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西太后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八回 用內言嚴旨賜帛 開外釁挈眷蒙塵(2)


  咸豐九年正月朔,頒下一道上諭,內稱:翌年乃朕三旬萬壽期,宜特開慶榜,嘉惠士林,著于本年八月內,舉行恩科鄉試,明年三月,舉行恩科會試,以副朕簡拔人材至意。各省士子見了此詔,都異常欣幸,期奪錦標。這且擱過不提。還想偃武修文,歌功頌德,正是癡心。

  且說東南軍事,于咸豐七八年間,互有勝負。和春、張國梁自丹陽合兵進攻,屢克江寧屬縣,再複鎮江,又到江寧城下,江南大營複振。德興阿在江北,亦進拔瓜洲。兩軍把南京圍住。九江由李續賓攻入,長毛悍酋林啟榮戰死。楊載福等又進搗安徽,拔舒城、桐城各縣,直逼安慶。長毛憤激得很,四處亂撲,忽入皖,忽赴贛,忽竄江浙,牽掣官軍。且勾結一班撚匪,作為聲援。撚匪詳後。

  那時官軍疲於奔命,顧了這邊,失掉那邊。江南的六合縣,死守六年,被長毛攻破,死了道員溫紹原。安徽的廬州府,又被長毛陷入,死了總兵蕭開甲、知府武成功。還有,李續賓轉戰而前,兵鋒甚銳,無人可擋。誰知到了三河鎮,被長毛頭目陳玉成、李世賢等,帶領黨羽十多萬,將他圍住。續賓兵只有四五千,哪怕三頭六臂,也是不能脫免,眼見得是力竭捐軀了。咸豐帝照例優恤,且加他總督銜,並有忠靈不昧,還望再生等諭,言下甚是慨然。

  但因外人已退,憂愁已消了一半。在宮中過了新年,一到元宵,便至圓明園尋樂去了。從此車駕常駐園中,竟把這圓明園作了宮殿。王大臣等上朝啟事,都要移入園內。皇后素性恬澹,就是一年不見皇帝,也沒有什麼介意。只這位懿貴妃,很是懊恨,料知咸豐帝耽戀四春,喑地裡罵個不住,恨不將四春娘娘一個個拿到面前,把她撕作幾段。入宮見嫉,蛾眉不肯讓人。咸豐帝管不得許多,索性圖個盡歡,整日取樂。豈亦自知不永年耶?

  忽由軍機處呈上江南軍報。取過一閱,乃是和春所奏,彈劾都統德興阿屯兵江北,遷延觀望等情。隨即批諭德興阿著革職來京,所有江北軍營,統歸和春節制。為江南大營再潰張本。批畢,即交與軍機。井囑此後奏報到來,著軍機先行擬旨,一併呈入,免朕事事動筆,休得忘記。下文懿貴妃擬旨,已兆於此。軍機領旨去訖。未幾,前署安徽撫事李孟群殉難廬州,淮陽道郭沛霖死事定遠,一切撫恤事宜,都由軍機處擬定,咸豐帝略略一瞧,便令照行。

  —入初夏,突聞英、法各國又遣來兵艦四艘,竟到大沽口要與中國開戰。看官,上文說過,天津和約已經雙方允妥,各國艦隊統已退去,為何此時又來,且要開戰呢?原來去年定約,因要鈐用國寶,彼此須費手續,定期翌年互換。此次正來換約,適值大沽設防,由僧親王遣人攔阻,令各國船隻卸去軍械,改由北塘駛入。各使臣多半聽命,獨英艦長卜魯士抗不遵行,竟駛入大沽,毀去防具,立刻豎起紅旗來。僧王也下令戒嚴,炮臺上一律籌備。俄聞炮聲突發,料是英船開炮,即飭炮臺還擊。撲通撲通的一陣響,把英艦轟傷了兩艘,餘船逸去。只美使華若翰改道行走,才得換約。這一場的小勝,宮廷上下爭相慶賀。醜態如繪。咸豐帝忙下諭旨,格外褒獎。並准于捐輸項下,提銀五千兩,分別賞賚。嗣是龍心快慰,總道洋人敗退不敢再來,連天津和約都可廢去,便安安穩穩的在園度冬。想是交桃花運。看看殘臘將盡,方才還宮。

  十年元旦,臨朝受賀。因是年三旬萬壽,頒詔天下,特封賞各親王、貝子有差。轉瞬春暮,萬壽節屆。咸豐帝禦正大光明殿,一班王大臣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等,齊集殿前,行祝嘏禮。只外省督撫、將軍、提鎮等,已預發諭旨,令他注重軍事,不必來京。因此熱鬧之中尚帶三分寂靜。祝嘏禮畢,至同樂園賜食。大眾醉酒飽德,不消細敘。宮中亦照例慶賀,一律賜宴。懿貴妃與宴後,滿擬咸豐帝到來,眼睜睜的候著,許久不聞影響,只由總監繳到一紙,乃是咸豐帝親筆,上寫著:明日上午,自貴妃以下,統至圓明園領宴。懿貴妃不覺大憤,頓時怒形於色。忽又嗤然一笑,道:「聖上弘慈,不問滿漢,一體相待。奈我沒福消受怎好?」讀此言已見才具,不似尋常婦女,一味亂罵。想了一會,便令宮女展寢而睡。

  次日,咸豐帝一早到園,由四春娘娘迎入,叩賀聖壽。不多時,見宮中妃嬪,統似花枝招展翩翩前來,謁過聖駕,並與四春見禮。滿漢同席,內外一堂,乃是曠古罕逢,真個皇恩普遍。只有懿貴妃那拉氏待久不至。等到午牌,方有宮監來報:懿貴妃略染小恙,不能遵旨領宴。咸豐帝聽著,便道:由她罷!當下肆筵設席,列坐開樽,酒落歡腸,目迷春色。這一邊是北部胭脂,那一邊是南朝粉黛,花為四壁香為國,錦作屏風玉作堆。到了興酣席散,妃嬪等才謝宴回宮。獨咸豐帝留住園中,與四春娘娘作長夜歡。寶帳春深,鸞幃露重,凡乎把這個咸豐帝溶化在安樂窩中。色上有刀,其能久乎!

  可奈樂極則悲,泰極則否。霓裳之舞未終,鼙鼓之聲又起。英使額爾金,法使噶羅,又率艦隊來犯天津。咸豐帝狃於前勝,不以為慮。只飭令僧格林沁加意嚴防,自己仍在園中享受溫柔滋味。要享完了,奈何!

  過了數日,忽接僧王加緊軍報:大沽口北岸炮臺已被英法各軍占去,提督樂善陣亡。咸豐帝尚不甚著急,只鄭奈王端華、尚書肅順,入園謁帝,力主撫議。咸豐帝道:「撫議也好。」

  端華、肅順又請召回僧郡王,免延戰禍。咸豐帝複准了他奏。僧王一退,英法軍即入陷天津。軍報一日緊一日,咸豐帝也焦急起來。一面派大學士桂良赴津議和,一面令大學士瑞麟統京旗兵九千出防。誰知議和無效,籌防不足,英法聯軍竟從天津入犯,擾及河西務。僧、瑞兩營連戰失利。咸豐帝再遣怡親王載垣與桂良協商和議,複飛召南軍入京勤王。副都統勝保,奉旨馳到,與洋兵戰了一仗,又遭敗衄。於是北狩之議遂起。

  懿貴妃在宮,聞這消息,密令恭親王奕訢率領滿朝文武,到圓明園中籲請咸豐帝還宮,堅守京師。咸豐帝只是不從,待奕訢出園後,暗令四春娘娘整頓行裝,準備北狩。另派端華入宮,密接後妃等出來,至圓明園會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任你那拉貴妃如何能耐,也只好挈著皇子,隨了端華,一同赴園。到園後,見車輛馬匹已預備停當,料知無可挽回,遂陪著乘輿,倉皇出狩去了。懿貴妃虧得隨扈,否則從此休了。這時怡親王因和議不成,先日馳回,隨扈北去。還有端華、肅順,及軍機大臣穆蔭、景壽、匡源、焦祐瀛、杜翰等八九人相率扈從。在下有詩歎道:

  翠華北狩出京城,宮眷廷臣一例行。
  回首禦園何處是,四春從此別蓬瀛。

  欲知北狩以後如何情形,且至下回再閱。

  *==*==*

  女無美惡,入官見妒,不特一那拉氏為然,無足怪也。惟那拉氏柔中寓剛,剛中寓柔,尋常婦女斷不可與同日語。閱者於本回中求之,蛛絲馬跡,顯然可見。故是回雖純是過渡文字,而旁敲側擊,左縈右佛,仍不離那拉氏,與喧賓奪主者不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