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
一一二 |
|
苦無解題良策時,從廈門前指傳來好消息,在前指雲頂岩觀察所、友鄰部隊鵲鳥吉和160高地觀察所,可看到敵812、813炮位,且視界良好,便於修正射擊。 一個念頭在營長腦袋裡一閃:如果營觀察所測定方向偏差量,三個友鄰側方觀察所測定炸點距離偏差量,難題不就放屁拉稀痛痛快快解決了嗎?又一想:恐伯辦不到,雲頂岩是上級觀察所,另兩個是兄弟部隊觀察所,怎麼好向人家下達指令嘛。 但還是把想法向上級反映了。上級答覆很乾脆:考慮那麼多婆婆媽媽的就別打仗了,打起來,你就是總指揮,需要哪家配合你直接通報要求! 營長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了。 射擊開始。營長以戰場最高首長名義向上級、友鄰和自己的4個觀察所下達命令,本營觀察所率先標定計算諸元;炮兵發射;雲頂岩觀察所為主修正距離;其他友鄰兩觀也交會出炸點偏差量,提供修正參考數據。 打到1543發時,下令暫停。各觀察所統計:812號冒濃墨煙5次,升起灰白色爆煙2次; 813號直接命中炮床17發,3、4炮工事上有兩個大窟窿,起火6次,冒濃黑煙4次,持續燃燒2小時35分。可以判定,殲滅兩目標目的已經達成。 營長來了。指示炊事班宰豬6頭,給雲頂岩觀察所送去,片,友鄰觀察所送去2片,其餘全燉紅燒肉,一定要讓全營過一回「肉癮」,「香個夠」。 偵察兵們也神氣了,拍胸脯說:咱4個觀察所8只眼睛瞪得電燈泡那麼大,要是還看不明白,這會兒咱就不吃豬肉吃豬屎去: * * * 兩千多年前,孫子把「計」作為其13篇兵法的首篇,擺在了「作戰」之上,他認為,先有「計」而後有「戰」,乃戰爭邏輯使然。 兩千多年後的金廈炮戰,透過幾十萬發炮彈所爆揚起的烈焰硝煙,人們看到的不光是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們的心計謀略,還有前線將士那無與倫比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戰士的可愛在於,大概沒有幾個學過孫子兵法,但他們已用許許多多的戰果印證詮釋了中國古代的軍事理論家千秋閃光的至理名言——兵者,詭道也。 5 案頭,放有一份福州軍區炮兵司令部殲滅大金門金龜山地區敵炮兵連的戰鬥總結。 閱畢,我這個炮兵門外漢的第一讀後感是:炮兵打仗真精密。 炮彈脫離炮口到命中目標,在空間劃出一條弧形的彈道。實戰中,正確的彈道只有一條。而影響彈道正確的因素卻有幾十個。在計劃和實施過程中,將干擾因素逐一迅速排除,使彈道始終沿其唯一正確的方向延伸,要求高超的技藝,要求訓練有素。 當我借助《軍事大辭典》,一知半解地讀懂了那份「戰鬥總結」時,我的面前仿佛矗立起一架運擺與天文同步的時鐘,我讚歎它每一個部件以及部件與部件之間的精密,當然更讚歎能使它如此精密的人。大炮本是一具投射爆炸物的機器,它是極其精密的,但倘若少了炮手的精密,仍只能得到距預期遙遠且一點也不精密的結局。 一、敵情和我方使用的兵力 大金門金龜山反斜面山角下敵508、509兩處155榴炮陣地(估計8門) 系敵前沿火力骨幹之一,位置比較遮蔽,且有堅固的永備工事,幾年來對 我陣地不斷進行射擊,因此決定給予該兩陣地之敵炮兵以殲滅性的打擊。 參戰炮兵計有152加榴炮一個營、155榴彈炮一個連。兩個陣地的射向均與 敵陣地正面接近直角,觀目和炮目距離均1萬1千公尺以上。另外,各有一 個122榴炮營對兩個目標進行覆蓋射擊。 觀察所至目標稱觀目距離,火炮至目標稱炮目距離。試驗證明,當兩目距離均超出1萬公尺時,用同一門火炮,裝定同一諸元,由同一組炮手用同一操作手法連續發射多發相同的炮彈,炸點也不能重合於一點。這種炸點圍繞目標有規則散佈的現象是正常的,炮彈最大散佈間距可達50米。 所以,炮兵打擊遠距離目標除計算準確外還必須按一定比例多打炮彈,在散佈率中求命中率。多打炮彈可以是一門炮向一個目標發射若干發,也可以是多門火炮向同一個目標發射。此役我對敵火炮達至3:1,既符合我軍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傳統戰法,也是為了以「量」求「質」,確保炸點與目標能夠較精密地重合為一。 二、對敵炮陣地偵察標定的方法 金龜山敵炮兵陣地雖然位置比較遮蔽,但並非絕對不能觀察,可以看 到其發射煙的根部。 首先將觀察所的人員、器材進行了分工,營的主觀和側觀均指定了專 人負責標定敵炮。另外指定人員負責交會我炮彈的炸點。使得對敵炮的標 定和我方炸點的修正互不干擾混淆,減少了錯亂。 除對目標進行精確的標定外,並對目標周圍明顯的易於觀察的幾個點 也進行交會標定,以便作為研究判斷敵炮位的依據。 召集了連長、指揮排長,結合對目標附近地形情況的研究,判定目標 的位置。如金龜山後邊是流沙地,判斷敵炮不可能配置在沙地上,同時由 於能觀察到敵炮發射煙的根部,所以判斷敵炮位也不會在山腳下。另外敵 炮的發射火光還看不到,說明敵炮陣地前邊有一定高度的遮蔽物。因此可 判斷敵炮位在反斜面的中部。 作戰決心來自果斷的判斷,正確的判斷離不開經驗的累積。實用的經驗還必須有對敵情詳盡的瞭解做依據。李源河老人說:為了搞清金龜山後邊的土質,我們先後找了不下十來個曾到過金門的老百姓瞭解,然後帶著幾個老鄉在廈門到處轉悠,直到他們在一架小山前很一致地說「金龜山的沙土同這裡一模一樣的」為止。經實地勘察,這樣的土質確實不適宜炮兵構工,我們才敢斷定,敵人的炮陣地是在金龜山反斜面的半山腰而不是山腳下。 三、發射陣地的準備 射擊前炮手班進行了分工,為了減少射彈散佈,提高射擊精度,各炮 把瞄準手、裝填手固定起來,使其按照統一的手法裝填和瞄準。 每門火炮架尾都進行了加固,在駐鋤與牆壁之間放置枕木,千斤底盤 用木樁固定其四個角,炮前土地灑水打平夯實,使火炮在射擊中始終保持 平穩姿態。 組織了技術保障組,戰前對所有火炮進行了一次技術檢查,對鬆動零 件螺絲進行修復,各炮並進行了零位零線的水平檢查校正。 平日彈藥供應的批號、彈重、等級不統一,這次射擊前儘量也按批號、 彈重、等級、射擊先後次序進行了調整,做到了以一個排一門為單位統一 批號。因而減少了射擊中檢驗射的次數,保證了射擊精度。 在1萬1千米的距離上,一門火炮若想擊毀另外一門火炮,陣地射擊準備是否合乎要求和射擊操作是否統一精確,關係至大。 火炮零部件特別是瞄準裝置必須處於絕對完好狀態,不能有絲毫鬆動,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肉眼和手完全覺察不到的一根頭髮絲的空隙,將使彈著偏差數十米。 瞄準的眼法和手法必須絕對一致,發發不變。試驗證明,人與人觀看瞄準水平汽泡居中位置會產生只有儀器才能檢測出來的習慣性誤差,因此,兩個瞄準手輪流打一門炮,有時彈著竟可偏差百米以上。另外,炮彈裝填的緊或松,拉火用力的猛或柔,都會影響射擊精度,如拉火用力過猛,會使落彈偏離20——30米。因此,要求射擊全過程中,瞄準手、裝填手應各固定為一個人。 火炮架設必須力求穩固,不能發射一發後便大幅蹦跳移位。最佳的狀態是使炮身的後座力概略地置於兩炮架中央。這就要求兩助鋤(大架)不但堅固,而且堅固程度一致,一邊過堅一邊過弛均會造成火炮後座受力不均而導致射彈散佈過大。 炮彈的批號、彈重、等級也應力求統一有序。檢驗表明,不同廠生產的同種類炮彈,或同廠不同年份生產的同種類炮彈,彈著均有誤差。與注射不同批號的青黴素必須重作皮試的道理一樣,炮彈的批號太亂,就得重作檢驗射。可想,戰鬥發起一邊打一邊作試驗怎麼得了。避免的辦法唯有戰前細緻準備,將炮彈分類按批號擺放好。 重有千斤,輕若遊絲。大炮是威猛偉力的象徵,伺弄它卻是一件女人描眉畫唇般的精細活。 四、指揮所人員分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