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料 > 明名臣琬琰錄 | 上頁 下頁
程富行狀


  ▼副都禦史程公行狀(蘇景元)

  公諱富,字好禮,姓程氏。其先出自重黎,曆夏、商、周,伯休父封程,子孫以國為姓。至東晉元譚公,由廣平持節為新安太守,有德於民,遂家於歙。傳十三世生靈洗,仕梁,贈開封儀同三司,諡「忠壯」,廟食黃墩。又十三世生汾,為唐防禦使,自黃墩遷郡之河西。十三世生雷甫,雷甫生順道,贈嘉議大夫、右副都禦史。母吳氏,繼汪氏,俱贈淑人。生八子,長仲仁,贈中憲大夫、大理寺左少卿,加贈右副都禦史,公之考也。母汪氏及生母劉氏,俱贈淑人。

  公生岐嶷秀穎,年十三入郡庠為弟子員,典教者奇之,「此宰相器也。」讀書過目輒成誦,落筆表表超脫。

  永樂甲午,以《春秋》中鄉試歸,丁內外艱。癸卯赴春官,卒業成均。宣宗皇帝臨禦三年,大黜禦史不職者,選國學才識之優者任之。初受陝西道監察禦史,提挈紀綱,鉏削豪猾,有桓典之風。庚戍,命巡廣東,其地阻隔山海,使者往往憚之。公至,不避瘴癘,躬整蠻區,因時察民利病,鋪太和以恵鰥寡,用重典以威奸暴,吏無乾沒之患,民有奠安之樂。院內舊有荔枝百樹,門夫養豬雞鵝以備使需。公曰:「是設餌也。」斧其樹夫畜遣歸官農贓貪土豪為民害者,悉去之。不畏權力,聲威振動,民到於今稱之。奏最,授文林郎。

  甲寅秋,以江西歲連祲,民不得安,命公往巡。公至不解衣,下令掊鎖擴門,悉出倉實與民,活者不知其數。樂安、永豐、新淦三邑間,有山大盤,岩嶄嶮巇,頑民曾子良妖術動眾,聚至數萬,柵岩穴,豎旗號,偽稱永順王、成國公、太師、萬戶、都督等官,焚劫殺人,其勢猖獗,有司不能制。會府以告,或宜招諭以安之。公曰:「招諭雲者,宜施於寇盜窮蹙之日。今彼因民饑,蠱惑其心,勢熖方熾,安肯輸服?稍緩燎原,為患不淺,此宜急擊。」時都司缺軍,檄長河都指揮吳堅領兵討之。恐其弗敵,調吉兵,鳩民壯,躬率抵賊境為援。堅兵未至,出榜諭以朝廷威德、從違利害之故,以攜離其黨。賊恃眾,蜂屯蟻聚,來抗我師,公出奇敗之。賊用蚩尤之術,公召術士開之,戒眾以待,曰:「霧散必來。」須臾,賊果至。公鼓進其勇,自持擊之,無不一當百。賊不能支,敗北。乘勢搗其巢穴,獲男女一千餘人。

  既而堅兵會府兵繼至,賊益窮蹙,盡俘其眾,皆欲屠之。公曰:「多被脅從,概而誅之,豈仁義之師哉?」審放平民一千一十五人,一郡寧謐。謠曰:「程豸冠,破大盤,逆賊死,吾民安。」捷奏上,降勅褒升大理寺少卿,賜紵絲二表裡、鈔二千貫。時江西苦造紙、鑄錢二局,為奏罷之。又奏桅心杉樟等木二百四十余萬,以蘇民困。有十九人搶貓豬,法司擬依強盜死罪。公察知其冤,曰:「此《左氏》所謂牽牛蹊人之田而奪之牛者。」釋而辨之。及代,縫掖之士暨田夫村穉、屠販隸卒二千餘人,擁道遮留,請立生祠。還署棘寺印,平反庶獄,民稱無冤。

  正統三年,進階中憲大夫,薦邑士江彥傑、休甯汪永華以賢良進用。明年,乞假焚黃,上閔其孝思,賜寶鈔路費。既歸,作壽藏於歙東之古城關。明年,還京。時甘肅缺賢參贊,在廷大臣合議,「公在江西殄滅大盜,知仁兼備,足當是任。」詔升公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出鎮張掖。裁決軍務,糾察貪廉。訪博識士以諮所疑,定未來策以防急猝。小事立辦,大事驛聞,邊備由是井井。上而總戎將佐,下而部曲卒伍,莫不畏服。辛酉代還。

  公之在邊,凡軍民利病,知無不言。

  「一曰陝西行都司梁州等衛城內多空地,官豪佔據,軍士賃住,艱苦無訴。乞取各城被占空地,盡撥與軍,無力者官為蓋造,俾得安生,以養銳氣。
  二曰沒官田土,加添稅糧,不能及其子孫,反貽鄉里之累。自今籍沒產土,乞依時價賣米,上倉支用,民免負累,官無逋租。
  三曰禦敵殄寇,全仗勇敢之士。若非平日周養,臨時何以責效?甘肅梁州、莊浪等十四衛官軍,多有勇敢之士,精選另編隊伍,全支月糧,加賞冬衣,使異於眾,遇有寇盜,必收成效。
  四曰蘭縣過河抵甘肅城堡,往年敵人犯邊,多被擄掠。詳其所以,不曾操練,故寇至不能抵禦。乞令空閒軍餘,各給軍器,每月操練十日,令掌堡官管領,遇有警急,可相救護。
  五曰古人立賢無方,取士非一途,而科舉得人為盛。其間有文學者,或迂於政事,否或又劣于文章,若不廣求,恐未得人。乞凡遇科舉,不拘名數,但文可取者取之,會試亦然。授職之後,嚴加黜陟,則人材得矣。」

  其言皆切中時務,平日言事甚多,不能悉書也。

  雲南連年征討麓川,邊儲不給,無功,命公往區畫。餉道崎嶇,負戴者難。公謀上下,從違臧否,途董簿支,郡眾樂趨,糧芻充羨,士無饑色,民不告勞,大功用集,就軍中升左僉都禦史。甲子事竣,還,賜白金八十兩、紵絲八表裡、鈔八千緡,升右副都禦史。無幾,公以驅馳南北,勤勞感疾。明年,上章乞歸調養。上念其賢勞,命光祿具饌,兵部給驛,送歸故鄉。陛辭之日,公卿百僚鹹餞都門外,車馬塞途,觀者榮之。既歸,湯藥之暇,創別業于壽藏前以居。松竹萬挺,石闌曲折,池水清淺,名花異果,四時皆具。琴瑟之音,酬酢之聲,日夕不息。松竹中作小屋數楹,窗幾明淨,圖書位置。暇則幅巾藜杖,與二三佳友嘯傲其間,宛然神仙洞府也。公處心甚仁,不屑屑於利。環居五十裡,津渡四處,舟梁缺乏,營之不吝。古城關驛路崎嶇,行人蹶趾,捐金伐石四千八百丈,往來便之。荒年作粥濟饑民,寒冬夾衣施貧。死而無棺者棺之,病而無藥者藥之。堂弟無屋,買東關胡氏屋與之居。又為其先師贈禮部尚書楊公創祠堂於庠東,創舊額「福田寺」於東山,割畀腴田五十餘畝。遠近祖墓悉置墓田,為經久計。

  公生洪武己巳十二月十三日,天順二年七月七日卒於正寢。享年七十。

  其居有水月軒,自號「水月道人。」

  配畢氏,有賢行,先卒。繼許氏,俱封淑人。

  子男二:長鏞,畢出,授新安衛世襲百戶;次鑒,尚幼。女二。孫男三:璋、珪、珍。孫女一。

  公嘗手編本支族譜及集錄天朝褒封三代勅誥,並諸公卿贈送詩文為流芳集,監察禦史宗人璥及璲次為十卷,壽梓以傳。其自著雜文及君官政典總若干卷,悉藏於家。公氣宇俊逸,襟度豪豁,外若城府,內則坦夷,戶廷之間,不聞急步疾呼。待人接物,藹然春風和氣。其致君之志,孜孜焉不少怠;立身之節,侃侃然無所屈。故在朝則能振肅紀綱,出巡則能興利除害,茂績奇功,顯著天下。誠樸之忠,沃在帝念,惠足以振鄉邦,德足以昌後世。至於拒疑獨斷,智也;臨難不避,勇也;辨釋無辜,仁也;急流勇退,明哲也。有一于此,為君子所敬慕,矧備體乎?大為公郡人,屢登公別業,命訂其家譜,知家世為詳。又嘗得公故吏言公曆官行治之實,切謂于古名臣無愧也,不敢默,用書其概為狀。惟當世碩儒君子用表章之,以垂不朽焉。

  晚生休陽蘇大謹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