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
朱謙傳 |
|
朱謙,夏邑人。永樂初,襲父職,為中都留守左衛指揮僉事。洪熙時,隸陽武侯薛祿,征北有功,進指揮使。宣德元年進萬全都指揮僉事。 正統六年,與參將王真巡哨至伯顏山,遇寇擊走之。次閔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騎,又敗之。追至莽來泉,寇越山澗遁去,乃還。時謙已遷都指揮同知,乃以為都指揮使。 八年充右參將,守備萬全左衛。明年與楊洪破兀良哈兵于克列蘇,進都督僉事。所部發其不法事,帝以方防秋,宥之。複以北征功,進都督同知。 帝北狩,也先擁至宣府城下,令開門。謙與參將紀廣、都禦史羅亨信不應,遂去。進右都督。與楊洪入衛,會寇已退,追襲之近畿。戰失利,洪劾之。兵部並劾洪不救。景帝俱弗問。洪入總京營,廷議欲得如洪者代之,鹹舉謙。乃進左都督,充總兵官,鎮守宣府。 景泰元年四月,寇三百騎入石烽口,複由故道去,降敕切責。逾月,複入犯。謙率兵禦之,次關子口。寇數千騎突至,謙拒以鹿角,發火器擊之,寇少卻,如是數四。謙軍且退,寇複來追。都督江福援之,亦失利。謙卒力戰,寇不得入。六月複有二千騎南侵。謙遣都指揮牛璽等往禦,戰南坡。謙見塵起,率參將紀廣等馳援。自巳至午,寇敗遁。論功,封撫甯伯。是時,寇氣甚驕,屢擾宣府、大同,意二城且旦夕下。而謙守宣府,郭登守大同,數挫其眾。也先知二人難犯,始一意歸上皇。八月,上皇還。道宣府,謙率子永出見,厚犒其使者。既而謙謬報寇五千騎毀牆入。察之,則也先貢使也。詔切責之,謙惶恐謝。明年二月,卒於鎮。贈侯。子永襲。 謙在邊久,善戰。然勇而寡謀,故其名不若楊洪、石亨、郭登之著。成化中,諡武襄。 永,字景昌。偉軀貌,顧盼有威。初見上皇于宣府,數目屬焉。景泰中,嗣爵奉朝請。英宗復辟,睹永識之曰:「是見朕宣府者耶?」永頓首謝,即日召侍左右,分領宣威營禁軍。天順四年,宣、大告警,命帥京軍巡邊。七年統三千營,尋兼神機營。憲宗立,改督團營,領三千營如故。 成化元年,荊、襄盜劉通作亂。命永與尚書白圭往討。進師南漳,擊斬九百有奇。會疾留南漳,而圭率大軍破賊。永往會,道遇餘賊,俘斬數百人。其秋複進討石龍、馮喜,皆捷。論功,進侯。 毛裡孩犯邊,命佩將軍印,會彰武伯楊信禦之。會遣使朝貢,乃班師。六年,阿羅出寇延綏。複拜將軍,偕都禦史王越,都督劉玉、劉聚往討,擊敗之蘇家寨。寇萬騎自雙山堡分五道至,戰於開荒川。寇少卻,乘勢馳之,皆棄輜重走。至牛家寨,遇都指揮吳瓚兵少,寇圍之。指揮李鎬、滕忠至,複力戰。聚及都指揮范瑾、神英分據南山夾擊,寇乃大敗。斬首一百有六,獲馬牛數千,阿羅出中流矢遁。時斬獲無多,然諸將鹹力戰追敵,邊人以為數十年所未有。論功,予世侯。 阿羅出雖少挫,猶據河套。明年正月,寇屢入,永所部屢有斬獲。三月複以萬餘騎分掠懷遠諸堡。永與越等分兵為五,設伏敗之,追至山口及滉忽都河,寇敗走。而遊擊孫鉞、蔡瑄別破他部于鹿窖山。捷聞,璽書獎勞。永等再請班師,皆不許。寇複以二萬餘騎入掠,擊退之。歲將盡,乃召永還,留越總制三邊。 十四年加永太子太保。明年冬,拜靖虜將軍,東伐,以中官汪直監督軍務。還,進爵保國公。又明年正月,延綏告警。命永為將軍,越提督軍務,直仍監督,分道出塞。越與直選輕騎出孤店關,俘寇于威寧海子。而永率大軍由南路出榆林,不見寇,道回遠,費兵食巨萬,馬死者五千余匹。於是越得封伯,直蔭錫逾等,而永無功,賞不行。久之。進太子太傅。十七年二月,複偕直、越出師大同,禦亦思馬,獲首功百二十,遂賜襲世公。 十九年秋,小王子入邊,宣、大告急。越與直已得罪,以永為鎮朔大將軍,中官蔡新監其軍,督諸將周玉、李璵等擊敗之。還,仍督團營。或投匿名書言永圖不軌。永乞解兵柄,不許。其冬,手敕加太傅、太子太師。弘治四年監修太廟成,進太師。 永治軍嚴肅,所至多奏功。前後八佩將軍印,內總十二團營兼掌都督府,列侯勳名無與比。九年卒。追封宣平王,諡武毅,子暉嗣。給事中王廷言永功不當公,朝議止予襲一世,後皆侯。詔可。 暉,字東陽。長身美髯,人稱其威重類父。又屢從父塞下,曆行陣,時以為才。弘治五年授勳衛。年垂五十,始嗣爵,分典神機營。十三年更置京營大帥,命暉督三千營兼領右府事。 火篩入大同,平江伯陳銳等不能禦,命暉佩大將軍印代之。比至,寇已退,乃還。明年春,火篩連小王子,大入延綏、寧夏。右都禦史史琳請濟師。覆命暉佩大將軍印,統都督李俊、李澄、楊玉、馬儀、劉寧五將往,而以中官苗逵監其軍。至寧夏,寇已飽掠去,乃與琳、逵率五路師搗其巢於河套。寇已徙帳,僅斬首三級,獲馬駝牛羊千五百以歸。未幾,寇入固原,轉掠平涼、慶陽,關中大震。兩鎮將嬰城不敢戰,而暉等畏怯不急赴。比至,斬首十二人,還所掠生口四千,遂以捷聞。 是役也,大帥非制勝才,師行紆回無紀律,邊民死者遍野。諸郡困轉輸餉軍,費八十余萬。他徵發稱是,先後僅獲首功十五級。廷臣連章劾三人罪,帝不問。已而上搗巢有功將士萬余人,尚書馬文升、大學士劉健持之,帝先入逵等言,竟錄二百十人,署職一級,餘皆被賚。及班師,帝猶遣中官齎羊酒迎勞。言官極論暉罪,終不聽,以暉總督團營,領三千營右府如故。 武宗即位,寇大入宣府,覆命暉偕逵、琳帥師往。寇轉掠大同,參將陳雄擊斬八十餘級,還所掠人口二千七百有奇。暉等奏捷,列有功將士二萬餘人,兵部侍郎閻仲宇、大理丞鄧璋往勘,所報多不實。終以逵故,眾鹹給賜。劉瑾用事,暉等更奏錄功太薄,請依成化間白狐莊例。兵部力爭,不納,竟從暉言,得擢者千五百六十三人,暉加太保。正德六年卒。 子麒,襲侯,嘗充總兵官,鎮兩廣。與姚鏌平田州,誅岑猛,加太子太保。嘉靖初,召還。久之,守備南京,卒。子岳嗣,亦守備南京。隆慶中卒。四傳至孫國弼。天啟中,楊漣劾魏忠賢,國弼亦乞速賜處分。忠賢怒,停其歲祿。崇禎時,總督京營。溫體仁柄國,國弼抗疏劾之。詔捕其門客及繕疏者下獄,停祿如初。及至南京,進保國公。乃與馬士英、阮大鋮相結,以訖明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