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遠東朝鮮戰爭 | 上頁 下頁
一五三


  在漢城方向,英軍第二十九旅的格羅斯特管依舊孤立地堅持著。為了解救這個營,第二十九旅命令菲律賓營在一個坦克連的掩護下前去增援。在接近格羅斯特營的時候,菲律賓營遭到中國軍隊的阻擊而不能前進,坦克這也遭到襲擊,最前面的坦克被中國士兵擊毀而堵塞了公路。增援失敗後,第二十九旅把比利時營和六十五團的波多黎哥人的部隊加入進增援的行列,結果在距離格羅斯特營僅僅兩公里的地方還是打不動了。不久,第二十九旅被迫撤退,陷入重圍的格羅斯特營終於接到了突

  圍的命令,但是,已經沒有突圍出去的希望了。全營一半人陣亡,連傷員在內,活著的不足300人。營長卡恩中校請求炮兵支援然後突圍,但由於第二十九旅已經跑得太遠了,所以得到的回答是「無法支援」。卡恩中校被迫下達了「分散突圍」的命令。傷員集合在陣地上,和傷員在一起的是營長卡恩中校、軍醫希基上尉、衛生兵三名,還有隨軍牧師戴維斯。

  突圍的英國士兵立即陷入中國軍隊的天羅地網之中。

  劉光子,中國第六十三軍一八七師五六一團一營二連的戰士,內蒙古杭錦後旗尖子地鄉六小村人,30歲。他出身于貧苦的逃荒農民家庭,為了還所欠的租糧,他入國民黨軍隊當兵十年。1948年他被解放軍「解放」,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他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從入朝作戰的時候起,他就有立戰功的想法。

  隨部隊向北追擊的時候,他發現了幾個逃跑的英軍士兵。他決心抓活的。在接近之後,他開槍站起來,呐喊一聲,結果把他嚇了一跳,石頭後面一下子站起來一大群英軍士兵!

  幾十張兇狠的面孔和幾十個黑洞洞的槍口向他逼過來。

  他鼓勵自己:沉住氣!沉住氣!

  英國人的槍口頂住了劉光子的胸膛。

  一個軍官的手槍對準了他的額頭。

  劉光子不動聲色地拉開了手雷的保險。

  就在手雷即將炸響的一瞬間,劉光子往後一縮,把手雷一扔,然後滾下山坡。

  手雷爆炸的聲音引來了部隊,中國士兵開始對英軍士兵進行圍剿。蘇醒過來的劉光子在黑暗的夜色中向四處逃跑的英軍士兵開始狂追。他身上的棉衣早已被汗水濕透,氣喘得如同拉風箱一樣,他一心要追上去,抓幾個活的立大功!

  劉光子再次截住了一大群英軍士兵。他站在英國人面前大喊:「誰再跑就打死誰!」

  為首的一個個子很高手提機槍的英軍士兵首先放下了槍,舉起了手。其他的英軍士兵也把槍扔在了地上。

  不遠的地方還有一群英軍士兵在跑,劉光子端著機槍掃了一梭子,又喊,那群英軍士兵也不再跑了。

  劉光子把四周一大群英軍士兵集中在一起,掏出懷裡的英文傳單讓他們看,俘虜們安靜下來。

  連裡長時間不見劉光子的影子有點緊張,以為他負傷了或者犧牲了。正焦急,突然看見遠處來了一隊某軍士兵,剛要射擊的時候,才見這些英國人是舉著手的,渾身是血的劉光子端著一挺機槍跟在後面。

  中國士兵們立即為劉光子抓到的俘虜點數,點了兩遍才點清楚:63個。

  這是朝鮮戰爭中一名中國士兵二隊俘虜敵軍士兵的最高紀錄。

  劉光子被記一等功。

  劉光子抓獲的英軍士兵是格羅斯特營的,因為他們的帽子上都綴有兩顆帽徽。

  英軍第二十九旅除人員損失大部外,裝備也大部分丟失。

  但是,從戰場全域上看,也許正是英軍第二十九旅的格羅斯特營在前沿陣地堅持了三天,在某種程度上牽制了當面中國軍隊的發展,才使漢城方向的聯合國軍能夠較為完整地撤退了。

  至25日,第五次戰役發起的第四天,中國軍隊連續三晝夜作戰,雖然在加平方向打開了戰役缺口,對美軍側翼造成嚴重威脅,但戰役發展基本呈平推態勢,殲敵不多。聯合國軍逐步撤退至錦屏山、竹葉山、縣裡樹平、春川的二線陣地繼續阻擊。

  範弗裡特堅決執行了李奇微的戰術思想,以每晚撤退30公

  裡為最大限度,因為30公里也是中國軍隊一夜進攻的最大限度。撤退30公里之後停住,然後立即利用白天轉入防禦,發揮其強大的火力優勢給中國軍隊盡可能多的殺傷。天黑下來的時候,再視情況而再一次後退。此時的範弗裡特也知道了,中國軍隊攻擊作戰的持續時間是有限的。

  26日,彭德懷就第五次戰役的發展和下一步的打算,向毛澤東報告如下:

  (一)此役,我為推遲敵之登陸,避免同時兩面作戰,提前於四月二十二日開始,各項準備不充分。敵軍兵力部署齊頭靠緊沒有間隙;戰術上前進時步步為營,後退時節節抵抗。我插入敵縱深必須經嚴重戰鬥,才能打開缺口,故作戰三晝夜,沒有達成迂回議政府、截斷放入歸路的計劃。估計戰果有限,不足以打破敵之登陸企圖。

  (二)朝鮮地勢狹窄,海岸線長,港口多,且敵有強大海、空軍,這些是其登陸便利條件。放大量援兵到日本,在我後方登陸將更加明顯。下一戰役,須準備打敵登陸部隊。我軍在朝作戰,如不能大量殲滅敵之登陸部隊,則其登陸野心始終不會放棄。同時,朝鮮地勢狹窄,如敵不登陸,兵力集中,亦不易分割。不如利用敵之登陸,隔離其聯繫,反而有利於各個擊破。

  (三)如敵很快登陸,我雖有準備,但尚難應付兩面作戰。如能將敵登陸推遲一個月至一個半月,我即能同時應付兩面作戰。

  (四)根據以上所述,此次作戰,我軍主力不宜南進過遠。擬在打破敵之抵抗後,以一個兵團及人民軍兩個軍團相機追擊至三十七度線為止。如敵扼守漢江及漢城橋頭陣地,我以小部隊監視之襲擊之,使敵預備兵團部分增援正面,推遲其登陸時間,減弱其登陸力量,以便殲滅之。我軍主力則置於三八線及其以北機動地區,準備殲滅敵登陸部隊,或各個打擊正面反攻之敵。

  彭德懷非常確定地認為美軍肯定要實施登陸作戰。而從戰後戰爭各方的大量資料上看,雖然麥克阿瑟和李奇微都始終存有在中國軍隊側後登陸的念頭,但是美軍從未真正地為此準備過。原因很簡單,在朝鮮戰爭中。美軍的軍事行動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從杜魯門政府的角度上看,美國政府沒有進一步擴大戰爭的打算,如果美國政府真的要動用一切手段與中國軍隊較量,那麼至少麥克阿瑟不會過早地被解職。

  毛澤東同意彭德懷的分析,並再次強調「目前應以敵人會很快登陸做準備,免陷被動」。

  於是,中國軍隊26日繼續向聯合國軍的縱深發展,並於當日佔領了聯合國軍的二線陣地。

  至28日,中國右翼第十九兵明佔領了國祀峰。梧琴裡、白雲臺地區;中路的第三兵團進至自逸裡、富坪裡地區,左翼第九兵團進至榛伐裡、祝靈山、清平裡、加平、春川地區。

  是日,美軍主力撤至漢城及北漢江、昭陽江以南組織防禦。

  漢城城內再一次一片驚慌,無論李承晚甚至李奇微如何表示決不放棄漢城,漢城還是出現了朝鮮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三次難民逃離潮。

  美騎兵第一師奉命周至漢城,在漢城周圍組織起密集的火力網。火力網由大炮和飛機所組成,炮兵每個連平均發射炮彈3000多發,而美軍空軍僅28日一天就對漢城前沿進行了39次猛烈轟炸,美軍認為,能夠突破這個火力屏障,太平洋戰史上沒有先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