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火海洋 | 上頁 下頁
四七


  初期的航空母艦雖然配置了少量的戰鬥機、偵察機和轟炸機,但這些飛機都是平常的陸戰飛機,在甲板上起降比較困難,而且危險性很大,因此使用較少,對戰爭的勝負還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但這畢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一個以巨型巡洋艦、潛艇和航空母艦主宰海洋的時代已經來臨。

  12. 各國打各國的小算盤,限制大艦巨炮的條約形同虛設。日本人瘋狂建造大航母,希特勒鍾情潛水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海軍強國並沒有因為大戰中潛艇的出現,而放棄「大艦巨炮」制勝主義。戰場上的硝煙尚未散盡,建造大艦巨炮的新一輪競賽又開始了。

  戰後,美、英、法等國的經濟並不景氣,為了削減建造巨艦的浩大經濟開支,美、英、法、日、意5個大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於1922年2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訂了《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即《華盛頓海軍協定》。該條約規定,5個海軍強軍可擁有的艦船總噸位是:主力艦,美、英各52.5萬噸,日本31.5萬噸,法、意各國17.5萬噸。條約對各主力戰艦又作了專門限制:戰列艦單艦排水量不得超過3.5萬噸,不得裝備口徑超過406毫米主炮;航空母艦單艦排水量不得超過2.7萬噸,不得裝備口徑超過203毫米艦炮。

  條約歸條約,可各國都懂得,誰落後誰就要挨打。美國人早在制定條約前就知道要削減正在建造中的6艘大型戰列巡洋艦,所以提早把一艘改裝成了航空母艦。各國也都做了手腳,決心利用戰爭間隙,大力發展航空母艦。到協議簽訂時,美國發現英、法、日等國對航空母艦的研製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己,所以臨時決定將正在建造中的大型戰列巡洋艦都改成航空母艦。但是,這時的美國政府因囊中羞澀,只改裝了兩艦——「列剋星頓」號和「薩拉托加」號。這兩艘航空母艦屬同類同型艦艇,排水量3.3萬噸,載機90架,航速33節,基本上具備了現代航空母艦的外型。由於當時的「大艦巨炮」主義仍佔據上風,所以艦上裝備了許多大口徑遠程火炮,其火力並不亞於一艘重型巡洋艦。這種艦的汽輪機電動主機功率達18萬馬力,貯油量為6668噸,以15節的航速行駛可連續航行1萬海裡。

  這時,日本人也瘋狂地建造起航空母艦來。他們把41200噸的戰列巡洋艦改裝成「赤城」號和「天誠」號航空母艦。1923年9月1日的東京大地震使「天誠」號遭到嚴重破壞。日本人顧不上清理地震廢墟,就又造出了「加賀」號來取代「天誠」號。

  英國改裝航空母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因為整個海軍的軍艦只有3艘適合改裝成航空母艦,它們分別是「暴怒」號、「勇敢」號和「光榮」號,並於1930年前改裝完畢。

  法國航空母艦的改裝由5艘「諾曼底」級戰列艦改裝,不過,法國當時只改裝了1艘「貝亞恩」號。這艘航空母艦有不少優點,但缺點也比較明顯,根本問題是航速慢,飛行作業困難,其航行速度只有21.5節。不過,這時的法國沒有戰爭野心,差就差點吧。可是,日本人就不同了。

  到1930年,世界各海軍強國所建的航空母艦噸位普遍比日本第一艘「鳳翔」號航空母艦大好幾倍,航速也從20節提高到最快的34節,配備的小型飛機已多達90架,各種艦炮20多門。相比之下,日本的「鳳翔」號在真正的「鳳凰」面前只能算只「小雞」,日本人好沒面子。想再造新的,卻受到《協定》的制約。

  1934年,日本政府宣佈,單方面退出《華盛頓海軍協定》,並開始秘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大和」號滿載排水量為72800噸,甲板以上的上層建築就有13層之多,3座三聯裝的主炮口徑達460毫米,堪稱世界之最,每座炮塔重達2200噸。另有2座三聯裝155毫米火炮、12座雙聯裝127毫米火炮、115門25毫米火炮(後增加到156門)。艦舷部位採用5層鋼板防護,以410毫米的厚度創造了世界戰列艦的最高紀錄,全艦裝甲總重量高達2.1萬噸。

  日本在航空母艦的建造上更是不遺餘力。為了彌補飛機數量的不足,日本政府撥出鉅款,建造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前夕,日本已有10艘航空母艦在役,另有5艘在建造之中;美國有7艘在役,另有8艘在建造之中;英國有7艘在役,另有5艘在建造之中;法國有2艘在役,另有6艘在建造之中;德國有2艘在建造。

  建造數量如此之多的航空母艦,世界的海洋能裝得下嗎?

  1936年,世界局勢日趨緊張。在東方,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態勢已經形成,從海上、空中和陸地已構成了戰略包圍;在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開始蠢蠢欲動,希特勒的納粹黨上臺後,積極擴軍備戰。當時,德國人不僅受到《華盛頓條約》的約束,而後還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為了打破德國擁有的新艦排水量不得超過1萬噸的限制,德國人在新造的3艘巡洋艦上動了腦筋。他們採用輕便的鋁材和新技術焊接法,減少自重,使3艘艦的排水量實際上達到了1.2萬噸,裝備6門280毫米主炮,航速達28節,有裝甲防護。德國在潛艇生產技術上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時候的反潛技術還不成熟,連航空母艦都懼怕潛艇三分,德國正是抓住這個時機,突擊製造了一批潛艇和3000架飛機,發動戰爭的野心昭然若揭。

  這時候,所有限制武器發展的條約已經名存實亡。一戰後蘇聯十月革命成功,原有的世界格局已經打破,新的國際秩序還沒有建立起來。面對德、意、日的擴軍備戰,曾發過戰爭橫財的美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今天去同這些國家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明天派友好代表團去獻媚討好,生怕戰火燒到自己的土地上,客觀上為納粹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擴軍備戰、發動新的世界大戰,提供了溫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