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失誤 | 上頁 下頁
九二


  ◎第十章 誰也認不清薩達姆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2日)

  薩達姆動了一下手指,吞併了探爾小國科威
  特,結果對全世界造成了一次突然襲擊。

  1990年8月 2日淩晨1時30分, 伊拉克出動10萬大軍,向同為阿拉伯兄弟的科威特發動了進攻。幾個小時之內,伊拉克的坦克部隊,勢如風掃殘雲,席捲了科威特,從而引發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海灣危機。

  出人意料。儘管在此之前海灣的局勢已經十分緊張,對薩達姆陳兵邊境的舉動,美國、科威特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們誰也沒有預料到薩達姆真的會動用武力。科威特與伊拉克同為阿拉伯兄弟之國,儘管兩國在一些問題上磕磕碰碰,在8月之前,兩國也曾唇槍舌劍,進行了一場外交戰,薩達姆的語氣相當嚴厲,但是,直到8月1日6時,雙方的談判還在進行。而根據薩達姆的保證,只要談判在進行,他就不會採取行動。在談判將近結束的時候,科威特談判代表還要求在會談公報上寫入「會談取得了進展」,但伊拉克代表拒絕了,說那不是真的。儘管如此,科威特代表對會談成功的前景還是感到樂觀。

  儘管科威特知道薩達姆在伊科邊境陳兵10萬,入侵隨時都可能發生,但是,科威特政府成員中沒有一個人相信薩達姆真的會作出這種愚蠢的決定。當8月1日淩晨1時30分,薩阿德王儲被國防大臣驚恐的電話吵醒時,他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薩達姆看上了伊科邊界附近的油田和海灣人海口的兩個小島布比延島和沃爾拜島,而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場全面入侵。當他把這個消息報告王室成員時,所有的人都驚呆了。隨後,他們就與美國大使館聯繫。到4點鐘,他們已經感到沒有希望了。小小的科威特軍隊無法抵抗伊拉克的10萬大軍,王國政府決定撤出科威特。大轎車風馳電掣,駛向美國大使館,在那裡,他們登上了直升機,而把富饒的科威特留給了薩達姆。

  8月2日零點剛過,英國外交部一位值班官員接到英國駐科威特大使打來的緊急電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值班人員頓時愣在那裡。在此之前,他沒有看到任何這方面的情報,英國秘密情報局沒有對伊科邊境的局勢發表過任何評論。

  清晨,在倫敦飯店的一間客房裡,正在度假的美國駐巴格達大使艾普裡爾·格拉斯皮順手打開了電視,突然聽到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消息,她驚呆了:幾天前,她還同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會晤過,會談結束後,她對和平的前景充滿信心。情況怎麼會急轉直下的呢?

  最尷尬的當數蘇聯。8月2日中午,在蘇聯伊爾庫茨克,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與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會談結束後分手,謝瓦爾德納澤飛回莫斯科,貝克則飛往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在飛機上,貝克接到了來自華盛頓的專線電話,得知入侵的消息。一個小時後,謝瓦爾德納澤的專機在莫斯科著陸。一位記者疾步前行,問:「外長先生,您對人侵有何評論?」

  「評論?什麼評論?」蘇聯外長一臉惘然。

  「就是關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評論。」

  謝瓦爾德納澤愣在那裡。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聽到任何有關這件事的消息。克格勃幹什麼去了?這麼大的事情竟然一無所知!沉默了一會兒後,他說:「我們沒有聽到任何有關此事的消息。」他轉身吩咐他的助手謝爾蓋·塔拉森,要他立即調查此事。

  只有兩個國家的情報機構知道伊拉克即將入侵科威特,其中一個是大名鼎鼎的以色列軍事情報部阿穆恩。它通過在約巴的情報來源確切地知道,入侵將在幾個小時後發生。根據美國與以色列之間的情報交流協定,它把這個情報通報了美國中央情報局駐以色列情報站。而事實上,中央情報局和國防情報局早就在關注伊科邊境的局勢,並作出過準確的判斷,但是,它們的情報在美國政府內部卻沒有引起任何反響。

  其他國家對海灣危機所作出的反應並不比美國和科威特更好。在入侵發生一個小時後,日本首相海部俊樹正在東京北部100公里處的淺間山在休假。他對伊拉克人侵的評論是:「令人遺憾。」是為科威特遭到伊拉克入侵感到遺憾,或是為薩達姆作出這麼一個愚蠢的決定感到遺憾,還是為日本情報機構事先沒有得到情報發出警告而感到遺憾?不得而知。與日本在國際社會上同病相憐的德國領導人赫爾穆特·科爾也在休假,不過,他跑得更遠些。他跑到奧地利,租了一座湖邊別墅避暑。也是在入侵發生後,他從自己的私人秘書那裡得到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情報。

  薩達姆·侯賽因,這位在伊拉克頤指氣使的獨裁者,就像當年他下令進攻伊朗,從而挑起長達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一樣,再次讓世人陷入困境。

  兩伊戰爭結束了,伊拉克的經濟陷入困境。

  薩達姆把他的目光投向伊拉克南部,
  那些在戰爭中支持過他的阿拉伯兄弟。

  像大多數危機發生後所出現的情況一樣,由於決策者對海灣危機的發生始料未及,因而理所當然地歸罪於情報部門。人們難以想像,像美國這樣的情報大國,擁有如中央情報局和國防情報局、國家安全局這樣的超級情報機構,何以會對此事一無所知?事後,美國政府機構內的一幫人,開始大談情報失誤,說美國在海灣危機中的尷尬境地是由於美國情報機構的無能造成的。但實際情況與他們指控的完全相反。美國情報界早就在關注伊拉克的軍事動向和伊科邊界的緊張局勢,並對此進行了連續報告。事實證明,所謂美國情報界在海灣危機之前的「情報失誤」完全是一種編造出來的神話,是美國決策者推卸責任的一種托詞。如果說一定存在一種情報失誤的話,那麼,這種失誤主要體現在最高情報分析人員布什及其幕僚身上,而不是體現在美國情報界身上。

  各種跡象表明,始於1990年8月2日的入侵行動,其實早在1988年8月8日就已經開始策劃了。正是在這一天,伊朗出乎意料地主動同它的對手伊拉克妥協,打了八年的兩伊戰爭終於停火了。也就是從這一天起,薩達姆·侯賽因決定把他的戰爭矛頭對準伊拉克的阿拉伯鄰邦,在兩伊戰爭中站在伊拉克一邊的科威特首當其衝。

  1988年8月9日,即兩伊戰爭停火的第二天,科威特違反歐佩克內部簽訂的協議,決定增加石油產量,特別是增加魯邁拉油田的開採量。這個油田位於伊科邊境,是個有爭議的地區。長期以來,伊拉克一直要求科威特把這個地區「歸還」伊拉克,但是每次都遭到科威特的嚴詞拒絕。在薩達姆看來,科威特的上述決定是一種挑釁和背叛, 它使得國際石油市場上的石油過剩問題更為突出了。巴格達 90%的財政收入依靠石油,而科威特的這項措施使之降到每年只有70億美元,這筆錢不夠用來支付伊拉克的債務,科威特的舉動對伊拉克來說真是個滅頂之災。除了魯邁拉油田外,伊拉克還想得到科威特的布比延島和沃爾拜島,哪怕是租借也行,但科威特又拒絕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