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元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時厘降 二使勸進克日登基(2) |
|
次日,複入朝面謝。退朝後,又與那四位公主,把酒言歡。方在十目調情的時候,突見侍女中有一淡裝婦人,年可花信,貌獨鮮妍,比較四位公主,色澤不同,恰另有一種的天然丰韻。當下觸目動心,未免呆定了神,連公主等與他談話,也不暇理睬。公主等動了疑衷,殷勤動問,他自覺好笑,遂打著謊語道:「我適記起一樁國事,擬於今晚草奏,適與公主等飲酒談心,幾致忘卻,所以一經想著,不覺馳神。」 四公主齊聲道:「王爺既有軍國重事,何不早說?免得以私廢公。」 燕帖木兒道:「不妨!晚間起稿未遲。現在有花有酒,不如再飲數樽。」 於是複同酌了一回,始命撤席。乘著酒興,別了繡闥,竟踉蹌至書齋,密命心腹小廝,潛召這淡裝小婦。 不一時,小廝導著少婦,亭亭而至。見了燕帖木兒,便上前請安。燕帖木兒命她起立,仔細瞧著,眉不畫而翠,唇不脂而紅,顏不粉而白,發不膏而黑,秀骨天成,長短合度。俗所謂本色貨。那少婦從旁偷覷,見燕帖木兒身材,長逾七尺,虎頭猿臂,燕頷豹頸,精神充滿,氣宇深沈,似乎人間男子,要算他一時無兩。婦人窺男子,較諸男子窺婦人,尤進一層。兩下相對,脈脈含羞,又被這燕帖木兒釘住雙目,頓覺桃花面上,愈映緋紅,遂俯著首拈那腰帶。燕帖木兒乃啟口問道:「你是何處人氏?」 連詢數聲,竟不見答。 燕帖木兒不禁驚訝,猛見小廝尚站著一旁,就命他退去,然後再問少婦。只見少婦顰著雙眉,嗚嗚咽咽的說道:「承蒙見問,言之可愧,妾數年前亦為命婦,今則家亡身辱,充沒官掖,隨著公主前來,尚算皇恩高厚,命該如此,還有何說!」 燕帖木兒見她愁容慘淡,口齒清明,益覺由憐生羨,由羨生愛,遂堆著滿面笑容,婉詞再詰。嗣經少婦說明,方知少婦不是別人,乃是前徽政院使失列門的繼妻。【聞名之下,我亦一驚。】 燕帖木兒太息道:「宦途危險,家室仳離,失列門亦不必說了;累你青年少婦,寂守孤幃,豈不可痛?」 少婦聽了此言,禁不住淚下兩行。 燕帖木兒複語道:「你既到了我家,我不願辱沒你!」 如何叫作辱沒。少婦道:「全仗王爺庇護。」 說至護字,已被燕帖木兒攬住嬌軀,擬把她置諸膝上。看官!你想燕帖木兒膂力過人,雖明知少婦乏力,輕輕一扯,奈少婦已倒入懷中,仿佛如小兒吃奶一般,緊貼住燕帖木兒胸前。燕帖木兒替她拭淚,又溫存了一番,情投意合,男貪女愛,竟攜手入幃,同赴陽臺去了。【好一件軍國重事。】公主等只道出草奏牘,不去驚動,直至更深人靜,方令侍女促眠。那時兩人早雲收雨散,一同起床,訂了後約,各歸內寢,這且慢表。 且說時光易過,殘獵複催,轉瞬間已是天曆二年,懷王冊妃弘吉剌氏為皇后。後名蔔答失裡,系魯國公主桑哥吉剌女,曾與懷王出居建康,並徙江陵,至懷王入京,也隨駕同行。懷王以艱苦同嘗,應該安樂與共,因冊立為後。為後文謀殺明宗後及安置東安州張本,所以特書其名。一面追尊生母唐兀氏,及兄母亦乞列氏,為武宗皇后。再遣使臣撤迪哈散等,馳赴漠北,恭迓周王。 撤迪等至周王行在,由周王召見,問明大都情狀。撤迪一一陳明,並啟周王道:「大王以德以長,應有天下;況臣奉命前來,原是請大王早正帝位,一則安天下的人心,二則成皇弟的讓德,事機相迫,幸勿遲疑!」 周王道:「平定上都,統是吾弟一手安排,且已稱帝改元,君臣分定;我若再即尊位,豈不是多了一帝麼?」 【周王自知亦明。】 撤迪道:「仁宗靖變,迎立武宗,至武宗賓天,仁宗始承大統,故例猶在,盡可踵行。」 周王道:「據你說來,我即位後,可規仿前制,立朕弟為皇太子麼?」 撤迪道:「這個自然,兄弟禪讓,仁德兩全,頗不是追美堯舜麼?」 【援仁宗故例,已是不符,又雲可追美堯舜,尤屬牽強。】 周王意尚未決,複集府史等商議。府史等侍從多年,遇著這樁絕大的喜慶,哪個不想攀龍附鳳,做個冊命功臣!既遇周王諮詢,自然極力贊成,殷殷勸進。周王乃決計即位,遂於天曆二年春正月,設帝幄于和甯北陸,禮儀仍舊,氣象式新。漠北諸王大臣及撤迪、哈散等,相率入賀。【大出懷王意料。】越日,又有兩使自燕都到來,系輦奉金銀幣帛,進供御用。 兩使為誰?一是前翰林學士不答失裡,一是太府太監沙剌班。既到行幄,即入帳覲賀。是時周王和世㻋,已即位為帝,小子不得不改稱;因他後來廟號,叫作明宗,自然遵例稱明宗了。明宗見過兩使,慰問數言,當由兩使齎呈貢物。明宗很是心喜,便命撤迪等還京師。並諭撤迪道:「朕弟向覽書史,近時得毋廢棄否?聽政有暇,總宜與賢士大夫常相晤對,講論史籍,考察古今治亂得失。卿等至京師,當將朕意轉告,毋違朕命!」 【令尹子圉故事,明宗胡未之讀,乃亟亟於為帝耶?】 撤迪等唯唯而返。 到了京師,即將明宗面命,傳告懷王,懷王嘿然不答。已具異心。是夕,即召燕帖木兒入議。燕帖木兒進談多時,左右大都屏退,無從聞悉秘言。為下文伏線。次晨,便遣燕帖木兒奉皇帝寶赴漠北,以知樞密院事禿兒哈帖木兒,禦史中丞八即剌,翰林直學士馬哈某,瑞典使教化的,宣徽副使章吉,僉中政院事脫因,通政使那海,大醫使呂廷玉,給事中咬驢,中書斷事官忽兒忽答,右司郎中孛別出,左司員外郎王德明,禮部尚書八剌哈赤等從行。覆命有司奉金千五百兩,銀七千五百兩,幣帛各四百匹,及金腰帶二十,備行在賞賜之用。懷王又飭在京諸臣道:「寶璽既已北上,繼今國家政事,應遣人奏聞行在,我不便專擅了。」 廷臣都讚揚懷王讓德,冠絕古今。 正是: 有口皆碑周泰伯,昧心誰識楚靈王?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 讀《燕帖木兒列傳》,前後尚宗室女,至四十人,本回第稱四公主,是舉其最先厘降者而言。若失列門妻一段,觀《文宗本紀》,亦曾有其事,並非著書人好為捏造。是燕帖木兒荒淫之漸,固自懷王導成之。其餘所述大政,概見正史,惟經著書人略為渲染,則當時所行之政跡,俱屬有隙可尋,謂之演義也可,謂之評史,亦無不可也。夫懷王襲位,本其初志,所謂讓兄者,特其矯情耳。燕帖木兒知之最深,故受賜最厚。周王和世㻋,未曾入京,遽正大位,曾不知他人已耽耽其旁,欲以之為嘗試地,而在己且願供玩弄而不之悟也。哀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