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失誤 | 上頁 下頁
九六


  這是一種典型的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在情報判斷上,用自己的價值觀念來判斷對手的行為取向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後果非常嚴重的分析障礙,它影響情報人員正確地判斷敵人的意圖,甚至於使之對明顯的戰爭徵兆視而不見。這種觀念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決策者的任何決策都是受理性控制的,如果某種行為所得超過所失,那麼決策者就會放棄這種行為。但是事實並不完全如此。各個民族的價值觀並不完全相同,其行為取向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某種行動在一個民族看來可能是非理性的,但在其他民族看來卻是絕對理性的。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其他人的行動,註定會犯錯誤。

  海灣危機也是如此。當時鮑威爾等人都認為薩達姆是一個理智的人物,他一定已從兩伊戰爭認識到一場現代戰爭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因此,即使在情報界向他們提供了充分的證據,說明伊拉克即將使用武力,他們仍然固執己見。眾所周知,入侵科威特確實不是一個高明的決定,在一個文明社會裡,攻城掠地、恃強淩弱已經沒有多少市場,但這畢竟可以使薩達姆除去燃眉之急。況且,由於美國政府傳遞的信息含糊不清,薩達姆還產生了_種僥倖心理,也許他的吞併行為會得到國際社會的默認。而美國政府卻根據自己的價值取向,錯誤地判斷了薩達姆的動機,因而使伊拉克的行動一段時間內達成了進攻的突然性。

  我們並不能用後來事態的發展來否定當時薩達姆在作出這一不高明決策時所達成的突然性,更不能以之來為布什政府的失策辯護。布什低估了薩達姆的冒險精神,使一個小國遭受了滅頂之災,也使美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處於被動境地,難道這不是布什忽視情報機構的警告所產生的後果嗎?富勒此言只能說明他對歷史的無知。早在50年前,美國情報界和決策者就因為用美國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日本的行為取向,結果,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到了日本海軍的突然襲擊。50年後,美國人還是不能吸取教訓。

  「我們不希望伊拉克贏得這場戰爭,但我們也
  不希望它輸。我們知道他(薩達姆)是一個畜生
  (S·O·B),但他是我們豢養的畜生。」一位
  美國官員這樣陳述美國與伊拉克接近的目的。其結果,
  養肥了薩達姆,害苦了科威特,美國在中東為自己
  培養了一個敵人。

  薩達姆對美國表現出的敵意,早在事變前已經暴露得清清楚楚,可是布什政府為何一直執迷不悟呢?原來,布什政府錯誤估計了薩達姆的意圖,認為薩達姆是一個可以受美國影響的人物,是中東地區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把維持中東穩定的希望寄託在薩達姆身上,將伊拉克看成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依靠力量。正是這種錯誤的意圖分析,使得布什政府在關鍵問題上一錯再錯。

  其實,伊拉克從來就不是一個親西方的國家。伊拉克歷來屬￿反對以色列的強硬派,基於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怎麼可能想像伊拉克會站在美國一邊,或者成為「能被美國影響的」「溫和派」呢?1978年,當時的埃及總統薩達特刮起一股外交旋風, 率先承認了以色列, 伊拉克甚至帶頭同利比亞等國一起,成立了一個「堅定與抵抗陣線」,將埃及開除出阿拉伯陣營。這樣的國家,美國是不會將其列為盟友範圍的。實際上,美國在中東的戰略支柱一直是以色列和伊朗。為此,美國武裝了以色列,支持它與阿拉伯國家對抗,然後,又扶植伊朗的巴列維政權,將其視為美國在中東的另一根戰略支柱。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1979年元旦,被中央情報局視為固若金湯的巴列維政權突然垮臺,宗教領袖阿亞圖拉霍梅尼在狂熱的伊斯蘭什葉派教徒的擁戴下上臺執政。伊朗政局的急劇變化讓中央情報局的分析家大跌眼鏡。接下來伊朗局勢的變化更讓中央情報局吃盡了苦頭。霍梅尼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美國與伊朗的軍事合作項目被取消,美國人被迫退出伊朗。更有甚者,激進的伊朗學生還沖進美國大使館,扣留了美國大使館內的全部人員,釀成古今第一起大規模的使館人質事件。為了援救人質,卡特政府費盡心機,最後出動中央情報局特別行動部隊,準備用武力將人質救出。不料搶救人員在沙漠上機毀人亡。

  華盛頓與德黑蘭這次算是徹底翻臉了。美國不得不另外尋找戰略夥伴,以遏制伊朗。這次,華盛頓看中的是伊拉克。伊拉克與伊朗雖然都「姓」伊,但此伊非彼伊也。伊拉克是伊斯蘭國家,居民是阿拉伯人。伊朗雖然也是伊斯蘭國家,但居民卻是波斯人。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在歷史上就是死對頭,幾千年的恩恩怨怨延續下來,兩國關係素來不睦。伊朗還利用伊拉克的庫爾德人,與巴格達為難。

  1975年,伊朗支持的伊拉克庫爾德遊擊隊,曾經重創伊拉克政府軍,伊拉克軍民的傷亡人數高達六萬人,伊拉克的石油生產也受到嚴重威脅。1975年3月,伊拉克的軍事形勢十分危急。伊拉克的重炮兵部隊的軍需品消耗殆盡,空軍只乘下王枚炸彈c迫不得已,薩達姆不得不暫時與伊朗人握手言和,在阿拉伯河的主權問題上讓了一步,滿足了伊朗的要求。明眼人一看就知,這是薩達姆的權宜之計。兩伊發生衝突,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果然,薩達姆在收買了伊朗後,終於騰出手來,對付庫爾德人。失去伊朗支持的庫爾德遊擊隊哪裡是伊拉克政府軍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庫爾德人元氣大傷。薩達姆終於平定了國內局勢,緩過勁來,對付伊朗。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向伊朗發動了突然襲擊。伊拉克的空軍對著伊朗境內重要的軍事目標狂轟濫炸,從而釀成戰後海灣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場武裝衝突。而此時的華盛頓還沒有看到鵝蚌相爭的好處,將伊拉克列為蘇聯在中東地區最可靠的盟友之一。但這段時間並不很長。很快,美國和伊拉克雙方都意識到,他們存在共同的敵人,這個敵人就是伊朗的宗教政權。結果,巴格達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搖動了橄欖枝,有意識地靠近了西方,而美國為了遏制伊朗,也利用了伊拉克。裡根政府中的一位官員喬弗裡·凱普曾直陳美伊接近的目的:「我們不希望伊拉克贏得這場戰爭,但我們也不希望它輸。我們真的不天真。我們知道他(薩達姆)是一個畜生(S·O·B),但他是我們豢養的畜生。」1982年,美國國務院將伊拉克從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除去,以便向伊拉克提供經濟援助。這並不是說美國政府沒有意識到伊拉克仍然從事恐怖主義活動,只是為了不讓伊拉克輸掉這場戰爭,美國必須這樣做。

  物換星移。八年時間過去了,兩伊戰爭結束了,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被遏制住了,美國人甚覺欣慰。可是,美國的情報專家卻發現,波斯灣地區又出現了一個軍事巨人。這就是薩達姆·侯賽因領導下的伊拉克。經過八年戰爭的磨煉,伊拉克的軍事機器在近東已經首屈一指。它的軍隊已經從1980年的10個師擴充到55個師,近100萬軍隊。它擁有500架飛機,而坦克數目竟然高達5500輛,超過美國和西德兩個國家的坦克數目總和。更重要的是,伊拉克的強人薩達姆在戰勝伊朗後,講話的口氣越來越強硬,他時不時把美國與以色列的關係拿出來敲打一番,並以阿拉伯世界的發言人自居。對此,美國已經感到越來越難以忍受了。政府內部對薩達姆的評論也出現了分歧。有人認為薩達姆是維持中東和平的重要力量,但也有人認為薩達姆是一個獨裁者,應該予以推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