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肉長城 | 上頁 下頁 |
一五五 |
|
在湘桂鐵路線上,日軍平田正判第二十二師團於11月中旬向南推進,21日攻佔賓陽,並與下河邊旅團分路並進,24日進佔南寧。在此期間,日軍駐越南的第二十一師團,乘勢從諒山出發,分三路北上策應,接連攻佔龍州、寧明和明江等地,12月10日與從南寧南下的平田師團一部在綏淥會師,打通了中越交通線。廣西省內的重大戰鬥暫告結束,而歷時八個多月的豫湘桂戰役,也就此落下帷幕。 規模空前的豫湘桂戰役,是日軍在戰敗前一次垂死的掙扎,而中國軍隊未能制住這頭困獸。日軍擊潰了河南、湖南和廣西三省的中國軍隊主力,佔領了衡陽、桂林和柳州地區的機場,為自己贏得了若干苟延殘喘的空間,威脅到中國陪都重慶的安全。當反法西斯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國民黨軍隊在這場規模空前的大戰中一敗塗地,損失近六十萬軍隊,丟失大小城市一百四十五座,在中國抗戰史上留下了令人遺憾而又痛心的一頁。但是,參加豫湘桂戰役各次會戰的國民黨廣大愛國官兵,付出了巨大犧牲,他們英勇獻身的精神,永載中國抗戰的史冊。 蔣介石軍隊在豫湘桂戰役中節節潰敗,令羅斯福極為憂慮。他無法容忍蔣介石一再藉故不讓史迪威統帥全部中國軍隊。他在給蔣介石的一份電報中說:「現在,你還沒有委派史迪威將軍指揮全部中國軍隊,我們就面臨要損失華東的一片重要地區,並可能要面對大敗的後果。」蔣介石對此置之不理,更對史迪威耿耿於懷,乾脆要求羅斯福撤換史迪威。羅斯福面臨一個抉擇:是否繼續支持蔣介石政府。他的私人代表赫爾利說:「如果你在這場爭議中支持史迪威,你就會失去蔣介石,也就很可能失掉中國。」羅斯福讓步了。10月20日,他召史迪威回國,派魏德邁將軍接替中國戰區參謀長職務。史迪威鬥不過蔣介石,但他對中國軍事及中共軍隊比較客觀的觀察和評價,以及他為維護國共合作所做的努力,在中美關係史上留下了珍貴的一頁。 這一年發生了兩件事情,將會對今後的世界產生重大的影響。 從8月21日開始,中美英和美英蘇等國代表,分別在美國華盛頓附近的敦巴頓橡膠園舉行會議,討論建立戰後世界各國的組織,以維護和平與安全。會上,四國建議成立名為「聯合國」的國際組織,代替戰前成立的國際聯盟。會議還就安全理事會的設立及其表決權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會議於10月7日結束,9日,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同時向全世界公佈《聯合國組織草案》。一個後來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大作用的新的國際組織,就這樣有了雛形。中國在抗戰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參加了這個國際組織的籌建。 這年年底,美國「曼哈頓計劃」中的指揮者格羅夫斯將軍向馬歇爾將軍提交了一份絕密報告。他總結了投入大量科技人才和數百萬美元製造原子彈的結果。他說:「第一顆原子彈將在1945年8月1日左右準備好,我們認為事先不需要進行全面試驗。」與此同時,第一顆原子彈的組裝工作開始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進行,美軍第五〇九混合航空隊的空勤人員也在溫多弗沙漠空軍基地開始受訓。 在回民支隊與群眾一起度過的艱難歲月裡,馬本齋消瘦了,眼窩深陷,顴骨高聳。他帶頭勒緊褲帶,縮減口糧接濟村民,自己有時一天只吃一小碗黑豆,或者吃半斤榨過油的花生餅。戰士們關心司令員,行軍休息時給他挖了些馬齒莧,被他送給了最困難的老鄉。 部隊要行軍,司令員要指揮作戰,生活又如此艱苦,馬本齋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得了一種重病——療毒,中醫叫「砍頭瘡」。魯西北缺醫少藥,在沒有麻醉藥的情況下,醫生為他動了手術。但瘡毒已經擴散。他高燒不退,後來又轉成肺炎,處於半昏迷狀態。 這時,黨中央來電問候馬本齋,並調回民支隊去延安接受重任。在部隊出發前的動員大會上,馬本齋掙扎著來到會場,竭盡全力說道:「同志們!你們馬上就要動身去革命聖地延安了。聽說有人不願意馬上走,要跟我一起走。同志們想我,我也想同志們,但不能感情用事。你們不是跟著我馬本齋個人幹革命,而是要跟著党,跟著毛主席。你們前面走,我很快就會跟上你們,咱們延安見!」 1944年1月底,回民支隊奉命奔赴陝甘寧邊區,部隊離開心愛的首長默默地出發。馬本齋坐在油燈下,艱難地寫著他寫了多年的《戰鬥劄記》。 鞍馬勞頓,操勞過度,他病情加重,處於昏迷狀態。冀魯豫軍區派一個連的兵力護送他去醫院,途中,他醒來了,看到用一個連送他一個人,心裡很不安,堅持只讓留下一個班,叫其餘戰士趕快歸隊。 這年2月,在一個寒冷的黎明時分,馬本齋手握鋼筆,半坐在床上,腿上攤著那本《戰鬥劄記》,悄悄告別了他深愛著的回民支隊。鐵骨錚錚、赤膽忠心的馬本齋,享年四十二歲。 馬本齋帶領回民支隊進行大小戰鬥八百七十多次,殲滅日偽軍三萬六千多人。回民支隊是全國影響較大的一支回民抗日隊伍,也是八路軍冀中軍區主力部隊之一。 中共中央為馬本齋舉行了追悼會,毛澤東題寫了「馬本齋同志不朽」的挽詞。當地人民懷著對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心情,獻出十畝良田,在莘縣張魯為馬本齋建了陵園。 在同一年裡,八路軍失去了馬本齋,新四軍失去了彭雪楓。皖南事變後,彭雪楓率領新四軍第四師堅持在淮北敵後抗戰。他率領第四師西進,取得一系列勝利。9月中旬,日軍向第四師大舉「掃蕩」,他們轉戰于蕭縣、宿縣、永城和夏邑之間,猛烈打擊日軍。彭雪楓在9月11日夏邑八裡莊的戰鬥中不幸犧牲。陳毅寫了八首《哭彭雪楓同志》,其中的一首哭道:「雄氣壓隴海,英風斷淮河。榮哀何有盡,萬眾淚滂沱。」 中共中央軍委任命張愛萍繼任第四師師長,韋國清任副師長。 1944年,日軍處境維艱,由於戰線拉長,使得日軍減輕了對敵後戰場的壓力,為抗日根據地軍民轉入對日局部反攻造成有利條件。 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和中日戰爭形勢的變化,中共中央確定1944年的鬥爭方針是:繼續團結國民黨共同抗日,集中力量打擊日偽軍,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這一年,中共領導下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由於敵強我弱的形勢還沒有發生根本轉變,這些局部反攻是以集中適當的兵力作戰與分散的群眾性遊擊戰爭相結合、軍事攻勢與政治攻勢相結合進行的。 6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城市工作的指示》,強調奪取城市的重要性,要求各局和各省委同樣重視城市工作與根據地工作,高度重視爭取敵占一切大中小城市與交通要道及準備群眾武裝起義的工作,爭取取得顯著成績,在時機成熟時,奪取在中共軍隊及根據地附近的一切敵占城市與交通要道。 晉西北軍民在1944年春季攻勢中開闢了新的遊擊根據地,收復了普格寨等多處日軍據點。在秋季攻勢中,他們以忻縣靜樂公路、離石嵐縣公路、靜樂甯武公路為重點,進攻靜樂交城忻縣等地區的日偽軍,斃傷九百多人,俘虜一千多人,收復七百七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年晉西北根據地軍民共解放人口四十多萬。同時,大青山解放區軍民也積極開展遊擊戰,綏西綏南區也恢復到1942年以前的局面。 山東軍民先後對魯中、渤海、濱海、膠東發動攻勢,打通了沂山、魯山、泰山、蒙山各山區間的聯繫,控制了諸城日照公路大部分及海州青島公路和諸城膠縣公路各一段,鞏固和發展了膠東和渤海的聯繫,使濱海和魯中連成一片,並解放了利津、沂水、樂陵、臨邑、南皮、莒縣等縣城。山東根據地軍民在這一年中共進行較大戰役十五次,殲滅日偽軍近六萬,攻克縣城兩百多處,解放人口九百三十多萬人,形成了渤海、膠東、魯中、魯南和濱海五個鞏固的根據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