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遠東朝鮮戰爭 | 上頁 下頁
一五四


  而此時的中國軍隊沒有佔領漢城的打算。

  中國軍隊在前沿的所有部隊此時已是糧彈已盡。

  29日,彭德懷命令中國軍隊全線停止攻擊。

  第五次戰役從1951年4月22日始,到4月29日止,歷時整整七天。

  七天是一個星期,正是李奇微說的「禮拜攻勢」。

  但是,停止攻擊以後,中國軍隊該怎麼辦?

  §打偽軍去!

  彭德懷不大喜歡看文藝演出,但是侯寶林的一段《語言的藝術》還是把他逗樂了。

  志願軍指揮部作戰室的洞子不大,但是這天裡面卻集中了中國一些最著名的藝術家。高元鈞的山東快書《十字坡》說的是幾百年前中國一個落難的豪傑在流放途中遇到一位專門賣人肉包子的女俠客的故事。還有名角的京劇清唱和雜技表演。

  中國國內赴朝鮮前線的慰問團一行575人,在廖承志團長的率領下,分8個分團,攜帶全國各地贈送的1093面錦旗、420多億元(舊幣)的慰問金,2000多箱慰問品,於4月中旬到達朝鮮前線。

  4月21日,中國軍隊發動第五次戰役的前一天,慰問團乘軍用汽車到達平壤西部的一個小山村,首先向朝鮮人民、朝鮮勞動黨和政府、人民軍以及金日成表示慰問。廖承志代表中國人民向金日成主席的致詞:「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

  席說過,我們燦爛的紅色國旗,是染有朝鮮革命烈士的鮮血在上面的。今天我們獻給您一面鮮豔的錦旗,是表示中國人民以自己的鮮血灑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為光榮,並準備以最大的決心,實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完全勝利。「接著,金日成在歡迎宴會上致詞:「當我們朝鮮人民處在祖國解放戰爭最艱苦的時期,中國人民派遣了自己的優秀兒女——中國人民志願軍來幫助我們,現在又派遣了慰問團來慰問我們。朝鮮人民永遠不能忘記中國人民對我們的這種國際友誼。朝鮮人民堅信我們能夠獲得勝利,因為在我們背後有著四萬萬七千萬中國人民做我們的後盾。自從中國人民志願軍來到朝鮮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以來,已取得四次戰役的勝利,給予美帝國主義以沉重的打擊,從而奠定了最後勝利的基礎。」

  在朝鮮戰爭進入到最艱苦的時期,雖然在戰爭的具體目標上中朝不見得完全一致,但雙方期待戰爭所產生的意義是一致的,那就是:決不向聯合國的勢力低下頭顱,用事實向全世界顯示東方的這兩個國家的存在——因為無論是中國還是北朝鮮,當時都是被聯合國拒之門外的「非法存在」的國家。

  這最重要的一致使得中朝人民擁有了一個共同戰鬥的基礎。

  當時,「中朝人民的友誼」被不計其數地描繪在中朝的報紙上。

  安玉姬是平壤人,丈夫參軍了人民軍。在聯合國軍佔領平壤的時候,懷孕的她帶著七歲的兒子金永洙向北逃亡,就在母子饑寒交迫的時候,中國士兵在路邊發現了他們,並把懷孕的安玉姬抬到駐地,安置在一個隱蔽的房子裡。第二天,她流產了。中國士兵們輪流前去照顧她,送糧送衣,燒水做飯,使她終於活了下來。

  就在安玉姬剛剛康復能夠下地的時候,她得知經常來照顧他的一個叫李治黃的中國士兵在執行偵察任務時沒有回來。她惦念這位中國士兵,懷裡揣著一枚手榴彈,帶著兒子金永謙向敵佔區走去。

  她終於打聽到李治黃沒有死,而是被俘了,關押在一個村子裡。黃昏的時候,她來到了這個村子,她給了兒子一把鐮刀,對兒子說:「到了叔叔那裡,你就把鐮刀從門縫中遞給叔叔,然後和叔叔一起上山。你們不要等我,就向我扔一塊石頭讓我知道就行了。」

  兒子問:「我們走了,你怎麼辦?」

  安王姬的淚水一下子湧了出來:「不要等媽媽,媽媽也許回不來了!」

  在李治黃被關押的地方,七歲的金水珠躲過哨兵的監視,從門維用鐮刀把捆綁著李治黃的繩子割斷,李治費又用鐮刀楊開房子的後門,與金永沫進上山。金永誅記住媽媽的話,臨走的時候向母親的方向扔了塊石頭。

  就在石頭落地的時候,他們聽見一聲手榴彈的爆炸聲,安玉姬與和她糾纏在一起的五個敵人同歸於盡了。

  4月30日,慰問團在志願軍總部舉行慰問大會,他們向志願軍領導機關敬獻的錦旗上面寫著:「你們是中國人民的代表,是朝鮮人民的忠誠朋友,也是世界和平的英勇前衛。」廖承志團長在志願軍總部的致詞是:「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一起英勇作戰,粉碎敵人的侵略陰謀,保衛了國家的安全。志願軍在抗美前線所取得的偉大勝利,更加提高了祖國的地位。國內的抗美援朝運動也加強了全國人民的團結。慰問團這次帶來的禮物和慰問金雖然很少,但從這裡也可看出祖國人民對志願軍的感謝和關心,祖國人民今後一定會源源不斷地支援抗美援朝前線。」

  彭德懷是這樣對慰問團的代表們介紹朝鮮戰爭的:「敵人想誘我們前去洛東江,實現所謂的沃克計劃。我們不上他的當,使之落了空。第四次戰役敵人的損失和消耗更大。長此下去,敵人就受不丁。美帝國主義的裝備是現代化的,眼睛長在後腦勺上,只會向後看,前途是一片黑暗。」

  慰問團分成若干分團,深入到前沿陣地。中國士兵對祖國來的人情感親切,把自己用彈殼製作的紀念品送給慰問團的代表們。當時,前線傳唱著這樣一首歌:

  春風吹過鴨綠江,祖國親人來前方。
  帶著囑託和希望,來和子弟敘短長。
  今天見了親人面,我們心裡暖洋洋。
  好像見了毛主席,好像見了親爹娘!

  但是,彭德懷的心頭仍有卸不去的沉重。

  第六十四軍軍黨委寫來的檢討報告就在他的手上。

  中國軍隊發動的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的戰鬥,歷時七天,聯合國軍方面將其稱之為「中國軍隊的第一次春季攻勢」。中國軍隊把戰線向南推進了50-80公里,遏制了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步步向北的進攻勢頭。無論各部隊報來的戰果統計上寫著消滅了多少敵人,彭德懷知道這只是個大概的數字,決不能以這些數字為勝利的標準。他堅定地認為:「只有成建制地消滅美軍和南朝鮮軍隊的幾個師,才能徹底扭轉被動的局面。」但是,從第五次

  戰役第一階段的戰場結果上看;這個戰役目標沒有實現。應該說,戰役的計劃是周密的,中間突破、兩翼迂回的戰法也是對的。

  可打起來的情況卻是:突破艱難,迂回受阻。美軍節節抵抗,有秩序地後退,使得整個戰線平行地往南推,而在戰線的任何一個局部都很難打進去。當然,這與戰役準備時間的倉促有關,特別是第三兵團,晝夜兼程地開赴前線,立即投入戰鬥,沒有任何的戰役準備。在戰役的進程中,中國軍隊確實多次把美軍成建制地包圍了,有時包圍住的甚至是一個整師,但是,在美軍強大的火力掩護下,整團整師還是跑了。那麼,中國軍隊的進攻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美軍兩栖登陸作戰的企圖,但兩栖登陸作戰僅僅是一種猜測。不消滅敵人大量的有生力量,無論在何種戰場態勢下都不能算是勝利……

  就在慰問團的演出剛剛結束的時候,參謀人員送來一份敵情通報:美軍在中國軍隊剛剛停止攻擊的時候,已經於全線有了反擊的跡象。

  要迅速進入下一步作戰!決不能讓李奇微從容地反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