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民國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七回 袁公子堅請故軍統 梁財神發起請願團(1)


  卻說段祺瑞自督鄂還京,雖仍任陸軍總長,兵權已被大元帥摘去,他已怏怏不樂,屢欲辭職,至中日交涉,又通電各省,屢次主戰,袁總統已加猜忌,至是聞徐世昌言,決意去段,只一時想不出替身,猶在躊躇未決。忽見長子克定,自門外趨入,向他稟白道:「籌安會中,已通電各省,現已得幾處複電,很加贊成,想此後辦事,當不致有意外呢。他的原電,交兒帶來奉閱,爺可一瞧。」

  說著,便從袖中取出電稿,雙手捧呈,但見起首列著,統是各省長官的頭銜,接連是某某商會,某某教育會,某某聯合會,以及蒙古、青海、西藏等處,極至華僑處,亦俱列著。入後方敘及正文,詞雲:【插入籌安會通電,筆法一變。】

  本會宗旨,原以討論君主民主,何者適於中國。近月以來,舉國上下,議論風起。本會熟籌國勢之安危,默察人心之向背,因於日昨投票議決,全體一致,主張君主立憲。蓋以立國之道,不外二端,首曰撥亂,次曰求治,今請逆其次序,先論求治,次論撥亂。專制政體,不能立國於世界,為中外之公言;既不專制,則必立憲,然共和立憲,與君主立憲,其義大異。君主國之憲政程度,可隨人民程度以為高下,故英、普、日本,各不相同。共和國則不然,主權全在人民,大權操於國會,乃為一定不移之義,法、美皆如是也。若人民智識,不及法、美,而亦握此無上之權,則必囂亂糾紛,等於民國二年之國會,不能圖治,反以滋亂,若矯而正之,又必懸共和之名,行專制之實,如我國現行之總統制,權力集于元首一人,斯責任亦集于元首一人。即令國會當前,亦不能因責任問題,彈劾元首,使之去位。一國中負責任者,為不可去位之人,欲其政治進步,烏可得也?

  故中國而行前日之真共和,不足以求治,中國而行今日之偽共和,更不足以求治。【只此二語,頗中肯棨。】惟窮乃變,惟變乃通,計惟有去偽共和,行真君憲,開議會,設內閣,准人民之程度,以定憲政,名實相符,表裡如一,庶幾人民有發育之望,國家有富強之機,此求治之說也。或曰:「民權學說,不必太拘,即共和,亦可准人民程度,以定憲政,何必因此改為君主。」

  不知政黨不問形式如何,但使大權不在國會,總謂之偽共和。因戀共和之虛名,不得已而出於偽,天下豈有以偽立國,而能圖存之理?又況禍變之來,並此偽者亦必不能保存,何以故?君主國之元首,貴定於一,共和國之元首,貴不定於一,即不能禁人不爭。曩者二次革命,即以競爭元首而成大亂,他日之事,何獨不然?無強大之兵力者,不能一日安于元首之位,數年一選舉,則數年一競爭,斯數年一戰亂耳。彼時憲法之條文,議員之筆舌,槍炮一鳴,概歸無效。所為民選,變為兵選,武力不能相下,斯決之於相爭。墨西哥五總統並立之禍,必試演於東方。中原瓦解,外力紛乘,國運於茲,斬焉絕矣。

  未來之禍,言之痛心,即令今日定一適宜之憲政,綱舉目張,百度俱理,他日一經戰亂,勢必掃蕩無遺,國且不存,何雲憲政?救亡之法,惟有廢除共和,改立君主,屏選舉之制,定世襲之規,使元首地位,絕對不可競爭,將不定於一者,使定於一。是則無窮隱禍,概可消除,此撥亂之說也。本會以為謀國之道,先撥亂而後求治,我國撥亂之法,莫如廢民主而立君主,求治之法,莫如廢民主專制,而行君主立憲,此本會討論之結果也。

  謹以所得佈告于軍政學商各界,及全體國民。

  籌安會

  ***

  老袁閱罷,擲置案旁,且沉著臉道:「這等書呆子,徒然咬文嚼字,有甚麼功效?你以為各省軍官,複電贊成,還道是天大的喜事?那知我的身旁,如統領陸軍的段祺瑞,尚且不肯助我,你想此事可能成功麼?」

  克定正恨著老段,便道:「陸海軍權,已歸屬大元帥,諒老段亦無能為力,捽去了他,便易成事。」

  老袁道:「我正為此躊躇,因恐把段撤去,繼任非人,豈不要釀成兵變?」

  克定道:「何不邀王聘卿出來,聘卿資格,較段為優,得他任陸軍總長,何患軍人不服?」

  老袁道:「你說固是,倘他不肯出來,奈何?」

  克定道:「待兒子親往一邀,定當勸他受任。」

  老袁道:「很好,你且去走一遭罷。」

  看官,你道王聘卿是何等人物?他名叫士珍,與段同為北洋武備學生,惟段籍安徽,王籍直隸,籍貫不同,派系遂因之互異。前清時,士珍官階,高出段上,嗣與段先後任江北提督,有王龍段虎的名稱。惟當小站練兵時,王、段兩人同為老袁幫辦,因此與袁氏亦有舊誼。至清帝退位後,士珍卻無意為官,避居不出。【既已高臥東山,不應再為馮婦。】此次克定奉命,徑乘了專車,至正定縣中,向王宅投刺,執子侄禮,謁見士珍。

  士珍不意克定猝至,本擬擋駕,轉思克定遠道馳至,定有要公,不能不坦懷相見。克定抱膝請安,士珍殷勤答禮,彼此坐定,先敘寒暄,繼及國事。尋由克定傳述父命,請他即日至京,就任陸軍總長。士珍忙謝道:「芝泉任職有年,閱歷已深,必能勝任。若鄙人自民國以來,四載家居,無心問世,且年力亦日就衰頹,不堪任事,還乞公子轉達令尊,善為我辭。」

  克定道:「芝泉先生,現因多病,日求退職,家父挽留不住,只得請公出代,為恐公不屑就,特命小侄來此勸駕,萬望勿辭。」

  【段未有疾,克定偏會說謊,想是從乃父處學來。】

  士珍只是不從,克定再三勸迫,一請一拒,談論多時。士珍複出酒肴相待,興酣耳熱,克定重申父命,定要士珍偕行。士珍道:「非我敢違尊翁意,但自問老朽,不堪受職,與其日後曠官,辜負尊翁,何如今日卻情,尚可藏拙。」

  克定喟然道:「公今不肯枉駕,想是小侄來意未誠,此次回京,再由家父手書敦請便了。」

  未幾席散,克定遂告別返都,歸白老袁,又由老袁親自作書,說得勤勤懇懇,務要他出來相助。克定休息一宵,次日早起,複齎了父書,再行就道,往至士珍家。士珍素尚和平,聞克定又複到來,不敢固拒,重複出見。克定施禮畢,即恭恭敬敬的呈上父書,由士珍展閱,閱畢後,仍語克定道:「尊翁雅意,很是感激,我當作書答覆,說明鄙意,免使公子為難。」

  克定不待說畢,即突然離座,竟向士珍跪下,【前跪洪姨,此跪士珍,袁公子雙膝,未免太忙。】急得士珍慌忙攙扶,尚是扯他不起,便道:「老朽不堪當此重禮,請公子快快起來!」

  克定佯作泣容道:「家父有命,此番若不能勸駕,定要譴責小侄。況國事如麻,待治甚急,公即不為小侄計,不為家父計,亦當垂念民生,一為援手呢。」

  【責以大義,可謂善於說辭。】

  說著時,幾乎要流下淚來。士珍見此情狀,不好再執己意,只得婉言道:「且請公子起來,再行商議。」

  克定道:「老伯若再不承認,小侄情願長跪階前。」

  於是士珍方說一「諾」字,喜得克定舞蹈起來,忙即拜謝,起身後,士珍乃與訂定行期,克定即回京覆命。越日,即由老袁下令,免段祺瑞陸軍總長職,以王士珍代任。士珍亦於此日到京,入見老袁,接篆履新了。【千呼萬喚始出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