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
楊思忠傳 |
|
楊思忠,字孝夫,平定人。嘉靖二十年進士。曆禮科給事中。二十九年,孝烈皇后大祥。欲預祧仁宗,附後太廟,下廷議。尚書徐階以為非禮,思忠力贊階議,余人莫敢言。帝使人覘知狀。及議上,嚴旨譙責,命階與思忠更定,二人複據禮對。帝益怒,竟祧仁宗。階故得帝眷,獨銜思忠。每當遷,輒報罷。逾三年,正旦日食,陰雲不見,六科合疏賀。帝摘疏中語,詰為不成文,曰:「思忠懷欺,不臣久矣。」杖百,斥為民,餘皆奪俸。隆慶元年起掌吏科。三遷右僉都禦史,巡撫陝西。五年改南京戶部右侍郎。致仕卒。 世宗晚年,進言者多得重譴。二十九年,俺答薄都城。通政使樊深陳禦寇七事,中言仇鸞養寇要功。帝方眷鸞,立斥為民。四十二年正月,禦史淩儒請重貪墨之罰,革虛冒之兵,搜遺佚之士。因薦羅洪先、陸樹聲、吳岳、吳悌。帝惡其市恩,杖六十,除名。四十五年十月,禦史王時舉劾刑部尚書黃光升,言:「內官季永以訴事犯乘輿,本無死比,乃擬真犯;奸人王相私閹良民者三,本無生法,乃擬矜疑。宜勒令致仕。」帝怒,命編氓口外。逾月,禦史方新上言:「黃河與北狄之患,自古有之。乃今豐、沛間陸地為渠,而興都有陵寢之憂,鳳陽有冰雹之厄,河南有饑饉之災,堯之洚水不烈於此矣。諸邊將惰卒驕,寇至輒巽觀望,而甯武有軍士之變,南贛有土兵之叛,徽州諸府有礦徒竊發之虞,舜之三苗不棘於此矣。夫洚水、三苗不足為累者,以堯、舜兢業於上,而禹、皋諸臣分憂於下也。今司論納者日獻禎祥,而疆場之臣,惟冒首功,隱喪敗。為國分憂者,誰也?斥罰之法,今不得不嚴。而陛下亦宜隨事自責,痛加修省,然後災變可息,而外患可弭也。」疏入,斥為民。 深,大同人。儒,泰州人。時舉,順天通州人。新,青陽人。穆宗嗣位,並複官。 深尋遷刑部右侍郎。齊康之劾徐階也,深劾康並詆高拱。時登極詔書赦死罪以下囚,而流徒已至配者,所司拘律令不遣。深言殊死猶赦,而此反不及,非所以廣皇仁。詔從其議。旋進左侍郎,罷歸。 儒既複禦史,益發舒,亦以康事率同列劾拱。拱罷,又劾去大學士郭朴。頃之,劾罷撫治鄖陽都禦史劉秉仁。又以永平失事劾總督劉燾、巡撫耿隨卿、總兵官李世忠罪。隨卿、世忠被逮,燾貶官。隆慶二年,儒再遷右僉都禦史,理山西屯鹽。吏部追論其知永豐時貪墨,遂落職閑住。 時舉複官後,巡按貴州。聞給事中石星廷杖,且帝方廣市珠寶,馳疏救星,極陳奢靡之害。已,請陳後還中宮。章並報聞。萬曆初,都給事中雒遵、禦史景嵩、韓必顯論譚綸被謫,時舉抗章救之。曆大理左少卿。 新終湖廣參議。 *** 贊曰:賈山有言:「忠臣之事君也,言切直則不用而身危。」「然切直之言,明主之所亟欲聞,忠臣之所蒙死而竭知也。」鄧繼曾諸人箴主闕,指時弊,言切直矣,而杖斥隨之。伊尹曰:「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道。」有旨哉,有旨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