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南北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九十五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3)


  大業十年仲春,煬帝複往涿郡,士卒在途,逃亡相繼,好容易到了懷遠鎮,已是夏盡秋來,將軍來護兒為前鋒,引兵至卑沙城,高麗發兵迎戰,陣亡甚眾,敗奔平壤。護兒當然追逼,途中接得高麗來使,奉書乞降,且願送還斛斯政。護兒飛報行在,煬帝大喜,命執斛斯政班師。護兒奉詔,報知高麗。高麗即將斛斯政交出,令護兒帶歸行在。煬帝命將士奏凱入關,即將高麗使臣,與罪犯斛斯政,獻告太廟。【出甚麼風頭?】大將軍宇文述進奏道:「斛斯政有大罪,天地不容,人神同忿,若徒照國法處死,怎得懲戒亂賊?請變例處置!」

  煬帝允議,乃把政牽出金光門,縛諸柱上,令公卿百僚,更番迭射,以政為的。至矢集如蝟,再將政屍支解,用鑊烹炙,分食百官。百官多暗地拋去,惟幾個佞臣媚吏,執肉大嚼,食至果腹,方才罷休。【肉味如何?】高麗使臣,赦免不誅,令他歸語高元,速即入朝。高麗使去了多日,高元終不就征。煬帝再敕將帥整頓兵馬,更圖後舉,但也是有名無實,行不顧言罷了。

  未幾,又有離石胡劉苗王造反,自稱天子。汲郡人王德仁,亦起兵據林慮山,煬帝仍不以為意,又從西京出幸東都,太史令庾質諫阻道:「近年三次伐遼,民實勞敝,陛下宜鎮撫關內,使百姓盡力農桑,閱三、五年,四海人民,稍得豐實,然後出巡東都,方為合宜。」

  煬帝不悅,決計東幸。質辭疾不從,竟至激怒煬帝,系質下獄,質旋即瘐死。煬帝徑往東都,猶幸宮苑依然,後妃無恙,彼此重談舊事,敘及東都被圍情狀,統是唏噓泣下。煬帝在石榴裙下,最能體心著意,好好的溫存一番,能使人破涕為笑,於是紅燈綠酒,檀板金樽,重複陳設,三千粉黛,又各使出狐媚手段,挑逗煬帝。煬帝恣情擁抱,捱次交歡,又不知有撩亂事。

  溫柔鄉里,再過一年,是大業十一年。外面有軍書報到,王世充大破齊郡賊孟讓,還有餘賊左孝文,也由齊郡丞張須陀討平。煬帝很是喜慰,進世充為江都通守、須陀為河南討捕大使。會涿郡人盧明月作亂,有眾十余萬,駐紮視阿。須陀發兵邀擊,相持十餘日,糧盡將退,顧語將士道:「賊見我退,必悉眾來追,若率千人掩襲賊營,定可大捷,但不知何人敢往?」

  大眾統面面相覷,不敢應令。獨羅士信上前道:「小將願往。」

  言未已,又有一裨將應聲道:「瓊亦願往!」

  須陀大悅,便命兩人悄悄出馬,帶著精兵千名,從旁道趨去。

  看官道瓊是何人?原來就是曆城人秦瓊,表字叔寶,後來佐唐受命,繪像淩煙閣上,正是一位著名的健將。【為了此人,方不略須陀之戰。】須陀棄營偽遁,果然賊渠盧明月,驅眾力追,那羅、秦兩將,探得賊眾大出,便銜枚疾進,趨至賊柵。柵門已閉,兩將猱升而入,殺死守賊數人,大開柵門,納入外兵,隨即放起一把無名火來,把賊寨三十餘柵,一齊毀去。明月正追趕須陀,偶然回顧,遙見有一片火光,沖起霄漢,已是心驚,忽又來了一個賊目,報稱營寨被焚,不得不還救根本,當下收眾退回。須陀得趁勢返擊,大破賊眾,明月只率數百騎遁去,後來轉掠河南,為王世充所殺,當時謂須陀破賊,實是秦、羅二將,力破賊柵,因得立功。小子有詩歎道:

  搗巢殺賊姓名標,列柵全歸一炬燒。
  可惜隋家王氣盡,要圖立績在新朝。

  須陀雖得破明月,但餘賊四出,始終未能肅清,反且日甚一日。欲知後事,試看下回說明。

  *==*==*

  楊玄感發難黎陽,乘煬帝東征高麗,突然起兵,不可謂非良好之機會。但李密三策,以上策為最善。自來梟雄起事,非冒險不易成功。若中策則難得關中,安見隋軍之不能四集?轉鬥於蝸角之中,坐自困敝,吾知其難也。或謂李淵得關中,終足興唐,但彼一時,此一時,時勢不同,安得相比?至下策則更不足道矣。

  玄感急進圖功,至中策且不能用,兵敗族夷,亦何足怪?但乃父楊素,實為弑君之首賊;首賊後嗣,苟能建功立業,天道何存?迫之反而絕其後,乃正所以見天道之昭昭也。

  斛斯政陰通玄感,亡入高麗,尋被高麗執送行在,慘死長安,政固自取其昉。而煬帝之酷虐不仁,亦可概見。況用兵三次,僅得一逃犯而歸。乃尚告諸太廟,置諸極刑,彼以為刑一儆百,足以威民,詎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此盜賊之所以迭興,而隋之所以終亡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