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國殤 | 上頁 下頁 |
一六四 |
|
李宗仁從草地上站起來,踱了幾步,說道:「武官先生,關於中國的這場戰爭,你可以慢慢看,我所說的結果一定會出現。」說著,話題一轉:「不過,恕我直言,先生,我認為貴國目前的對華、對日政策不夠明智。你們賣給日本人軍火、鋼鐵,間接地強化了他們的軍事力量。有一天你們可能會自食其果,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將軍,請講詳細些。」 對這個問題,史迪威一直在琢磨,也感到了它的嚴重性。為此,他專門向華盛頓送去過一份報告。可至今毫無回音。今天,他倒很想聽聽一位中國的高級將領對此事的客觀評價。 「日本既要在東方建立帝國,他的胃口自然並不止於中國。北面的共產黨俄國和南面太平洋上諸島國,他們一定會做出選擇。也許有一天,日本也會成為你們美國的敵人。所以你們貸款給中國,幫助中國建立機械化軍隊,增強與日本抗衡的實力,不但有利於維護人類正義,實際上也完全符合貴國利益。我希望今後我的士兵不再吃到日本人用貴國鋼鐵製造的炸彈。」 警報早已解除,可兩人仍在暢談著。在李宗仁眼裡,史迪威雖然直率,直率得有些粗魯,但他的責任心、正義感和對事物敏銳的觀察,都透出一個職業軍人的優秀品質。雖然史迪威對中國抗戰的前途,不似他那麼樂觀,可他理解這個在西點軍校受到西方傳統「唯武器論」薰陶的老軍人。此外,他畢竟能對華盛頓產生影響,因此李宗仁對他還是寄予希望。 史迪威這時心情也不平靜,剛才與李宗仁爭吵時的激動早已不知飛到哪裡去了。他暴躁,連他自己也承認,可事情一過,他就忘了。他深感這次來徐州不虛此行。李宗仁軍事上的精明,政治上的敏銳,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這位中國將領的話他並不完全贊同,但至少他的樂觀、自信感染了他。來徐州前,因為國內總屢屢作梗,他曾心灰意冷地給國內的妻子寫了信,訴說了打算離職退休的想法。但這一刻,他改變主意了。他要留在中國,起碼他要看看中國人將在武漢能幹出些什麼。 1942年,當史迪威中將肩扛3顆金星來華任中國戰區參謀長時,他對中國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已是深信不疑了。當然,這是後話。 6. 武漢大獻金 7月7日一天天臨近了。這一天對中國人,尤其是從北方逃難來到武漢的人,實在是刻骨銘心。雖然日本的飛機還是時常空襲武漢,雖然武漢三鎮還像往日一樣繁雜、混亂,但一股股抗日救亡的熱浪卻在衝擊著失敗的沮喪,在城中滾滾翻騰。 7月4日,國民政府明令全國:從1938年起,將每年的7月7日定為抗戰建國紀念日。中國又多了一個紀念日,一個記載著恥辱、激勵國人奮起的紀念日。這在武漢、在全國,當時曾引起一場不大不小的衝擊。 為喚起國人、聲援抗戰,也顯示中共對抗日統一戰線的支持,周恩來、郭沫若等中共党人領導政治部宣傳廳,籌劃在武漢發起一場聲勢浩大的救亡宣傳、獻金支援抗戰的活動。 消息傳出,立刻贏來國民黨左派、進步人士、社會賢達的同聲響應,國民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支持。 很快,籌劃活動進入最後階段。一連數日,設在漢口日租界90號的八路軍駐漢辦事處那幢灰色的3層小樓,終日門庭若市,熱鬧異常。 珞珈山上,蔣介石對這一切了如指掌。對這次活動,他是默認的。 近一個時期,日本人越逼越緊。和談上,由於堅持以蔣介石下臺為先決條件,談判已陷入絕境。軍事上,日本人寸步不讓。 7月4日,日軍大本營發佈命令,擴充華中派遣軍編制。將華北方面軍第2軍撥歸華中派遣軍,並以華中軍主力組成了第11軍。40萬日軍將分別由長江兩岸和大別山麓向西仰攻武漢。 條條路都被堵死,蔣介石自然也只能應戰。他的態度複又強硬起來。 6月30日,蔣介石在武昌對英國《每日快報》記者宣稱;「外傳英、法、意、瑞典、瑞士等駐華外交代表均將來漢口,企圖斡旋和平。但苟非將主權完全恢復,絕不歡迎任何國家調停。中國在政治上已全部統一,中國人民抗日之決心,亦與日俱增。」 蔣介石此番講話,雖然是在外交解決無望的情況下作出的,但卻是實話。他要讓國人、軍隊,讓手下的文臣武將明白,此刻除戰場上的較量外,別無選擇。他要再次鼓起軍心士氣,在武漢外圍的廣大地域,與日本人決一死戰。 7月5日,在蔣介石授意下,武漢衛戍司令陳誠在《武漢日報》上撰文稱:「目前的大武漢,政府要用絕對的力量來加以保衛,上自我們的蔣委員長,下至我們的一般民眾,都是具有最大的決心的。已經屢次聲明過,目前保衛大武漢之戰,將成為我們對敵決戰的開始,我們在這次大戰中,要愈加消耗敵人的力量,擊破敵人的主力。」 兩天后,他更稱:「今日武漢已成為第3期抗戰中最重要的據點,這裡是我們雪恥復仇的根據地,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石。今日全國民眾,尤其是在武漢的每個軍民,應當激發最大的同仇敵愾心,人人都下定與武漢共存亡的決心,來守住這個重要的國防堡壘……」 政府的主戰姿態、軍民們心中對日本人的仇恨以及宣傳廳、各救亡團體廣泛的宣傳,終於使武漢再次掀起一股熾熱的抗日救亡狂潮。很快,這股大潮傳向重慶、廣州、西安等內地各大城市。 7月7日,這股鋪天蓋地的大潮被推向了頂峰。 上午,蔣介石慷慨激昂的抗戰周年報告已先把這把火煽了起來。雖然他浙江口音濃重,但豐富的表情、豪邁悲壯的言辭,還是具有很大的鼓動性。整個武漢傾城而動,公祭抗日烈士、遊行集會、宣傳演說,整個城市一片喧騰。而在這些活動中,最熱鬧、最感人、最激動人心的,還是武昌閱馬場廣場的武漢各界獻金活動。 前來獻金、助興的男女老幼、官吏商賈、工人農民、車夫乞丐、兵士難民,把偌大個廣場圍得滿滿登登。在這裡,看不到平日官吏的虛偽、貴婦的孤傲、商販的奸詐、兵士的蠻橫……,有的,只是平等和愛心。只有這時,人們才能感到平日一副麻木相的陌生人,原來血管裡也在奔湧著激蕩的熱血,中國人的熱血。只有這時,人們才能體會到每一個散發著體溫的銅板的份量。良知未泯的中國人將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個個感人的場面。 場面一:一個留著分頭商人模樣的中年漢子擠過人群,挨近金箱旁。他解開一層層緊包著的絹帕,把厚厚的一摞錢擺在了箱上。他望著台下的眾人,歎口氣說道:「絲廠垮了,就變當了這500塊錢。原想到後方再重新幹,現在想透了。回鄉下老家去,只要日本人不走,到處兵荒馬亂,能辦成什麼呢?如果這點兒錢能買幾條槍,讓前線的弟兄們多殺幾個鬼子,我就心滿意足了。」 看著錢落入金箱,商人還是落了淚。這畢竟是他的絲廠,他的幾十年心血,還有他的夢。但這眼淚中,也有他的驕傲。 場面二:一個柱著拐的傷兵,披著破得像布簾一樣的舊軍服,艱難地移到台前。他從身上摸索半天,掏出了全部的10元錢。工作人員見狀實在不忍,上前勸道:「兄弟,你是功臣,為國家已經獻出了一條腿。這錢可能是你最後的撫恤金,捐了它,你何以為生?」傷兵慨然道:「山西前線丟了這條腿,可我不後悔。只可惜我再上不了戰場了。如今華北淪陷,我是有家難回。你們就成全了我吧,只當這10塊錢是給我自己報仇。」說完,傷兵唏噓飲泣不已。 長髯飄動的沈鈞儒見此情景,不禁淚盈雙眼。他走上前去,拿出1元錢投入箱中,其餘的硬塞還給傷兵。他握著傷兵的手說道:「好兄弟,你是國家的功臣。如今國家困難,已經委曲你了,決不能再讓你把最後的撫恤金都捐出來。這些錢你留著,好自生活,其餘的我墊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