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明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四回 登雉堞語驚張天祐 探虎穴約會孫德崖(1)


  卻說郭子興接著軍報,驚悉元兵來攻,連忙問及元璋,又未見率兵回來,究竟是何原因?待小子申說明白。

  原來泰州人張士誠,佔據高郵,由元丞相脫脫督諸軍進討,大敗士誠部眾,乘勝分兵圍六合。六合主將向滁陽求救,元璋率耿再成等往援,與元兵對仗,互有勝負。尋以元兵勢大,未便久持,故意斂兵,潛入民舍,另遣婦女倚門,戟手痛詈,元兵恐他誘敵,相率驚愕,不敢逼入,漸漸引去。那時元相脫脫,早聞知滁陽出授,想出了一條釜底抽薪的計策,竟分兵來攻滁陽。這邊元璋未歸,那邊元兵將到,探馬遇警即報,未嘗面面顧到,所以把元璋一邊,答稱未知。子興舊部,統是酒囊飯袋,一些兒不中用,聞得這般警報,怎得不驚?怎得不慌?說明底細,足令閱者一快。

  正是危急倉皇的時候,又一探馬來報:「朱將軍回來了。」

  【是一位大救星。】

  子興得此一信,方將出竅的魂靈,收轉身中,方欲出城親迓,緩則墮淵,急則加膝,是庸主待人常態。元璋已率眾進城,彼此晤敘,不及細談,只與商量防敵的計策。元璋道:「火來水掩,兵來將擋,怕他甚麼?」

  子興稍稍放心,隨命元璋出戰。元璋自然奉命,不及休息,又複麾眾出城,探聽元兵行蹤,距城已不過十裡,連忙設伏澗旁,令耿再成帶著數百人,渡澗誘敵,自己在城下立營,專待元兵到來。【是謂好謀而成。】元兵似風馳電掣一般,直指滁陽,途中遇著耿再成,看他手下的兵士,很是有限,全然不放在眼裡,一聲呼噪,爭先驅殺。再成的兵好似風捲殘雲,頃刻逃散。【分明誘敵。】元兵奮力追趕,走近澗邊,見敗兵鳧水逸去,也紛紛下馬,褰裳涉流;猛聽得鼓角齊鳴,兩岸林間,殺出無數人馬,前隊都列著弓箭手,個個拈弓搭矢,向元兵射來。元兵躲避不及,忙即渡回,已是一半中箭,倒斃澗中。

  元璋見元兵中計,複率大隊趕來。在城將吏,聞元璋得手,也不待子興命令,一擁而出,踴躍爭功。此是若輩慣技,幸元兵別無秘計,否則全城休矣。大眾追了一程,還是元璋勒馬停住,聲言窮寇勿追,方才收兵。途中拾得元兵棄械,不計其數,統是歡喜得很,返入城中,向子興前報捷去了。元璋尚恐元兵再至,密囑部曲戒嚴,旋聞元相脫脫,已削職充戍,方喜慰道:「元朝大將,只靠脫脫一人,他已貶謫,餘人不必慮了。」

  嗣聞脫脫接連被讒,遠竄賜死,禁不住一喜一歎,含蓄不盡,令閱者自思!脫脫之貶死,關係元朝存亡,故特筆提明。這是後話不提。

  且說元璋在滁無事,複有一位長身鐵面的英雄,自稱從虹縣來投,姓名叫作胡大海,特來求見朱公。【又複一番敘法。】元璋聞報,亟命延入,瞧將過去,覺得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便起身相迎,令他旁坐,一問一答,無非是說行兵要略,兩下裡很是投機,元璋即命他為先鋒。轉眼間已是至正十五年,城中兵食,日漸缺乏,子興召諸將籌畫軍糈,元璋進言道:「困守孤城,何處得糧?鄰近惟和陽城,未經騷亂,想必儲有積粟,何妨遣將往取。」

  諸將笑道:「朱公子談何容易,和陽雖小,城高池深,又有重兵守著,如何取得?」

  元璋道:「我亦非不知此,但不能力勝,還當智取,難道就坐困不成?」

  【是極。】

  子興忙問計將安出。元璋道:「從前攻民寨時,曾得廬州兵三千,頗稱勇敢,今可令他椎結左衽,穿著青衣,扮作北軍模樣,帶著橐駝四頭,駕運貨物,只說是廬州兵護送北使,至和陽賞賚將士,一面用絳衣兵潛隨後面,俟青衣兵賺開城門,舉火為號,便可掩他不備,鼓行直入。城池到手,還怕糧餉不為我有麼?」

  子興喜道:「此計甚善。」

  諸將亦齊聲贊成。毛遂所謂公等碌碌,因人成事者也。當下令張天祐率青衣兵先行,耿再成率絳衣兵後隨,先後相隔數裡,陸續向和陽進發。

  天祐至和陽關,和陽父老,聞北使過境,攜著牛酒,出關迎獻。當由天祐接受,揀了一個僻靜地方,歡呼暢飲,幾忘朝暮。【得魚忘筌。煞是可笑。】至再成兵將近和陽,眼睜睜的望著前面,並不見有煙火動靜,停住了好一歇,仍是杳然。再成還道自己來遲:火已舉過,忙率眾趨至城下,守將也先帖木兒,急令閉城,用飛橋縋兵出戰。再成不見天祐,已是心亂,勉強招架元兵,戰了數合,突來了一支硬箭,慌忙躲閃,已中左肩,險些兒跌下馬來,倉皇失措,只好撥馬返奔。元兵追至千秋壩,日暮收兵,從容歸去。不期行到半途,斜刺裡殺到一支青衣兵,橫衝直撞,任意蹂踏,【想是靠著酒力。】元兵措手不及,被他一鼓沖散。

  看官不必細猜,便可知是張天祐所領的兵馬。至此才到。天祐既沖散元兵,一口氣跑到城邊,但見西門上面,立著一位長身闊面的大將,盔甲耀光,似曾相識,【寫出昏黃景象。】正疑訝間,只聽得大將呼道:「張將軍來遲了。」

  【這是何人?令我無從捉摸。】這一語傳到耳中,方覺聞聲知名。

  看官道是何人?乃是朱元璋部下的湯和。【點出姓名,尚不知從何而來?筆法奇變,可推絕頂。】

  天祐又喜又驚,待湯和開城放入,忙即問明底細。湯和道:「我是奉朱元帥密令,從間道到此,接應諸公,乃到了城下,並沒有諸公蹤跡,只有飛橋架著城上,我就乘便登城,想去拿也先帖木兒,誰料他卻刁狡得很,竟一溜煙走了。我看夜色已昏,不便窮追,因在城上恭候諸公。」

  說畢大笑,天祐未免懷慚。【就湯和口中,敘出原因,真是計中有計,極寫元璋智慮。一笑一慚,尤是好看。】

  湯和再問耿再成下落,天祐茫無頭緒,反還問湯和,湯和囅然道:「與君偕行,君尚未知,我本繞道而來,如何得曉?想是兩下失約,他見機回去了。目今已得此城,遣使報捷,自見分曉。」

  當下寫就捷書,遣人赴滁去訖。

  且說耿再成敗歸,稟報軍情,子興問及天祐。再成道:「末將薄城,並不見他形影,想他必先行入城,被敵察覺,一律加害。」

  子興道:「如此奈何?」

  元璋在旁道:「恐尚未然。」

  【恃有湯和之遣。】

  正說著,又聞元使叩城,齎書招降。

  子興道:「招降書又到,想天祐必陷沒了。」

  元璋道:「且先接來書,後見來使。」

  子興點頭,即令門卒索交來書,遞進察閱。書中只說:「大兵將到,速宜投誠,毋自貽悔」等語。

  元璋道:「咄!何物胡虜,敢出此言?為今計,應整兵示威,休使輕覷!」

  子興道:「兵多調出,城守空虛,如何示威?」

  元璋道:「某自有計,王見來使,幸勿自餒!」

  隨即趨出,令三門守卒,總集南門,兩旁森列,填塞街衢,方開南門呼來使入。既至帳前,叱來使膝行進見。來使倔強不允,經元璋喝令左右,撳翻地上,才匍匐入帳。子興語來使道:「汝主昏庸,海內大亂,我為保民起見,特起義師,濠滁一帶,以次敉平,汝主反妄怒逞兵,要約招降,難道我果偷生怕死麼?」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