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晉書 | 上頁 下頁
五行志下(5)


  山崩地陷裂

  吳孫權赤烏十三年八月,丹陽、句容及故鄣、甯國諸山崩,鴻水溢。案劉向說,「山,陽,君也。水,陰,百姓也。天戒若曰,君道崩壞,百姓將失其所與」!春秋梁山崩,漢齊、楚眾山發水,同事也。夫三代命祀,祭不越望,吉凶禍福,不是過也。吳雖稱帝,其實列國,災發丹陽,其天意矣。劉歆以為:「國主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後二年而權薨,又二十六年而吳亡。

  魏元帝鹹熙二年二月,太行山崩,此魏亡之征也。其冬,晉有天下。

  武帝泰始三年三月戊午,大石山崩。四年七月,泰山崩墜三裡。京房《易傳》曰:「自上下者為崩,厥應泰山之石顛而下,聖王受命人君虜。」及帝晏駕,而祿去王室,惠皇懦弱,懷湣二帝俱辱虜庭,淪胥於北,元帝中興于南,此其應也。

  太康五年五月丙午,宣帝廟地陷。六年十月,南安新興山崩,湧水出。七年二月,朱提之大瀘山崩,震壞郡舍,陰平之仇池崖隕。八年七月,大雨,殿前地陷,方五尺,深數丈,中有破船。

  惠帝元康四年,蜀郡山崩,殺人。五月壬子,壽春山崩,洪水出,城壞,地陷方三十丈,殺人。六月,壽春大雷,山崩地坼,人家陷死,上庸亦如之。八月,居庸地裂,廣三十六丈,長八十四丈,水出,大饑。上庸四處山崩,地墜廣三十丈,長百三十丈,水出殺人。皆賈後亂朝之應也。

  太安元年四月,西墉崩。

  懷帝永嘉元年三月,洛陽東北步廣裡地陷。二年八月乙亥,鄄城城無故自壞七十余丈,司馬越惡之,遷于濮陽,此見沴之異也。越卒以陵上受禍。三年七月戊辰,當陽地裂三所,廣三丈,長三百余步。京房《易傳》曰:「地坼裂者,臣下分離,不肯相從也。」其後司馬越苟晞交惡,四方牧伯莫不離散,王室遂亡。三年十月,宜都夷道山崩。四年四月,湘東需阝黑石山崩。

  元帝太興元年二月,廬陵、豫章、武昌,西陽地震山崩。二年五月,祁山地震,山崩,殺人。三年,南平郡山崩,出雄黃數千斤。時王敦陵傲,帝優容之,示含養禍萌也。四年八月,常山崩,水出,滹沲盈溢,大木傾拔。

  成帝鹹和四年十月,柴桑廬山西北崖崩。十二月,劉胤為郭默所殺。

  穆帝永和七年九月,峻平、崇陽二陵崩。十二年十一月,遣散騎常侍車灌修峻平陵,開埏道,崩壓,殺數十人。

  升平五年二月,南掖門馬足陷地,得鐘一,有文四字。

  哀帝隆和元年四月丁醜,浩亹山崩,張天錫亡征也。

  安帝義熙八年三月壬寅,山陰地陷,方四丈,有聲如雷。十年五月戊寅,西明門地穿,湧水出,毀門扇及限,此水沴土也。十一年五月,霍山崩,出銅鐘六枚。十三年七月,漢中成固縣水涯有聲若雷,既而岸崩,出銅鐘十有二枚。

  惠帝元康九年六月夜,暴雷雨,賈謐齋屋柱陷入地,壓謐床帳,此木沴土,土失其性,不能載也。明年,謐誅焉。

  光熙元年五月,范陽國地燃,可以爨,此火沴土也。是時,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厥咎眊,厥罰恒陰,厥極弱。時則有射妖,時則有龍蛇之孽,時則有馬禍,時則有下人伐上之痾,時則有日月亂行,星辰逆行。」皇之不極,是謂不建。皇,君;極,中;建,立也。人君貌言視聽思心五事皆失,不得其中,不能立萬事,失在眊悖,故其咎眊也。王者自下承天理物。雲起於山,而彌於天;天氣亂,故其罰恒陰,一曰:「上失中,則下強盛而蔽君明也。」《易》曰:「亢龍有悔,貴而亡位,高而亡民,賢人在下位而亡輔。」如此,則君有南面之尊,而亡一人之助,故其極弱也。盛陽動進輕疾。禮,春而大射,以順陽氣。上微弱則下奮驚動,故有射妖。《易》曰:「雲從龍。」又曰:「龍蛇之蟄,以存身也。」陰氣動,故有龍蛇之孽。于《易》,《乾》為君,為馬。任用而強力,君氣毀,故有馬禍。一曰,馬多死及為怪,亦是也。君亂且弱,人之所叛,天之所去,不有明王之誅,則有篡殺之禍,故有下人伐上之痾。凡君道傷者,病天氣。不言五行沴天,而曰「日月亂行,星辰逆行」者,為若下不敢沴天,猶《春秋》曰「王師敗績於貿戎」,不言敗之者,以自敗為文,尊尊之意也。劉歆《皇極傳》曰有下體生於上之痾。說以為下人伐上,天誅已成,不得複為痾雲。

  恒陰

  吳孫亮太平三年,自八月沈陰不雨,四十餘日。是時,將誅孫綝,謀泄。九月戊午,綝以兵圍宮,廢亮為會稽王,此恒陰之罰也。

  吳孫皓寶鼎元年十二月,太史奏久陰不雨,將有陰謀。孫皓驚懼。時陸凱等謀因其謁廟廢之。及出,留平領兵前驅,凱先語平,平不許,是以不果。皓既肆虐,群下多懷異圖,終至降亡

  射妖

  蜀車騎將軍鄧芝征涪陵,見玄猨緣山,手射中之。猨拔其箭,卷木葉塞其創。芝曰:「嘻!吾違物之性,其將死矣!」俄而卒,此射妖也。一曰,猨母抱子,芝射中之,子為拔箭,取木葉塞創。芝歎息,投弩水中,自知當死。

  恭帝為琅邪王,好奇戲,嘗閑一馬於門內,令人射之,欲觀幾箭死,左右有諫者曰:「馬,國姓也。今射之,不祥。」於是乃止,而馬已被十許箭矣。此蓋射妖也。俄而禪位於宋焉。

  龍蛇之孽

  魏明帝青龍元年正月甲申,青龍見郟之摩陂井中。凡瑞興非時,則為妖孽,況困于井,非嘉祥矣。魏以改年,非也。幹寶曰:「自明帝,終魏世,青龍、黃龍見者,皆其主興廢之應也。魏土運,青木色,而不勝於金。黃得位,青失位之象也。青能多見者,君德國運內相克伐也。故高貴鄉公卒敗於兵。」案劉向說,龍貴象而困井中,諸侯將有幽執之禍也。魏世,龍莫不在井,此居上者逼制之應。高貴鄉公著《潛龍詩》,即此旨也。

  高貴鄉公正元元年十月戊戌,黃龍見於鄴井中。

  甘露元年正月辛醜,青龍見軹縣井中。六月乙丑,青龍見元城縣界井中。二年二月,青龍見溫縣井中。三年,黃龍、青龍俱見頓丘、冠軍、陽夏縣界井中。四年正月,黃龍二見寧陵縣界井中。

  元帝景元元年十二月甲申,黃龍見華陰縣井中。三年二月,龍見軹縣井中。

  吳孫皓天冊中,龍乳于長沙人家,啖雞雛。京房《易妖》曰:「龍乳人家,王者為庶人。」其後皓降晉。

  武帝咸寧二年六月丙午,白龍二見於九原井中。

  太康五年正月癸卯,二龍見武庫井中。帝觀之,有喜色。百僚將賀,劉毅獨表曰:「昔龍漦夏庭,禍發周室。龍見鄭門,子產不賀。」帝答曰:「朕德政未修,未有以應受嘉祥。」遂不賀也。孫盛曰:「龍,水物也,何與於人!子產言之當矣。但非其所處,實為妖災。夫龍以飛翔顯見為瑞,今則潛伏幽處,非休祥也。」漢惠帝二年,兩龍見蘭陵井中,本志以為其後趙王幽死之象。武庫者,帝王威禦之器所寶藏也,屋宇邃密,非龍所處。是後七年,藩王相害,二十八年,果有二胡僣竊神器,二逆皆字曰龍,此之表異,為有證矣。

  湣帝建興二年十一月,枹罕羌妓產一龍子,色似錦,文常就母乳,遙見神光,少得就視。此亦皇之不建,於是帝竟淪沒。

  呂纂末,龍出東廂井中,到其殿前蟠臥,比旦失之。俄又有黑龍升其宮門。纂鹹以為美瑞。或曰:「龍者陰類,出入有時,今而屢見,必有下人謀上之變。」後纂果為呂超所殺。

  武帝咸甯中,司徒府有二大蛇,長十許丈,居聽事平橑上而人不知,但數年怪府中數失小兒及豬犬之屬。後有一蛇夜出,被刃傷不能去,乃覺之,發徒攻擊,移時乃死。夫司徒,五教之府;此皇極不建,故蛇孽見之。漢靈帝時,蛇見御座,楊賜雲為帝溺于色之應也。魏代宮人猥多,晉又過之,燕遊是湎,此其孽也。《詩》雲「惟虺惟蛇,女子之祥」也。

  惠帝元康五年三月癸巳,臨淄有大蛇,長十餘丈,負二小蛇入城北門,逕從市入漢城陽景王祠中,不見。天戒若曰,昔漢景王有定傾之功,而不厲節忠慎,以至失職奪功之辱。今齊王冏不寤,雖建興複之功,而驕陵取禍,此其征也。

  明帝太甯初,武昌有大蛇,常居故神祠空樹中,每出頭從人受食。京房《易妖》曰:「蛇見於邑,不出三年有大兵,國有大憂。」尋有王敦之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