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料 > 明名臣琬琰錄 | 上頁 下頁
楊榮墓誌銘


  ▼文敏楊公墓誌銘(楊士奇)

  正統五年二月十八日,少師、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建安楊公奉勅歸展先墓。既畢事,蔔日啟行,病作,眾曰:「曷俟少間?」公曰:「君命不可稽也。」挾醫以行,至臨安武林驛,病加,遂不起,是年七月二十也。守臣治棺斂,既馳奏,皇上嗟悼,輟視朝一日,賜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賜諡文敏。遣禮部尚書胡濙蒞祭,遣中使護喪還葬其鄉,命有司治墳。曾大父伯遜、大父達鄉、父伯成,皆贈榮祿大夫、少傅、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曾大母黃、大母謝、繼阮母劉,皆贈夫人。

  公初名子榮,字勉仁。自學諸生,鄉試選第一,會試第三,廷對擢第二甲,賜進士出身,入翰林為編修。太宗皇帝入正大統,更其名榮。初建內閣,簡翰林之臣七人,其中專典密務。七人者,解縉、胡廣、黃淮、胡儼、金幼孜、公及士奇也。公齒最少,最警敏。一日晚,上出右順門,召內閣諸臣,公一人在,出江西三司奏章示之,言吉安鄉民之嘯聚者已悉複業。蓋朝廷初有聞,即遣行人許子謨齎勅撫諭。子謨行將一日,又遣都督韓觀率兵繼之,如撫諭不下,即加兵。及是奏至,上諭公曰:「觀不至不下,其降勅褒觀。」公讀奏訖,曰:「計發奏之日,觀尚在中道,未足褒。」從之。自是益重公。

  時四方之事方殷,七人者旦夕侍左右,承顧問,受旨退治職務,且兼稽古纂述之事,不虛寸晷。上時步至閣中,親閱其勞,且視其所治,鹹稱旨。時公尤勤勵,遂皆進官。公進修撰數月,複進侍講。明年,改元永樂秋,公請告歸省。又明年春,七人皆賜二品金織衣,且勞之曰:「天下事鹹朕與若等同計,非若六卿之分理也。」無幾,簡翰林之臣十數人,兼春坊官,以任輔導。公兼右春坊諭德,授奉訓大夫,日分直,進講經史。四年春,公得寒疾,命中官以御醫來視,賜藥物。五年,奉命往甘肅同總兵議邊務,察視守備,還奏稱旨。

  六年夏,喪父,給傳歸。既葬,遂命起複。是年冬,喪母,公奏歸守制。時已下詔巡守北京,不許。七年春,內閣胡公、金公及公奉命扈從北京。甘肅總兵何福奏降元托蔔輝罕等率部來歸,命公往同福處置。還奏,上悅,遂奉命持節往額齊訥之地,封福為甯遠侯。八年春,車駕北征巴雅爾實喇,公三人仍扈從至驢駒河,命公先齎勅還報皇太子,複還北京。冬,扈從還南京。九年春,奏合母喪,遣中使護送。既還,皇太子命公侍諸皇孫學,且命公曰:「嚴則有成。」公盡心不怠,重修高皇帝實錄,命胡廣、胡儼、黃淮及公為總裁。

  十年二月,賜誥命,並追贈父母妻。冬月,肅守帥西寧侯宋琥奏邊人婁達罕逃居齊勤蒙古衛,將為邊患。豐城侯李彬鎮陝西,遂勅彬率師剿之,且命公往與彬計度。十二月,還奏:「餉道險阻,今冱寒,人疲馬瘠,不可行,且邊地不足以煩王師。」遂勅彬旋師。無幾,叛者複歸。十一年春,從狩北京。十二年三月,從征衛喇特。時皇太孫侍行,上命胡金及公三人,凡行營有暇,即與講柝理義,開其聰明。尚寶司官闕,命公兼之。既還,勅翰林修性理五經《四書大全》,公三人皆為總裁。十四年,升翰林院學士,仍兼庶子,扈從南歸。

  十五年春,複扈從巡北京。十六年夏,進《高廟實錄》,賜宴賚。胡公沒,公掌翰林院事,益見親密。一時廷臣狎恩多縱忌,公抗直發其私。適太學闕祭酒,眾共舉之,實欲踈公,上不聽。公遂密言十弊,指斥五府、六部、都察院,章留中不下。十七年,進文淵閣大學士,仍兼翰林學士,授奉政大夫。十八年,扈從北征。秋,還京。冬,將西征。親藩奏建文中江西所垜集民兵可徵用,出奏示公,公對雲:「陛下命複民業二十年矣,今複征,非信。」上曰:「朕意固如此。」遂寢。三殿災,公偕金公陳便宜十數事,皆見施行。重賢愛民,或陷非辜,必援之。尚書夏原吉以兵饟不給坐系,呂震言其柔奸,侍讀李勉時嘗論事,亦有言其賣直者,皆激上怒,公悉委曲為之辨解。二十一年秋,複扈從西征,駐蹕萬全,一切軍務悉付公掌。甯陽侯陳懋奏「番王額森圖罕來歸」,命公往議定降,歸奏稱旨。

  二十二年,複從北征,中道軍餉不繼。上聞之,命公與金公總計其數,遂如二公言,遣使諭其釋兵弗臣之罪,下令班師。浙江三司奏處州之麗水、福建之政和,山寇劫掠,請勅兩都司合兵討之。公言:「愚民為有司所苦,出不得已,兵出則良民先被害,願遣一勅使撫諭之,不足煩兵。」上從之,卒如公言。兼事一日,上從容坐帳殿,諭公二人曰:「東宮監國久熟政務,此歸悉付以天下事,吾惟優遊暮年。」二公共對曰:「皇太子孝友仁厚,天下屬心,允稱陛下付託。」上悅。師次榆木川,上不豫。既上賓,凡沐浴、襲奠、飯含、棺斂一切之禮,悉出二公。眾遂推公先馳歸報。既至,同尚書蹇公等議喪禮,遂議即位禮。仁宗皇帝嗣位,進公太常寺卿,授嘉議大夫,仍兼兩職學士。

  逾月,進太子少傅,授資善大夫,兼謹身殿大學士。山陵事殷,太監孟繼極言公盡心喪事,上嘉歎,即升公工部尚書,仍兼前二職,賜勅褒諭,三俸俱支尚書,一俸全給米。洪熙元年,賜誥贈二代考妣。無幾,上命范白金為方寸印四枚,其文曰「繩愆糾謬」,以賜師傅。公與金公同受其一,皆期之直言。臣輔修文皇帝實錄,公預總裁。仁廟上賓時,皇太子監國南京,遺詔召嗣位,公往迎於德州。既還,命公同有司相陵地。宣宗皇帝嗣位,修仁廟實錄,仍預總裁。高煦反,在廷多懷二心,惟文臣三四人勸上親征,公其首也,遂扈從討平之。師還,特受駢蕃之賜。馬騏激變,交址黎利聚眾抗王師,總帥孱弱不支,輒與利和,且為利請立陳氏後,遂以師還。奏至,上以示文武大臣,皆勸發兵擊利,上不聽,竟偃兵息民,公預力焉。

  是年八月,車駕巡邊,至遵化,聞兵逼塞下,以道陿,師難並進,上率鐵騎數千先馳擊之,文臣獨公從。既還,升少傅,進榮祿大夫,仍兼尚書、大學士,三俸俱支。辭大學士俸。進兩朝實錄,賜宴賚。又范白金為圖書,刻「方直剛正」四字以賜公。數月,上念先朝老臣蹇義等四人皆春秋高,並賜勅褒諭,命輟職務,朝夕左右侍論議。公預焉,賜玉帶,加有禦制詩畫之賜。公滿三載,吏部以聞,賜勅有「忠言讜論,禆益為多」之褒,賜宴禮部,遂賜少傅誥,進封三代。後兩扈從巡邊,皆至洗馬林而還。宣廟上賓,複偕有司相陵地。皇上嗣位,公與同官三人協志合力,以效禆益,賜賚特厚。修宣廟實錄,皆為總裁。書成,進公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尚書、大學士如故,賜玉帶。時上日勤聖學,命公同知經筵事。五年,謁告省墓,賜褒敕諭加厚賚給傳,遣中官護送。既還京,道薨,春秋七十。

  公仕於朝四十年,皆居清密。考鄉試者一,讀廷試卷九。為人闓疏果毅,遇事當為,奮前不疑。于論古人,必欲出新見,不肯苟同。議辟率歸寬恕。勤職事,盛寒暑及小疾,未嘗少怠。于四裔及邊徼事,及邊將勇怯智愚,靡不通知,故忖量事勢,率豫中內。篤孝友睦姻之行。家故豐裕,且有厚祿,能濟窮恤患,無間疏戚。喜賓客,善交際,雖貴盛無涯岸,貴賤大小皆歸心焉。故聞其沒也,鹹有嗟悼悵惜之意。所著文章,有《默庵集》《雲山小稿》《靜軒稿》《退思集》《北征記》《訓子編》,藏於家。

  元配劉,贈夫人;繼劉,封夫人。子男六:恭、讓、錫陽、貴芳、貴通。女七。孫男十二:奏、儼、倫、俊、儉、佶、儆、佐、倧、偉、伷、儀。孫女七。曾孫女二。

  士奇與公同僚三十有九年,同事四聖,今內閣舊臣惟吾兩人未能退,公又溘先餘逝。公之葬,其子屬少保楊公書墓上之石,余銘諸幽。嗚呼!凡今能文士大夫,感公之德,述公之行,雖有之矣,若交之久、知之深、言之信者,餘兩人其庶幾可無愧也。

  銘曰:

  桓桓文敏,通才博識。遭際聖明,光奮於績。
  承明廷閣,著作之庭。以翱以翔,舒葉振英。
  北裔西垂,從狩萬里。職典署文,亦兼知武。
  外蕃胸臆,帥垣弱強。重瞳屢顧,數奏惟明。

  晚陟三孤,二公弘化。恪恭朝夕,敢或遑暇。
  帝懷敷仁,鞠躬承之。民懷被福,黽勉成之。
  志存寬惠,行在果斷。嘉謀讜議,褒書有煥。
  予告南旋,曾幾何時。上下延竚,而訃奄來。

  越昔內閣,七人同事。荏苒三紀,我銘其四。
  公壽考終,哀榮寵光。于乎文敏,歿也不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