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八路軍120師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
二七 |
|
冀中部隊的軍政素質是比較好的。呂正操作為冀中軍區的主要領導,十分重視在各種艱苦條件下不斷提高戰鬥力。賀龍說:「老呂這個人首先有一條,他對黨的任務、決定是堅決執行的,對黨相信,組織觀念強;第二條,打日寇是堅決的;第三條,有群眾觀念。」他還說:「冀中戰士的質量可不低呀!他們見識廣,有文化,接受能力強,又吃得苦,只要兩塊玉米麵餅往肚裡一填,就解決問題了。睡覺也不要鋪蓋,連鞋也不脫,穿著衣服往炕上一滾就睡。才補進幾天,拿起槍來就衝鋒。這些兵,只要有好幹部帶,那還得了!」所以,賀、關兩人總是千方百計地幫助提高這支部隊。 賀龍、關向應及甘泗淇等人經常和冀中領導人在一起談思想、講工作、分析形勢、交流經驗,以實際行動團結和影響他們。冀中區有些幹部對保持統一戰線中共產黨和八路軍的獨立性問題認識不清。賀龍和關向應耐心地反復地給他們講洛川會議上確定的一些原則,向他們解釋:只有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才能真正鞏固統一戰線的道理,並向他們指出過去由於認識不清而在工作中作一些無原則讓步,給發展和鞏固統一戰線造成的危害,從而使冀中區一些領導人提高了認識,加強了地方黨和抗日政權的建設。 在軍隊建設、作戰指導思想、幹部使用等問題上,賀龍與呂正操談得更多。呂正操深情回憶說:「我們經常與賀龍同志一起研究問題,部署整個冀中區作戰行動;也經常一起行軍,一起宿營。在這期間,賀龍同志一有空就和我們閒談,天上地下,風土人情,無所不及,非常坦率。」「賀龍同志親切的教導,對我們冀中幾個負責人啟發教育很大。」 在廣闊的冀中平原上,120師以自己的模範行動不斷去影響冀中部隊。在冀中軍民中有很高的威望。呂正操、程子華經常發動冀中軍區部隊組織參觀團,到120師見習、座談、交流工作經驗,學習老八路的光榮傳統和作風。在此基礎上,120師司令部、政治部舉辦各種訓練班,幫助軍區部隊訓練幹部。據統計,在短短的幾個月中,120師舉辦了遊擊幹部訓練班、鋤奸幹部訓練班和敵工工作訓練班各一期,為冀中軍區部隊訓練了410名幹部。賀龍還主持了120師與冀中軍區幹部共同參加的參謀工作會議,總結經驗,交流思想。賀龍親自在會上講解了120師在冀中作戰的若干戰例,傳授作戰經驗,對冀中的幹部頗有啟發。 120師對冀中部隊的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呂正操後來說:「我們冀中幾個領導同志深深感到,冀中部隊能夠長期堅持平原遊擊戰爭,能夠經受1942年日軍發動的空前殘酷的大『掃蕩』,最後能為黨保存幾萬人的戰鬥部隊,是與賀龍、關向應同志親自指導,和120師部隊的傳、幫、帶分不開的。」 按照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的要求,120師進入河北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擴大自己。因此,賀龍、關向應來到冀中後,一方面在本地區發展120師,一方面要求活動于冀西的359旅719團不斷擴充自己。 在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行唐地區,有一個北譚莊。1939年7月,這個位於抗日烽火前沿的村子,寫下了它歷史上重要的一頁:八路軍120師359旅的719團與河北民軍——津南自衛軍在這裡進行了合編。 這一年春天,正是小麥揚花的季節。賀慶積作為359旅719團團長,正帶領部隊活動于晉冀交界的廣靈、靈丘、渾源、淶源一帶,突然接到旅部的命令,要719團向行唐山地區進發,到師部接受新的任務。719團遵令隨即出發,途經靈丘時,賀慶積和政委陳文彬到359旅旅部,見到了旅長兼政委王震,王震簡要地向賀慶積談了一下去行唐的任務,是要719團去與一支河北的民軍合編。 6月下旬,部隊到達了行唐地區。賀慶積接到通知,師長賀龍要召見賀慶積和團政委陳文彬。 賀慶積和陳文彬風塵僕僕,趕到了駐在阜平縣的王快村的120師師部,見到了敬愛的賀老總。他依然那樣魁梧健壯,神采奕奕。賀慶積向賀老總敬禮後,賀龍親切地和賀慶積、陳文彬握手道辛苦。落座後,賀龍稍微打量了賀慶積一下,以他那軍人特有的直率,開門見山地對賀慶積等人說:「這次調719團過來,要給你們一個新的任務,王鬍子跟你們說了吧!」 「是,王旅長已經和我們講了,要我們收編一支河北民軍。」賀慶積和陳文彬回答。 賀老總聽後,沉思了一下,著重地說:「你們719團,是咱們八路軍的正規主力團,連以上幹部都是長征過來的。這是一支很有戰鬥力的部隊。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對敵作戰,部隊減員很大。這次合編,就是要壯大我們的隊伍,把津南自衛軍這樣一個地方抗日武裝改造成真正的人民軍隊。考慮到津南自衛軍的具體情況,上級決定,合編後對外仍用津南自衛軍的番號,由原津南自衛軍的司令張仲翰同志任司令員,陳文彬同志任政委,賀慶積同志任副司令員。719團的一部分幹部,也要降為副職使用。怎麼樣?對組織這樣安排,你們能想通嗎?」 聽了賀龍的話,賀慶積和陳文彬都感到有點突然:合編後取消719團的番號,一部分幹部還要降職使用……這的確是個新情況。在到達師部之前,賀慶積等人思想上也作了一些準備,賀慶積等人都知道,「七·七」蘆溝橋事變後,抗日烽火燃遍了黃河兩岸,以抗日為旗號的「自衛軍」、「義勇軍」、「民軍」等一大批地方武裝揭竿而起,正如一句順口溜講的:「主任如牛毛,司令遍天下。」這些抗日武裝魚龍混雜、良莠不一。自稱為河北民軍總司令的張蔭梧,就是一個反動的傢伙。自從1937年底,聶榮臻司令員組建晉察冀軍區後,在敵後廣泛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吸收改造了一批成分好、有基礎的地方武裝。 今年年初,賀老總帶120師挺進冀中後,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迅速擴大冀中各分區的抗日隊伍。這一次,賀慶積原以為要719團來改編一支民軍,沒有想到竟會是這麼一個情況。但是,賀慶積和陳文彬都清楚,上級作出這樣的決定是經過周密考慮的,是從抗日大局出發的。特別是賀老總親自談話,更說明這次合編的重要。作為共產黨員,作為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必須個人服從組織,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想到這裡,賀慶積和陳文彬表示了決心,一定服從命令,服從大局,搞好這次合編。 賀龍聽後,捋了捋濃黑的一字胡說:「好!服從命令,顧全大局。這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你們思想通了就好,但是合編的事情很多,任務繁重,還會有人想不通哩。要多做工作,多講道理,讓大家從心裡贊成,這樣才算完成合編任務啊!」 賀龍召見賀慶積等人之後,關向應政委、甘泗淇主任和其他領導也分別找他們談話,具體闡述了這次合編的重大意義,研究了合編的方案和要求。進入7月份,兩支部隊的領導開始在一起共同研究合編的準備工作,從這時起,賀慶積認識了津南自衛軍的司令張仲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