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藝文類聚 | 上頁 下頁 |
鶴 |
|
韻集曰:鶴,善鳴鳥也。 《周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毛詩》曰:鶴鳴,誨宣王也,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言身隱而名著也。〕《左傳》曰: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 《易通卦驗》曰:立夏清風至而鶴鳴。 《春秋說題辭》曰:鶴知夜半。 《韓詩外傳》曰:晉平公遊於河而樂,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也,舡人蓋胥跪而對曰: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昆山,無足而至者,猶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何患無士乎,公曰:吾食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暮食不足,朝收市賦,吾可謂不好士乎,對曰:夫鴻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耳,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加下,今君之食客,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將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新序雲,晉文公遊西河,舟人固桑對也,說苑,趙簡子遊於河,舟人古桑對,凡三書皆同也。〕 列子,詹何曰:聞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弓弱纖繳,垂〔《太平御覽》九百十六作乘。〕風振之,連雙鶴於青雲之際,用心專,動手均也。 《墨子》曰:禽子問曰:多言有益乎,對曰:蝦蟆日夜鳴,口乾而人不聽之,鶴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乎。 《莊子》曰: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又曰:老子謂孔子曰:夫鶴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離騷》曰:緣鵠飾玉,後帝具饗,〔後帝謂殷湯也,言伊尹始仕,緣烹鵠鳥之羹,脩飾玉鼎,以事殷湯,湯賢之,遂以為相也。〕 《史記》曰:齊王使淳於髡獻鶴於楚,出邑門,道飛其鶴,徒揭空籠以見楚王,曰:齊王使臣獻鶴,過於水上,不忍鶴渴,出而飲之,飛去,吾欲絞頸而絕,恐人議吾君以鳥故,令士自殺,吾欲買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欲赴他國,痛吾兩主使不通,故來受罪,楚王曰:善,〔說苑,魏文侯使舍人蔡無澤獻鶴於齊,其事同之也。〕 《神異經》曰:西海之外有鶴國,男女皆長寸,為人自然有禮,好經論跪拜,壽三百歲,人行如飛,日千里,百物不敢犯之,惟畏海鵠,鵠過吞之,亦壽三百歲,人在鵠腹中不死,而鵠一舉千里,〔張茂先曰:此陳章對桓公也。〕 淮南八公相鶴經曰:鶴,陽鳥也,而游於陰,蓋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也。 《東觀漢記》曰:章帝至岱宗,柴望畢,鵠三十從東南來,經祀壇上。 《竹林七賢論》曰: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 《琴操》曰:商陵牧子,取妻五年無子,父兄將欲為改娶,妻聞,中夜驚起,倚戶悲嘯,牧子聞,援琴鼓之,痛恩愛之永離,因彈別鶴以舒憤,故曰別鶴操。 晉《八王故事》曰:陸機為成都王所誅,顧左右而歎曰:今日欲聞華亭鶴唳,不可複得,華亭吳國拳縣郊外之野,機素遊之所。 《陶侃傳》曰:侃丁母艱,在墓下,忽有二客來吊,不哭而退,儀服鮮潔,知非常人,隨而看之,但見雙鵠飛而沖天。 《抱樸子》曰: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述異傳曰:荀朅事母孝,好屬文及道術,潛棲卻粒,嘗東游,憩江夏黃鵠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自霄漢,俄頃已至,乃駕鶴之賓也,鶴止戶側,仙者就席,羽衣虹裳,賓已歡對,辭去,跨鶴騰雲,眇然煙滅。 《異苑》曰:魏安釐王觀翔鵠而樂之,曰:寡人得如鵠之飛,視天下如芥也,客有隱游者聞之,作木雕而獻王,王曰:此有形無用者也,夫作無用之器,世之奸民也,召游欲加刑焉,遊曰:大王知有用之用,未寤無用之用也,今臣請為大王翔之,乃取而騎焉,遂翻然飛去,莫知所之。 《世說》曰:僧支道林好鶴,時有遺其雙鶴者,翅長欲飛,林意惜之,乃鍛其翮,鶴軒翥不能複起,乃舒翼反頭視之,如似懊惋,道林曰:既有淩霄之姿,何肯為人耳目玩乎,養令翮成,遂放飛去。 《風土記》曰:鳴鶴戒露,此鳥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聲,因即高鳴相警,移徙所宿處,慮有變害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