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丹尼爾·凱斯 > 比利戰爭 | 上頁 下頁 |
三 |
|
[3] 雖然喬哈丁醫師的初診己顯示出十個不同的人格——具有完全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智商以及不同測試結果的人格,包括最先出生的比利(核心人格),郭醫師很快就又發現了另外十四個內在人格。 郭戴維發現,其中有十三個人格被掃除在聚光燈之外,因為阿瑟認為他們是「惹人厭的」,所以他們在這世界上隱匿不出。靠著治療其他多重人格症愈者所累積的經驗,郭醫師得以運用專業知識將23個內在的「人」融合(調和、融化)為一個從未出現過的全新個體。這個最後出的混合體,擁有其他人自出生以來所想、所說、所做的所有記憶。他們叫他做「老師」。 雖說雅典心理健康中心是一所開放的市立心理機構,而不是一間嚴密的保安法庭醫院,但比利還是必須遵守規定,如果沒有郭醫師的准許,他是不得擅自離開的。由於在治療上有某方面需要建立比利的自信心,以及比利與醫師間的互信,郭醫師有系統地放寬比利身為病人的特權與自由。 起初比利只准在有護理人員的陪同下始得離開醫院大樓,後來便准他和其他病患一樣,可以自己簽名外出做短暫的散步,地點則限於醫院外的附屬園地。 幾個月後,兩名護理人員帶著他一起進城(去買繪圖用具、見見他的民事檢察官,還到銀行把他賣畫的錢存起來)。爾後,他便獲准在一位護理人員的陪伴下離開醫院。最終,郭醫師為比利完成激烈的角色扮演治療,比利準備好單獨現身了。 為了確保大家對下個階段的主要療程沒有任何誤解,郭醫師取得醫院主管的批准,只要院方通知地方法執行官及假釋局,比利將可自行出入醫院。 假釋局局長蘇約翰背離了他處理精神疾病假釋犯人的一般程序,堅持要不斷地監視比利·密裡根以及他的治療小組。由於佛傑法官阻礙他以違反假釋規定將密裡根送回牢裡的企圖,如今蘇約翰想把比利送回牢裡服剩下的那十三年刑期,還得等到密裡根「痊癒」、而脫離法院審判權以後才行。 有一段時間,比利離院進城太平無事。老師對於自己能夠維持融合狀態的能力感到自豪,他在俄亥俄大學校區裡來去自如,和那些學生沒什麼兩樣。郭醫師治療比利的初期成就,讓史凱瑞與茱迪相信比利也能過正常人的生活。 但是,比利和其他多重人格患者不同。醫師可以在不公開的情況下治療其他病患,他們在被報導時也會用上假名,而比利·密裡根從被逮捕的那一刻起,就已完全曝光在各媒體上。他的診斷結果出爐後,他和他的醫師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但也使他們成為俄亥俄州民眾攻擊的對象。多位俄亥俄州政府官員批評郭醫師和以精神異常所做的辯護。醫師與病患都毫無預警,哥倫布市輿論的風暴就要朝他們而來了。 1979年3月30日,《哥倫布市快報》有幾篇關於比利與其醫師的報導。 醫生表示允許強姦犯走出心理健康中心——施約翰報導。 去年十二月被移送雅典心理健康中心的多重人格強姦犯威廉·密裡根,已獲准可以自由活動不受監視,根據本報查訪,威廉·密裡根的主治大夫郭戴維向本報記者透露,威廉·密裡根已獲准可以離開醫院,自由進出雅典市。 後續不斷有關密裡根治療的負面報導,包括一篇社論,標題為:必須立法保護社會。 兩位州議員,雅典市的鮑爾與哥倫布市的司琴納指責院方與郭醫師。他們並向俄亥俄州立法局要求召開公聽會,重新考慮允許比利移往雅典心理健康中心接受治療的法律適當性,同時也要求修改「因精神異常而判定無罪」的條例。 司琴納指控郭醫師之所以任由他的病患「自由來去」,乃因他正秘密地撰寫有關密裡根的書籍,試圖藉由病人的惡名以獲取暴利。兩位議員都要求在醫院舉行調查公聽會。媒體日以繼夜的報導與頭版頭條所激起的輿論攻擊,強迫院方在群眾的騷動平息之前,將密裡根的活動範圍限制在醫院裡。 媒體對醫生批評不公,令比利感到難過;對於他接受之診斷與治療的攻擊文章同樣令他深感困惑,老師放棄了。比利失去了融合的理由。 然後輿論壓力轉向法院,要求將比利轉送到專收精神異常罪犯的州立利瑪醫院。 1979年7月7日,《哥倫布市快報》用紅框框圍起了頭條新聞: 強暴犯威廉·密裡根將在數月後獲釋 文中描述再過三、四個月,比利可能會成為正常人。依美國最高法院對聯邦法律的解釋,比利可能會被釋放。一位專訪司琴納議員的記者寫道:「他(司琴納議員)預測,如果哥倫布市民發現比利在城內走動,比利將會有生命危險。」 在政府官員與媒體持續不斷攻擊的十個月之後,雅典市郡法官瓊斯判定將密裡根轉往利瑪醫院。(俄亥俄第四巡迴上訴法庭爾後裁定此舉侵犯了密裡根的權利。)所以在1979年10月4日,比利被送到一百八十哩外的利瑪醫院,人稱地獄醫院。 而這篇真實故事的續集,也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本書獻予每一個角落的暗夜倖存者,以及那些給予他們希望的人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