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金史 | 上頁 下頁 |
完顏元宜傳 |
|
完顏元宜,本名阿列,一名移特輦,本姓耶律氏。父慎思,天輔七年,宗望追遼主至天德,慎思來降,且言夏人以兵迎遼主,將渡河去。宗望移書夏人諭以禍福,夏人乃止。賜慎思姓完顏氏,官至儀同三司。 元宜便騎射,善擊球。皇統元年,充護衛,累遷甌裡本群牧使,入為武庫署令,轉符寶郎,海陵篡立,為兵部尚書。天德三年,詔凡賜姓者皆複本姓,元宜複姓耶律氏。曆順義、昭義節度使,複為兵部尚書、勸農使。 海陵伐宋,以本官領神武軍都總管,以大名路騎兵萬餘益之。前鋒渡淮,拔昭關,遇宋兵萬余於柘皋,力戰卻之。至和州,宋兵十萬來拒,元宜麾軍力戰,抵暮而罷。宋人乘夜襲營,元宜擊走之,黎明追及宋兵,斬首數萬,以功遷銀青光祿大夫。海陵增置浙西道都統制,使元宜領之,督諸軍渡江,佩金牌,賜衣一襲。 是時,世宗已即位于遼陽,軍中多懷去就。海陵軍令慘急,亟欲渡江,眾欲亡歸,決計於元宜。猛安唐括烏野曰:「前阻淮渡,皆成擒矣。比聞遼陽新天子即位,不若共行大事,然後舉軍北還。」元宜曰:「待王祥至謀之。」王祥者元宜子,為驍騎副都指揮使,在別軍。元宜使人密召王祥,既至,遂約詰旦衛軍番代即行事。元宜先欺其眾曰:「有令,爾輩皆去馬,詰旦渡江。」眾皆懼,乃以舉事告之,皆許諾。 十月乙未黎明,元宜、王祥與武勝軍都總管徒單守素、猛安唐括烏野、謀克斡盧保、婁薛、溫都長壽等率眾犯禦營。海陵聞亂,以為宋兵奄至,攬衣遽起,箭入帳中,取視之,愕然曰:「乃我兵也。」大慶山曰:「事急矣,當出避之。」海陵曰:「走將安往。」方取弓,已中箭僕地。延安少尹納合斡魯補先刃之,手足猶動,遂縊殺之。驍騎指揮使大磐整兵來救,王祥出語之曰:「無及矣。」大磐乃止。軍士攘取行營服用皆盡,乃取大磐衣巾裹海陵屍,焚之。遂收尚書右丞李通、浙西道副統制郭安國、監軍徒單永年、近侍局使梁珫、副使大慶山,皆殺之。元宜行左領軍副大都督事,使使者殺皇太子光英于南京。大軍北還。 大定二年春,入見,拜御史大夫,詔曰:「高楨為御史大夫,號為正直,頗涉煩碎,臣下衣冠不正亦被糾舉。職事有大於此者,爾宜勉之。」未幾,拜平章政事,封冀國公。賜玉帶、甲第一區,複賜姓完顏氏。 往泰州路規措討契丹事,元宜使忠勇校尉李榮招窩斡,窩斡殺榮,詔追贈榮進官四階。五月,上聞元宜將還,遣使止之。契丹已平、元宜還朝,奏請益諸群牧鎧甲。詔從之,每群牧益二十副。元宜複請益臨潢戍軍士馬,詔給馬六百匹。久之,罷為東京留守。乞還所賜甲第,上從之,賜以襲衣、吐鶻、廄馬、海東青鶻。未幾,致仕,薨於家。上聞之,遣使致祭,賻贈甚厚。 大定十一年,尚書省奏擬納合斡魯補除授,上曰:「昔廢海陵,此人首入弑之,人臣之罪莫大於是,豈可複加官使?其世襲謀克姑聽仍舊。」 大定十八年,紮裡海上言:「凡為人臣能捍災禦侮有功者,宜錄用之。今弑海陵者以為有功,賞以高爵,非所以勸事君也。宜削奪,以為人臣之戒。臣在當時亦與其党,如正名定罪,請自臣始。」上曰:「紮裡海自請其罪以勸事君,此亦人之所難。」遂以紮裡海充趙王府祗候郎君。 元宜子習涅阿補,大定二十五年為符寶祗候,乞依女直人例遷官,上曰:「賜姓一時之權宜。」令習涅阿補還本姓。 *** 論曰:《春秋》書「齊公子商人弑其君舍」,又曰:「齊人弑其君商人。」嗟乎,弑舍者商人也,弑商人者邴埸、閻職也。海陵弑熙宗,完顏元宜弑海陵。商人之弑也,邴埸、閻職去之。海陵之弑也,元宜歸於世宗。邴、閻賤役,元宜都將也,握君之親兵,窺利以弑之,其罪豈容誅乎,世宗僅能不大用之而已。紮裡海猶殺人而自首者也,在律,殺人未聞准首免罪而又予賞者也,況弑逆乎。海陵弑五十三年,得有胡沙虎之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