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元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三十二回 爭位弄兵藩王兩敗 挾私報怨善類一空(1) |
|
卻說陝西平章塔察兒,馳奏到京,當由仁宗頒發密敕,令他暗中備禦。塔察兒奉旨遵行,佯集關中兵,請阿思罕、教化兩人帶領,先發河中,去迎周王和世㻋,自與脫歡引兵後隨,陸續到河中府。待與周王相遇,托詞運糧犒雲南軍,求周王自行檢查,周王偏委著阿思罕、教化兩人,代為察收。不防車中統藏著兵械,一聲暗號,軍士齊起,都在車中取出兇器,奔殺阿思罕等。阿思罕、教化手下,只有隨騎數十名,哪裡抵敵得住,一陣亂殺,將阿思罕、教化兩人,已剁作數十段。塔察兒遂麾軍入周王營,誰知周王命不該絕,已得逃卒稟報,從間道馳去。後來入都嗣位,雖僅半年,然究系一代主子,所以得免於難。塔察兒搜尋無著,還道他奔回雲南,飭軍士向南追趕,偏周王往北急奔,待至追軍回來,再擬轉北,那時周王已早遠颺了。塔察兒一面奏聞,一面再發兵北追,馳至長城以北,忽遇著一支大軍,把他截住,以逸待勞,竟將塔察兒軍,殺死了一大半,剩得幾個敗殘兵卒,逃回陝西。 看官!你道這支軍從何而來?原來是察合台汗也先不花,遣來迎接周王的大軍。也先不花系篤哇子。篤哇在日,曾勸海都子察八兒共降成宗,事見前文。【應二十七回。】嗣後察八兒複蓄異謀,由篤哇上書陳變,請元廷遣師,夾擊察八兒。 時成宗已殂,武宗嗣立,遣和林右丞相月赤察兒發兵應篤哇,至也兒的石河濱,攻破察八兒,察八兒北走,又被篤哇截殺一陣,弄到窮蹙無歸,只好入降武宗。窩闊台汗國土地,至是為篤哇所並。篤哇死後,子也先不花襲位,又反抗元廷。初意欲進襲和林,不料弄巧成拙,反被和林留守,將他東邊地奪去。他失了東隅,轉思西略,方侵入呼羅珊,適周王和世㻋,奔至金山,馳書乞援。於是返旆東馳,來迎和世㻋。既與和世㻋相會,遂駐兵界上,專待追軍,果然塔察兒發兵馳至,遂大殺一陣,掃盡追兵,得勝而回。和世㻋隨他入國,與定約束,彼此頗是親暱,安居了好幾年。元廷也不再攻討,總算內外靜謐。 無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王和世㻋,已經北遁,魏王阿木哥,卻又東來。這阿木哥是仁宗庶兄。順宗少時,隨裕宗即故太子真金。入侍宮禁,時世祖尚在,鍾愛曾孫,特賜宮女郭氏,侍奉順宗。郭氏生子阿木哥,順宗以郭氏出身微賤,雖已生子,究不便立為正室,乃另娶弘吉剌氏為妃,便是武宗仁宗生母,頤養興聖宮中,恣情娛樂的皇太后。【屢下貶辭,懲淫也。】 仁宗被徙懷州時,阿木哥亦出居高麗,至武宗時,遙封魏王。到了延祐四年,忽有術者趙子玉,好談讖緯,與王府司馬脫不台往來,私下通信,說是阿木哥名應圖讖,將來應為皇帝。脫不台信為真言,潛蓄糧餉,兼備兵器,一面約子玉為內應,遂偕阿木哥率兵,自高麗航海,通道關東,直至利津縣。途次遇著探報,子玉等在京事泄,已經伏法,於是脫不台等慌忙東逃,仍至高麗去了。 仁宗因兩次變亂,都從骨肉啟釁,不禁憶起鐵木迭兒的密陳,還道他能先幾料事,思患預防,幸已先立皇子,方得臣民傾響,平定內訌,事後論功,應推鐵木迭兒居首,因此起用的意思,又復發生。這鐵木迭兒雖去相位,仍居京邸,與興聖宮中嬖幸,時通消息。大凡諧臣媚子,專能窺伺上意,仁宗退息宮中,未免提起鐵木迭兒的大名。那班鐵木迭兒的舊党,自然乘機湊合,攛掇仁宗,複用這位鐵太師。仁宗尚有些顧忌,偏偏這興聖宮中的皇太后,又出來幫忙,【可謂有情有義。】傳旨仁宗,令起用鐵木迭兒再為右相。仁宗含糊答應,暗思複相鐵木迭兒,台臣必又來攻訐,不如令為太子太師,省得台臣側目。主意已定,便即下詔。 越日即有禦史中丞趙世延,呈上奏章,內陳鐵不迭兒從前劣跡,凡數十事,仁宗不待覽畢,就將原奏擱起。又越數日,內外台官,陸續上奏,差不多有數十本,仁宗略一披覽,奏中大意,無非說鐵木迭兒如何奸邪,不宜輔導東宮,當下惹起煩惱,索性將所有各奏,統付敗紙簏中。適案上有金字佛經數卷,遂順手取閱,展覽了好幾頁,覺得津津有味,私自歎息道:「人生不外生老病苦四字,所以我佛如來,厭住紅塵,入山修道。朕名為人主,一日萬幾,弄到食不得安,寢不得眠,就是任用一個大臣,還惹台臣時來絮聒,古人說得天子最貴,朕想來有甚麼趣味!倒不如設一良法,做個逍遙自在的閒人罷。」 說畢,複嘿嘿的想了一番,又自言自語道:「有了,就照這麼辦。」 便掩好佛經,起身入寢宮去了。【故作含蓄。】 小子錄述至此,又要敘那金字佛經的源流。 這金字佛經,就是《維摩經》。仁宗嘗令番僧繕寫,作為御覽,共糜金三千餘兩。【一部《維摩經》,需費如此,元僧之多財可知。】此時已經繕就,呈入大內,所以仁宗奉若秘本,敬置覽奏室內,每於披覽奏牘的餘暇,諷誦數卷,【天子念佛,實是多事。】這且不必細表。 且說仁宗有心厭世,遂詔命太子參決朝政。廷臣見詔,多半滋疑,統說皇上春秋正富,為何授權太子,莫非鐵木迭兒從中播弄不成?當下都密托近侍,微察上旨。侍臣在仁宗前,嘗伺候顏色,一時恰探不山甚麼動靜。只仁宗常與語道:「卿等以朕居帝位,為可安樂麼?朕思祖宗創業艱難,常恐不能守成,無以安我萬民,所以宵旰憂勞,幾無暇晷,卿等哪裡知我苦衷呢?」 【仁宗之心,不為不善,但受制母后,溺愛子嗣,終非治安之道。】 侍臣莫名其妙,只好面面相覷,不敢多言。過了數天,複語左右道:「前代嘗有太上皇的名號,今太子且長,可居大位,朕欲於來歲禪位太子,自為太上皇,與爾等遊觀西山,優遊卒歲,不更好麼?」 【想了多日,原來為此。】 左右齊聲稱善,只右司郎中月魯帖木兒道:「陛下年力正強,方當希蹤堯舜,為國迎庥,為民造福,若徒慕太上皇的虛名,實屬無謂。如臣所聞,前代如唐玄宗、宋徽宗皆身罹禍亂,不得已禪位太子,陛下為甚麼設此念頭?」 這一席話,說得仁宗瞠目無詞,才把內禪的意思,打消淨盡。嗣是複勤求治道,所有一切佛經,也置諸高閣,不甚寓目。 會皇姊大長公主祥哥剌吉,令作佛事,釋全寧府重囚二十七人,事為仁宗所聞,咈然道:「這是歷年弊政,若長此不除,人民都好為惡了。」 【想是迴光返照,所以有此清明。】 遂頒發嚴旨,按問全甯守臣阿從不法,仍追所釋囚,還置獄中。 既而中書省臣奏參白雲宗總攝沈明仁,強奪民田二萬頃,誑誘愚俗十萬人,私賂近侍,妄受名爵,應下旨黜免,嚴汰僧徒,追還民田等語。仁宗一一準奏,並詔沈明仁奸惡不法,飭有司逮鞫從嚴,毋得庇縱,違者同罪。這兩道詔敕,乃是元代未曾見過的事情,不但僧侶為之咋舌,就是元廷臣僚,亦是意料不及。 到了延祐七年元旦,日食幾盡,仁宗齋居損膳,命輟朝賀。甫及二旬,仁宗不豫,太子碩德八剌,焚香禱天,默祝道:「至尊以仁慈禦天下,庶績順成,四海清晏。今天降大厲,不如罰殛我身,使至尊長為民主。天其有靈,幸蒙昭鑒!」 【敘及此語,不沒孝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