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日出日落三八線 | 上頁 下頁
二六


  大概這個電報沒有全部表達出彭德懷的意思,緊接著彭德懷又以志願軍首長的名義,親筆寫了嘉獎38軍的命令,並通報全軍和上報軍委。原文是:

  「梁、劉轉38軍全體同志:

  此戰役克服了上次戰役中個別同志某些過多顧慮,發揮了38軍優良的戰鬥作風,尤以113師行動迅速,先敵佔領三所裡、龍源裡,阻敵南逃北援。敵機、坦克各百餘,終日轟炸,反復突圍,終未得逞,至昨(30日)戰果輝煌,計繳僅坦克、汽車即近千輛,被圍之敵尚多。望克服困難,鼓起勇氣,繼續全殲被圍之敵,並注意阻敵北援。特通令嘉獎,並祝你們繼續勝利!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38軍萬歲!

  彭鄧朴洪韓解杜

  12月1日」

  彭德懷書寫的嘉獎令傳到38軍,在部隊中的反響十分強烈,有力地鼓舞了全軍的戰鬥意志。稱一個軍「萬歲」,在解放軍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他們說:「現在我們是萬歲軍了,我們一定要用鮮血和生命來捍衛這個光榮稱號,不打敗美國侵略者,決不回國!」

  英雄的業績可歌可泣。記者李莊在採訪了38軍之後,寫下了《被人們歡呼「萬歲」的部隊》一文;作家魏巍在採訪松骨峰等戰鬥事蹟時,揮淚如雨地寫下了《誰是最可愛的人》、《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等著名通訊;詩人未央在陣地上熱血沸騰地寫下:《槍給我吧!》,來歌頌英雄的部隊、英雄的士兵。

  從此,一支被人們稱之為「萬歲軍」的部隊,蜚聲軍內外,他們的英雄事蹟,廣為流傳。

  北京,秋高氣爽。遠處的西山就象洗過一樣,歷歷在目。天顯得越發高了,地顯得越發遼闊了。

  中南海,毛澤東喜聞朝鮮戰場捷報頻傳。作為軍事家,歡欣鼓舞;作為詩人,豪興勃發。

  他欣然命筆:

  顏斶齊王各命前,
  多年矛盾廓無邊,
  而今一掃紀新元。
  最喜詩人高唱至,
  正和前線捷音聯,
  妙香山上戰旗妍。

  這是毛澤東於1950年11月寫的《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抗美援朝前線捷音頻傳的喜悅心情。

  毛澤東的氣概是非凡而偉大的,貫穿在他學習、工作、理論創造等各個方面,也體現在詩詞創作中。他的詩詞想像豐富,意味無窮,氣勢宏偉,譽滿海內外。一位外國人說:「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這話並不是誇張。這位詩人不僅贏得了一個新中國,而且正在贏得世界東方的和平。

  他從戰報中看到,朝鮮戰場西線,志願軍將敵誘至預定地區,以強有力的部隊38、39、40、42、50、60軍發起了強大反攻,給美偽軍3個師以殲滅性打擊;東線,宋時輪指揮第9兵團重創美軍第7師和陸戰第:師,特別是圍殲了美7師第31團時,創造了全殲美軍1個整團的記錄,這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是唯一的一次時,怎麼能不擇毫潑墨呢?

  12月3日,毛澤東獲悉:敵人開始向「三八線」實施總退卻。

  12月4日,毛澤東電示志願軍準備揮師南進。13時,他電告彭德懷等人:

  「(一)平壤敵似正準備撤退。

  (二)請派出幾個有力偵察隊附電臺,迫近南浦、平壤、三登之線,進行威力偵察,觀察情況,並增加敵人恐慌。該敵現在一夕數驚,極為恐慌。

  (三)我志願軍休息5天后,如平壤敵未退,則準備先打平壤附近之敵,然後包圍平壤,研究攻城辦法。如平壤敵已退,則向三八線攻進。」

  23時半,他再次發了一封電報,指出:

  「大體上可以確定平壤敵人正在撤退,其主力似已撤到平壤至三八線之間,其後衛似尚在平壤以北及東北地區。你們應於明(5)日派1個師或1個師的主力向平壤前進,相機佔領平壤。」

  12月6日,朝鮮北方風雪迷漫。朝鮮人民軍和志願軍部隊,迎著寒風,踏著積雪,一舉收復平壤。

  平壤在朝鮮半島西北部,是朝鮮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427年,高句麗王朝建都於此,名西京。碧波粼粼的大同江和普通江流過市區,江畔綠柳垂絲,因此自古以來也叫柳京,此外還有樂浪、鎬原等別名。市區的大城山、峨嵋山、雲頭峰、牡丹峰等都是有名的風景區。牡丹峰山上蒼松蓊鬱,山下碧流如帶,峰上的乙密台、清流壁、浮碧樓和瀕臨大同江的大同門、普通門、練光亭,江中的綾羅島以及古平壤內城的北門七星門為有名的「平壤八景」。此外還有郊區的萬景台、樂浪、勝湖等名勝,無不引人入勝。

  當士兵踏上平壤的街道時,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幕幕令人心碎的景象:到處是斷牆殘壁,建築古物幾乎沒有一處存在。著名的金日成大學,美麗的歌舞劇院,掩映在一片青綠中的人民議會大廈和文化宮,還有大同江橋、水電廠等,都被炸毀。

  這一切都過去了。

  劫後餘生的平壤市民,終於迎來了分別了48天的人民軍,看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

  街上出現一群群的市民,有的頭上頂著飯盆和罐子,有的兩人抬著一個木桶,紛紛向志願軍士兵擁來。前面的一個白衣老人老遠就擺著手用中國話喊道:

  「好啊!中國東木,我們可盼到你們啦!」他一邊小跑步,一邊用顫抖的聲音激動地嚷道:「你們來的真快,真像天兵一樣呵!25號聽說你們還在清川江以北,這才幾天,你們就解放平壤啦,真是天兵下降啊!」

  接著老大娘、老大爺和青年婦女都一擁而上,把大米飯、鹹菜、包子、開水都堆到面前,七嘴八舌地嚷著:「同志呵!吃吧!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接著就往志願軍士兵手裡遞。士兵們解釋,志願軍的紀律是愛護朝鮮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怎麼也不能吃這些東西。這時,從人堆裡擠出一個70多歲的老大娘,頭髮花白,額上紮著一條白毛巾,遮住了半邊臉,眼眶裡含著淚水,一步一步地走到一個士兵跟前,撫摸著士兵的軍帽,忽地一把抱著士兵的脖子大哭起來,她一邊哭一邊說,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被美國兵害死了。她說,她孤苦零仃的一個老人,現在她做點飯志願軍為什麼不肯吃,士兵們默默地解下毛巾給老大娘擦乾眼裡的淚珠。

  一條條寬平的公路上,到處散棄著一堆堆美國軍裝、皮鞋、徐著白色星徽的美軍銅盔、文件和軍用電線。火車站還堆積著敵人沒來得及搬運的裝甲車和火炮、整車皮卡賓槍和自動步槍。鐵道兩邊堆著山一樣的罐頭和糧食。

  16日西線敵人全部撤至「三八線」以南,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在途中因車禍身亡。

  同日,志願軍進逼「三八線」。

  12月24日,第二次戰役勝利結束。這次戰役勝利之大,是毛澤東沒有預料到的。這次戰役,沉重打擊了敵軍主要集團,殲敵3.6萬多人(其中美軍2.4萬多人),收復了三八線以北廣大地區,並解放了三八線以南的甕津、延安半島,迫敵退到三八線以南轉入防禦,從而扭轉了朝鮮戰局。

  志願軍出國前,毛澤東曾經設想在龜城、泰川、德川、寧遠、五老裡一線構築陣地堅守,半年以後再談攻擊問題。現在,志願軍出國兩個多月就打到了三八線,毛澤東是很高興的。他於12月18日起草的一份給各中央局、各大軍區的電報說:在志願軍的作戰經驗中證明,我軍對於具有高度優良裝備及有制空權的美國軍隊,是完全能夠戰勝的。」

  第一次戰役「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第二次戰役「迫使敵軍轉入防禦,從而扭轉了朝鮮戰局」,對於整個抗美援朝戰爭具有關鍵意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