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火海洋 | 上頁 下頁
一〇


  當時在明政府一意孤行的海洋限制和封鎖下,日本等國的瓷器、絲綿、紗絹和棉布等中國產品奇缺,價格極為昂貴。沿海的漁民和商人看到走私這些東西有利可圖,便紛紛下海走私經商。一些財大氣粗的財團還同日本人串通一氣,佔領沿海地區的個別近岸島嶼和港口碼頭,作為走私的據點,令明政府大傷腦筋。

  1542年,寧波知府採取突然行動,大肆搜捕走私海商,搗毀了部分走私巢穴和基地。當地的土豪劣紳便同倭寇「聯姻」,共同對付明政府的圍剿。

  這時,抗倭名將戚繼光脫穎而出。他率領「戚家軍」轉戰沿海各地,打得倭寇聞風喪膽,大敗而歸。這些倭寇大多是日本破產的封建主、武士、浪人,中國的走私海商也效仿日本倭人的打扮,清一色的剃光前顱頭髮,梳成日本武士髮式,穿的是倭人的和服,打著倭人的旗號,給人一種「倭寇成災」的感覺。其實他們大部分是中國沿海的漁民,世世代代以海為家,把出海捕撈視為生存之本,現在突然斷了生計,又怎能不鋌而走險呢?

  在沿海的走私活動中,為了同明朝的軍隊周旋,這些走私者常常組織上百艘船隻,並配有火力較強的武器裝備,但終抵不過明政府軍的圍剿。雖然海上走私活動一時有所收斂,但中國的航海業卻永遠失去了自宋元以來保持的鼎盛勢頭,並逐漸在世界航海浪潮中成為可悲的落伍者。

  就在這個時候,外國侵略者駕艦船、持火槍,闖進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開始了野蠻的殖民掠奪活動。

  9. 葡萄牙人佔領澳門,「聖母踏龍頭」。荷蘭人碎銀換牛皮,侵佔中國臺灣。中國海防大門洞開,誰能禦敵?

  首先闖入中國的是葡萄牙人。16世紀初,連接東西方的新航路開闢後,葡萄牙人用武力在印度西海岸、馬六甲、馬魯古群島等地建立了殖民統治。然後,他們便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1513年,馬六甲防守司令派人到達我國廣東珠江口屯門,並「建立石柱,刻葡萄牙國徽於其上」。1517年,安刺德率葡萄牙武裝船隊闖入珠江,開炮示威。1519年,葡萄牙駐馬六甲總督派其弟西眇,率船隊抵達屯門,建立石寨,設絞首台,濫施刑法,蔑視中國主權,汙侮中國官員,抗不交稅,劫奪路人,拐誘兒童,殺人搶船,無惡不作。為捍衛國家主權,1521年明政府用武力將葡萄牙入侵者驅逐出廣東。這夥海盜又流竄到福建漳州、浙江寧波等地繼續作惡。1548年,在浙江舟山附近,中國軍隊奮起夾擊,再次重創葡萄牙海盜。

  葡萄牙殖民者接連受挫後,不得不改變策略。1553年,葡萄牙船長索薩與廣東海道副使汪柏「和平談判」。索薩藉口說他們的船隻因風浪進水,貨物受漬,「願借濠境地曝諸水漬貢物」。這汪柏也是個糊塗官,他迫於當時倭寇猖獗,東南數千里海疆報警頻頻,加之「劇賊」何亞八勾結番徒肆意劫掠,對廣東官府構成威脅。在這種形勢下,便表示願意同停止敵對的外商開展正常貿易。索薩一邊趁機以重金賄賂廣東官吏,一邊強行上岸租占我國澳門。這是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侵佔中國領土的開端。

  最初幾年,葡萄牙人在澳門還算遵規守矩,可是沒過幾年,他們殖民主義者的真實面目便暴露無遺。大約從1557年起,葡萄牙人非法蓋房定居,不到10年,便在澳門「築室千區」、「夷眾萬人」。一些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也來到澳門,非法修建天主教堂。在聖保祿教堂裡塑著的「聖母踏龍頭」的石像,就暴露了他們妄圖用宗教制服中國的野心。他們大量吸收教民,並拐誘中國孩童入教。不久,駐果阿的葡萄牙印度總督竟然無視中國主權,擅自將澳門隸屬果阿,規定留居澳門的葡萄牙人,必須服從每年自印度前往中國、日本的貿易船隊司令的管轄。澳門就這樣被葡萄牙竊據了。

  追隨葡萄牙東來侵擾我國的是西班牙。1575年,兩個西班牙傳教士自呂宋(今菲律賓)來到廣州,以「使節」的名義要求通商。1598年,西班牙呂宋總督派薩穆迪奧率巡洋艦來到澳門,請求貿易,廣東官府不允。西班牙巡洋艦不肯離去,企圖建立殖民據點,後被中國軍隊趕走。1626年,這夥人又侵入我國臺灣北部,他們先後在基隆和淡水建築城堡和炮臺,作為統治臺灣的據點,並強迫臺灣人民交納鹿皮,為其開礦,稍有不從,便焚燒村莊,屠殺居民。西班牙殖民者盤踞臺灣達16年。1642年,荷蘭殖民者為了獨霸臺灣,用武力將西班牙人趕走了。

  被稱做「海上馬車夫」的荷蘭在龐大艦隊的支撐下,於16世紀開始向東方掠奪。16世紀末,荷蘭建立了東印度聯合貿易公司,這是一個專門從事政治、軍事、經濟侵略的機構。1601年,荷蘭武裝商船來到廣東海面,企圖用武力要挾中國答應租地通商,但沒有達到目的。於是,他們便勾結漢奸潘秀等人,用重金向漳州官員行賄,要求租借澎湖經商,被漳州官員嚴厲拒絕。荷蘭人又三次侵犯澎湖,結果連連損兵折將。到1624年,戰敗的荷蘭殖民者轉而進攻我國的寶島臺灣。

  荷蘭侵略者詭計多端,當他們來到西南沿海企圖登陸時,發現當地高山族居民已經嚴陣以待,不許他們上岸。於是,狡猾的荷蘭殖民者派代表捧著一堆碎銀上岸,對高山族居民頭人說:「我們是一夥老實的商人,在海上遇難了,我們情願用這些銀子換一塊牛皮,暫時在這裡歇一歇,絕不打擾你們,等我們恢復元氣就走。」由於語言不通,又沒有翻譯,要準確理解對方的意圖很難。善良的高山族居民以為他們要用牛皮堵漏水的船,就答應了他們的請求,給了他們一張牛皮,並收兵撤防,賓客相待。哪知道荷蘭殖民者很快用剪刀將一大張牛皮裁成許多細條,連成一條長繩,用這條長繩圈成相當大的一塊土地,並在這塊土地上壘石築城。荷蘭殖民者稱這座城為「熱蘭遮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