而伐之,〔索隱〕據表及左氏傳止合有十二年,事並見昭二十七年左傳也。
  使公子蓋餘、燭庸〔集解〕賈逵曰:「二公子皆吳王僚之弟。」〔索隱〕春秋作「掩餘」,史記並作「蓋餘」,義同而字異。或者謂太史公被腐刑,不欲言「掩」也。賈逵及杜預及刺客傳皆雲「二公子,王僚母弟」。而昭二十三年左傳曰「光帥右,掩餘帥左」,杜注彼則雲「掩餘,吳王壽夢子」。又系族譜亦雲「二公子並壽夢子」。若依公羊,僚為壽夢子,則與系族譜合也。
  以兵圍楚之六、灊。〔集解〕杜預曰:「灊在廬江六縣西南。」
  使季劄於晉,以觀諸侯之變。〔集解〕服虔曰:「察彊弱。」
  楚發兵絕吳兵後,吳兵不得還。於是吳公子光曰:「此時不可失也。」〔集解〕賈逵曰:「時,言可殺王時也。」
  告專諸曰:「不索何獲!〔集解〕服虔曰:「不索當何時得也。」
  我真王嗣,當立,吾欲求之。季子雖至,不吾廢也。」〔集解〕王肅曰:「聘晉還至也。」
  專諸曰:「王僚可殺也。母老子弱,〔集解〕服虔曰:「母老子弱,專諸讬其母子於光也。」王肅曰:「專諸言王母老子弱也。」〔索隱〕依王肅解,與史記同,於理無失。服虔、杜預見左傳下文雲「我,爾身也,以其子為卿」,遂強解「是無若我何」猶言「我無若是何」,語不近情,過為迂回,非也。
  而兩公子將兵攻楚,楚絕其路。方今吳外困於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柰我何。」光曰:「我身,子之身也。」〔集解〕服虔曰:「言我身猶爾身也。」
  四月丙子,〔索隱〕春秋經唯言「夏四月」,左傳亦無「丙子」,當別有按據,不知出何書也。
  光伏甲士於窟室,〔集解〕杜預曰:「掘地為室也。」
  而謁王僚飲。〔索隱〕謁,請也。本或作「請」也。
  王僚使兵陳於道,自王宮至光之家,門階戶席,皆王僚之親也,人夾持鈹。〔集解〕音披。〔索隱〕音披。劉逵注吳都賦「鈹,兩刃小刀」。
  公子光詳為〔索隱〕上音陽,下如字。左傳曰「光偽足疾」,詳即偽也。或讀此「為」字音「偽」,非也。豈詳偽重言邪?
  足疾,入於窟室,〔集解〕杜預曰:「恐難作,王黨殺己,素避之也。」
  使專諸置匕首〔索隱〕劉氏曰:「匕首,短劍也。」按:鹽鐵論以為長尺八寸。通俗文雲「其頭類匕,故曰匕首也」。
  於炙魚之中以進食。〔集解〕服虔曰:「全魚炙也。」
  手匕首刺王僚,鈹交於匈,〔集解〕賈逵曰:「交專諸匈也。」
  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闔廬乃以專諸子為卿。

  季子至,曰:「苟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誰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集解〕服虔曰:「待其天命之終也。」
  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集解〕杜預曰:「吳自諸樊以下,兄弟相傳而不立適,是亂由先人起也。季子自知力不能討光,故雲。」
  覆命,哭僚墓,〔集解〕服虔曰:「覆命於僚,哭其墓也。」〔正義〕複音伏,下同。
  複位而待。〔集解〕杜預曰:「複本位,待光命。」
  吳公子燭庸、蓋餘二人將兵遇圍於楚者,聞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之於舒。〔索隱〕左傳昭二十七年曰「掩餘奔徐,燭庸奔鐘吾」。三十年經曰「吳滅徐,徐子奔楚」。左傳曰「吳子使徐人執掩餘,使鐘吾人執燭庸。二公子奔楚,楚子大封而定其徙」。無封舒之事,當是「舒」「徐」字亂,又且疏略也。

  王闔廬元年,舉伍子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楚誅伯州犁,其孫伯嚭亡奔吳,〔集解〕徐廣曰:「伯嚭,州犁孫也。史記與吳越春秋同。嚭音披美反。」
  吳以為大夫。

  三年,吳王闔廬與子胥、伯嚭將兵伐楚,拔舒,殺吳亡將二公子。光謀欲入郢,將軍孫武曰:「民勞,未可,待之。」〔索隱〕左傳此年有子胥對耳,無孫武事也。
  四年,伐楚,取六與灊。五年,伐越,敗之。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吳。〔正義〕左傳雲「楚囊瓦為令尹」,杜預雲「子囊之孫子常。」
  迎而擊之,大敗楚軍於豫章,取楚之居巢而還。〔索隱〕左傳定二年,當為七年。

  九年,吳王闔廬請伍子胥、孫武曰:「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索隱〕言今欲果敢伐楚可否也。
  二子對曰:「楚將子常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闔廬從之,悉興師,與唐、蔡西伐楚,至於漢水。楚亦發兵拒吳,夾水陳。〔正義〕音陣。
  吳王闔廬弟夫槩〔正義〕音古代反。
  欲戰,闔廬弗許。夫槩曰:「王已屬臣兵,兵以利為上,尚何待焉?」遂以其部五千人襲冒楚,楚兵大敗,走。於是吳王遂縱兵追之。比至郢,〔索隱〕定四年「戰于柏舉,吳入郢」是也。
  五戰,楚五敗。楚昭王亡出郢,奔鄖。〔集解〕服虔曰:「鄖,楚縣。」
  鄖公弟欲弑昭王,〔正義〕左傳雲鄖公辛之弟懷也。
  昭王與鄖公餎隨。〔集解〕服虔曰:「隨,楚與國也。」
  而吳兵遂入郢。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屍〔索隱〕左氏無此事。
  以報父讎。

  十年春,越聞吳王之在郢,國空,乃伐吳。吳使別兵擊越。楚告急秦,秦遣兵救楚擊吳,吳師敗。闔廬弟夫槩見秦越交敗吳,吳王留楚不去,夫槩亡歸吳而自立為吳王。闔廬聞之,乃引兵歸,攻夫槩。夫槩敗奔楚。楚昭王乃得以九月複入郢,而封夫槩於堂谿,為堂谿氏。〔集解〕司馬彪曰:「汝南吳房有堂谿亭。」〔索隱〕案地理志而知。〔正義〕括地志雲:「豫州吳房縣在州西北九十裡。應劭雲『吳王闔閭弟夫槩奔楚,封之於堂谿氏。本房子國,以封吳,故曰『吳房』。』
  十一年,吳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楚恐而去郢徙鄀。〔集解〕服虔曰;「鄀,楚邑。」〔索隱〕定六年左傳「四月己醜,吳太子終累敗楚舟師」。杜預曰「闔廬子,夫差兄」。此以為夫差,當謂名異而一人耳。左傳又曰「獲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於是乎遷郢於鄀」。此言番,番音潘,楚邑名,子臣即其邑之大夫也。

  十五年,孔子相魯。〔索隱〕定十年左傳曰「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於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是也。杜預以為「相會儀也」,而史遷孔子系家雲「攝行相事」。案:左氏「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又使茲無還揖對」,是攝國相也。

  十九年夏,吳伐越,越王句踐迎擊之槜李。〔集解〕賈逵曰:「槜李,越地。」杜預曰:「吳郡嘉興縣南有槜李城也。」槜音醉。
  越使死士挑戰,〔集解〕徐廣曰:「死,一作『亶』,越世家亦然,或者以為人名氏乎?」駰案:賈逵曰「死士,死罪人也」。鄭眾曰「死士,欲以死報恩者也」。杜預曰「敢死之士也」。〔正義〕挑音田鳥反。
  三行造吳師,呼,自剄。〔集解〕左傳曰:「使罪人三行,屬劍於頸。」〔正義〕行,胡郎反。造,幹到反。呼,火故反。頸,堅鼎反。
  吳師觀之,越因伐吳,敗之姑蘇,〔集解〕越絕書曰:「闔廬起姑蘇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見三百里。」〔索隱〕姑蘇,台名,在吳縣西三十裡。左傳定十四年曰「越子大敗之,靈姑浮以戈擊闔廬,闔廬傷將指,還,卒於陘,去槜李七裡」。杜預以為槜李在嘉興縣南。靈姑浮,越大夫也。
  傷吳王闔廬指,軍卻七裡。吳王病傷而死。〔集解〕越絕書曰:「闔廬塚在吳縣昌門外,名曰虎丘。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桐棺三重,澒池六尺,玉鳧之流扁諸之劍三千,方員之口三千,槃郢、魚腸之劍在焉。卒十餘萬人治之,取土臨湖。葬之三日,白虎居其上,故號曰虎丘。」〔索隱〕澒,胡貢反。以水銀為池。
  闔廬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索隱〕此以為闔廬謂夫差,夫差對闔廬。若左氏傳,則雲「對曰」者,夫差對所使之人也。
  「不敢!」三年,乃報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