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國騎兵 | 上頁 下頁
九七


  那一天,有位領導在淇門渡口留下一首《如夢令》,正可以與陳子昂的詩句遙相唱和:

  深溝,炮樓,鐵卡;
  事實,嘲諷,笑話;
  日寇此封鎖,
  怎擋我過如梭?
  寇賊今降,
  風展紅旗如畫。

  從延安返回各戰略區的「七大」代表很多,他們由太行軍區護送過平漢鐵路,再由冀魯豫軍區接到濮陽駐地休息,然後又安排護送到下一站。冀魯豫軍區這裡由副參謀長潘焱(開國少將)擔任總負責。接人的時候,先和太行軍區約好聯絡點,有時候到淇門等候;有時候則需要深入到鐵路以西接通關係,但無論如何都要保證代表們的安全。

  冀魯豫比太行山「富裕」一些,「七大」代表來的時候行囊簡單、隨從寥寥,到了濮陽,軍區就要給過路的領導配備警衛人員。那時候,戰士們的觀念是「一切服從組織需要」,被選中的人沒有二話,領一支新駁殼槍,牽上馬就去報到,指定跟誰就跟誰。騎兵一連就這麼被調走了二十多個党團員骨幹。

  代表們還需要增配坐騎。馬匹和走騾是從軍區各部隊抽調來的,但也有領導願意選擇騎兵的戰馬。

  喜歡高頭大馬的是聶鶴亭;喜歡騎快馬的是肖鋒;王從吾則願意騎穩妥聽話的老馬;張際春脾氣好,騎大馬笑眯眯,騎騾子還是笑眯眯;湖西軍區的鄧克明司令脾氣大,馬匹過道溝時稍微猶豫了一下,他就生氣要換成戰馬:「老子最討厭膽小鬼。」

  騎兵一連在濮陽的時候,駐地旁邊是山東代表團。有一天,山東行署秘書長周純全(開國上將)過來看馬,還問劉春雷這裡有沒有牝馬,大劉就把邊喬的「二小姐」牽了出來(邊喬給戰馬起名字總是「三公子」、「二小姐」之類的)。周純全當時挺滿意,誰知道,晚上又把「二小姐」送回來了,還說了一件事,把劉春雷嚇得不輕。

  周純全是想幫林彪的夫人葉群挑選馬匹,當時葉群正懷著孩子(也就是後來的林立果),周秘書長以為牝馬就一定老實,騎起來肯定比較穩妥,再加上這匹馬很漂亮,於是就送過去了。但葉群騎上這匹馬後不小心從馬上摔了下來。潘焱參謀長把騎兵連長罵了一頓,大劉以後再也不敢隨便調用戰馬了。

  在軍區司令部,劉春雷經常看見陳毅軍長和別人下棋。據說陳軍長的棋藝很高,只有曹裡懷參謀長能和他過招。1943年底,大劉在二連當排長的時候曾經參與護送陳軍長去延安,那時候離得遠,沒看清人,現在總算有機會瞧個仔細了。

  當時,濮陽城裡也有走江湖的藝人,什麼打小鼓的、彈三弦的、唱河南墜子的,都在河邊劃地擺攤。藝人們也懂規矩,在解放區表演的內容都比較健康。其中有一種說書戲是專唱「李岩紅娘子」的。李岩是開封人,所以河南人唱李岩就和山東人演武松一樣合理。這種戲是兩人合作一拉一唱的雙檔,熱鬧,大劉最愛聽。

  有一天,陳毅軍長也溜達到河邊去,搬個板凳聽得津津有味。警衛人員得知以後連忙趕過去保護,因為這些江湖藝人中說不定就有特務,出了事可不是鬧著玩的。演說書戲的看見來了這麼多背盒子炮的,頓時嚇得不敢唱了。陳軍長站起來說:「唱李岩很好嘛,李岩關心老百姓,老百姓也就記得他,可惜李岩最後被壞人殺害了。現在也有壞人想殺我們,我們要吸取教訓,要準備鬥爭!」

  的確,要準備鬥爭。

  這時候,在根據地的北面,上黨戰役已經打響,太行、太岳、冀南的八路軍各部正和進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國民黨軍隊激戰;在南面,國民黨第三十、第四十軍和新編第十一軍正沿平漢鐵路北上,悍然進攻冀魯豫根據地,邯鄲戰役一觸即發。

  針對國民黨當局挑起內戰的態勢,冀魯豫軍民緊急動員,做好了應變準備。宣傳隊和工作隊走遍大街小巷、田野鄉村,號召群眾打消和平麻痹思想,勇敢地站起來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

  10月初,騎兵一連接到了回團歸建、重返戰場的命令。

  臨出發的那天,在濮陽城外,劉春雷又遇見了吳立然的妹妹。「小廣播」正站在一個高檯子上做宣傳鼓動:「鄉親們!咱們才要和平,蔣介石又向咱們進攻了。他是全中國的惡霸頭子,禍害百姓比村裡的地主厲害多啦。

  「咱們可不是好欺負的,日本軍閥都叫咱們打敗了,還怕老蔣啥?蔣介石有三條大困難:一是人心不順,犯了全國的眾怒,人民不贊成他;二是士氣不振,槍炮雖好,兵不能戰也不願打內戰;三是錢糧短缺,連國民黨的財政部部長都說沒辦法。而咱們有三大有利條件:一是人心歸齊;二是士氣高漲,一個兵頂幾個用;三是糧草充足。再加上毛主席、共產黨領導得好,大家只要齊心加勁幹,就一定能打退蔣介石的進攻。

  「眼下,蔣介石正在調兵,眼看就要大仗。這個大仗打得好壞,關係很大。咱們必須緊急動員起來,大家齊心有組織,後方鞏固了,前線才能打勝仗。

  「為了保衛咱們的家鄉、保衛咱們的邊區、保衛咱們的勝利果實,為了爭回和平,咱們一齊起來幹吧!勝利一準是咱們的!」

  轉過頭,小吳姑娘看見騎兵了,她向哥哥的戰友們揮揮手:「喂!騎兵同志們,我們動員起來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劉春雷用力地舉起拳頭:「放心吧,準備好了!」

  §附:騎兵團之後的命運

  故事的敘述結束了。但事實上,騎兵們的光榮業績還仍然繼續著。

  解放戰爭時期,騎兵團被編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七縱隊(一縱、七縱合併後成為第一縱隊騎兵團),參加了魯西南會戰,並且在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征途中擔任劉鄧大軍的後衛,立下了赫赫戰功。

  1947年9月,騎兵團奉命北渡淮河,脫離主力單獨在外線活動。指戰員們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轉戰新蔡、息縣、正陽、平輿,創建了淮西(淮河以北、沙河以南)根據地,從而一舉打通大別山和豫皖蘇區之間的聯繫,有力地配合了大別山區的內線作戰,得到了劉、鄧首長的高度讚揚。

  淮海戰役期間,二野一縱騎兵團擔負著鉗制、阻擋敵黃維兵團東援徐州的任務。在洪河防線被敵先頭部隊突破的緊急關頭,騎兵們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迎擊敵人的裝甲鐵流,確保了中原野戰軍各部按時到達預定伏擊地點。但是,騎兵團副團長、特級戰鬥英雄李樹茂同志卻在這次戰鬥中英勇犧牲了。

  由於騎兵部隊不適宜南方水網地區作戰,騎兵團沒有參加渡江戰役,而是於1949年3月被編入河南省軍區,擔負起剿匪護路、保證第四野戰軍順利沿平漢線向南挺進的任務,部隊也因此改稱「河南軍區騎兵團」。

  1951年4月,騎兵團抽調兩百多名骨幹到西南軍區,組建進藏騎兵部隊。

  1952年4月,騎兵團三營調歸河南地方公安部隊。同月,騎兵一營、二營北上察哈爾,被編入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第一師。騎兵一營被編為高射炮營,二營被編為挽拽炮兵營,團機關被編為炮兵司令部。

  1952年10月1日,騎兵第一師參加了天安門國慶閱兵。

  1962年,新疆發生「伊塔事件」, 騎兵第一師奉命進駐新疆。

  1964年,騎兵第一師被改編為摩托化步兵。由此,紅十五軍團騎兵團、一二九師騎兵團、第二野戰軍一縱騎兵團、騎兵第一師炮兵團最終發展成為了新疆軍區摩步第八師炮兵團。

  現在,這支部隊還保留著三個紅軍連,他們是——炮兵一連(紅一連,黑馬連)、二連(紅四連,紅馬連)、四連(紅三連,白馬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