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南史 | 上頁 下頁 |
陸雲公陸瓊陸琰傳 |
|
雲公,字子龍,襄兄完子也。完位甯遠長史、琅邪、彭城二郡丞。雲公五歲誦《論語》、《毛詩》,九歲讀《漢書》,略能記憶。從祖倕與沛國劉顯質問十事,雲公對無所失,顯歎異之。及長,好學,有才思,為平西湘東王繹行參軍。雲公先制《太伯廟碑》,吳興太守張纘罷郡經途,讀其文歎曰:「今之蔡伯喈也。」纘至都掌選,言之武帝,召為尚書儀曹郎,入直壽光省,以本官知著作郎事。累遷中書黃門郎,兼掌著作。 雲公善弈棋,嘗夜侍武帝,冠觸燭火。帝笑謂曰:「燭燒卿貂。」帝將用為侍中,故以此戲之。時天泉池新制鯿魚舟,形狹而短,帝暇日常泛此舟,朝中唯引太常劉之遴、國子祭酒到溉、右衛朱異,雲公時年位尚輕,亦預焉。太清元年卒。張纘時為湘州,與雲公叔襄兄晏子書曰:「都信至,承賢兄子賢弟黃門殞逝,非唯貴門喪寶,實有識同悲。」其為士流稱重如此。雲公從父兄才子,亦有才名,位太子中庶子、廷尉,與雲公並有文集行於世。 雲公子瓊,字伯玉,幼聰慧,有思理。六歲為五言詩,頗有詞采。大同末,雲公受梁武帝詔,校定《棋品》,到溉、朱異以下並集。瓊時年入歲,於客前覆局,由是都下號曰神童。異言之武帝,召見,瓊風神警亮,進退詳審,帝甚異之,十一丁父憂,毀瘠有至性,從祖襄歎曰:「此兒必荷門基,所謂一不為少。」及侯景作逆,攜母避地於縣之西鄉,勤苦讀書,晝夜無怠,遂博學善屬文。 陳天嘉中,以文學累遷尚書殿中郎。瓊素有令名,深為陳文帝所賞。及討周迪、陳寶應等,都官符及諸大手筆,並中敕付瓊。遷新安王文學,掌東宮管記。及宣帝為司徒,妙簡僚佐,吏部尚書徐陵薦瓊于宣帝,言瓊「識具優敏,文史足用,進居郎署,歲已過淹,左西掾缺,允膺茲選,雖階次小逾,其屈滯已積」。乃除司徒左西掾。尋兼通直散騎常侍,聘齊。太建中為給事黃門侍郎,轉中庶子,領大著作,撰國史。後主即位,直中書省,掌詔誥。至德元年,除度支尚書,參選事,掌誥詔,並判廷尉、建康二獄事。初,瓊父雲公奉梁武敕,撰《嘉瑞記》,瓊述其旨而續焉,自永定訖於至德,勒成一家之言。遷吏部尚書,著作如故。瓊詳練譜牒,雅有識鑒。先是,吏部尚書宗元饒卒,尚書左僕射袁憲舉瓊,宣帝未之用,至是居之,號為稱職。 *** 瓊性謙儉,不自封植,雖位望日隆,而執志逾下。園池室宇,無所改作,車馬衣服,不尚鮮華,四時祿俸,皆散之宗族,家無餘財。暮年深懷止足,思避權要,恒謝疾,不視事。俄丁母憂。初,瓊之侍東宮,母隨在官舍,及喪還鄉,詔加贈,後主自製志銘,朝野榮之。瓊哀慕過毀,以至德四年卒。有集二十卷行於世。 子從典,字由儀,幼聰敏。年八歲,讀沈約集,見《回文研銘》,援筆擬之,便有佳致。十二作《柳賦》,其詞甚美。從父瑜特所賞愛。及瑜將終,命家中墳籍皆付之,從典乃集瑜文為十卷,仍制集序,其文甚工。從典篤好學業,博涉群書,位太子洗馬、司徒左西掾。陳亡入隋,位著作佐郎。尚書右僕射楊素奏從典續司馬遷《史記》迄于隋,其書未就,坐弟受漢王諒職免。後卒於南陽縣主簿。 *** 琰,字溫玉,瓊之從父弟也。父令公,梁中軍宣城王記室參軍。琰幼孤,好學,有志操,州舉秀才。累遷宣惠始興王外兵參軍,直嘉德殿學士。陳文帝聽覽餘暇,頗留心史籍。以琰博學,善占誦,引置左右。嘗使制《刀銘》,琰援筆即成,無所點竄,帝嗟賞久之,賜衣一襲。俄兼通直散騎常侍,副琅邪王厚聘齊,至鄴而厚卒,琰為使主。時年二十餘,風氣韶亮,占對閑敏,齊士大夫甚傾心焉。太建初,為武陵王明威府功曹史,兼東宮管記。丁母憂去官,卒。至德二年,追贈司農卿。琰寡欲,鮮矜競,遊心經籍,晏如也。所制文筆,多不存本,後主求其遺文,撰成二卷。 弟瑜,字幹玉,少篤學,美詞藻,州舉秀才。再遷軍師晉安王外兵參軍,東宮學士。兄琰時為管記,並以才學娛侍左右,時人比之二應。太建中,累遷太子洗馬,中舍人。瑜聰敏強記,常受《莊》、《老》于汝南周弘正,學《成實論》于僧滔法師,並通大旨。時皇太子好學,欲博覽群書,以子集繁多,命瑜抄撰,未就而卒。太子為之流涕,親制祭文,仍與詹事江總論述其美,詞甚傷切。至德二年,追贈光祿卿。有集十卷。 瑜有從父兄玠,從父弟琛。 玠,字潤玉,梁大匠卿晏子之子也。弘雅有識度,好學能屬文。後主在東宮,征為管記,仍兼中舍人。尋以疾失明。將還鄉里,太子解衣贈之,為之流涕。太建八年卒,至德二年,追贈少府卿。有集十卷。 琛,字潔玉,宣毅臨川王長史丘公之子也。少警俊,事後母以孝聞。後主嗣位,為給事黃門侍郎、中書舍人,參掌機密。琛性頗疏,坐漏泄禁中語,詔賜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