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
陝西(2) |
|
鳳翔府(元屬陝西行省。)洪武二年三月因之。領州一,縣七。東距布政司三百四十裡。 鳳翔(倚。永樂二十二年建鄭王府。正統八年遷於河南懷慶府。東北有杜陽山,杜水所出。西北有雍山,雍水出焉,下流合漆水入渭。又東南有橫水,亦曰橫渠,東入渭。) 岐山(府東。東北有岐山。又有梁山。又北有武將山。南有渭水,西北有岐水,又東有湋水,俱流入扶鳳縣界。又南有斜谷水,北入渭。) 寶雞(府西南。東南有陳倉山。西南有大散嶺,大散關在焉。又有和尚原,接鳳縣界。南有渭河,東有汧河流入焉。又東南有箕谷水,有洛谷水,俱北入渭。西南有益門鎮二裡散關、東南有虢川二巡檢司。又東南有金牙關。) 扶鳳(府東。西南有渭河。東有漆河,又有雍水自東南流入焉,又南有湋河,俱流入武功縣界。) 郿(府東南。元屬奉元路。洪武二年來屬。西有衙嶺山,褒水出其南,流入沔,斜水出其北,流入渭。西有五丈原。又西南有斜谷,南入漢中,有斜谷關。北有渭水。) 麟游(府東北。西有漆水,南有麟游水,下流俱入於渭。西南又有杜水,亦曰杜陽川,東入漆。西北有石窯關巡檢司。) 汧陽(府西少北。元屬隴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屬府。舊治在縣西,嘉靖二十七年徙於今治。南有汧河。) 隴州(元屬鞏昌總帥府。延祐四年十一月省州治汧源縣入州。)洪武二年來屬。(西北有隴山,上有關曰隴關,亦曰大震關,一名故關,有故關大寨巡檢司。又有安夷關,亦曰新關。又西有小隴山,一名關山。又西南有岍山,汧水出焉。南有吳山,即吳嶽,古文以為岍山。西南有白環谷,白環水出焉。西有弦蒲藪,汭水出焉,下流合於涇水。南有渭水。西南有方山原。又南有隴安、西南有香泉二巡檢司。)東南距府百八十裡。 漢中府(元興元路,屬陝西行省。)洪武三年五月為府。六月改名漢中府。領州一,縣八。東北距布政司九百六十裡。 南鄭(倚。萬曆二十九年十月建瑞王府。西南有巴嶺山,南連孤雲、兩角、米倉諸山,達四川之巴州。南濱漢水,又曰沔水,源自嶓塚,經縣界,下流至湖廣漢陽府入大江。又有沮水,漢水別源也,又西北有褒水,俱流入漢水。南有青石關巡檢司。) 褒城(府西北。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南鄭縣,後複置。東北有褒穀,自此出連雲棧,北抵斜穀之道也。南有沔水,即漢水也。又有廉水,又城東有褒水,西南有讓水,一名遜水,下流俱入沔水。北有雞頭關巡檢司。又有虎頭關。西北有漢陽關。) 城固(府東少北。南有漢水。東北有壻水,又名智水,下流入漢水。又西北有黑水,或雲即褒水之上源。) 洋(府東南。元洋州。洪武三年降為縣。十年六月省入西鄉,後複置。北有興勢山。東有黃金穀。南有漢水。西北有壻水,西有灙水,亦曰駱谷水,又東有酉水,俱南入漢。) 西鄉(府東南。東有饒風嶺,有關。北有漢水。東有洋水,即清涼川也,西北合木馬河入漢。東南有鹽場關、西南有大巴山、東北有子午鎮三巡檢司。) 鳳(府西北。元鳳州。洪武七年七月降為縣。南有武都山。北有嘉陵江,源出縣之嘉陵穀,下流至四川巴縣入於大江。又東有大散水,亦注於嘉陵江。東北有清風閣巡檢司。南有留壩巡檢司,後遷廢丘關,又遷柴關,仍故名。南有仙人關。西有馬嶺關。) 沔(府西。元沔州,屬四川廣元路。洪武三年改屬漢中府,省州治鐸水縣入州。七年七月降為縣。十年六月省入略陽,後複置。成化二十一年六月屬寧羌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仍屬府。北有鐵山。東南有定軍山。南有漢水。西有沮水,又有大安水,南入於漢。西南有大安縣,洪武初廢。又西有石頂關。) 甯羌州(本甯羌衛。)洪武三十年九月以沔縣之大安地置。成化二十一年六月置州,屬府。(東北有五丁山,亦曰金牛峽。北有嶓塚山,漢水出焉,亦曰漾水,下流至湖廣漢陽縣合大江。又東有嘉陵江,西有西漢水合焉。西南有白水,自洮州衛流經此,亦曰葭萌水,有白水關,其下流至四川昭化縣合於嘉陵江。又東北有濜水,流入漾水,謂之濜口。又東有沮水。北有陽平關巡檢司。)東北距府三百里。領縣一: 略陽(州北。元屬沔州。洪武三年屬府。成化二十一年六月改來屬。西有盤龍山。東南有飛仙嶺,棧道所經也。東有沮水,為漢水之別源。南有嘉陵江,西北有犀牛江,即西漢水也。又西有白水江。東北有九股樹、西有罝口二巡檢司。又西北有白水鎮巡檢司,後廢。) 延安府(元延安路,屬陝西行省。)洪武二年五月為府。領州三,縣十六。南距布政司七百四十裡。 膚施(倚。東有延水,又有清化水流入焉。) 安塞(府西北。西有洛水。北有延水,出縣西北之蘆關嶺,又東南有西川水,北有金明川,俱流入焉。又北有塞門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二年置。西南有敷政巡檢司。) 甘泉(府西南。北有野豬峽。西有洛河,南有伏陸水流入焉。又東北有庫利川。) 安定(府東北。北有高柏山,懷寧河出焉,東流入於無定河。西北有白洛城,洪武三年築。) 保安(府西北。西南有洛河,有吃莫河流入焉。北有大鹽池。又西有靖邊守禦千戶所,隆慶元年二月置。北有順甯巡檢司。) 宜川(府東。南有孟門山,在大河中流。又西南有銀川水,北有汾川水,西南有丹陽諸川,俱流入大河。) 延川(府東少北。東濱大河。北有吐延川,合清澗水,流注於大河。又東北有永甯關,臨河。) 延長(府東。東濱河。南有延水,流入大河。) 青澗(府東北。元屬綏德州。嘉靖四十一年改屬府。東有黃河,東北有無定河流入焉。又西有青澗河。) 鄜州(東有洛水,南與單池水合,又名三川水。西有直羅巡檢司。)北距府百八十裡。領縣三: 洛川(州東南。西南有洛水。東南有鄜城巡檢司。) 中部(州南。北有橋山,亦曰子午嶺,沮水出焉。西北有穀河及子午水,俱入於沮水。又東北有洛水。) 宜君(州南。西南有玉華山,又有鳳凰穀。東有洛水。東北有沮水。) 綏德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府,後複置。(南有魏平關。東有黃河。城東有無定河,一名奢延水,亦曰圁水,西北有大理水流入焉。東北有官菜園渡口巡檢司。)西南距府三百六十裡。領縣一: 米脂(州北。西有無定河。有大理水,又有小理水,西北有明堂川,俱流入無定河。北有碎金鎮、西南有克戎寨二巡檢司。又西有銀州關,成化七年修築。) 葭州洪武七年十一月降為縣,屬綏德州。十三年十一月複升為州,屬府。(東濱大河,西有葭蘆河,城東有真鄉川流合焉。)西南距府五百八十裡。領縣三: 吳堡(州南。元屬州。洪武七年十一月改屬綏德,尋省。十三年十一月複置,還屬。東濱河。) 神木(州北。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複置。西北有楊家城,正統五年移縣治焉。成化中,複還故治。南有大河。北有濁輪川。西南有屈野川。) 府谷(州東北。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複置。東濱大河,北有清水川入焉。) 慶陽府(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二年五月直隸行省。領州一,縣四。東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裡。 安化(倚。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建慶王府。二十六年遷於寧夏衛。元省。洪武中複置。東北有白於山,洛水所出。又城東有東河,西有西河,流合焉,下流為馬蓮河。又西有黑水河,源出縣北之太白山,下流至長武縣合於涇河。東北有槐安、北有定邊二巡檢司。又西南有驛馬關、又有靈州、又有大鹽池三巡檢司,廢。) 合水(府東南。東有建水,西有北岔河,流合焉,謂之合水,西南入馬蓮河。又東北有華池水,有平戎川流合焉,東入鄜州之洛河。有華池巡檢司。) 環(府西北。元環州,屬鞏昌總帥府。洪武初,降為縣,來屬。西有環河,出縣北青岡峽,下流為府城之西河。又南有黑水河,又有堿河,西南有甘河,俱注於環河。又西有葫蘆泉。西北有清平關。西北有安邊守禦千戶所,弘治中置。) 真甯(府東南。元屬寧州。萬曆二十九年改屬府。西有馬蓮河。南有大陵、小陵諸水,即九陵川之上源也。東有雕山嶺巡檢司。) 甯州(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中來屬。(東有橫嶺,又有九龍川,亦曰甯江,亦曰九陵川,西南流,會上流群川,而南注於涇河。東北有襄樂巡檢司。)北距府百五十裡。 平涼府(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三年五月直隸行省。領州三,縣七。東南距布政司六百五十裡。 平涼(倚。洪武二十四年建安王府。永樂十五年除。二十二年,韓王府自遼東開原遷此。西南有可藍山。西有崆峒山。又有笄頭山,涇水出焉,下流至高陵縣入渭。又西有橫河,東有湫峪河,俱流入涇河。又西有群牧監。洪武三十年置陝西行太僕寺。永樂四年置陝西苑馬寺,領長樂等六監,開成等二十四苑,俱在本府及慶陽、鞏昌境內。正統三年又並甘肅苑馬寺入焉。又東有通梢關。) 崇信(府東南。北有汭水。西南有赤城川,南有白石川流合焉。下流合於涇水。) 華亭(府南。西有小隴山。西北有瓦亭山,有瓦亭關巡檢司,所謂東瓦亭也。東北有涇河。東南有汭水。又東南有三鄉鎮,北有馬鋪嶺二巡檢司。) 鎮原(府東北。元鎮原州,屬鞏昌總帥府。洪武初,降為縣,來屬。西北有胡盧河,分二流,一北注於黃河,其支流東南注於涇河。南有高平川,流入胡盧河。西有安平寨巡檢司。西北有蕭關。西南有木峽關。又西有石峽關。南有驛藏、木靖二關。) 隆德(府西南。元屬靖寧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屬府。東有好水,西流與苦水合。西北有武延川,流入好水。東南有捺龍川,流入苦水。) 涇州(元直隸陝西行省。)洪武三年以州治涇川縣省入,來屬。(舊治在涇水北。今治本皇甫店,洪武三年徙於此。北有涇河,有汭水。東有金家凹巡檢司。)西北距府百五十裡。領縣一: 靈台(州東南。西北有白石原。東北有三香水,一名三交川,下流至邠州合涇水。又西南有細川水,東北流合於三交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