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新四軍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
四三 |
|
然而,歷史並沒有袒護偉人,而是以其公正的面目同偉人開著玩笑:在國民黨軍隊大舉圍攻下,皖南新四軍9000人馬幾乎全軍覆沒…… 歷史有時會以細雨清風滋潤和輕拂偉人浪漫的心胸,有時又會狂飆驟起,在偉人的胸海裡掀起波濤千重。 此刻,無情的歷史事實毫不猶豫地塑造了一個憤怒的毛澤東。他面對蔣介石旨在解散新四軍的「1.17」命令,決心回敬以顏色。 他與朱德、王稼祥聯名發出《在政治上軍事上準備全面大反攻救援新四軍》的電文: 彭左、賀關、聶彭、劉鄧、呂程、朱、陳羅、胡陳、周葉: (一)葉項率新四軍萬人遵令北移,被蔣介石派七萬余人包圍於涇以南之茂林一帶,自魚至元已血戰八晝夜,他們決與全軍存亡。文夜雖有傅秋濤一部突出包圍,但主力仍未突圍,有全軍覆沒危險。 (二)中央決定在政治上軍事上迅即作全面大反攻,援救新四軍,粉碎反共高潮。 (三)除已令蘇北、山東迅即準備一切,待命消滅韓德勤、沈鴻烈,同時,發出最嚴重抗議通電,並向蔣介石直接談判外,我華北各部隊須遵前令提前 準備機動部隊,準備對付最嚴重事變。 他致電彭德懷: 蔣介石這樣幹,有與我黨破裂的決心,一定有帝國主義的指使,這或者是英美、或者是德意,但背景似以日德為多。蔣介石的計劃是各個擊破我軍,先打新四軍,後打八路軍……,因此,現在已不是打退反共高潮問題,而是根本破裂問題,一切好轉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 他致電周恩來: ……我們決不能再取遊移態度,我們決不能再容忍,我們決不能怕破裂,否則我們就要犯嚴重錯誤。應告訴蘇聯大使和蘇聯軍事總顧問:蔣介石1月17日命令是中國全國性突然事變的開始,是全面投降全面破裂的開始。蘇聯應當立即停止接濟,準備後事,不然要上當的…… 如蔣介石業已準備全面破裂,我們便是以破裂對付破裂;如蔣介石並未準備全面破裂,我們便是以尖銳的對立求得暫時的緩和。 日前讓步階段已經結束,蔣以為我們怕破裂,我們需表示不怕破裂。 他專門給共產國際寫了一份綜合、分析性的長電,說明新四軍的轉移和重新部署,同國民黨長期談判的前後過程;說明蔣介石背信棄義、不擇手段使新四軍上圈套的過程;說明皖南事變對共產黨,對抗戰和對華中地區造成了較大困難;同時指出挽救危局的方針。 毛澤東直接了當地要求蘇聯停止接濟重慶武器,立即準備公開援助中共,特別是援助中共奪取蘭州,因為只有奪取蘭州,才能打通與蘇聯的通道,接取援助。而八路軍如果沒有飛機及攻城部隊,奪取蘭州及甘涼陝三州是不可能的。 蘇聯、共產國際對皖南事變是密切關注的。 他們在對國民黨提出批評和委婉警告的同時,對中共中央的方針也表現出十分審慎的態度。 共產國際致電中共中央: 要嚴格注意把握政策。中共中央不可主動破裂國共關係, 不可另起爐灶,應將矛頭指向親日派…… 蘇聯駐重慶軍事總顧問崔可夫向周恩來表示: 日本不會進攻蔣介石,利用日蔣矛盾仍是我們政策的中心, 因此,要對蔣讓步,要緩和態度…… 毛澤東十分清楚:共產國際對中共中央很不放心,他們生怕破壞了統一戰線。 毛澤東認為,十分有必要向蘇聯和共產國際做大量的解釋工作。於是,他要周恩來向崔可夫解釋: 在目前情況下,要我們對蔣讓步,是危險的。統一戰線內須以鬥爭求團結,一味消極退讓是不能保 持統一戰線的。目前是逼蔣向我讓步時期,非我對蔣讓步時期,因為進攻和破裂是蔣先發動的。 在毛澤東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接連舉行緊急會議。中共領導人一致同意必須加強政治上的全面反攻,必須準備全面破裂。但是,對在軍事上是否進行全面反攻則表示異議。 中共中央認為:華中新四軍直接暴露在國民黨和日本軍隊兩面夾擊下,陝甘寧邊區也必須立即調集兵力才能確保安全。要實行戰略性的反攻還需要更有利的時機。更主要的是,如果立即採取攻勢,即須調動華北兵力,而一經調動即須有決心打到四川去(非打到四川不能奪取陝甘),即須有決心同蔣介石打倒底。如此重大的戰略行動,無論如何都必須周密準備,並須與蘇聯和共產國際取得一致。 然而,共產國際的態度已十分明確:要利用日蔣矛盾,對蔣要讓步,要緩和。 不論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對共產國際的政策有多少不滿,但來自共產國際和蘇聯的意見這時對中共的政策仍然具有重要的制約作用。毛澤東等明白,此時國共兩黨面臨破裂的邊緣,中共明顯地需要來自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幫助。特別是,如果缺乏武器及使用武器的技術人員,就無法實現奪取西南西北幾個重要省份的戰略目的。 1941年1月下旬,毛澤東致電周恩來、彭德懷、劉少奇,表露出對共產國際的不滿,並闡明對蔣介石的根本對策: ……蔣介石已將我們推到和他完全對立的地 位,一切已無話可說……然因遠方的政策與我們所想的相左, 3個月來幾經反復,尚未解決。 故目前我們在政治上採取猛烈攻勢,而軍事上暫時還只能采 取守勢,惟須作攻勢的積極準備, 以便在4個月或6個月後能夠有力的轉入攻勢。 政治上取猛烈攻勢,軍事上取守勢,但不放棄攻勢準備,體現了毛澤東以鬥爭求團結的一貫立場,也表明:中國共產黨沒有因為共產國際是上級領導而接受其不合時宜的政策。 蔣介石握著電話聽筒的手在顫抖,對方傳來何應欽幾乎哭訴的聲音:「河南告急,河南告急!日本人太沒良心,我們替他們打新四軍,他們卻乘機兵分四路,向周家口、渦陽、南陽、泌陽進攻。宿縣的日軍已過淮河,佔領永城。與何國柱、李仙洲激戰,信陽的鬼子與湯恩伯在午陽激戰。國軍已損失三萬人馬,被趕到平漢路以西,我的內弟陳英才壯烈殉國了。」 蔣介石緩緩放下電話,無人知曉他在想什麼。 他隨手拿起剛剛送來的《新華日報》,一幅黑體通欄標題映入眼簾: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言人向國民黨提出解決皖南事變的十二條辦法。 他大略地掃了一眼基本內容: 一、懸崖勒馬,停止挑釁; 二、取消1月17日反動命令; 三、懲辦皖南事變的禍首何應欽、顧祝同、上官雲相; 四、恢復葉挺自由,使其繼續擔任新四軍軍長; 五、交還皖南新四軍人和槍; 六、撫恤皖南新四軍全部傷亡將士; 七、撤退華中剿共軍; 八、平毀西北的封鎖線; 九、釋放全國一切被捕的愛國政治犯; 十、廢止一黨專政,實行民主政治; 十一、實行三民主義,服從《總理遺囑》; 十二、逮捕各親日派首領,交付國法審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