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舊唐書 | 上頁 下頁
地理志四(12)


  嚴州 秦桂林郡地,後為獠所據。乾封元年,招致生獠,置嚴州及三縣。天寶元年,改為修德郡。乾元元年,複為嚴州。領縣三,戶一千八百五十九,口七千五十一。至京師五千三百二十七裡,至東都四千八百九十三裡。東北至柳州二百四十裡,東南接象州界,西北接澄州界也。

  來賓 州所治也。

  循德 歸化,與州同置。

  山州 失起置年月。天寶元年,改為龍池郡。乾元元年,複為山州。領縣二,戶一千三百二十。無四至及京洛裡數。

  龍池 州所治也

  盆山

  巒州 秦桂林郡。唐置淳化,失起置年月。天寶元年,改為永定縣。乾元元年,複為淳州。永貞元年,改為巒州也。領縣三,戶七百七十,口三千八百三。至京師五千三百里,至東都四千九百里。南至橫州一百四十裡,西至邕州三百里,北至賓州二百五十五裡。

  永定 州所治也

  武羅 靈竹 二縣與州同置。

  羅州 隋高涼郡之石龍縣地。武德五年,于縣置羅州,領石龍、吳川、陵羅、龍化、羅辯、南河、石城、招義、零綠、慈廉、羅肥十一縣。六年,移羅州於石城縣,於舊所置南石州,割石龍、陵羅、龍化、羅辯、慈廉、羅肥屬南石州。天寶元年,改羅州為招義郡。乾元元年,複為羅州。舊領縣五,戶五千四百六十,口八千四十一。至京師六千五百二十二裡,至東都五千七百五裡。東至大海一百三十九裡,南至雷州二百五十裡,西至廉州二百五十裡,北至辯州一百五十裡,西南至零綠縣大海一百二十裡,西北至白州二百三十裡,東北至新州五十裡。

  石城 州所治。漢合浦郡地。宋將檀道濟于陵羅江口築石城,因置羅州,屬高涼郡。唐複置羅州於縣

  吳川 隋縣

  招義 武德五年析石龍縣置也

  南河 武德五年析石龍縣置也。

  潘州下 隋合浦郡之定川縣。武德四年,置南宕州,領南昌、定川、陸川、思城、溫水、宕川六縣,治南昌縣。貞觀六年,移治定川。八年,改為潘州,仍廢思城縣。天寶元年,改為南潘郡。乾元元年,複為潘州也。舊領縣五,戶一萬七百四十八。天寶後,領縣三,戶四千三百,口八千九百六十七。至西京七千一百六十一裡,至東都六千三百八十九裡。至高州九十裡,南至大海五十六裡,至辯州一百二十裡,北至竇州一百五十一裡。

  茂名 州所治。古西甌、駱越地,秦屬桂林郡,漢為合浦郡之地。隋置定川縣。武德四年,平嶺表,于縣置南宕州,改為潘州,仍改縣茂名也

  南巴 隋廢縣。武德五年置

  潘水 以縣水為名。武德五年分置也。

  容管十州在桂管西南

  容州下都督府 隋合浦郡之北流縣。武德四年,平蕭銑,置銅州,領北流、豪石、宕昌、渭龍、南流、陵城、普寧、新安八縣。貞觀元年,改為容州,以容山為名。十一年,省新安縣。開元中,升為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普寧郡。乾元元年,複為容州都督府。仍舊置防禦、經略、招討等使,以刺史領之。刺史充經略軍使,管鎮兵一千一百人,衣糧稅本管自給。舊領縣七,戶八千八百九十。天寶後,領縣五,戶四千九百七十,口一萬七千八十七。至京師五千九百一十裡,至東都五千四百八十五裡。東至藤州二百五十九裡,南至竇州二百里,西至禺州十五裡,北至龔州二百里,西至隋建縣一百九十裡,西北至黨州一百五十裡,東北接義州界。

  北流 州所治。漢合浦縣地,隋置北流縣。縣南三十裡,有兩石相對,其間闊三十步,俗號鬼門關。漢伏波將軍馬援討林邑蠻,路由於此,立碑石龜尚在。昔時趨交趾,皆由此關。其南尤多瘴癘,去者罕得生還,諺曰:「鬼門關,十人九不還。」其土少鐵,以睟石燒為器,以烹魚鮭,北人名「五侯燋石。」一經火,久之不冷,即今之滑石也,亦名冷石

  普甯 隋置

  陵城 武德四年,析北流置

  渭龍 武德四年,析普寧置

  欣道 新置。

  辯州下 隋高涼郡之石龍縣。武德五年,置羅州,移治石城。于舊所置南石州,領石龍、陵羅、龍化、羅辯、慈廉、羅肥六縣。貞觀九年,改南石州為辯州,省慈廉、羅肥二縣。天寶元年,改陵水郡。乾元元年複為辯州也。舊領縣四,戶一萬三百五十。天寶後,領縣三,戶四千八百五十八,口一萬六千二百九。至京師五千七百一十八裡,至東都五千三百七十裡。東至廣州一千一百四十四裡,南至羅州吳川縣界五十裡,南至白州博白縣二百三十裡,北至禺州三百八十二裡,南至潘州四十裡,西南至羅州一百五十裡,西北至白州三百里。

  石龍 州所治。漢高涼縣地,屬合浦郡。秦象郡地。武德五年屬羅州,六年改屬辯州。

  陵羅 武德五年,置羅州。六年,改為南石州也

  龍化 武德五年,分置也。

  白州下 隋合浦郡之合浦縣地。武德四年,置南州,領博白、朗平、周羅、龍豪、淳良、建寧六縣。六年,改為白州。貞觀十二年,省朗平、淳良二縣。天寶元年,改為南昌郡。乾元元年,複為白州。舊領縣四,戶八千二百六。天寶領縣五,戶二千五百七十四,口九千四百九十八。至京師六千一百七十五裡,至東都五千九百一十九裡。東至辯州二百里,南至羅州二百二十裡,西至州界朗平山八十裡,北至牢州一百里,西南至廣州二百里,東北至禺州二百里。

  博白 州所治。漢合浦縣地,屬合浦郡。武德五年,析合浦縣置博白縣也

  建甯 武德四年,析合浦縣置。貞觀十二年,省淳良併入

  周羅 武德四年,析合浦置

  龍豪 武德四年,析合浦置

  南昌 隋縣。舊屬潘州,又來屬也。

  牢州下 本巴、蜀徼外蠻夷地,漢牂柯郡地。武德二年,置義州。五年,改為智州。貞觀十二年,改為牢州,以牢石為名。天寶元年,改為定川郡。乾元元年複為牢州也。舊領縣三,戶一千六百四十一,口一萬一千七百五十六。去京師與容州道裡同。東至容州一百二十五裡,南至白州一百里,西至隋林州一百一十裡,北至黨州一百里。

  南流 武德四年,析容州北流縣置,屬容州。貞觀十一年,改智州為牢州,以牢石為名。牢石高四十丈,週二十裡,在州界也。定川

  宕川 貞觀十一年,分南流置也。

  欽州下 隋寧越郡。武德四年,平蕭銑,改為欽州總管府,管一州,領欽江、安京、南賓、遵化、內亭五縣。五年,置如和縣。其年,置玉州、南亭州,並隸欽府,以內亭、遵化二縣屬亭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二年,廢亭州,複以內亭、遵化並來屬。十年,省海平縣。天寶元年,改為寧越郡。乾元元年,複為欽州也。舊領縣七,戶一萬四千七十二,口一萬八千一百二十七。天寶領縣五,戶二千七百,口一萬一百四十六。至京師五千二百五十一裡。東至嚴州四百里,南至大海二百五十裡,西至瀼州六百三十裡,至橫州三百五十裡,東南至廣州七百里,西南至陸州六百里,西至容州三百五十裡,東北至貴州四百里。

  欽江 州所治。漢合浦縣地,宋分置甯壽郡及甯壽縣。梁置安州,隋改為欽州,仍改宋壽縣為欽江。煬帝改為寧越郡。皆治欽江也

  保京 隋安京縣。至德二年,改為保京。縣北十裡安京山,下有如和山,似循州羅浮山形勢

  遵化 隋舊置

  內亭 隋縣。武德五年,于縣置南亭州。貞觀元年,州廢,複屬欽州也

  靈山 已上縣,並漢合浦縣也。

  禺州 隋合浦郡之定川縣。武德四年,置南宕州,領南昌、定川、陸川、思城、溫水、宕川六縣,治南昌縣。貞觀六年,移治定川。八年,改為潘州,仍廢思城。總章元年改為東峨州,移治峨石縣。二年,改為禺州。天寶元年改為溫水郡。乾元元年複為禺州。舊領縣五,戶一萬七百四十八。天寶領縣四,戶三千一百八十。至京師五千三百五裡,至東都五千里。至義州一百九十裡,南至辯州三百里,西至白州二百里,北至容州一百一十裡。

  峨石 秦象郡地、晉南昌郡之邊邑,為禺州所治也

  溫水 武德四年,析南昌置

  陸川 隋廢縣。武德四年置

  扶桑 武德四年置。

  湯州下 秦象郡地。唐置湯州,失起置年月。天寶元年改為溫泉郡。乾元元年複為湯州也。領縣三,無戶口及無兩京道裡、四至州府。

  湯泉 州所治也

  淥水 羅韶 與州同置。

  瀼州下 貞觀十二年,清平公李弘節遣欽州首領甯師京,尋劉方故道,行達交趾,開拓夷獠,置瀼州。天寶元年,改為臨潭郡。乾元元年,複為瀼州。領縣四,戶一千六百六十六,無兩京地裡。東至欽州六百三十裡,北至容州二百八十二裡。在安南府之東北、郁林之西南。

  臨江 州所治也

  波零 鵠山 弘遠 與州同置。

  岩州下 土地與合浦郡同。唐置岩州,失起置年月。天寶元年,改為安樂郡。至德二年,改為常樂郡。乾元元年,複為岩州。領縣四,戶一千一百一十,無兩京道裡、四至州府也。

  常樂 本安樂縣。至德二年改,州所治

  思封 高城 石岩 與州同置

  古州 土地與瀼州同年置。天寶元年,改為樂古郡。乾元元年,複為古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