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選集 > 堯山堂外紀 | 上頁 下頁 |
朱元璋 |
|
卷七十八 國朝 高皇帝 〔元天曆戊辰婁宿降靈,帝以是年九月十八日丁醜未時生。生時河上取水澡浴,忽有紅羅浮來,遂取衣之,故所居名紅羅幛,鄰有二郎神廟,其夜火光照耀。及天明,廟徙東北百余步。自是室中常有神光,每響晦將臥,忽煜爚若焚,家人慮失火,亟起視之,惟堂前供神之燈耳。及討元,旗幟戰帽襖裙,皆用紅色,蓋以火德王,色尚赤故也。〕 皇考仁祖淳皇帝,先家泗州盱眙,有第一山,元人文若題詩其上曰:「汴水東流過舊京,恢圖妙算入皇明。暫攜諸將停歸騎,來看中原第一城」。詩作於元,而『皇明』之句竟與國號相符,蓋亦異雲。 高廟既葬仁祖淳後之明年為至正乙酉,誰楚間童謠曰:「富漢莫起樓,窮漢莫起屋。但看羊兒年,便是吳家國。」至即吳王位元年丁未,即羊兒年也。明年戊申,建元洪武,六月壬寅,彰德路天寧寺塔忽變紅色,自頂至踵,表裡透徹,如煆鐵初出於爐,上有光焰進發。自二更至五更乃止。癸卯、甲辰,亦如之。先是河北有童謠雲:「塔兒黑,白人作主南人客;塔兒紅,朱衣人作主人公。」其應如此。 高廟在軍中,喜閱經史,操筆成文,雄渾如元化自然。征偽漢至瀟湘,賦詩雲:「馬渡溪頭苜蓿香,片雲片雨至瀟湘。東風吹醒英雄夢,不是咸陽是洛陽。」 高廟《詠菊》詩雲:「百花發,我不發;我若發,都駭殺。要與秋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又《詠雪》詩雲:「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空中不見打羅聲,萬里江山都是面」。又《詠扇面紅木犀》雲:「月宮移就日宮栽,引得輕紅入面來。好向煙霄承雨露,丹心一點為君開。」 吳元年初置翰林院,以陶安為學士,聖祖賜以一對曰:「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天兵圍集慶路,與元兵大戰,元兵解去,乃堅守江左。見驛中有七歲兒居其中,上問之,對曰:「臣故父當此役,今臣代父耳。」上曰:「善對乎?」曰:「然。」上曰:「七歲兒童當馬驛」。即對曰:「萬年天子坐龍庭。」上大喜,蠲其役。 太平府不惹庵,太祖既渡江,嘗題詩於壁,後庵僧洗之。及有天下,僧乃獻詩雲:「御筆題詩不敢留,留時只恐鬼神愁。曾將法水輕輕洗,猶有餘光射鬥牛。」 太祖微時,于鳳陽城中遇一遊僧,手持小磬,號於眾曰:「擊磬賣詩,聲絕詩就。」太祖因指雞卵為題,僧隨念雲:「一塊無瑕玉,中涵混沌形。忽然成五德,叫落滿天星。」 太祖嘗微行入酒坊,遇一監生,時坐客滿案,乃移土地神幾與生對席,問其裡居,則四川重慶人也。帝因屬句曰:「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生應曰:「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帝又舉翣幾小木命生賦詩,應曰:「寸木元從斧削成,每于低處立功名。他時若得臺端用要向人間治不平。」帝喜,明日召生命為按察使。(秣陵人。家供土神於地,始此。) 太祖嘗游一廢寺,壁間畫一布袋僧,墨痕尚新,旁題偈曰:「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藏。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以何妨!」帝為政尚嚴猛,故以此諷之。亟命索其人,不得。 高廟賜都督楊文詩雲:「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懸秋水呂虔刀。馬鳴甲胄乾坤肅,風動旌旗日月高。世上麒麟終有種,穴中螻蟻更何逃大標銅柱歸來日,庭院春深慶百勞。」 高廟賜善世法師文彬《鳳陽行》雲:「老禪此去正秋時,臨淮水碧見蒼眉。月明淮海鏡清影,廣寒處處影常隨。水簾洞口溪雲白,知是山人愛遊客。淮海月高天氣涼,西風凋葉櫬長陌。清霜將降雁鳴天,淮之南北盡平川。荊山神禹鑿,役使多幽玄。禪心若欲與對越,切莫將心戀丹闕。野人本與紅塵隔,且去溪邊弄明月。」 高皇后薨,臨葬期,風雨雷電,帝甚不樂,忽召僧宗泐至曰:「太后將就葬,爾其宣偈焉。」泐即應聲曰:「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帝甚悅。頃忽朗霽,遂啟輀,詔賜泐白金百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