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
一六二 |
|
三天之後,9月18日,老地方,原班子。 仍是比姆先發言。一上來,他便聳人聽聞地宣佈:我有一個新的建議。然後,他很有些激動地闡述道:中方除非進行單獨和集體的自衛,否則應放棄對金門和馬祖使用武力與施行武力威脅。苦果,美方將設法使金門和馬祖不被使用於對大陸或其它沿海島嶼進行攻擊或挑釁行動。 原來如此。比姆的「新意」新就新在字面上雖不提「停火」了,但實質上講的還是「停火」,並且,是要在中國大陸和金門、馬祖之間,劃一條永久停火線。此線既成,中國領土大概亦將被永久割裂矣。 王炳南微笑著告訴自己的談判對手:大使閣下,你剛才的講話使我想起了中國的一個成語,新瓶裝舊酒。你不能企望僅僅更換一個標簽,中國就把那杯苦酒喝到肚裡去的。 比姆的臉拉得很長,脹得通紅,嘴角在不規則地抽動,但他仍然不失外交家應有的風度:王大使,能否告訴我什麼樣的酒你才會把它喝下去? 王炳南說:我還是希望通過你我的努力,找到一種我們可以共同品嘗的好酒。我建議,我們是否可以就下列幾點深入討論,並達成正式協議: 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臺灣和澎湖列島是中國的領土,金門、 馬祖等沿海島嶼是中國大陸的內海島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有權採取一 切適當的方法,在適當的時候,解放中國的這些領土,這是中國的內政, 不容許外國干涉。 2.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保證從臺灣、澎湖列島和臺灣海峽撤出它的一切 武裝力量。 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直接威脅廈門、福州兩海口的,為國民 党軍隊所佔據的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必須收復。如果國民黨軍隊願意 主動地從這些島嶼撤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不予追擊。 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在收復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以後,將 爭取用和平方法解放臺灣和澎湖列島,並且在一定的時期內避免使用武力 實現臺灣和澎湖列島的解放。 5.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一致認為,在臺灣海峽公 海和公海上空的航行和飛行的自由與安全,必須受到保證。 毛澤東、周恩來為王炳南悉心準備的這份「要點」,立場不變,然字裡行間,確誠心誠意想探索出一條繞過險灘惡礁,順達彼岸的新的航路。其中,「和平解放」的提法最為新鮮醒目。通觀中國共產黨解決臺灣問題方針政策的演進發展,此一概念的存在期相當短暫,但卻非常重要,為「武力解放」轉換到「和平統一」間必不可少的中間鏈條和過渡式,表明早在五十年代,一個全新的統一中國大思路已在中共領袖們的頭腦中萌芽。關於蔣軍撤離金、馬不予追擊和美軍撤出臺灣海峽暫不攻台的承諾,也都包含了真摯的善意、閃爍著智慧的光點,著實可供任何一位負責任的美國政治家、戰略家掩簾深思伏案長考。 比姆與左右助手交頭耳語幾句,然後,用一句難得的幽默來稀釋表情的乾澀:非常遺憾,王大使,美國的苦酒你無法下嚥,而中國的烈性酒看來我也很難接受…… 會談又陷僵局。 結果並沒有出乎意料。中國和美國雖然都在談論「和平」,但中國要的是臺灣回歸祖國懷抱、兩岸逐步走向統一的「和平」。美國要的是讓中國永遠保持分裂狀態的「和平」。終極目標原本不同,行動起來豈能不南轅北轍。 最後,雙方繼續在唯一的問題上沒有分歧地達成了協議:三天后再談。 * * * 以後的會談幾乎就是「原版」的複製品,每回,王炳南和比姆都是在互相提防和壓抑的氣氛下,你談你的,我說我的,無興而來,不歡而散。中美會談像一塊推不動的巨石,毫無進展。 明知談不攏,何必白費唾沫耽誤功夫?國際談判桌上,憤起退場拍案罷談拂袖而去的事例是屢見不鮮的。然而,中美會談卻照舊一次次進行、一版版複製,瀝瀝拉拉拖泥帶水地一談就是15年,據說,這一奇特罕見反常古怪的歷史現象,引起了諸多現代歷史學家的興趣。 1979年,中國退休副外長王炳南飛越太平洋,首次訪問美國。20多年前轟動世界的中美大使級會談中的三位對手約翰遜、比姆和卡伯特也已退休,在安享晚年中撰寫自己的回憶錄,他們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一樣接待了王炳南。當王炳南同他們緊緊握手,微笑著互相審視對方的變化時,都抑制不住激動和興奮。賓主觥籌交錯,往事栩栩,宛若昨日,誰曾想到,昔日談判桌上唇舌交鋒的對手,今日會像故友一樣在宴會桌上談笑風生。四位經歷了中美關係史上一場特殊的談判和鬥爭,這一切在歷史的長河中雖已成過去,使人有「逝者如斯夫」之歎,但無論王炳南,還是美方的三位,以及整個美國外交界,都頗為一致地認為,中美能夠建交,跨入發展關係的新的歷史階段,同過去的中美大使級會談及其所起的作用是分不開的。給一場勞而無功的馬拉松談判下一個「功莫大焉」的結論,其中豐富的內涵,確實值得史學家們去潛心研究一陣了。 王炳南生前回憶:中美大使級會談使中美兩個大國在互不承認的對立情況下,有了一個溝通和聯繫的渠道。兩國互不承認,卻有會談關係;沒有外交關係,卻又派出大使進行長期會談;雙方還可以達成某種協議,創造了協議上你講你的、我講我的新寫法。從某種意義上說,大使級會談就是中美在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兩國關係,甚至比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在某些方面聯繫得更多。因此,兩國雖然隔絕,卻是互相瞭解底細的,這就是中美大使級會談15年的意義所在。最終,我們在會談中一再重複的關於在臺灣問題上中國政府的立場,得到美國政府的承認。儘管這個問題現在仍然是中美關係發展的障礙,儘管美國政府還在這個問題上枝節橫生,但歷史的潮流畢竟滾滾向前,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歷史證明,這是無可阻擋的。 美國史學家的多篇論著,基本上贊同王炳南的看法,當然,站在美國的角度,也有許多新鮮觀點補充,例如,普遍認為:中美不論談出了什麼,而正在進行會談這件事情本身,對企圖不顧一切發動軍事冒險的蔣介石有一種制約作用,這種作用在1958年和1962年臺灣海峽緊張危機時表現得尤為明顯。中美恢復和保持接觸,臺灣便不敢輕舉妄動,從而有效扼制了可能導致世界大戰發生的誘因。很多文章引用了美國第三任談判代表卡伯特對王炳南說過的話:「如果蔣介石想不負責任地行動(針對中國大陸的軍事行動),我們兩家(中美)就聯合起來制止他。」 據說,臺灣一些情報高官在美國曾調閱了中美大使級會談的整個記錄卷宗,他們承認,中共代表始終是堅持了原則的。 我曾設身處地想,臺灣看到了卡伯特的講話,瞭解了老美的內心想法後,又當作何想? 3 9月29日清晨,東方的第一線曙色剛剛爬上窗臺,蔣介石便和衣而起,來到陽臺上,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他一向起居有矩,作息循時,唯今日破例,晨起得格外早。 今天的日程已經排定,他將召開一個規模很大約記者招待會。他喜歡在傳媒上曝光亮相,作記者們捕捉的焦點。但,採用記者招待會這種方式卻並不多用。可見,今天的事情很是重要,他有許多想法要講,並希望全世界都能夠聽到。 侍從輕輕來到身後,手捧著綴有勳章的一級上將軍禮服佇立恭候。在臺灣,他公開場合通常只著長袍馬褂、中山服和軍裝三種服飾,分別代表了相關活動所具有的普通、重要和重大三個層次。將接見新聞界的活動定性為「重大」,來台後,大概還是頭一次。 回到房間,更衣畢,他開始閱讀蔣經國為他準備的問答提示,並不時旁批筆錄一些今天必須要說的話。他在構思推敲這些話語時,心中不光有臺灣海峽彼岸的老對手——毛澤東,還有太平洋彼岸的老盟友———艾森豪威爾。 今天這個記者招待會,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美國人而召開的。這些天,累積的對美國人的怨尤和惱怒已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他認為,要說索性就公開講,因為美國人已經講了許多對臺灣不負責任的話,必須給以明確的答覆。即使毛澤東躲在一旁看熱鬧也無妨。非此,怕很難引起華盛頓的震動和重視了。而如果華盛頓總是同他的想法擰著勁,那才是應了鷸蚌相爭的故事呢,只會促成毛澤東扮演那個垂手得利的老漁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