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俞通海傳


  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子三人,通海、通源、淵。元末,盜起汝、潁。廷玉父子與趙普勝、廖永安等結寨巢湖,有水軍千艘。數為廬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間道歸太祖。太祖方駐師和陽,謀渡江,無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贊我也!」親往撫其軍。而趙普勝叛去。元兵以樓船扼馬場河等口。瀕湖惟一港可通,亦久涸。會天大雨,水深丈餘,乃引舟出江,至和陽。通海為人沉毅,治軍嚴而有恩,士樂為用。巢湖諸將皆長於水戰,而通海為最。從破海牙諸水寨,授萬戶。從渡江,克採石,取太平,徇下諸屬縣。海牙複以戰艦截採石,而陳兆先合淮兵二十萬屯方山,相犄角。通海與廖永安等擊之,大敗其眾,海牙遁。進破兆先,取集慶路。從湯和拔鎮江,遷秦淮翼元帥。偕諸將取丹陽、金壇、常州。遷行樞密院判官。從克甯國,下水陽,因以舟師略太湖,降張士誠守將于馬跡山,艤舟胥口。呂珍兵暴至,諸將欲退。通海曰:「不可,彼眾我寡,退則情見。不如擊之。」乃身先疾鬥,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戰。命帳下士被己甲督戰。敵以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已,偕永安等克石牌戍,奪馬馱沙而還。

  普勝既叛歸友諒,陷池州,遣別將守,而自據樅陽水寨。太祖方征浙東,以樅陽為憂。通海往攻,大破之。普勝陸走,盡獲其舟,遂複池州。遷僉樞密院事。陳友諒犯龍灣,偕諸將擊走之,追焚其舟於慈湖,擒七帥,逐北至採石。功最,進樞密院同知。從攻友諒,下銅陵,克九江,掠蘄、黃。從徐達擊叛將祝宗、康泰,複南昌。從援安豐,敗士誠兵。還攻廬州。

  友諒大舉圍南昌。從太祖擊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戰幾不支。通海乘風縱火焚其舟二十餘,敵少挫。太祖舟膠,友諒驍將張定邊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邊,通海飛舸來援,舟驟進水湧,太祖舟得脫。而通海舟複為敵巨艦所壓,兵皆以頭抵艦,兜鍪盡裂,僅免。明日複戰,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藥,焚敵舟數百。逾二日,複以六舟深入。敵連大艦力拒。太祖登舵樓望,久之無所見,意已沒。有頃,六舟繞敵艦出,飄颻若游龍。軍士歡噪,勇氣百倍,戰益力。友諒兵大敗。師次左蠡,通海進曰:「湖有淺,舟難回旋。莫若入江,據敵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師出湖,水陸結柵。友諒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盡,引兵突走,竟敗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師還,賜良田金帛。

  明年從平武昌。拜中書省平章政事。總兵略劉家港,進逼通州,敗士誠兵,擒其將朱瓊、陳勝。進攝江淮行中書省事,鎮廬州。從徐達平安豐。又從克湖州,略太倉。秋毫不犯,民大悅。圍平江,戰滅渡橋。搗桃花塢,中流矢,創甚,歸金陵。太祖幸其第,問曰:「平章知予來問疾乎?」通海不能語。太祖揮涕而出。翼日卒,年三十八。太祖臨哭甚哀,從官衛士皆感涕。追封豫國公,侑享太廟,肖像功臣廟。洪武三年,改封虢國公,諡忠烈。

  通海父廷玉官僉樞密院事,先卒,追封河間郡公。通海無子,弟通源嗣其官。

  通源,字百川。從大將軍征中原,偕副將軍馮勝等會兵太原,定河中。渡河,克鹿台,取鳳翔、鞏昌、涇州,守開城。會張良臣據慶陽再叛,大將軍命諸將分兵蹙之。通源自臨洮疾趨至涇,略其西,顧時略其北,傅友德略其東,陳德略其南。大將軍逼城下,良臣援絕糧盡,敗死。遂克慶陽。征定西,克興元,皆先登。洪武三年封南安侯,歲祿千五百石,予世券。四年從廖永忠伐蜀,又從徐達出塞,撫甘肅,有功。徙江南豪民十四萬田鳳陽。又攻雲南,征廣南蠻,俘斬數萬。

  二十二年詔還鄉,賜鈔五萬,置第於巢。未行,卒。子祖,病不能嗣。

  逾年,追論胡黨,以通源死,不問,爵除。

  淵以父兄故,充參侍舍人。從征,積功授都督僉事。通源既坐党,太祖念廷玉、通海功,二十五年封淵越巂侯,歲祿二千五百石,予世券。帥師討建昌叛賊,城越巂。明年坐累失侯,遣還裡。建文元年召複爵。隨大軍征燕,戰沒于白溝河。次子靖嗣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