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勢中原 | 上頁 下頁
一七


  「護城壕寬三米,深三米,形成了阻絕式外壕。在壕外的主要地段,每隔三至五米設鹿等一道,重點地帶有三至五道。敵人依託城牆構築的各種火器射擊陣地,組成了直射、側射、斜射相結合的交叉火力網……」

  還有敵各旅、團、營配屬情況和駐守位置。

  縱隊參謀長潘焱說:「你們回去以後,要用最短的時間進行臨戰實地偵察,編組炮群、火力隊和突擊隊,隨時準備攻城!」

  楊勇走進來:

  「同志們必須明白,鄆城戰鬥是在進攻中對城市防禦突破的攻堅戰。也就是說,我們1縱啃的是塊硬骨頭。這塊骨頭能不能啃得動,一對整個大反攻至關緊要,二對部隊士氣的宏揚和提高有絕大影響,三對鄆城父老鄉親也是個交代!

  「你們是第一線指揮員,送八個字與大家共勉:穩准持重,深思斷行。這八個字大家不陌生,這是劉鄧首長對各級指揮員的要求,也是他們一貫的指揮風格。望同志們能記住、做到。全縱隊要統一號令,沒有參謀長的命令,各旅不可擅自行動!」

  中午,野戰軍總指揮部下達了攻城命令。

  李達在電話中說:「敵人主力已進至巨野。18時整對鄆城之敵發起總攻。要打得進,站得住,一舉拿下鄆城!」

  夏日晝長夜短。下午5時,敵人的飛機還在鄆城上空盤旋。到了5時30分,最後一批飛機丟下幾枚炸彈,飛走了。

  刹那間,鄆城四周的掩體、壕溝裡活躍起來。

  司號員徐廣水瘦巴巴的,門歲的身子骨看上去像15歲。他悶著頭,一邊擺弄著衝鋒號,一邊嘟嘟嚷嚷地數數,數60個數算一分鐘。一個老戰士問:「現在幾點?」

  「17點55分。」徐廣水很自信。

  第20旅旅長吳忠掏出懷錶看了一下:17時53分。他笑了笑:這小鬼還真是個「活鐘錶」。

  第20旅負責從鄆城南門發起攻擊。

  吳忠向來十分重視偵察。前幾天,他帶領營、團幹部把南門的火力點摸得準確精細。他說:「南城門寬大,房屋多,易於接近。但南城門也是敵人主要防禦點,兵力、火力最集中。我們不能存任何幻想,只有破釜沉舟,拿下南城門!」

  18時整,總攻開始。

  吳忠命令六門山炮、野炮、迫擊炮齊射,工兵緊跟爆破。

  巨大的爆炸聲喧囂著。

  戰爭的發展是這麼快,去年打隴海戰役第一仗時,楊勇的主攻部隊沒有一門炮,攻堅全靠機槍、手榴彈、爬梯子;今天,第1縱隊已經有各種火炮49門,攻城可以火炮編組了。

  炮火攻擊將近半小時,敵前沿陣地的大部分火力點被摧毀。

  第20旅的突擊隊跳出掩體,越過護城河,向城牆的豁口沖去。

  敵人的後續部隊沖上南城門,已經啞了的火力點又向城外掃射。

  突擊隊身陷火海,突擊受阻……

  縱隊指揮所。楊勇緊皺眉頭,地上一層紙屑。

  戰爭是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在戰爭這個領域裡,戲劇性和偶然性是最頻繁的。指揮員的才能就在這種偶然性、戲劇性中得以充分的展示。

  「要1旅!」

  楊勇扔下手裡的煙,抓起話筒。

  「楊俊生,你部立即發起攻擊!20旅已經牽制住了敵人的主要兵力,你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西門,直搗55師師部!」

  第1旅攻擊位置是西城門。這裡是一片開闊地,不易隱蔽,敵人估計解放軍不易屯兵,故火力配備薄弱。這是楊勇選擇的另一個主要突破點。

  劉伯承經常講,突破點通常選擇在敵人防禦的薄弱處。對突破有重要意義的要點也可以選擇,而且要選擇一至兩點,實施多點突破,主要的突擊點要有兩個。在次要突破點擔負助攻的部隊也要積極攻擊,以分散敵之力量。劉伯承最容不得因指揮員的失誤招致的重大傷亡。他對那些以士兵的勇敢來代替和彌補自己指揮無能和意氣用事的人,從不放過。他說,「讓戰士去硬拼是犯罪行為!」

  楊勇一到達鄆城,就命令第1旅利用暗夜進行迫近作業,在開闊地上迅速構築起一道環形塹壕和14條通向衝擊出發地的縱深交通壕,使火力隊能逼近城牆,進行直接瞄準射擊,而突擊隊又能夠在距敵防守外壕的最近處發起衝擊。

  南門。

  守城敵軍的118門各種口徑火炮有85門用於南門。炮彈黑壓壓飛過來,第20旅的陣地被炸得浮士三尺,一把土就有五、六塊炮彈碎片。戰士們被飛起的泥土埋起來,剛爬出來,又被埋進去……

  新戰士王長貴哪見過這種陣勢,嚇得抱著頭喊:「指導員!指導員!」

  指導員爬到他跟前:「長貴,你是解放區出來的,你的家鄉是怎麼解放的?你現在是為鄆城的父老鄉親打仗,你說值不值?」

  「值。」

  「在家是民兵嗎?」

  「是。」

  「拿好你的槍,勇敢起來,像個老區民兵的樣子!」

  19時15分,第1旅陣地升起一顆紅色信號彈。強大的炮火群立刻接火力分工有層次地準確射擊預定目標。

  城內的敵炮立即還擊。

  第1旅旅長楊俊生帶著作戰參謀到第1團指揮所靠前指揮。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楊俊生越是激戰越冷靜,頗有大將之風。他指揮作戰言簡意賅,善於扼要準確地表達意圖,眼神和手勢很富有表現力。

  楊俊生命令兩門105榴彈炮和四門山炮同時對準突破點上的大型磚碉堡。他一個手勢,火炮齊射,掀掉了碉堡的蓋頂。在重機槍的掩護下,第1團2營突擊隊乘勢發起衝鋒。6連爆破組在副連長田金堂帶領下,從敵障礙物中開闢通道。

  城頭攻破。第1團4連、特務連左右開弓向突破口兩邊撐開,5連、6連像兩把尖刀從中間插下去;後面緊跟著攻進城的部隊狂飆一般湧入城內。

  戰鬥激烈,聲動十裡之外。

  北門、東門同時發起攻擊。

  南門。第20旅旅長吳忠重新組織炮火,10分鐘將城牆炸開一個大缺口。衝鋒號響,七分鐘突進圍寨。這是一群看起來非常奇特的隊伍,士兵們的臉一個個被炮火熏成鍋底色,身上的血、汗攪著黃土,軍裝全看不清什麼顏色。守城敵兵不支,掉頭就往城裡跑。城內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新戰士王長貴自從打死第一個敵人,手便不再哆嗦。「打仗就是這麼回事!」他沖到了最前面。剛沖過兩個巷子,一顆子彈擊中他的胳膊。不能持槍了,他索性把槍挎在脖子上,用一條胳膊拎。著籃子,給同志們送手榴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