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火海洋 | 上頁 下頁
一六


  新任欽差大臣琦善到達廣州,一心求和,下令裁撤水師,遣散從民間召來的壯丁。虎門防務毀於一旦。

  就在中英談判之際,英軍再一次施展其「炮艦外交」的威力。1841年1月7日8時,英軍兵分兩路同時進攻沙角、大角炮臺。沙角和大角位於珠江口東西兩側,炮位環山配置,炮臺圍有石牆,牆外挖有塹壕,有的地方還埋有地雷,這是珠江防務的第一道門戶。英軍右路出動3艘軍艦和4艘武裝船,先用艦炮向岸上炮臺猛烈射擊,1400名英軍官兵和被收買的漢奸隨後開始登陸,抄襲炮臺側後。由於清兵大多守在炮臺周圍,側後要隘和山頂兵力薄弱,炮臺又受到英艦火力壓制,敵軍得以繞到山後搶佔了制高點,然後居高臨下俯擊炮臺。守軍兩面受敵,傷亡嚴重,守將陳連升率兵與沖進炮臺的英軍展開肉搏戰,陳連升父子相繼壯烈犧牲。沙角炮臺失陷。

  左路英軍4艘軍艦駛至大角附近水面,用百餘門艦炮轟擊大角炮臺,摧毀了炮臺的圍牆和炮位多處,清軍傷亡很大。千總黎志安雖負傷多處,仍指揮士卒將未損的14門大炮推翻,落入海中,然後突圍出去。英軍將炮臺全部摧毀,泊於三門口的10餘艘清軍戰船也被炸毀。此次作戰,清軍官兵亡292人、傷463人。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得知英軍進攻沙角、大角後,深感防守兵力不足,急派總兵李廷鈺回廣州「哭求增兵」。琦善卻以有礙「撫議」為由,按兵不動,坐視這兩個海防重地失守。25日,琦善擅自同義律秘密達成了包括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海口貿易等內容的所謂《穿鼻草約》。次日,英軍武裝侵佔我國香港全島,並宣佈香港「正式」割給英國,隨即在香港島上修建多處兵營。

  沙角、大角炮臺失守,香港被占,使道光皇帝大失面子。這時,他對幾個「區區毛蟲」不敢小瞧了,下旨對英國作戰,並從中南、西南各省緊急調兵前往廣東,大有與英軍決一雌雄的架勢。但真正要與英軍決一死戰的卻是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

  關天培,江蘇淮安人,生於行武家庭。青年時考中武秀才,後來成為職業軍人,1834年升任廣東水師提督。受命于危難之際的關天培深知責任重大,他捨棄妻兒老小,隻身來到廣東赴任,為的就是把英國侵略者驅于國門之外。林則徐到廣東督辦禁煙,他予以大力配合,並親率艦隻在穿鼻洋上同英艦作戰,被林則徐、鄧廷楨等人譽為「鎮守南疆的萬里長城」。珠江口第一道防線失守後,關天培仰天長嘯,他把自己的幾枚墮齒和一綹頭髮用舊衣服包好,裝入一個木匣,派人送回老家,表示與家人訣別和同侵略軍血戰到底的決心。

  2月25日下午,英船「復仇神」號將150名步兵和3門臼炮運到下橫檔島,並在島上架起了火炮,展開向中國守軍第二道防線的進攻。26日晨,英軍首先開炮壓制橫檔、永安兩炮臺,10餘艘艦船趁漲潮從西航道逆流而上,炮擊我方炮臺陣地。下午1點半,2艘英國艦船運送陸軍迂回到上橫檔島後面上岸,同清守軍激烈戰鬥。守軍300餘人傷亡,只有少數人突圍出去。永安、橫檔兩炮臺被英軍佔領。

  與此同時,6艘英國軍艦進攻東岸的威遠、靖遠等炮臺。關天培坐鎮靖遠炮臺,指揮士兵沉著還擊,連續擊退了英軍多次衝鋒。在孤軍奮戰的情況下,關天培高喊:「人在炮臺在,不離炮臺半步!」雖然他「創痕遍體,血透衣襟」,仍奮力殺敵。戰鬥從上午持續到傍晚,炮臺上的大炮都燒紅了,有的因為過熱而炸裂。當英軍沖上炮臺時,關天培解下身上的提督印,交給手下突圍出去,自己手揮腰刀,同英軍展開肉搏,最後壯烈犧牲在疆場上,是年60歲整。

  虎門失陷後,大虎山炮台守軍不戰自棄,英軍長驅直入,連克烏湧炮臺、獵德炮臺、定功炮臺,直逼廣州城下。

  15. 三元里群眾揭竿而起,英軍逃遁。定海守軍奮力抵抗,再度失利。英軍逆流而上,如入無人之境。六朝古都南京危在旦夕。

  英軍完全控制珠江口後,道光皇帝又任命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到廣州主持軍事。這奕山也是一個大草包,他急於邀功請賞,於5月21日夜派千余名士兵分三路偷襲英軍,結果只燒了英軍幾隻舢板,卻丟了自己的8000斤巨炮。第二天英軍反撲,威逼廣州,奕山令廣州城頭高豎白旗,並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到英軍營中請降,簽訂了賣國的《廣州和約》。隨後,英軍佔領廣州,四處騷擾,燒殺搶劫,姦淫擄掠,炮轟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廣州郊外的三元里村群眾忍無可忍,揭竿而起,同英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把侵略者趕出了廣州城。

  第二次定海抗英之戰則沒有這般幸運。第一次定海失陷後,英軍曾一度被迫從舟山撤兵,清政府派兵3000人前往收復,並在定海城四周修建炮臺,安設大炮數十門,還在當地招募水勇,使鎮守定海的官兵達到5600名,船隻百餘艘。廈門失陷後,兩江總督裕謙傳令定海軍民挖防炮,設木柵,構築障礙物,以加強戒備。

  1841年9月下旬,英國艦隊再次侵入舟山海域。這次入侵的兵力達軍艦7艘、汽輪4艘、運輸船19艘,陸戰隊員2100人。9月26日,英軍艦進入竹山門水道,守將葛雲飛下令開炮,擊斷一艘敵艦的大桅,英艦敗逃。

  9月28日,英艦3艘駛入定海口,攻擊曉峰嶺下一座未竣工的炮臺和一座軍營,發炮300餘發,後英軍50人劃舢板登陸,被守將鄭同鴻領兵擊退。傍晚,英軍佔領了定海城南和五奎山島。次日,在英艦的掩護下,登陸的英軍在島上構築炮陣地,架起臼炮。葛雲飛下令土城炮兵遙擊英軍,雙方展開激烈炮戰。

  10月1日,駛至定海城南的英艦和五奎山島上的英軍,一齊用大炮轟擊定海守軍,以掩護1500名步兵從兩翼登陸。道頭港一線的守將王錫朋領兵用抬炮、火繩槍多次擊退敵人的衝鋒,當槍管發熱變紅不能使用時,他們就舉起大刀、長矛與敵人短兵相接。在敵人密集的炮火下,王錫朋等大多數官兵英勇犧牲,曉峰嶺首先失守。接著,英軍又乘勢攻下竹山門,鄭國鴻率部浴血奮戰,隨後陣亡,竹山門也落入敵手。英軍右路700多人在道頭港以東至東嶽山一線登岸,東嶽山炮台和守軍遭敵炮火夾擊,傷亡很大。守將葛雲飛身先士卒,奮力抵抗,不幸殉國,餘部繼續揮刃同敵格鬥,也大多戰死。東嶽山等地先後失陷。下午,英軍包圍了定海城,隨即攀梯攻城,守軍撤離,定海再度落入英軍手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