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程國祥傳


  程國祥,字仲若,上元人。舉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曆知確山、光山二縣,有清名。遷南京吏部主事,乞養歸。服闋,起禮部主事。天啟四年,吏部尚書趙南星知其可任,調為己屬,更曆四司。發禦史楊玉珂請屬,玉珂被謫,國祥亦引疾歸。其冬,魏忠賢既逐南星,禦史張訥劾國祥為南星邪黨,遂除名。

  崇禎二年,起稽勳員外郎。遷考功郎中,主外計,時稱公慎。禦史龔守忠詆國祥通賄,國祥疏辯。帝褒以清執,下都察院核奏,事得白,守忠坐褫官。尋遷大理右寺丞。曆太常卿、南京通政使,就遷工部侍郎,複調戶部。

  九年冬,召拜戶部尚書。楊嗣昌議增餉,國祥不敢違。而是時度支益匱,四方奏報災傷者相繼。國祥多方區畫,亦時有所蠲減,最後建議,借都城賃舍一季租,可得五十萬,帝遂行之。勳戚奄豎悉隱匿不奏,所得僅十三萬,而怨聲載途。然帝由是眷國祥。

  十一年六月,帝將增置閣臣,出禦中極殿,召廷臣七十餘人親試之。發策言:「年來天災頻仍,今夏旱益甚,金星晝見五旬,四月山西大雪。朝廷腹心耳目臣,務避嫌怨。有司舉劾,情賄關其心。克期平賊無功,而剿兵難撤。外敵生心,邊餉日絀。民貧既甚,正供猶艱。有司侵削百方,如火益熱。若何處置得宜,禁戢有法,卿等悉心以對。」會天大雨,諸臣面對後,漏已深,終考者止三十七人。顧帝意已前定,特假是為名耳。居數日,改國祥禮部尚書,與楊嗣昌、方逢年、蔡國用、範複粹俱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時劉宇亮為首輔,傅冠、薛國觀次之,又驟增國祥等五人。國觀、嗣昌最用事,國祥委蛇其間,自守而已。明年四月召對,無一言。帝傳諭責國祥緘默,大負委任,國祥遂乞休去。

  國祥始受業于焦竑,歷任卿相,布衣蔬食,不改儒素。與其子上俱撰有詩集。國祥歿後,家貧,不能舉火。上營葬畢,感疾卒,無嗣。

  蔡國用,金溪人。萬曆三十八年進士。由中書舍人擢禦史。天啟五年陳時政六事,詆葉向高、趙南星,而薦亓詩教、趙興邦、邵輔忠、姚宗文等七人,魏忠賢喜,矯旨褒納。尋忤璫意,勒令閑住。

  崇禎元年起故官,屢遷工部右侍郎。督修都城,需石甚急,不克辦。國用建議取牙石用之。牙石者,舊列崇文、宣武兩街,備駕出除道者也。帝閱城,嘉其功,遂欲大用。十一年六月,廷推閣臣,國用望輕,不獲與,特旨擢禮部尚書,入閣辦事。累加少保,改吏部尚書、武英殿。十三年六月卒於官,贈太保,諡文恪。國用居位清謹,與同列張四知皆庸才,碌碌無所見。

  范複粹,黃縣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除開封府推官。崇禎元年為禦史。廷議移毛文龍內地,複粹言:「海外億萬生靈誰非赤子,倘棲身無所,必各據一島為盜,後患方深。」又言:「袁崇煥功在全遼,而尚寶卿董懋中詆為逆黨所庇,持論狂謬。」懋中遂落職,文龍亦不果移。

  巡按江西,請禁有司害民六事。時大厘郵傳積弊,減削過甚,反累民,複粹極陳不便。丁艱歸。服闋,還朝,出按陝西。陳治標治本之策:以任將、設防、留餉為治標;廣屯、蠲賦、招撫為治本。帝褒納之。廷議有司督賦缺額,兼罪撫按,複粹力言不可。

  由大理右寺丞進左少卿。居無何,超拜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時同命者五人,翰林惟方逢年,餘皆外僚,而複粹由少卿,尤屬異數。蓋帝欲閣臣通知六部事,故每部簡一人:首輔劉宇亮由吏部,國祥以戶,逢年以禮,嗣昌以兵,國用以工,刑部無人,複粹以大理代之。累加少保,進吏部尚書、武英殿。

  十三年六月,國觀罷,複粹為首輔。給事中黃雲師言「宰相須才識度三者」,複粹恚,因自陳三者無一,請罷,溫旨慰留。禦史魏景琦劾複粹及張四知學淺才疏,伴食中書,遺譏海內。帝以妄詆下之吏。明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建極殿。賊陷洛陽,複粹等引罪乞罷,不允。帝禦乾清宮左室,召對廷臣,語及福王被害,泣下。複粹曰:「此乃天數。」帝曰:「雖氣數,亦賴人事挽回。」複粹等不能對。帝疾初愈,大赦天下,命複粹錄囚,自尚書傅宗龍以下,多所減免。是年五月致仕。國變後,卒於家。

  方逢年,遂安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天啟四年,以編修典湖廣試,發策有「巨璫大蠹」語,且雲「宇內豈無人焉?有薄士大夫而覓皋、夔、稷、契于黃衣閹尹之流者」。魏忠賢見之,怒,貶三秩調外。禦史徐複陽希指劾之,削籍為民。

  崇禎初,起原官,累遷禮部侍郎。十一年詔廷臣舉邊才,逢年以汪喬年應。未幾,擢禮部尚書,入閣輔政。其冬,刑科奏摘參未完疏,逢年以犯贓私者,人亡產絕,親戚坐累,幾同瓜蔓,遂輕擬以上。而帝意欲罪刑部尚書劉之鳳,責逢年疏忽。逢年引罪,即罷歸。

  福王時,復原官,不召。魯王三召之,用其議,定稱魯監國。紹興破,王航海,逢年追不及,與方國安等降於我大清。已而以蠟丸書通閩,事泄被誅。

  張四知者,費縣人。天啟二年進士。由庶吉士授檢討。崇禎中,曆官禮部右侍郎。貌寢甚,嘗患惡瘍。十一年六月,廷推閣臣忽及之。給事中張淳劾其為祭酒時貪污狀,四知憤,帝前力辨,言己孤立,為廷臣所嫉。帝意頗動,薛國觀因力援之。明年五月與姚明恭、魏照乘俱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明恭,蘄水人。出趙興邦門,公論素不予。崇禎十一年,由詹事遷禮部侍郎,教習庶吉士。給事中耿始然劾其與副都禦史袁鯨比而為奸利,帝不聽。明年遂柄用。

  照乘,滑人。天啟時,為吏部都給事中。崇禎十一年,曆官兵部侍郎。明年,國觀引入閣。

  三人者,皆庸劣充位而已。四知加太子太保,進吏部尚書、武英殿。明恭加太子太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照乘加太子少傅,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帝自即位,務抑言官,不欲以其言斥免大臣。彈章愈多,位愈固。四知秉政四載,為給事中馬嘉植,禦史鄭昆貞、曹溶等所劾,帝皆不納,十五年六月始致仕。照乘亦四載,禦史楊仁願、徐殿臣、劉之渤相繼論劾,引疾去。明恭甫一載,鄉人詣闕訟之,請告歸。後四知降於我大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