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
李時勉傳 |
|
李時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時,冬寒,以衾裹足納桶中,誦讀不已。中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進學文淵閣,與修《太祖實錄》。授刑部主事,複與重修《實錄》。書成,改翰林侍讀。 性剛鯁,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十九年,三殿災,詔求直言。條上時務十五事。成祖決計都北京,時方招徠遠人。而時勉言營建之非,及遠國入貢人不宜使群居輦下。忤帝意。已,觀其他說,多中時病,抵之地;複取視者再,卒多施行。尋被讒下獄。歲余得釋,楊榮薦複職。 洪熙元年複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對不屈。命武士撲以金瓜,脅折者三,曳出幾死。明日,改交阯道禦史,命日慮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錦衣衛獄。時勉於錦衣千戶某有恩,千戶適蒞獄,密召醫,療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漸,謂夏原吉曰:「時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時勉得罪先帝狀。帝震怒,命使者:「縛以來,朕親鞫,必殺之。」已,又令王指揮即縛斬西市,毋入見。王指揮出端西旁門,而前使者已縛時勉從端東旁門入,不相值。帝遙見罵曰:「爾小臣敢觸先帝!疏何語?趣言之。」時勉叩頭曰:「臣言諒暗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帝聞言,色稍霽。徐數至六事止。帝令盡陳之。對曰:「臣惶懼不能悉記。」帝意益解,曰:「是第難言耳,草安在?」對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稱時勉忠,立赦之,複官侍讀。比王指揮詣獄還,則時勉已襲冠帶立階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實錄》成,遷侍讀學士。帝幸史館,撒金錢賜諸學士。皆俯取,時勉獨正立。帝乃出余錢賜之。正統三年以《宣宗實錄》成,進學士,掌院事兼經筵官。六年代貝泰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 初,時勉請改建國學。帝命王振往視,時勉待振無加禮。振銜之,廉其短,無所得。時勉嘗芟彝倫堂樹旁枝,振遂言時勉擅伐官樹入家。取中旨,與司業趙琬、掌饌金鑒並枷國子監前。官校至,時勉方坐東堂閱課士卷,徐呼諸生品第高下,顧僚屬定甲乙,揭榜乃行。方盛署,枷三日不解。監生李貴等千余人詣闕乞貸。有石大用者,上章願以身代。諸生圜集朝門,呼聲徹殿庭。振聞諸生不平,恐激變。及通政司奏大用章,振內慚。助教李繼請解于會昌侯孫忠。忠,皇太后父也。忠生日,太后使人賜忠家。忠附奏太后,太后為言之帝。帝初不知也,立釋之。繼不拘檢柙,時勉嘗規切之。繼不能盡用,然心感時勉言,至是竟得其助。 大用,豐潤人。朴魯,初不為六館所知,及是名動京師。明年中鄉試,官至戶部主事。 九年,帝視學。時勉進講《尚書》,辭旨清朗。帝悅,賜予有加。連疏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請。朝臣及國子生餞都門外者幾三千人,或遠送至登舟,候舟發乃去。 英宗北狩,時勉日夜悲慟。遣其孫驥詣闕上書,請選將練兵,親君子,遠小人,褒表忠節,迎還車駕,復仇雪恥。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時勉卒矣,年七十七。諡文毅。成化五年,以其孫顒請,改諡忠文,贈禮部侍郎。 時勉為祭酒六年,列格、致、誠、正四號,訓勵甚切。崇廉恥,抑奔競,別賢否,示勸懲。諸生貧不能婚葬者,節省餐錢為贍給。督令讀書,燈火達旦,吟誦聲不絕,人才盛于昔時。 始,太祖以宋訥為祭酒,最有名。其後甯化張顯宗申明學規,人比之訥。而胡儼當成祖之世,尤稱人師。然以直節重望為士類所依歸者,莫如時勉。英國公張輔暨諸侯伯奏,願偕詣國子監聽講。帝命以三月三日往。時勉升師席,諸生以次立,講《五經》各一章。畢事,設酒饌,諸侯伯讓曰:「受教之地,當就諸生列坐。」惟輔與抗禮。諸生歌《鹿鳴》之詩,賓主雍雍,盡暮散去,人稱為太平盛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