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八路軍129師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
七〇 |
|
◎第八章 空前困難時期 ※31.緊箍咒 §「全力以赴的一戰」 百團大戰後,日軍重新思考了對會戰略,重新估計了華北佔領區的治安狀況,非常不情願地得出「被拖入持久戰的危險日益迫近」的結論。 為此,日軍大本營陸軍部制訂了《中國事變處理綱要》。《綱要》中寫道:如到1940年11月底與重慶政權未能實現和平,則不論形勢如何,——堅決轉入長期戰的戰略,徹底謀求重慶政權的屈服。 由於1940年7月的《更改軍備充實計劃》中明確規定今後幾年在華兵力定額逐年減少:1940年77萬,1941年65萬,1942年55萬,1943年50萬,迫使日軍不得不在兵力使用上精打細算。 日軍在逐年遞減兵力的同時,也認為「估計敵方戰鬥力也己消耗二、三成左右」。即使如此,由於「敵方士氣仍很旺盛」,為鞏固華北,「派遣軍由華中抽調兩個師團增援華北,以期徹底整頓治安」。 華中的兩個師團抽調華北,將成為華北日軍的最後一個「黃金時期」,他們清楚,一旦太平洋戰爭爆發,不僅不會再向華北增兵,而且只會從華北抽調兵力,增援太平洋戰場。因此,「全力以赴一戰」的看法就應運而生。 《華北治安戰》一書中寫道:參謀本部也逐漸露出一種傾向,認為應趁削減兵力計劃實施之前,全力以赴進行一戰。 當時的第二課高級部員服部卓四郎中佐回憶道總之,對華作戰已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不過由於在華兵力必須於1941年內縮減到平均65萬,因此,考慮世界局勢,乘目前仍保有72萬的兵力,必須先施加一次壓力,打好基礎。待1941年夏秋之後仍不見轉機時,便只有收縮兵力轉入持久態勢。 可以看出,「全力以赴一戰」的提法,是在「鑽空子」、「打擦邊球」。 《華北治安戰》中寫道:這種見解就是只採用武力戰,而把持久戰的戰略轉移推遲到1941年夏秋季之後。這並不是「中國事變處理綱要」的基本精神,但在綱要的「要領事項」中,把向長期戰轉移的時間規定為「結合指導全面局勢的適當時機——」,因而帶有靈活性。 這種頗具「靈活性」的提法也逐漸地影響了參謀本部,並反映到參謀本部的作戰指導方針中。方針認為,應「確立以中國和北方問題為主的方針」,並認為「今後極需集中精力於直接有助於解決事變的政治謀略及作戰謀略上」。 1941年1月16日制訂的《對華作戰指導計劃》又具體體現了參謀本部的作戰指導方針:直到1941年秋為止,應毫不鬆懈地繼續對華施加壓力,在此期間,竭盡一切手段,尤其利用國際局勢變化謀求「中國事變」得到定局。 日軍的計劃與意圖總是「自不量力」。抗戰之初,日軍叫囂要在三十月內征服中國,一年過去後,只實現了攻至武漢的表面上的佔領,反使自己陷入戰線長、兵力少、後方空虛的窘境之中。現在又提出有最後一搏味道的「全力以赴一戰」,「謀求事變得到定局」,沒料想,這「一戰」又是兩年多的時間。 §人災與天災 百團大戰後,抗日根據地面臨著更殘酷的鬥爭。其中有人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有來自對手的,也有來自「友軍」的。 日軍將全華北分為三類地區,即治安區,准治安區,非治安區。按日軍的定義,治安區指治安確立,僅依靠中國警備力量即可確保安定的地區。在這一地區分隊以下的行動自由,除遭受一些小規模的襲擾外,幾乎沒有破壞活動。 准治安區指軍事方面的治安大致安定,其他方面尚不安定,敵我勢力交錯的地區。在這一地區,小隊以下行動不安全,抗日力量對交通線的破壞頻繁,並對日軍的小警備據點襲擊頻繁。 非治安區指作戰討伐時暫時的消滅了抗日力量,但作戰結束後,又成為抗日力量的根據地,平常由抗日力量佔據的地區。在這一地區親日政權不能生存,日軍活動必須是大隊以上的兵力,有繼續組織作戰討伐的必要。 為此,日軍制訂了一個將准治安地區變為治安區、非治安地區變為准治安地區的計劃,並根據這三類地區的不同情況而分別採取了不同的措施。在治安區內清鄉為主,建立各種偽組織,並村編鄉,實行保甲連坐,強化奴役統治。對準治安區實行「蠶食」。顧名思義,一點一點地、在不知不覺間,將准治安區變為治安區。對非治安區則實行「掃蕩」。1941年以後,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比以前更瘋狂、更殘酷。在「掃蕩」過程中,日軍實行所謂的「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以圖徹底破壞抗日軍民的生存條件。從1941年初到1942年底,日軍對華北根據地進行千人以上的「掃蕩」就達174次、比前一年增加了三分之二,使用兵力累計達83.3萬人次之多。 除此之外,日軍在其交通線上,又增修了成千上萬的護路堡和封鎖溝牆,1942年,日軍華北佔領軍參謀長安達曾經公佈過一個數字:「華北堡壘己築成7700餘個,遮斷壕已修成11860公里之長,實為起自山海關經張家口至寧夏之外長城的6倍,地球外圍的四分之一。」 八路軍所處環境之惡劣,由此可見一斑。 但這尚不是全部。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始終沒有能夠全力以赴的與日寇作戰,是因為始終沒有擺脫虎狼夾擊的局面。百團大戰後,八路軍在面臨日寇殘酷進攻的同時,仍然沒有能夠擺脫國民黨在背後捅來的刀子。 1940年7月初,國民黨召開五屆七中全會,會上討論了進一步反共的問題,準備發動新的反共高潮,並提出「中央提示案」,強令中國共產黨取消陝甘寧邊區,縮編軍隊(不得超過10萬人),並全部集中到黃河以北之冀察地區。同時國民黨對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停止了對八路軍的一切供給。更為惡劣的是,以1941年1月「皖南事變」為開端,國民黨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在華北戰場上,國民黨的50萬軍隊,不僅繼續執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方針,不斷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進行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而且在「曲線救國」的投降、賣國政策下,有3萬餘人公開投敵,雖然他們嘴上說是為了保存實力,但實際上絲毫沒有放鬆對八路軍的進攻,從而加重了八路軍堅持華北敵後抗戰的艱巨性。 華北抗日根據地在遭受不斷出現的「人災」的嚴重摧殘時,天災也趕來湊熱鬧。這段時期,根據地遇上了百年少見的大旱災,莊稼歉收,有些地區人民吃水也成了問題。旱災過後又是蝗災、水災、雹災,真應了「禍不單行」這句俗話,有些地區幾種災情反復交錯發生。在太行區,災情遍及太行軍區的6個專區中的4個,急待救濟的災民達35萬人,占當時全區人口的23%,此外,從冀西、豫北和黃河以南國民黨統治區逃過來的難民還有7萬多,需要安置。全區軍民的吃飯、穿衣成了第一位的問題。 這個時期,動員一切力量戰勝空前嚴重的災荒,成為密訓黨政軍和人民群眾關係,推動一切工作的前提。 天災與「人災」裹挾在一起,使已經處於艱難困苦中的抗日根據地進入了一個更加困難的時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