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日長江大決戰 | 上頁 下頁
六三


  唯有與陳誠一樣被人叫做小矮子的郭汝瑰,從在沙發裡,盯住壁上巨大的軍用地圖,一聲不吭。

  此人雖身段矮小,卻倍受陳誠器重。五年前,也就是1938年的武漢會戰時,郭汝瑰即為第54軍參謀長。在陳誠召開的一次作戰會議上,對陳誠主持制訂的武漢三鎮環形工事方案,提出了完全相左的意見,把那個方案譏諷為「這是一個要遭殲滅的樣子」。陳誠聞言十分不悅,便當眾點將,要他講出理由。時年三十一歲的郭汝瑰直挺挺地站起來,操著川東語調呈述了自己的不同看法。陳誠認為:郭汝瑰言之有理,不但沒給小鞋穿,還當眾宣佈重新研究原訂方案,並請郭汝瑰也參加新方案的研究。由於受到陳誠的信任,沒過幾天,郭汝瑰便升任集團軍參謀長。

  此時,陳誠見他默不作聲,知道必有原因,便點名問郭有何看法。

  郭汝瑰將軍說:「我判斷日軍這次興師動眾的目的,不是來搶什麼糧食,而是要吃掉六戰區的主力。」

  這一判斷與眾人看法不同。幾雙狐疑的眼光都射向他。陳誠一臉狐疑。

  一位年長的研究員反駁道:「日軍拼命攻佔常德北面石首、華容、南縣、安鄉等地,其搶佔常德的企圖已經暴露無遺了,怎麼能不是為了搶佔常德呢?」

  另一位研究員也起而反駁:「就常德所處重要的戰略地位而言,日軍也是肯定要搶佔的,何況現在敵人已經攻破了北面防線。」

  陳誠對郭汝瑰說:「那就說說你的理由。」

  郭汝瑰走到地圖前,指點著地圖講道:「據我看來,日軍對安鄉、南縣的突然襲擊,也僅僅在於吃掉第73軍而已。因為日軍除集結兵力進攻洞庭湖地區以外,在宜昌,技江,沙市也集結有重兵。總之,日軍的兵力是沿長江北岸一線擺開,他們擺開這樣一個陣勢,是要幹什麼呢?再回過頭來看日軍對洞庭湖地區進攻的戰術,敵人的手段頗似希特勒近來搞的那一套閃電式鉗形攻勢。因此,他們完全可以再來一次或幾次這樣的動作,吃掉江南部隊。」

  眾人沉默。

  陳誠又問:「照你看來,應如何辦?」

  郭汝瑰說:「第一,我江南沿線守軍應以安鄉、南縣的教訓為戒,力避被敵突襲殲滅;第二,應置相當數量的精銳部隊于石門地區,以作戰區機動,此機動部隊東可側擊向常德進攻之敵,西可側擊向鄂西進攻之敵。」

  陳誠覺得郭的判斷很有道理,決定改變計劃。此時從前線發來的敵情通報又與郭汝瑰的判斷正好相反:日軍攻佔安鄉、南縣之後,其主力正在調整部署,是要向西攻擊南岸守軍?還是要向南攻擊常德?企圖不明。但是,日軍已經以有力之一部向常德方向進攻。

  第二日,從前線發來的急電,才使陳誠恍然大悟。原來,日軍第13師團兩萬余眾,於5月12日夜間,從江南守軍空隙的技江、沙市等處偷渡長江成功,於13日清晨,突然從西北面向公安守軍第87軍襲來;同時,安鄉地區第3師團等部,也突然掉頭西進,向第87軍東南方襲來。兩路日軍已對公安第87軍形成鉗形,來勢異常兇猛,此時已判明,向常德北面進攻的那股日軍,僅為第17獨立旅團之一部,目的是佯攻常德,吸引中國方面注意力,掩護其主力對公安87軍的鉗形攻勢。

  陳誠見了前線發來的急電,禁不住拍案叫絕:「這個郭矮子,真有兩刷子!」

  當即,陳誠電令前線各部迅速調整部署:

  一、令長江南岸第一線暴露於敵前之部隊,立即向後收縮,避開敵強大鉗形攻勢,待敵深入至山嶽地帶後,再行截擊反攻。

  二、令原駐守桃源地區,擬為守備常德的王耀武第74軍,王甲本第79軍,火速調往石門地區,擔任戰區機動,相機側擊敵人。

  三、令駐于萬縣地區的彭善第18軍,火速趕赴宜昌以西,加強陪部門戶石碑要塞的防務。

  四、令宋肯堂第32軍以一部兵力,前出都鎮灣一帶,加強清江南岸防務。

  陳誠發出電令後,立即飛抵恩施前線指揮作戰。

  公安地區守軍第87軍,在日軍東西兩頭強大鉗形攻勢下,情況正危急時,軍長同樣初接到陳誠向後撤退的命令,立即率領全軍放棄陣地,向西南方轉移。

  數萬日軍在公安「鉗」了個空。但馬上掉頭向西南窮追猛進,終於咬住了第87軍和86軍各一部的「尾巴」,將其吃掉了。

  陳誠決定在清江沿岸和石碑要塞一線與敵決戰,決戰日期預走為5月31日至6月1日間。

  清江方面夾擊決戰。

  日軍第3師團,第13師團等部約四萬人馬,加上偽軍第29師等部萬餘兵力,在遭到我守軍節節打擊之後,先後佔領了漁洋關、長陽地區,鑽進了山嶽叢林之中,到達了決戰地帶。

  我守軍機動部隊第79軍立即從石門北上,第10集團軍從資丘南下,對漁洋關之敵夾擊猛攻。

  第32軍和第86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對都鎮灣地區的日軍施以夾擊。

  石碑方面的阻擊決戰。

  5月23日。

  宜昌日軍第39師團和第34師團約兩萬多兵力,在長江北岸一百多門加農炮和榴彈炮的連續吼叫聲中,分乘上百隻舟艇,一齊撲向南岸,衝擊陪都重慶的門戶。

  守軍利用天下聞名的峽江天險,在即設陣地上與敵逐洞、逐壕對抗,日軍每向前推進一步,都要在陣地前丟下累累屍體。

  石碑要塞守軍第18軍之11師和第5師等部,憑險固守,沉著應戰。敵出動飛機和艦艇,配合陸上進攻,猛打猛攻數日,要塞陣地巋然不動。而日軍卻在此丟下數千具屍體。

  5月31日以後。

  備路日軍在遭到守軍夾擊、阻擊之後,傷亡慘重,又因久戰,疲憊不堪,乃不得不全線退卻。

  守軍士氣高昂,全線奮起追擊。

  清江方面,擔任後退掩護的敵第13師團三個大隊,三千餘人,在漁洋關以南磨市附近被第10集團軍之新23師、55師、98師、121師各一部包圍,基本上被殲滅。

  日軍第13師團司令部及主力,以及第17獨立旅團一個大隊,在宜都城郊一條狹長的山谷中,被守軍第121師、第118師、第194師,第98師主力包圍,幾經激戰,被殲滅大半。

  1943年6月15日。

  各路日軍奪路而逃,守軍奮起追擊,雙方完全恢復到了5月5日之前的態勢。

  此次會戰,日軍死傷:二萬五千七百一十八名;斃傷和繳獲戰馬共一千三百八十四匹;擊落敵機四十五架;擊毀敵汽車七十五輛;擊沉、擊傷敵舟艇一百二十二艘……

  蔣介石來到恩施,慰勞得勝的第六戰區將士。

  在恩施舉行的慶功大會上,陳誠司令長官登臺講話:「中國自抗戰以來,因武器裝備與日軍優劣懸殊,中國士兵與日軍在戰場上的對比,通常為一與五之比。但在此次鄂西會戰中,由於我方對敵情判斷的準確,將士的勇猛,再加上鄂西崇山峻嶺等有利條件,敵我之對比已轉變為二與一之比。就是說在此次會戰中。一個士兵即對付兩個日本兵,卻取得了巨大勝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