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國殤 | 上頁 下頁
一四


  「海軍連在滿洲以內擴大事態都堅決反對,現在竟想把事態擴大到長江沿岸,讓他們說說這是為什麼?!」

  眼見海軍著急、陸軍幸災樂禍,參謀本部最後出面了。在向陸軍說了一大堆軟話後,陸軍方才答應出兵。陸軍出兵,一方面是看在參謀本部的面子上,另一方面,陸軍也對上海這顆長江上的明珠垂涎欲滴,而在這之前,上海是日本海軍的世襲領地。

  2月3日,日本海軍正式提出了陸軍派遣獨立混成旅團的要求。而陸軍方面動員的卻是植田中將的第9師團,並聲稱陸上作戰的觀點應由陸軍來定,第9師團乃解決上海戰事的最低限度兵力,海軍省上層人物當即發現了陸軍對上海的野心,遂以「派遣師團規模的戰略單位會刺激外國」為藉口,堅決反對。

  陸軍省更是乾脆,反正是你求我,如果你不想看著手裡那點寶貴的陸戰隊官兵被打光的話,還是得聽我的。當下表示,如不按陸軍提出的派第9師團進兵上海的話,陸軍則不出兵,「等待海軍反省」,並命令第24混成旅團停止出發準備,就地待機。

  2月4日,海軍熬不住了,只得同意了陸軍的意見。陸軍省這才洋洋得意地把植田中將送上了戰艦。海軍被陸軍實實在在地捉弄了一次。

  植田一踏上滬地,就覺得自己是個人物,他並未急著進攻,而是調整佈署,同時亮出了兩手新招。

  2月18日,植田向蔡廷鍇重發了「哀的美敦書」:

  「本職基於欲以和平友好之手段達到任務,熱烈希望,茲對貴軍通告左開各件:

  「一、貴軍應即從速終止戰鬥行為,於2月20日午前7時以前將現據之第一線撤退完了。於2月20日午後5時以前從黃浦江西岸由租界西北端連結曹家渡鎮、周家橋鎮及蒲松鎮之線起算,黃浦江東岸由連結爛泥渡及張家橋之線起算,各從租界境界線向北20基羅米突之地域(包括獅子林炮臺)內撤退完了,且在該地域內澈去炮臺及其他之軍事設施,並不新設之。

  「二、日軍於貴軍開始撤退後不行射擊轟炸及追擊動作,但用飛機之偵察,不在此限。又貴軍撤退後,日本軍隊保持虹口附近之工總局道路地域(包含虹口公園之周圍)。

  「三、貴軍第一線撤退完了之後,日本軍為確實實行起見,派遣有護衛之調查員於撤退地域。該項調查員帶日本國旗,以資識別。

  「四、貴軍對於該撤退地域外,上海附近之日本人生命財產應完全保護之。此項保證如不完全,B方當採用適當之手段。

  「五、關於上海附近(包含撤退區域)外國人之保護,容另商議。

  「六、關於禁止排日運動,1月28日吳市長(按:指吳鐵城)對於村井總領事之約諾應嚴重實行,關於此項當另由帝國外務官憲對貴國上海行政長官有所交涉。

  「如以上各項不能實行時,日本軍將對貴軍不得已採取自由行動。其結果所生之一切責任,應由貴軍負之。」

  蔡廷鍇接書後,立即召集19路軍高級將領開會。打了半個多月了,將士們需要點兒東西調劑,再鼓鼓勁兒。果然,眾將軍看完植田的通牒後,一個個氣往上鼓,對日本的狂妄痛駡不止,殺寇的激情重又燃燒起來。

  最後,蔡廷鍇起身說道:「我已經準備好了給植田的答覆。各前線部隊備足炮彈,聽命令集中炮火猛轟小鬼子的陣地。我想這夠勁的了。」

  隆隆的炮聲震動了植田,也激起了他急於顯顯身手的欲望,他已經很久沒有上戰場了,他喜歡那硝煙的刺鼻味,喜歡那驚心動魄的隆隆聲。他亮出了他第二個殺手鐧,中央突破。此刻,由他調度的日軍已達二三萬人,接近19路軍官兵總數,但他的裝備卻是中國軍遠無法攀比的。他打算把重點指向廟行鎮南端地區,突破後以主力向南席捲,將頑強的19路軍殲滅于江灣、閘北地區;同時,以有力之一部向北席捲,擊潰新近增援至滬的第5軍。

  植田畢竟是陸軍,熟悉陸戰,作戰計劃通觀全域,頗有大手筆的味道,不但是他的兩個海軍前任無法企及,就是再派的將領,也不會超過他這個作戰計劃。但他的計劃仍毀于面前兩支強勁的中國軍。

  自20日開始,廟行、江灣承受了雨點般的炸彈、炮彈,承受了遍地日軍一次次不停頓的攻擊。第一線部隊陣地,已成了屍塊血肉與泥土彈片混合而成的焦土,幸運的是,這次出現在戰場上的兩支中國軍隊,一支是素以愛國著稱、紀律嚴明的第19路軍,一支是愛國將領張治中統帥的中央軍。高級將領的精誠團結、共赴國難之愛國心,使這兩支雜牌和中央軍部隊合作無間,保證了整個行動的協調一致。第19路軍陣地被突破,張治中硬從火線上抽出部隊為19路軍解圍;第5軍廟行反擊日軍,第19路軍在側翼死死拖住日軍,把勝利之功讓給了第5軍。

  十九路軍沉著應戰

  「一·二八」淞滬抗戰,中國雜牌軍與中央軍精誠合作,以數萬之師屢挫敵鋒,激戰1月有餘,在整個抗戰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這一仗是國民黨軍抗戰的經典傑作之一,也是在國際上扭轉中國軍人形象的關鍵一仗。「一·二八」之後,西方民眾都知道了背著斗笠、一身灰軍裝的19路軍,他們成了中國優秀軍人的化身。而熟悉內情的西方軍界,在讚歎19路軍頑強、有韌性、紀律嚴明的同時,更注意到了國民黨精銳第5軍幾次果斷反擊和沉著的防禦。西方軍界強調的是進攻,因而第5軍的反擊看來更對他們胃口。

  1月22日,廟行鎮戰鬥波瀾起伏,淞滬會戰達到高潮。上午9時左右,第5軍88師527團部分陣地被敵突破,該團第3營守軍從營長陳振新直至炊事兵,幾乎全部倒在了陣地上。親自督戰的植田中將集中兵力猛攻一點的戰術終於結出了果實,植田見狀,調集主力猛撲突破,急欲向兩翼擴張。

  廟行方向中國守軍一時面臨險境。

  第5軍軍長張治中見狀反而沉靜下來。參戰前,他是中央軍校的教育長,他對學員們講的最多的就是反擊、進攻。他是反對軍隊到處設防的那種將領。但投入滬戰後,各線防禦的強大壓力使他竟一時忽略了自己一貫堅持的戰術。日軍的突破,這時反倒提醒了他。

  「不能總是讓植田那麼舒服,想打哪兒就打哪兒,不得已時,哪怕丟失部分陣地也要想法打到日本人身後去。」想著,他覺得眼前豁然一亮。他走出指揮部,帶上預備隊用的教導總隊剩下的2個營,直奔俞濟時將軍的88師指揮部而去。

  88師指揮部,張治中向第5軍全軍下達了命令,並迅速通報了友鄰第19軍。

  87師257旅孫元良旅長率所部向廟行鎮增援;蘊藻浜北岸的261旅宋希廉旅長率該旅主力,由紀家橋渡河抄敵側背;88師師長俞濟時率全師從正面向敵反攻。

  更令張治中驚喜的是,第19路軍也為反擊盡了自己的全力。

  第6師副師長張炎率全軍僅剩的兩個團,由竹園墩向敵側背出擊。

  突然的反擊大出植田意外,慌亂中忙命前線部隊回縮,但為時已晚。中國守軍三面夾擊,敵潰退之時一部被截留在金家宅、大小麥家宅一帶。殘敵拼死頑抗拒不投降。血戰至晚20時,槍炮聲才漸漸平息下來,植田眼看著自己手下的這千餘人被中國軍隊吃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