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較量 | 上頁 下頁
二三


  二十七日到蚌埠,奉安委員會主任蔣介石偕宋美齡還有宋太夫人。由南京來迎接棺櫬。二十八日上午十時四十分,靈車到浦口取.在長江的海軍鳴禮炮一百零一響,各國軍艦也鳴炮致敬。國民政府官員均到浦口迎櫬。靈柩運往南京時沿途參謁者達十萬多人。下午三時。靈櫬厝于國民黨中央黨部祭堂。到南京謁陵的有孫中山生前戰友和國外友好人士等數十人。十七國公使也由北平乘專車到南京參加奉安典禮。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南京各界機關、學校、團體、市民數十萬人舉行公祭。三十一日,家屬、親友、外國友人、各國公使及駐華新聞代表分別致祭後,即舉行封相典禮。六月一日淩晨四時起靈,由宋慶齡親自護靈到紫金山墓地,沿途民眾肅立瞻謁者數個萬人。正午十二時,奉安典禮落成。同日全國各地均舉行公祭,並停止工作與交通三分鐘,以示哀悼。

  中山大陵隨著南京被日軍侵佔污辱八年之久,在國人痛斥之下,蔣介石感到羞恥。

  蔣介石幾乎哭昏,還好被清醒的夫人攙扶住了。司儀官下儀禮完畢口令。文武百官簇擁著委員長和夫人緩步走出陵園,一直走到廣場,他才恢復本來面色,恢復了自然心情。他兩眼瞟著天空,心神都飛到萬里之外的東北去了。

  蔣介石祭陵之後回到官邸,立刻要何應欽來到官邸,一見面他就說:「敬之,杜聿明給陳佈雷拍來一封密電,他肯定在明天拿下本溪,然後揮戈四平街解決那裡的戰鬥,再主攻下長春。這是為給還都獻上的一份厚禮。」他說得十分興奮,有些手舞足蹈了。

  何應欽對杜聿明這封密電心裡不滿意,他是軍事總管,這麼重要的軍事行動,沒有報告陸軍總部,卻先給侍從室主任陳佈雷打電報,直接往蔣介石身上靠。當然他沒動聲色地說:「噢,光亭攻下本溪後,按總部所部署的回頭打四平街,這是個乘勝攻擊的戰術。不過,」他看著蔣介石臉上的餘興還沒散去,給他澆把涼水說:「光亭有種一股作氣的勁兒,真可取呀,不過,他面對的是林彪。此人特別狡猾,打下四平街是還要四平八穩地想一想,接著打長春,這兵家有一忌呀,疲軍作戰,如同胃病吃冷飯——不好消化。」

  蔣介石思考一下,點點頭說:「要提防這一個林彪,你們豈不知道林彪的一切行動,是和延安連著一個肚臍兒,是受毛澤東操縱的。周恩來是唱白臉的,可他的戲文也和延安是一本二,也提出東北停戰。我要你們迅速地催魏德還將軍,在三人小組干涉前,把第六十軍和第九十三軍全運到東北去,不然,我不會見周恩來的。」

  何應欽把手中報告遞給蔣介石說:「委員長,在魏德邁將軍回國治病之前,最好結束中原戰場,東北戰場不僅火速運抵第六十軍和第九十三軍,如果我們攻下長春,直取哈爾濱,我們還要增兵。」

  「敬之,魏德還答應把這兩個軍迅速運去,他回國治鼻竇炎,主要是活動來我國當大使。我們歡迎他呀。」

  「馬歇爾不是已經推薦了嗎?」

  「推薦和咱們的委任狀一樣,隨時可改。」

  「馬歇爾不是不同意運兵嗎?」

  「我躲一躲,不見他,兵就運完了。何況他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的。東北戰場發生變化之後,我打算派健生去見杜聿明,算是給他們支持。」

  何應欽感到最近白崇禧的地位又有所抬高,最近要開國民黨中常會、國防會議,他知道陸軍部將要改為國防部,這個部長要易人了。白崇接任副總參謀長,這個有名的小諸葛,完全有可能任國防部長。他表示同意說:「北方是要召開高級軍官會議。」這是蔣介石親自定下的會議。

  蔣介石連連點頭說:「要在北平開。我們在南京要減少一些活動,俄國人又在注意咱們了。」

  第二天,斯大林令蘇聯駐華大使館武官羅申,在蔣經國宅邸拜見了蔣經國。

  §蔣介石拒絕斯大林的邀請

  蔣經國受到這樣拜見,感到必有要事會談。因為此時蘇軍除大連旅順沒有撤出外,在東北其他各地的蘇軍全部撤退完畢。羅申突然會見他本人,這必有因由。

  羅申武官面見蔣經國後,非常客氣地說:「經國先生,我是奉斯大林大元帥之命令,要我見到您。斯大林大元帥再度邀請蔣委員長訪問蘇聯。」他是筆直的站著,以軍人的姿容表達這番盛情的。

  蔣經國也站著聽完羅申武官傳達的口頭邀請。他很禮貌地說:「謝謝武官。對於斯大林大元帥邀請蔣委員長訪蘇一事,我表示感謝。但是這屬重大事情,我很快稟報委員長,請他定奪,然後轉告,謝謝。」他把羅申武官送出宅邸。

  蔣經國當即趕到父親官邸,他把蘇聯大使館武官羅申拜訪,邀請委員長訪莫斯科的事情複述一遍。

  蔣介石聽著沉思片刻說:「美國對東北之政策與對俄、對中共態度,必須重加考慮,且須從速決定。因為這是美國對東亞整個問題之關鍵。」說到這裡他看著兒子,停一停聽聽他的論斷和反映。

  蔣經國最近在家賦閑,成了他父親的高參,尤其有關東北問題,父親多找他磋商。可他不時收到熊式輝的親筆信,約他仍然赴東北當他的東北外交專員,並且告訴他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現在杜聿明打開了戰場局面,望他能一起創造東北大業。但他認為此人易於激動,想的太大,遭到失敗也未必能頂住。何況他從重慶到南京都在議論熊無能把東北搞糟糕了。他不能再陷到裡邊去了。他的梯子一經搭好,順勢就下了高階。他是東北外交特派員,既然蘇軍已經撤出東北,他也就完成了使命。何必往餡餅裡插腿呢?他此刻聽了父親的對美蘇之高論,說:「目前的情況美蘇之間很微妙,進退都應清醒才是。」

  蔣介石聽兒子在附合他的意思方才這段談話,已思考幾日了,他和馬歇爾近日的一次談話中,曾向馬歇爾表示勸告美國對於東北問題須發揮其影響力。他當時曾把這段談話寫入日記。他聽到了知音,就繼續高談闊論起來:「此言極是。余之建樹就美國而言:消極退出、抑或積極參加與領導,應有所抉擇也。切不可再蹈『九·一八』時代覆轍,以致釀成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禍患。如果當時美、英對日能用壓力,表示積極行動,則日本不致如此猖獗,戰禍自可消除矣。」他感到論斷到了高潮,從座位上站起來踱步。

  蔣經國對父親這些論斷並不生疏,於是表示讚賞他說:「時代的覆轍是不能再蹈,可是眼前的進退,也是認真思考的時候了。」

  「著哇!可謂舉足輕重。」蔣介石轉身面向兒子說:「今日俄、中共在東北之形勢,亦複如是、此時對共產黨既非空言所能制止,惟有準備兵力、積極行動——協助我國政府並明示其決心,則俄、中共皆將懾服。否則,美國在東亞領導之聲望決難維持,而第三次大戰亦必以此為起因矣。」說完面向窗外,好像滿天烏雲,炮聲隆隆,第三次大戰爆發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