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東北抗聯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
五九 |
|
「9月13日,我們的隊伍進入了原始森林地區,步兵、騎兵行軍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因步兵負荷重,困難更大些,3軍3師侯啟剛主任主動提出騎兵在後,掩護6軍前進。……為了減少途中疾病的發生,我們向各連隊提出4點要求:1.充分利用休息時間攏火烤幹鞋襪,防止腳爛;2.夜間宿營要攏火,防止受寒風;3.路上多采磨菇野菜,和牛頭、牛蹄、牛皮、腸肚交替吃,以節省糧食;4.各連指揮員充分利用休息時間表揚好人好事,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行軍,王明貴他們終於在10月8日到了海倫縣白馬石與6軍西征部隊會師了。 第三批遠征部隊是由北滿抗聯總司令部總政治部主任張壽篯和第11軍第1師師長李景蔭率領第6軍軍部教導隊和第11軍第1師共100多人組成的。時任北滿抗聯總司令部秘書的張中孚用日記為我們錄下了這批隊伍遠征的實況: 10月21日 上午8點全體在王把頭密營集合,準備出發。出發前,由總政治部主任宣佈有關行軍紀律上的幾項條款。他的講話,略謂:各位同志,今天是我們西征開始的第一天,我看到很多同志都表現出十分潑辣和勇敢的作風。今天我要講的話,希望各位充分注意聽取,切實加以遵守。 首先第一點要講的是,各位必須瞭解此次西征將會有光輝的成績和歷史意義。它是東北反日戰線新的大發展的起點,是為了爭取發展與擴大民族革命運動的勝利事業。 其次,有關行軍紀律的幾項條款,希望各位必須無遺漏地牢牢記住並切實遵守。再次,行軍時,一切軍事計劃和命令的行使由第11師李師長擔負全部責任,如若出現不遵守紀律者,或發生其他小問題,統由李師長處理。六軍的耿同志(筆者注:指第6軍教導隊副官耿殿君)任臨時參謀長。部隊行軍分前哨與後衛,前哨負責人是11軍1師的隋團長,由他率15名擔負起這一任務,在一天之內遇有事故發生可當場處理,然後報告。後衛也以15名組成一小隊,由司令部教導隊的一分隊擔任。給養的分配、馬匹的管理由孫軍需和王正茂負責。行軍的日記由總司令部的張秘書擔任。行軍的衛生由王醫官擔任。 10月28日 天明出發,先沿河前進十數裡,之後上岸。冰面有寸厚積雪,不濘不滑正好行軍,故速度大增。午後2時過後又轉入河道行軍,一師的孫軍需不慎掉進冰裂縫中,全身像個落湯雞凍昏了。遂令抬至樹林中生起篝火取暖,又因給養不足,早早宿營。本日行程約40裡,此處距方把頭密營約十數裡。 10月30日 天明出發,牛在行軍中成為拖累不堪之物,因在後面尚有未到達者,李師長前方等待,大隊先行。 今天行程中有大分水嶺。在向小分水嶺前進的時候,先頭部隊已經到達解把頭的密營,但後衛卻落在十數裡之外。日暮,道路又不好走,派人出去,先在溝裡宿營,已無法全部集合。 11月2日 因規定的工作未完,到上午10點方出發,司令部10時與大隊會合,政治委員張壽篯同志檢查教導隊全體隊員是否有違反紀律,很快就發現7名學員燒壞了衣服,當即下令,謂:「你們這種表現不僅破壞了軍紀,還無形中幫了敵人,軍紀森嚴,本軍難容。」接著,各該隊員再三請求,而且表明下列意志:「我們抗日數年,尚未完成任務,由於一時的不謹慎而脫離反日戰線是無法忍受的,當然違犯軍紀,必須改正。」並且由於全體學員保證今後不再違犯軍紀,政委怒容稍稍收斂,每人給予笞打20的處分。(筆者注:此為當時的一種體罰手段,用竹板打手心或用木棍打屁股。) …… 11月7日 停留一天。醫官忙碌異常,已經有十數人凍傷了腳,要動手術者5名,其他令用冰水洗腳塗藥…… 11月14日 ……去取給養者和3師給養者皆一同返此,什麼也沒有解決。據楊參謀報告,此次出發與敵人三次遭遇戰,所得給養幾乎全部損失,只剩馬三匹,苞米粒子一半鬥多,尚有隊員10名退向何處不明。(筆者注:就在這一天,他們到達湯原東部聯軍密營。這時天氣寒冷,戰士們還穿著單衣。為解決冬裝,張壽篯令小股部隊奔襲了鶴立崗,繳來了一些棉花和布匹和麻線等物。此後,戰士們自己動手用了三天時間做了些棉衣,部分又繼續前進,等待他們的當然是一天冷似一天的惡劣天氣和敵人的圍追堵截。) 1939年1月2日,已經先期到達海倫八道林子的王明貴收到了張壽篯的信,信中說:我已經率第三批西征部隊到達綏棱縣的白皮營。要火速送糧,以解燃眉之急!王明貴注意到,張壽篯在這封信上的每一個字旁都畫上了圈,以示萬分緊急。王明貴立即組織30匹馬,馱著糧食連夜前往白皮營。 第二天,當王明貴等趕到白皮營的時候,簡直不忍心去多看一眼正在取暖的戰士們:他們個個衣衫襤褸,部分穿棉衣的戰士,棉衣全被樹枝掛得破爛不堪,露出了棉花;沒有棉衣的戰士,身上披著棉被;沒有帽子,有的頭上纏了好幾層布。 頭髮蓬亂、眼窩深陷的張壽篯見到王明貴的第一句話就是:「糧食送來了嗎?」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長出了一口氣說:「這下部隊可得救了!」 至此,北滿抗聯各軍終於衝破敵人重圍,勝利完成了此次西征任務。 有道是「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在組織領導的此次艱苦卓絕的遠征的過程中,張壽篯——這位遼陽才子,揮筆寫下了文采四溢的《露營之歌》: 鐵嶺絕岩,林木叢生, 暴雨狂風,荒原水畔戰馬鳴。 圍火齊團結,普照滿天紅, 同志們!銳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來喲!果敢衝鋒, 逐日寇,複東北,天破曉, 光華萬丈湧。 濃蔭蔽天,野花彌漫, 濕雲低暗,足潰汗滴氣喘難。 煙火沖空起,蚊吮血透衫, 戰士們!熱情踏破興安萬重山。 奮鬥喲!重任在肩, 突封鎖,破重圍,曙光至, 黑暗一掃完。 荒田遍野,白露橫天, 野火晶瑩,敵壘頻驚馬不前。 草枯金風急,霜晨火不燃, 弟兄們!鏡泊瀑泉喚起午夢酣。 攜手吧!共赴國難, 振長纓,縛強奴,山河變, 片刻息烽煙。 朔風怒吼,大雪飛揚, 征馬踟躕,冷氣侵入夜難眠。 火烤前胸暖,風吹背後寒。 壯士們!精誠奮發橫掃嫩江原。 偉志兮!何能消減, 全民族,各階級,團結起, 奪回我河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