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永樂大典 | 上頁 下頁
卷一萬三千一百九十四 中


  一送·中

  百發百中

  《史記·周紀》蘇厘謂周君曰:秦破韓、魏,僕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皆白起也。今又攻梁,梁破則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說起乎?曰: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射之而百中。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於其旁曰:善,可教射矣。養由基怒,釋弓劍曰:客安能教我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詘右也。夫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不以善息少焉。力衰氣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百發盡息,今破韓、魏,僕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公之功矣。今又將兵出塞過南周,陪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不如稱病無出。

  【太平廣記】

  貞元末,閬州僧靈鑒善彈。鄭匯為刺史時,有當家名寅,讀書善飲酒,匯甚重之。寅嘗詣靈鑒較角放彈,寅指一樹節相去數十步,曰:中之獲五千。寅一發而中之,彈丸反射而不破。靈鑒控弦,百發百中,皆節陷而丸碎焉。

  發無不中

  【晉書·魏舒傳】

  後將軍鐘毓每與參佐射,舒常畫籌而已,毓不知其善射,舒客范閒雅,發無不中。

  一發正中

  【東漢書】

  呂布在徐州時,袁術遣紀靈等攻劉備。備求救於布。布馳赴之頓沛城外,遣人召備並請靈等共飲。布謂靈曰:玄德,布弟也,為諸君所困,故來救之,布不喜合鬥,但喜解鬥耳。乃令植戟于營門。布彎弓曰: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中者,當解兵;不中,可令決鬥。布一發正中戟支。靈等皆驚曰:將軍天威也。各罷去。

  《漢書》:

  賈堅射牛百步外,兩拂肩摩腹曰:不中為奇,中之何難?一發中之。

  一發俱中

  【北史賀扳允第勝傳】

  勝至關中,從晏昆明池,時有雙鳧游池上。周文授弓矢於勝,曰:不見公射久矣,請以為歡。勝射之,一發俱中,因拜曰:使勝得奉神武,以討不庭,皆如此也。周文悅,由是恩禮日重。

  七發五中

  【北史】

  豆盧寧驍果善騎射,魏永安中以別將隨。朱天光入關破萬俟醜奴,嘗與梁定遇于平涼州,相與肄射。乃相去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定服其能,贈遺甚厚。

  十發俱中

  【北史·長孫晟傳】

  晟善彈射。一日賜射于武安殿,選善射者十二人分為兩朋。啟人可汗曰:臣由長孫得見天子,今日賜射願入其朋。許之。時有鳶群飛,上曰:公善彈,為我取之。十發俱中,並應丸而落。是日百官獲賚,晟獨居多。

  每發輒中

  【南史·列傳】

  韋載曆位義興太守。陳武帝誅王僧辯,乃遣周文育襲載。載嬰城自守。所屬縣並陳武舊兵,多善用弩。載收得數十人,系以長鎖令所。親監之,使射文育軍,約十發不兩中者死。每發輒中,所中皆弊。相持數旬,陳武帝聞文育軍不利,以書喻載以誅王僧辯意,並奉梁敬帝敕。乃以眾降陳。

  十發十中

  【南史·齊宜都王鏗傳】

  鏗善射。常以堋的大闊曰:終日射侯,何難之有。乃取甘蔗插地,百步射之,十發十中。

  十發九中

  【宋王黃州小畜集】

  天道如張弓,賦左馬右人落彀中,而不失十發九中,視掌上而彌親。

  三發三中

  【唐韓昌黎集·薛助教墓銘】

  唐薛公達少氣高,為文務出於奇,舉進士。補家令主簿佐鳳翔軍。軍帥九月九日大會射,設標的,高下百數十尺。令曰:中,酬錦與金若干。一軍盡射莫能中。公執弓,腰二矢指一矢以興,揖其帥曰:請以為公歡。矢三發三中。眾大呼笑。帥不喜,因自免去。

  【遼史】

  道宗長子六歲善射矢。三發三中。上曰:聯祖宗以來騎射絕人,威震天下。

  【金史·太祖紀】

  甫成童即喜射。一日遼使坐府中,顧見太祖持弓矢使射群鳥,連三發皆中。遼使矍然曰:奇男子也。

  【元程雪樓集】

  《袁府君神道碑雲》:

  公出督江上兵,城中大駭。君密捕斬首亂數人,乃安諸將,益桀驁日以語侵君且請較射,君先發三矢三中,眾驚服。

  馳射無不中

  【唐書】

  沙陀李國昌,為振武節度,以其子克用殺雲州防禦使段文楚,得罪於朝,舉宗奔達靼。其酋長欲圖之,克用得其計。因豪傑大會,馳射百步外針芒木葉無不中哉,部人大驚,即倡言今黃巢為中原患。一日,天子赦我,願與公等南向定天下,庸能終老沙磧哉!達靼知不留乃止。

  謂一事中

  【朝野類要】

  三場內只第一場合格,及補試內只大經合格。蓋恐黜下之可惜,故以此勉其學者,惟武舉只弓馬合格者,待補謂之一事中。

  射命中

  【漢書】

  李陵,字少卿,將勇敢,屯張掖。天漢二年,貳師將軍出酒泉擊匈奴於天臺,召陵欲使為二師將輜重。陵叩頭曰: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

  挽強命中

  【元史】

  《張圭傳》:

  少能挽強命中,嘗從其父出林中,有虎,圭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軍盡歡。

  激箭旁中

  【史記】

  北齊時謠曰:本欲尋山射虎,激箭旁中趙老。

  精射知中

  【尚意譬喻論策】

  《見事之精章》:

  精於射者,知中於未發。

  應口而中

  【酉陽雜俎】

  隋末有督君謨善射,閉目而射,應口而中。雲:志在目則中目,志在口則中口。

  前期而中

  【經子法語】

  莊子前期而中善射者。

  刃射不中

  【太平廣記】

  漢淮南王劉安折節下士,有八公詣門,鬚眉皓白,曰:聞王好射,故來相從,未審王意有何所欲,吾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

  投壺而中

  【左傳】

  昭公十二年,晉侯以劑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晉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為諸侯師中之。劑侯舉矢,曰: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寡人中此,與君並興亦中之。伯瑕謂穆子曰:予失辭吾固辭諸侯矣。壺何為也?以其中雋也。齊君弱,吾君歸弗來矣。

  言必有中

  【論語】

  《先進篇》:

  子曰:夫人不言,

  言必有中。

  【吳志】

  顧雍,字元歡,領尚書令,為人不飲酒,寡言語。孫權嘗歎曰:顧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飲宴歡樂之際,左右恐有酒失,不敢肆情。權亦曰:顧公在坐,使人不樂,其見憚如此。出《群書類對·事苑》。

  億則屢中

  【論語】

  《先進篇》: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禍不能中

  【冠子】

  雲:聖王者有聽決疑之道,能屏讒、擢賢、逆淫辭,絕流語,去無用、絕朋黨之門。嫉妒之人,不得著明。非君子術數之士,莫能當前。故邪不能好,禍不能中。

  巧發奇中

  【史記】

  《封禪書》:

  李少君亦以祠龜穴穀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少君善為巧發奇中,常從武安侯飲,坐中有年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老人為兒時,從其大父行,識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見上。上有古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寢已而。案其刻果然,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

  奇中

  【清波雜誌】

  政宣間除擢侍從以上,皆先命日者,推步其五行休咎,然後出命。故一時術者,謂士大夫窮達在我可否之間,朝士例許於通自衢下,馬從醫蔔,因是此輦,益得以憑依。今談天者,既出入貴人門第,揣摩時事,以售其話,偶爾符合,遂名奇中。蔔以決疑卦影乃驗,於日後反致。人疑死生禍福貴賤各有定分,彼焉能測造化之妙。

  不幸言中

  【筌翁貴耳】

  《左傳》:

  定公十五年,邾子來朝。子貢曰:以禮觀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高仰驕也,卑俯替也。驕近亂,替近疾,君為主其先亡乎?夏公薨,仲尼曰:賜不幸言而中。

  計幸時中

  【史記】

  張良謂高帝曰:陛下用臣計,幸而進中,臣願封留足矣。詳戶字

  占無不中

  【吳志】

  劉遭亂避地,客遊廬陵,事孫輔以明天官達,占數顯于南土。每有水旱寇賊,皆先時定,期無不中者,輔異焉。以為軍師,軍中鹹事之,號曰神明。

  擲劍獨中

  【東漢書】

  《南蠻傳》:

  巴郡南,郡蠻初末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于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歎焉。

  朋贊奇中

  【唐書】

  武三思雅為帝寵,桓彥範慮其朋贊奇中,後果罷彥範等政事。

  萬選萬中

  【唐史】

  張鳥族為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

  言無不中

  【五代史】

  馬重績少學術數,明太乙五紀八象三統大曆,居於太原。唐莊宗鎮太原,每用兵征伐,必以問之,重績所言,無不中者。謀畫多中《五代史·後樑敬翔傳》:

  翔,字子振,同州人也。少好學,舉進士不中,乃客大樑。太祖與蔡人戰汴郊,翔時時為太祖謀畫多中,太祖欣然,以謂得翔之晚,動靜輒以問之。太祖奉昭宗自岐還長安,昭宗召翔與李振,升延喜樓勞之,拜翔太府卿。

  四發四中

  【羅泌路史發揮】

  《青陽遺姝篇》:

  昔者孔子用於魯。齊景公以犁鋤計,歸女樂於季氏。而孔子行。舟之僑用於虢,晉獻以荀息計,歸女樂於虢公,而之僑去。由余用於戎,內史瘳為穆公策,遺以女樂二八,而由餘奔。子胥用於吳,陶朱公為勾踐策,遺以西施。鄭已而子胥死,是非神秘之略也,非有駭異之謀也。然而四發四中,如出一軌。良以人之好嗜,不大相遠,而德色之心不能兩重,故雖大有為之君,一蔽於是,則縱聖如孔子,賢若僑餘,有去而已,忠若子胥有死而已。尚何道之能行,而何謀之能濟哉!

  期於必中

  【許魯齋心法】

  先王設學校以育人材,以濟天下之用。及其弊也,科目之法愈嚴密,而士之進於此者愈巧,以至編摩字樣期於必中。

  百擲百中

  【南史】

  朱齡石少好武,不事崖檢。舅淮南蔣氏才劣,齡石使舅臥聽事,剪紙方寸貼著舅枕,以刀子懸擲之,相去八九尺,百擲百中,舅畏齡石,終不敢動。

  中興

  【宋景文公筆錄】

  中興之中,去聲凡讀者多隨俗呼,不從本音,為中興中平聲。或終身不悟者,若此甚眾。

  安能以中

  【禮記】

  雲不肖之人,則彼將安能以中!

  治中

  【周禮】

  凡官府都鄂之治中,受而藏之。中要也謂其治職簿書之要也。

  酒中

  【文苑英華】

  《上林賦》:

  酒中樂酣。謂飲酒半醉半醒。

  種總敘

  【周禮】

  地官大司徒之職曰: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以教稼穡樹藝。

  【禮記】

  月令仲秋曰:是月也,勸人種麥無或失時。又禮運曰:為禮不本於義,猶耕而弗種也。嘉穀無由生也。

  【淮南子】

  昏弧中,則務種穀。一月昏時弧星中于南方,朱鳥之宿也。大火中則種黍菽。大火東方蒼龍之宿,四月建已,中南方也。菽豆也。虛中,則種粟麥。北方玄武之宿也,八月建酉中於南方也。又曰:古者民茹草飲水食樹木之實,贏蚌之肉,多疹毒傷之患,患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五穀,相土地原隰燥濕肥境高下百草之滋味,水朱甘苦,令民知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七十毒。

  又曰:文公種米。

  【王充論衡】

  後稷為兒,種藝為戲。

  【汜勝之書】

  曰:稗水旱無不熟之時,又特滋盛易得,蕪穢良田畝得二三十斛宜種之,以備凶年。又稗中有米,熟時亦可搗取炊之,不減粢米,又可釀作酒。武帝時,令典農種之,一頃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升,大歉可磨食之。

  又曰:三月榆英雨時,高地強土可種禾,薄田不能糞者,以原蠶矢雜禾種之,則禾不蟲。

  又曰:種傷濕熱則生蟲,取麥種候熟可獲擇穗大疆者,稈束頓場之高燥處,無令有白魚。取幹艾雜藏之,欲知歲所宜,以布囊盛粟諸物種平量,埋陰垣之下,冬至後五十日發取量之,息取多者歲所宜。

  又曰:凡田種麥為首,傷於大稠者,鋤而稀之。秋以鋤用棘柴曳之,以壟麥根,故曰:子將欲富,黃金覆土,至春凍解,棘柴曳之,絕其幹葉,到榆莢雨時,候土白複鋤,如此收必倍。冬雨雪止掩,勿令從風飛去,雪複如此,麥能旱多實。春凍斛耕和土種游麥,麥生成茂大鋤如宿麥也。

  又曰:黍者暑也,尤忌天雨灌其心,必傷無實。初種時天霧,令兩人對持長索戛去其露,日出乃止。種黍覆出鋤治如禾法,欲稀於禾。

  又曰:大豆保歲易為宜,古之所備凶年也。大豆生戴甲,而出種土不可厚,厚則折項不能上達,屈於土中則死。

  又曰:種稻春凍解,地氣和時耕,冬至後百三十日種大稻時也。

  又曰:種麻預軟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種其秕少。

  又曰:種春凍解,耕治其土,春草生布糞田,複耕平摩之。

  又曰:種小豆忌卯,稻忌辰,禾忌丙,黍忌醜,麻忌辰,秫忌未寅,小麥忌戍,大麥忌子,大豆忌甲,凡九穀忌日不種之,避其不可敗傷諸事,忌禁日此非空言也。其道自然,若燒黍穰,則害瓠也。

  【甕牖閑評】

  字說於種字韻中入種字,雲:物生必蒙。故從童草木亦或種之,然必種而生之者禾也。故從禾,是王介甫亦以種為種字焉。藝苑雌黃雲:種植種其字從童之用切種之種,其字從重,直容切,蓋與此意同矣。

  播種

  【書】

  稷降播種,農殖嘉穀。注曰:稷降播種以厚民生。人雲:稷降播種養之也。

  【帝王世紀】

  炎帝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之宜,耕種五穀而食,故黃帝述播種之利也。

  【羅泌路史】

  炎帝神農氏,神農灼其可以養民也。於是因天之時,分地之利伐土田差穢燒木麝淨野,以教天下播種。注曰:神農氏因宜啟田辟土種谷以振萬民。

  【史記】

  曰:棄為兒時,其遊戲好種麻菽。

  【呂氏春秋】

  後稷作稼,注雲烈山氏子曰:柱能植百谷蔬菜,梁《陶洪序》。

  《本草序》曰:昔神農氏之王天下,造耕種以省穀也。

  【溫革瑣碎錄】

  後稷癸巳日死,不宜播種必有損。

  【漢書】

  景帝三年春正月詔曰:農天下之大本也。黃金白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弊用不識其經始,間歲或不登意為末者眾農民寡也。其令郡國務勸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夫發民若取庸采黃金珠玉者,坐賊為盜二千石聽者,與同罪。

  【東漢書】

  王莽篡位二年。興神仙事,以方土蘇樂言,起八月臺于宮中。台成萬金作樂其上,順風作液湯。如淳言《藝文志》有《液湯經》,其義未聞。又種五梁禾於殿中,或曰:五色禾也。先鬻鶴髓,鬻音煮也。玳瑁玉二十餘物漬種,計粟斛成一金,言此黃帝穀仙之術,以樂為黃門郎令主之。

  【東觀漢記】

  范充為桂陽太守,俗不種桑,無蠶織絲麻之利,類皆以麻頭縕著衣。民惰窳少粗履,盛冬皆以火燎,充令屬縣教民益種桑柘養蠶桑織履。複令種麻數年之間,人刺其利,衣履溫暖。

  【續後漢書】

  蘇則為金城太守,時喪亂之後吏民流散,戶口損耗,則撫循之外,招懷蕪胡,得其牛羊以養貧老,與分糧而食。旬月之間,流民皆歸得數千家,親教民耕種,其歲大獲,由是歸附者日多。

  【馬明叟實賓錄】

  漢張堪為漁陽太守,開稻田教民耕種,漁陽百姓以至豐富焉。

  【新唐書】

  《波斯傳》:

  波斯氣常熱地,夷漫知耕種。

  【續蒙求】

  張希希崇幽州人,契丹攻陷平州,得希崇,居歲餘,率其麾下南歸。明宗嘉之拜汝州防禦使,遷靈武節度使。靈州地接戎狄,戍兵餉道常苦抄掠,希崇乃開屯田教士耕種,軍以足食,而省轉饋。明宗下詔褒美之。

  【元史】

  武宗二年九月乙已,以盜多,徙都中都大都舊監于達達亦刺思等地耕種。

  【吳會分地紀】

  曰:卡山者,勾踐於此山鑄銅,銅不鑠,埋之生馬。棰勾踐遣使者,取徒于南社種之,飾治之為馬棰,獻于吳。

  【淮南子】

  《耕種總說》:

  耕之為事也,勞織之為事也。擾勞之事而民不舍者,知其可以衣食也。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織而喜縫裳,無是理也。深耕勤種猶有天災,惰農自安何以為生?古語雲:力能勝貧謹禍。蓋勤可以不貧,謹身可以避禍。春以力耕,夏以強耘。又雲:秋耕欲深,春夏欲淺,正月二月耕地,一工當五工。又雲:初耕欲深,轉地欲淺,地高處宜粟,平地宜粳米,最下者宜糯。

  《陰陽書》雲:亥為天倉,耕之始。種植上時種穀。二月上旬為上時,三月上旬為中時,一畝用子一鬥。四月上旬為下時,每畝用子一鬥二升。農人以尋水浸穀種之收倍,仍不生蟲,山居備用。

  【王禎農桑通訣】

  《播種篇》:

  《書》稱黎民阻饑汝後稷,播時百穀,《詩》言降之種植稚菽麥,奄有下國俾民稼穡,蓋言天相後稷之功也。後之農家者流,皆祖述之,以至於今其法悉備。

  《周禮》:

  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辯其種之種,周知其名,與其所宜地以為法,而縣於邑閭。按《農書》九穀之種黍稷秫,稻麻大麥,小麥大豆小豆,凡種鬱,則不生,生亦尋死。種雜者,禾生早晚不均,春複減而難熟。特宜存意揀選,常歲別收好穗純色者,劁,音譙刈懸之,又有粒,而或簞,或窖者,將種前二十許日,取出曬之,令燥種之,汜勝之日,牽馬令就穀堆,食數口,以馬踐過為種,無蟲于蟲方等蟲也。種或傷濕鬱,則生蟲也。或取馬骨銼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漬附子五枚,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蠶矢羊矢各等分覺令洞,洞如稠粥。先種二十日,以溲種如麥飯狀,當天旱燥時溲之立幹,薄布數攪令幹。明日複溲,陰雨則勿溲,六七溲而暴幹,謹藏勿令複濕。至可種時,以餘汁溲而種之,則禾稼不生蟲也。無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五穀之精,使稼又耐旱也。多種宜與銼碎蒼耳。或艾暑日暴幹,熱收藏以瓦器,順時種之,無不生茂。凡欲知歲所宜穀,以布囊盛粟等諸物種平量之,以冬至日埋于陰地,冬至後五十日發取量之,息最多者歲所宜也。

  又師曠《占術》曰:王木者五穀之先也。欲知五穀但視五木,擇其木盛者來年多種之,萬不失一。故《雜陰陽書》曰:禾生於棗或楊,大麥生於杏,小麥生於桃,稻生於柳或楊,黍生於榆,大豆生於槐,小豆生於李,麻生於楊或荊。

  《農書》雲:種時之事,各有攸敘,能知時宜,不違先後之序,則相繼以生成,相資以利用。種無虛日,收無虛月,何匱乏之足患?凍餒之足憂哉!正月種麻,二月種粟。脂麻有早晚二種,三月種早麻,四月種豆,五月中旬種晚麻,七夕以後種萊菔菘芥,八月社前即可種麥,經兩社即倍收而堅好。如此則種之有次第,所謂順天之時也。凡五穀上旬種者全收,中旬中收,下旬下收。又地勢有良薄,山澤有異宜,故良田宜種晚,薄田宜種早。良田非獨宜晚,早亦無害。薄田種晚必不成實,山田宜種強苗以避風霜,澤田種弱苗以求華實。

  《孝經》援神契曰:黃白土宜禾,黑墳宜麥與黍,赤土宜菽,汙泉宜稻,所謂因地之宜也。南方水稻其名不一,大概為類有三,早熟而緊細者曰秈,晚熟而香潤者曰粳,早晚適中米白而黏者曰糯。三者布種同時,每歲收種,取其熟好堅粟無秕,不雜穀子,曬乾藏置高夾處,至清明節取出,以盆盎別貯浸之,三日漉出,納草籬中,晴則暴暖,以水日三數,遇陰寒則以溫湯,候牙白齊透,然後下種。須先擇美田,耕治令熟,泥沃而水清,以既牙之穀漫撒,稀稠得所。身生既長,小滿芒種之間分而蒔之,旬日高下皆遍。北土高原本無陂澤,逐灣曲而田者納種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載之。凡下種之法,有漫種,耬種,瓠種,區種之別。漫種者,用鬥盛穀種,挾左腋間,右手料取而撒之,隨撒隨行,約行三步許,即再料取。務要布種均勻,則苗生稀稠得所。秦晉之間皆用此法。南方惟種大麥則點種,其餘粟豆麻小麥之類亦同漫種。北方多用耬種,其法甚備。

  《齊民要術》雲:凡種欲牛遲緩行,種人令促步,以足躡隴底,欲土實種易生也。今人製造砘車,隨耬種之後循隴碾過,使根土相著,功力甚速。而當去聲瓠種者,竅瓠貯種隨行隨種,務使均勻。犁隨掩過,覆土既深,雖暴雨不至拍撻,暑夏最為耐旱且便於撮鋤。今燕趙間多用之。區種之法:凡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丘城上皆可為區田,糞種水澆,備旱災也。又按《食貨志》雲:種穀必雜五種以備災害。五種,黍稷麻麥豆也。又曰:菜茹有畦,瓜瓠果殖於疆場,則是五種之外,蔬亦不可闊者,故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

  《物理論》雲:百谷者,三穀各二十種,蔬果各二十種,共為百穀。蓋疏果之實,所以助穀之不及也。是故烹葵食瓜乃擊之。

  《幽風·農桑之詩》:

  畜菜取蔬互見於月令,收斂之後,然地有肥瘠,能者擇焉。時有先後,勤者務焉。若夫種蒔之法,姑略陳之。凡種蔬必先燥爆其子,地不厭良,薄即糞之,鋤不厭頻,旱即灌之,用力既多,收利必倍。大抵蔬宜畦種,宜區種,畦地長丈餘廣三尺,先種數日起宿土,雜以蒿草火燎之,以絕蟲類。並得為糞,臨種益以他糞治畦種之。區種如區田法,區深廣可一尺許,監種以熟糞和土拌勻納子糞中,候苗出料視稀稠去留之。又有芽種,凡種子先用淘淨頓瓠瓢中,履以濕中,三日後芽生長可指許,然後下種。先于熱畦內以水飲地,勻摻芽種,複篩細糞土覆之,以防日曝。此法菜既出,草又不生,凡菜有蟲,搗苦參根並石灰水潑之即死。苟能依上法種蒔,非止家可足食,餘者亦可為資生之利。昔龔遂勤農口,種蔥五十本,薤百本,韭一畦,渤海之民緣是致足。夫養生必以穀食,配穀必以蔬茹,此日用之常理。而貧富所不可闕者,故于穀食之後以蔬茹繼之,而成其百穀之數。今曆論播種之法,庶農圃者擇而用之。

  瓠種

  【農書】

  瓠種竅瓠貯種量可鬥許,乃穿瓠兩頭以木簞貫之,後用手執為柄,前用作觜。瓠觜中草篷通之以瀉其種。瀉種於耕過壟畔,畔田半也,恐太深則故種於隴畔。隨耕隨瀉,務使均勻。人犁隨掩過,遂成溝壟。覆土既深,雖暴雨不至拍,普格切撻,他達切暑夏最為能音耐旱且便於撮鋤,苗亦蓖茂。燕趙及遼以東多用之。

  《齊民要術》曰:兩耬種耕竅瓠下之,以批莫細切契蘇結切繼腰曳之,此舊制以餘較之頗拙,於用故從今法。寡力之家,比耕耙耬砘,易為功也。

  《詩》雲:休言瓠落只輸,一竅中藏萬粒春。啄舌不辭輪瀉力,腹心元寓發生仁。農工未害兼瓠器,柄用將同秉化鈞。更看溝田遺跡在,綠雲禾黍一番新。

  首種

  【禮記】

  月令孟春行冬令水潦為敗,雪霜大摯,首種不入。

  《疏》雲:考靈曜雲,日中星鳥可以種稷,則百穀之內稷先種。先雲,首種首即先也。蔡邕雲,首種宿麥也。

  開種

  【元王惲秋澗集】

  開種兩淮地土狀。

  竊見黃河迤南,大江迤北,漢水東西兩淮地面系在前南北邊徼,中間歇閑歲久膏肥有餘,雖有居民耕種,甚是稀少。宜設立大司,農司招集江南北無產業人民驗丁力標撥頃畝,令一定住坐為主官給牛只農具,差稅並不取要,若成就後別議定奪。如此不數年間開耕作熟,貧民既得濟虛,又行內實,萬一緩急以食以兵皆可倚用。

  區種

  【西漢博聞】

  《劉般傳》:

  顯宗時,以郡國牛疫,通使區種增耕。注雲:汜勝之書曰:上農區田法,方深各六寸,間相去七寸,一畝三千七百區,丁男女種十畝,至秋收區三升粟,畝得百斛。中農區田法,方七寸深六寸,間相去二尺,一畝千二十七區,丁男女種十畝,秋收粟,畝得五十一石。下農區田法,方九寸,深六寸,間相去三尺,秋收畝得二十八石,旱即以水沃之。

  【金史】

  泰和四年自春至夏,諸郡少雨,孟鑄奏:今歲衍陽已近五月比至雨,恐失播種之期。可依種麻菜法,擇地形稍下處,撥畦種穀,穿土作並,隨宜灌溉。上從其言,區種法自此始。

  刀耕火種

  【雲谷雜紀】

  沅湘間多山農家,唯植粟且多在岡阜,每欲布種,時則先伐其林木,縱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種於其間,如是則所收必倍,蓋史所謂刀耕火種也。

  教民水種

  【宋績通鑒長編】

  仁宗天聖三年二月乙丑,右諫議大夫權禦史中丞薛奎罷為集賢院學士並州,既而秦州闕守,以奎屢官西邊,習其土風即改奎知秦州仍給集賢學士。見秦州宿重兵,兵費常不足,奎務為節儉,教民水種,謹商,歲終廩粟積者三百萬,征衍者三十萬,覆隱田數千頃,複得芻粟數千頃。

  【宋歐陽公集】

  《薛侍郎墓銘》:

  公出並州,改知秦州,秦州宿重兵,兵常慊食。公為人勤儉,募民屯種,貸牛及種子濟之積蓄,教民水種。

  募民屯種

  【金史】

  慎徵權陝西諸路轉運使,複修三白龍首等渠以溉田,募民屯種,貸牛及種子濟之。深耕禾既種《前漢書》:

  朱虛侯深耕種,立苗欲疏。詳見田字

  案行令種

  【東漢書】

  安帝永初三年五月詔:長吏案行在所,皆令種粟麥蔬食,務盡地力,其貧者給種餉。

  農家種

  【宋史】

  《五行志》:

  皇祐五年正月,狄青敗儂智高子仁鋪,初謠言農家種,糴家收。至是智高果為青所破。

  種諸善根

  【類說】

  皋陶布種萬民之德,而黎民歸之,猶釋氏所謂種之善根。

  胡麻好種

  【小學紺珠】

  唐朱滔軍日有一士人善詩,滔令作《寄內詩》,複令作《內答詩》,曰:篷須荊世所稀,布衣總是嫁時衣。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君未歸。

  芒種

  【聞見善善錄】

  陝州士人樂齊常雲:二十四氣其名皆可解,獨小滿芒種其說不一。小滿芒種皆謂麥也。小滿四月中謂麥之氣至此,方小滿而未熟。芒種五月節,種讀如種類之種,謂種之有芒者,麥也。至是當熟矣。僕因記《周禮》稻人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法。注雲:謂草之所生其可種,芒種稻麥也。始知過五月節,則稻不可種。所謂芒種五月節者,謂麥至是而始可收,稻過是而不可種矣。

  【甕牖間評】

  宋元長之為武昌太守時,郡田錄以芒種為限,長之去武昌郡,代人未至,以芒種前一日解印綬去。餘謂芒種可對爪期。

  【宋韓澗泉集】

  《芒種詩》:

  田家一雨插身時,成把簷禾水拍泥。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渾不管歸遲。

  載勾明日問青黃,惜水修塍意更忙。少候根中新葉出,又看晴雨驗朝陽。

  三年不見種田農,驀隴跳溝過屋東。齊唱歌聲相勞苦,濛濛煙裡一蓑風。

  愧我粗官耗太倉,及爪而代合耕桑。蠶筐閣了修身馬,老稚時時亦酒漿。五穀以生長壯,日種之者多實,老惡死。日種之日收薄以忌日種之者,則敗傷。又用成收滿平定日為佳,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醜,秫忌寅、未,小麥忌戍,大麥忌子,大豆忌申,凡九穀不避忌日,種之多傷敗。

  種諸豆與油麻大麻等,若不及時去草,必為草所蠹耗。雖細實亦不多。諺雲:麻耘地,豆耘花,麻須初生時耘,豆雖開花尚可耘,油麻大豆地只鋤兩遍。種綠豆地宜瘦,不宜肥。肥田法: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皆以五月六月,溉種之,七八月耕殺之。春種穀即一畝,收十石,其力與蠶沙熟糞同矣。

  臘日種麥及豆,來年必熟,麥苗盛時須使縱牧其間,蹂踐令稍實,其收倍多。麥屬陽,故宜幹原;稻屬陰,故宜水澤。

  小麥不過冬,大麥不過年。凡種二麥,小麥忌戍,大麥忌子。

  正月鋤麥再遍為良,又種春麥。

  種大豆二月中旬為上時,每畝用子八升,種欲深再鋤之。三四月種亦得,但用子費耳。肥田欲稀豆地不求熟,熟地則葉茂少實,地熟則稀種之。葉落盡然後刈之,不盡則難治刈,訖則速耕。大豆性脆不耐,秋耕則地無澤。四月種豆耕如麻,七月成熟。區種法:坎方深各六寸,相去二尺許,坎內好牛糞一升,攪和注水三升,下豆三粒,覆土勿厚,以掌抑之,令土種相親。每畝用種三升,糞十三石五鬥,生五六葉,即鋤之,旱則澆,至秋每畝合收十六石。

  老農言:地久耕則耗。三十年前禾一穗若干粒,今減十分之三。

  老農言:稻苗立秋前一株每夜溉水三合,立秋後至一鬥二升,所以尤畏秋旱,梁谷米大香滑,而種者少。問莊家,雲:收少而損地力。

  浙中田,遇冬月有水在田,至春至大熟。諺雲:謂之過冬水廣,人謂之寒水。楚人謂之泉田,旱禾怕北風,晚禾怕南風。

  禾稼如雲之時,辰日雨生蟲,未日雨殺蟲。

  五月二十日分龍,農家於是日早以米篩盛灰藉之紙,至晚視之,若有雨點跡,則秋不熟,則谷價高,人多閉糴。

  七月治地,屢加糞鋤轉。八月社前即可種麥,宜屢耘,而屢糞麥經兩社即倍收,而子顆堅實。詩曰:十月納禾稼,黍稷種禾。麻菽麥無不單有,以資歲計,尚何窮匱乏絕之患耶?

  六種之宜,種時之事,各有攸敘。能知時宜,不違先後之序,則相繼以生成,相資以利用。種無虛日,收無虛月,一歲所資,綿綿相繼,尚何匱乏之足患,凍餒之足憂哉?正月種麻,間旬一糞,五六月可刈矣。漚剝緝績以為布,此蓋美婦功之能事也。二月種粟,必疏布種子碾以轆軸,則地緊實,科本鬯茂,穡長而稹粟堅實。七月可濟乏絕矣。油麻布早晚二等,三月種早麻,才早拆即耘鋤,令苗稀疏,一月凡三耘,則茂盛,七八月可收也。

  五月中旬後,種晚油麻,治如前法,九月成熟矣。不可太晚,晚則不實,畏霧露蒙幕之也。早麻白而纏箸者佳,謂之纏箸麻。晚麻名葉裹,熟者最佳,謂之烏麻,油最美也。其類不一,惟此二者人多種之。凡收刈麻必堆罨一二夕,然後卓架日煞之,即無傾倒而盡矣。久罨則油暗。

  凡種麻,麻若下子,時遇三數日,晴則苗盛,而根布結子,則肥,若雨則否。故諺雲:種麻三日,晴先用取油瓶。

  田間人雲:種油麻,人須窣他著褲,則易茂盛。

  正月二月耕地,一工當五工。

  正月旦日雞鳴時,把火遍照五果及桑樹,上下即無蟲,時年有桑果災生蟲者,元日照者必免災。

  正月種豆,豆蔥芋禾艸瓜瓠葵蓼首蓿薔薇之類。

  正月二月三月移桑並得熟耕地五六遍,五步一株,著糞一二升,至秋初根下更著糞,培土三年,即堪采。每年及時科斫,以繩系石墜四向枝,令婆娑,中心亦屈卻,勿令直,上難采。

  凡栽樹須記南北枝,坑中著水作泥,即下樹栽搖,令泥入根中,即四面下土堅築。上留三寸浮土,埋令深,澆令常潤,勿令手近及六畜觸突。凡一切樹,正月十五日以前上時,兼多子。

  種桑,收魯桑椹水淘取子暴幹日煞熟耕地畦,種如葵法,土不得厚,厚則不生。待高一尺,又上糞一遍,當四五尺,常耘令淨,來年正月移之,白桑無子,壓枝種之,才收得子,便種之亦可,只須于陰地頻澆為妙。

  午日不得鋤桑園,《陰陽書》曰:亥為天倉耕之始。

  正月晦日種葵,神日種法臨種必須幹曬子,其子千歲不地不厭良,故彌善。薄則糞之,葵須畦種,水澆畦,長兩步闊一步,大則水難勻他畦,做此深掘以熟糞和中半,鐵爬爬之令熟,足躡令堅平,下水令征濕滲下。葵子又取和糞土蓋之,厚一寸,葵生葉,然後一澆,澆以早暮,每一掏即爬去地,令起下以加糞三掏,即更種秋掏,須俟露收。葵子,須俟霜降。若以穰草蓋經冬收子,謂之冬葵子,入藥用。

  谷上接桑,其葉肥大;桑上接梨,脆美而甘。撒子種桑,不若壓條而分根。莖制間植桑,斬其桑而栽之,謂之嫁桑,卻以螺殼覆其項,恐梅雨損其皮故也。二年即盛,常以三月三日雨,蔔桑葉之貴賤。諺曰:雨打石頭遍,葉賣三錢片。或曰:四日尤甚。杭州人雲:三日尚可,四日殺我。言四日雨尤貴。

  茄子開花時,取葉布過路以灰圍之,結子加倍,謂之嫁。

  茄子九月熟時,摘取劈破,水淘子取沉者,曬乾,裹至二月乃撒種。

  種茄畦水如葵法,其茄著五葉,因雨移種茄子時,初見根處劈開,掏硫黃一皂大,以泥培之,結子大如盞,味甘而益人。

  茄,隋大業末名茄,曰:昆侖紫瓜。

  正月可種瓠,六月可畜瓠,八月可斷瓠。

  種芋頭,區方深皆三尺,取豆萁納區中,踐之厚一尺五寸,區上滋土與糞和之內區中,其上令厚尺二寸,以水澆足,踐令勻,取五芋子置四角及中央,頻頻用水澆,其爛芋生子皆長三尺,一區收三石。芋可以備凶年,宜留意馬。又法:宜擇肥緩土近水處種之。

  菠菜過月朔乃生,今月初二三間種,與二十七八間種者,皆過來月初一日方生。驗之信然,蓋頗國菜。種菠,先以水窖其子,俟芽和以礱糖,土種之。

  頗,西域國僧攜子入中國,訛為菠。

  生菜種之不必拘時,牙盡即下種,亦便出。諺曰:生菜不離園,不時而種之,便出也。

  香菜與土龍腦不得用糞澆,澆則不香,只以溝泥米泔澆之佳。

  茭首根逐年移動,生著不黑。

  種枸杞法:秋冬間收子于水盆中,採取暴幹,春熟地作畦,畦中去土五寸,勾作壟,壟之中縛草臂長與畦等,即以泥塗草上,以枸杞子布於泥上,即以細土蓋令遍,又以爛牛糞一重,又以土一重,令畦平。待苗出,水澆之,堪吃便剪,兼可以插種。

  種韭之畦欲深,下水和糞,初歲唯一剪,每剪則加糞,唯須深其畦為容糞也。韭勾頭第一糞割棄之,主人勿食韭,不如栽作行令通鋤割一遍,以爬摟之,令根不相接為佳,如此當葉闊如薤。

  種薤宜白軟良地,耕三遍為佳。二月三月種,八月九月亦得,長一尺一。根為本,必須幹日煞,切去強根,葉生,則鋤之不厭多。葉不用剪,剪則損白。七月宜分薤,並耕菜地。

  種夢卜宜沙糯地,五月犁五六遍,六月六日種,鋤不厭多,稠則少。五月治地惟要深熟,於五更垂露鋤之五七遍,即土壤滋潤,累加糞擁又鋤,轉七夕已後,種夢蔔菘芥,即科大而肥美也。篩土和糞種子打壟,撮放惟疏為妙,燒土糞以糞之,霜雪不能凋。雜以石灰,蟲不能蝕,更能以鰻鱺魚頭骨煮汁漬種尤善。夢蔔《爾雅》雲蘆。釋曰:紫花菘也。欲呼溫菘。辨蕪菁,大根一名,欲呼雹,一名蘆菔,今謂之夢蔔。出釋常談。

  正月以梨壟其地,法冬中取瓜子,每數個內熱牛糞中凍之,拾聚置陰地,到正月耕地,逐場布之,一步下一糞塊,耕而覆之,瓜生則茂而早熟。

  正月種冬瓜,是月晦日傍牆,區種之。區圓二寸,深五寸,著糞種之,苗生以柴引上牆,每日午後澆之。

  種瓜又法是:二月上旬為上時,先淘瓜子以監和之,著監則不籠死。先開方園一尺,淨去浮土,坑雖深大,若雜以就土,令瓜不生。深五寸,納瓜子四個,大豆三粒於坑傍。瓜性弱苗不獨生,故得大豆以起。土瓜生,則掏去豆苗。治瓜籠法:旦起露未解,以杖舉瓜蔓,提起撒灰根下,後一兩日複以土培根,瓜則回矣。鋤則多鐃子,不鋤則少子,五穀蔬果皆此例也。

  種瓜宜戊辰日及三月三日。種瓜之法:一畝為二十四科,區方園三尺,深五寸。一科用一石糞,糞與土和,合令相拌,以三尺瓦甕埋著,科中填令甕口上與地平,盛水甕中,令滿。種瓜甕四面各一子,以瓦甕口水或減輒增常,令水滿。

  種絲瓜社日為上。

  種大葫蘆二月初掘地作坑,方四五尺,深亦如之,實填綠豆點及爛草等,一重糞土,一重草,如此四五重,向上尺餘,著糞土種下十來顆子,待生後揀取四莖肥好者,相縛著處以竹刀子刮去半皮,以物纏黃泥封上,如桐接樹法裹之,待相著活後各除一頭,又取此兩莖相著,如前法,待活後,唯留一莖,左右四莖合為一本。待著子揀取兩個周正好大者,餘有旋,旋除去之。如此一年之種變為一石,此莊子魏惠王大瓠之法。

  種葫蘆法:大葫二株,大冬瓜二株,以十分肥地載之,引棚上,先以一株冬瓜一株葫蘆相接,看相著了截去冬瓜藤,又以一株冬瓜一株葫蘆,如此接訖,卻再以接了二藤,又相接作一處。看相著了,看肥瘦,可留了肥者去卻瘦者,每日用白楊木櫻落皂角浸水澆之,開實花用大蔑盤四邊索懸,日夜澆,日夜放盤。一月餘日,老實如人大。

  著蕷,江南人多植之,可食。手植之,則如手,鋤鍬等物種之,隨本物之形狀,此物類相感志雲也,即山藥耳。蓋避唐代宗諱豫字改作薯藥,又避宋朝英宗皇帝諱遂改作山藥。

  種山藥以手則細,以鍬則大。須每平易人仍不可犯手種。

  萵苣並三月下旬種。

  治園可令土極細,以硫黃調水潑之,撒芥子於其上,經宿已生一兩小葉矣。

  種好名果,三月上旬斫取好直枝如大母指,長一尺五寸,插芋頭中,種之若無芋,用夢卜蔓菁根插,亦得全勝種茂當年便茂種。諸果梅杏等法,並同桃李。取核種之經接之,核不堪種。又杏熟時,和肉埋糞中,至春既生,移載實地,既移不得,更安糞地,必致實小而味苦。梅杏皆可多種,作油,可以度凶年,俗雲:木奴千無凶年。

  凡果須用肉爛和核種之,否則不類其種。

  種果木月半前則多,下半月後則少。子柑橘棖等,於枳殼樹上接者,易活。

  李建熏罷相,江南出鎮豫章一日遊西山田間,茅舍有老叟教數村童,公觴於其廬,連食數梨。賓僚有曰:梨號五臟刀斧,不宜多食。叟笑曰:《雞冠子》雲:五臟刀斧乃離別之離,非梨也。孟離別戕伐胸懷,有若刀斧。遂就架取小冉振拂以呈丞相,乃《雞冠子》也。

  凡川果宜望前,若望後則少。實花果樹如曾經孝子及孕婦,手折則數年不著花,或不結實。

  果子先被人盜食一枚,飛禽便來吃。凡果木未全熱時宜摘,若熟,則抽遏筋脈,來歲必不盛。

  果實凡經數次接者,核小,但其核不可種耳。

  果子及皂莢之類,初實年或為僧尼所觸,終不復實,切宜忌之。

  吳人忌蒲萄雲:實則易生。信然?

  果中易生者莫如桃,而結實遲者莫如橘。諺雲:頭有二毛好種桃,立不膝好種橘。言桃可待而橘不可待也。以死鼠浸溺缸內,候鼠浮取,埋橘樹根下,次年必盛生。

  《涅盤經》雲:如橘得鼠,其果子多。

  果木樹有蟲,蟲者,以莞花內孔中即除,或出納部葉。又雲:以杉木作釘塞孔尤妙。

  果子花謝遇,天晴日猛,果子多結,若遇雨即少。

  鑿果樹納少鐘乳粉,則子多且美。又樹老以鐘乳末和泥於根上,揭去皮抹之,樹複茂,載果子木,擇取低處,候栽接了用泥深蓋過今接處,生根著子,不見香味倍好。

  凡接矮果及花,用好黃泥幹熬,節過,再浸之,又熬浸。凡十餘次,以泥封樹枝,用竹筒破兩片封裹之,則根立生。次年斷其其皮,截根栽之。

  元日,日未出時,以斧班推斫棗李等樹,則子繁而不落,謂之嫁樹。晦日同嫁李樹,則以石安樹丫間。

  果樹無子,以社酒或社日羹潑之,其生必多。

  果實異常者,根下必有毒蛇,切不可食。生荔枝結子時,日午有雨,則盡落。

  栽杏,杏熟時,含肉埋糞中,至春既生則移栽實地,不得更移。

  銀杏樹有雌雄,雄者有三,雌者有二,合二者種之,或在池邊能結子而茂,蓋臨池照影亦生也。橄欖將熟,以竹釘釘之,或監納于皮下,其實盡落。

  范景仁言:橄欖木高大,難采以監擦木身,則其實自落。所以,有「落紅監」之語。南人誇橄欖,北人誇棗。

  《王直方詩話》有雲:紛紛青子落紅監,正味森森苦且嚴。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密十分甜。

  《群玉雜俎》雲:橄欖獨根,東向枝曰木威,南向枝曰橄欖。

  《物類相感志》雲:樹類酸棗皆高數丈,其子深秋熟,色青、解酒毒。野生者,樹極高不可攀緣,但刻其根下方寸許,納監於刻痕中,其子皆自落。枝上生膏如桃膠,南人采之和其皮葉煮之,如膠餳,謂之橄欖糖。用泥海船著水如漆,益堅緊也。南方草木狀欖字作。

  石榴,浙人喚作金櫻,蓋避錢王之諱也。

  種石榴,取直枝如大母指,斬一尺八九條共為一窠,燒下頭二寸作坑,深一尺餘,口徑一尺,堅枝坑畔周布,令勻置枯骨姜石於枝間,下土令實,一重骨石,一重土,出枝頭一寸,水燒即生。又以骨石置枝間,即茂。

  種石榴時,先鋪一重石子,次鋪少泥,又鋪石子,安根方著。根在其上用泥覆蓋,平地多用大石壓之,《本草》謂之安石榴。

  河陰石榴名三十八者,其中只有三十八子。

  種盆榴法:冬間霜下可收歸南簷下,如土幹,就日色中略用水燒潤,春暖放露磚石上,如長嫩苗,隨意剪去,勿令高大。夏間置烈日中,或屋上,日煞尤佳,免近地氣,長根及有蟻蚓兼猛,日日煞則易著花,又須每日侵,晨用水一盆或米泔沒花,斛浸約半時許,取出,日中日煞。如覺土幹,又浸或一兩日一浸,日中不可浸,亦不必添肥,土間用溝泥水燒之,無亦不妨,只要浸煞別無他術。

  盆榴花樹多蟲,其形色如花,條枝相似,但子細觀而去之,則不被食損其花葉。或本身被蟲所蠹,其蛀眼如針,而大可急嚼甜茶置之,孔中其蟲立死。

  林檎《尚書故實》雲:王內史有與蜀守書,求櫻桃來禽,日給藤子言味甘,來眾禽也,俗作林檎,其實名來擒。

  葡萄欲其肉實,當栽於棗之側,於春間鑽棗樹作一竅子,引葡萄枝入竅中,透出至二三年,葡萄枝既長大,塞滿棗樹竅子,便可斫去葡萄根以生,便得肉實如棗,北地皆如此種。

  桃者乃五行之精製百鬼,謂之仙木。

  凡果實初熟,用雙手採摘,則年年生。

  果木見麝香,則為花不結子。

  種柑蔗,用豬毛和土,必長茂。

  梅樹接桃則脆,桃樹接杏則大。

  桃熟時,牆面暖處寬深為坑,收濕牛糞內坑中,好桃核十數個,尖頭向坑中,糞土厚蓋一尺深,芽生,和土移種之。桑樹上接楊梅則不酸。

  大梅樹去其枝稍大,其根盤沃以溝泥,無不活。

  柿子接及三次,則全無核。

  桃樹過春月以刀疏斫之,則穰出而不蛀。桃實大繁則多墜,以刀橫斫其幹數下乃止。社日令人春桃樹下,則結實牢。

  凡果實不牢者,宜社日春其根。

  楊梅皂莢有雌雄,雄者無實。

  種邑蕉欲長茂,以汁渠中泥沃之。

  栗采即時,要得批殘其枝,明年益茂。梅結實最遲,諺曰:桃三李四梅子十二。言桃三年,李四年皆實,惟梅十二年也。

  桃實自幹不落者,樂桃梟。

  種木取根子劈破,畦中種,上糞下水一年後即稠苗,亦可為菜。若作剪宜多種之。

  采木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根暴幹。陶隱居雲: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采好,多脂膏而甘。種決,明春取畦,種同葵法,葉生便食,直至秋間,有子若嫌老作番,種亦得。若入藥,不如種為蹄。正月二十日下土,謂之天穿日,宜種荊芥。

  菖蒲初種在圓石之上,一再移于好石之上,乃細而不粗。石菖蒲須用石泉及天雨水,不可用河井水,如無油膩塵垢,不必頻易。夜移置露天,旦起見日收入則可久也。或雲:須用缸貯雨水三五日,一次用杓爬過別缸,去其滓涕,如是三五次,其水清方可。頻頻換浸,井水山泉皆不如也。

  石菖蒲喜洗根,頻洗則葉細而極秀。發不可近煙,煙熏則爛死。

  種水芭蕉法:取大邑蕉根,平切作兩片,先用糞、硫黃酵土,須十分細,卻以芭蕉所切處向下覆以細土,當年便於根上生小芭蕉。才長二三寸許,取起作頭子塊切,逐根種于石上,用棕櫚細纏定根下,著小土置水中,候其土漸去,其根已附石矣。

  凡冬月收石上菖蒲,須是先用大物貯沙,沙佈滿,然後置菖蒲根于沙中,不大沒其苗,頃于向陽處,收之三五日,間亦須以淨水灌溉,但勿令凍,凍則損根,其苗則槁矣。

  木瓜種子及栽皆得壓枝,亦生栽種與桃李同,須經霜方可收子。

  茱萸二三月栽之,宜栽故城堤塚高燥之處,重陽日收子,陰乾甚妙。

  移椒,二三月先作熟穰泥出,即和根泥卻行百里猶生,若冬移則複草裹,或先生陰岩映日之地者,少稟寒氣,凡須裹之木,尚以性成朱籃爭不易質,故知觀鄰識士見友知人也。

  凡花木有根一條,謂之命根。趁小栽時便盤了,或以磚瓦承之勿令生下,則他易移。凡花皆宜春種,唯牡丹宜秋社前後接種。

  牡丹每一朵十二片,閏月則十三片。

  牡丹於芍藥根上接易發,無失一二年牡丹自生本根,則旋割去芍藥根,成真牡丹矣。

  餅中牡丹芍藥花為者,剪去下節爛處,用竹簽架於缸上,盡浸枝梗,一夕色鮮而。故牡丹欲開時,用鴨子殼三分去一,籠之賞則去殼。牡丹前史無說,唯《謝康樂集》中言竹間水際多牡丹。開元末,裴士淹奉使至汾州眾香寺,得白牡丹一窠植於私第。當時名公有詩雲:本安年少惜春殘,爭認慈恩紫牡丹。別有玉盤乘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元和初尤少,今與戎葵角多少矣。

  宋單父字仲孺,能種藝術,牡丹變易千種,上皇召至驪山,植花萬本,色樣各不同,內人呼為花師。

  牡丹將開不可多灌,土寒則開,若剪花欲急,急則花床無傷。

  牡丹著蕊如彈子大時,謹撚之十朵之中必有三兩朵不實者,去之則不奪其他花力也。

  幾種好花木,其傍須種萄薤之類,庶辟麝香之類也。

  種花藥處栽數株蒜,遇麝則不損。

  種蕙蘭忌用水灑,楷杷以糞澆,則葉不茂而多死。

  凡種花欲得花,多須用肥土,秋冬間壅根,逢春著花自盛。以豬糞和泥令發熱過為肥土。

  木犀葉有齒如鋸,其紋亦粗者,乃香有一等。葉光澤者殊無香也。又有一種花極白者,亦無香,蘭亦如之。

  種蓮以麥門冬子夾種茂盛。或用臘糟少許裹藕根,來年盛。

  種蓮須先以羊糞壤于立夏前三兩日種,當年便著花。又法:五月二十日移深種,蓮柄長者,以竹枝子夾之,無不活者。

  蓮荷極畏桐油,就池以手掏去葉中間心,滴數點桐油入其中,雖頃鏈,荷亦死。

  種蓮子法:八九月取堅黑子瓦上磨尖,直令皮薄,取墳土作熟泥封,三指大長,使帶頭兼重,令磨須尖,泥欲種時擲至池中,重頭向下,自能周正。薄皮上易生,數日即出,不磨不出。

  初春掘取藕根節頭著泥中,種之當年著花。

  餅肉養荷花:先將花到之,灌水、令滿,急插瓶中,則久而不為。或先以花入瓶,然後注水,其花亦開。

  蓮花未開者,先將針十字扡之,白汁出,然後插瓶中便開。或削斜去柄簪於瓶中。冬間花瓶多凍破,以爐灰置瓶底下,則不凍。或用硫黃置瓶內亦得。

  芍藥:牡丹摘下燒其柄,先置瓶中,後入水,夜則以水灑地,鋪蘆席又用水灑之,鋪花於其上,次日再入瓶,如此可數日。

  半開茉莉花頭可熏佩帶。

  凡接牡丹,須令人看視。如一接便活者,逐歲有花,若初接不活,削去再接者,只當年有花。

  海棠欲鮮而盛,於冬至日,早以糟水燒根下,立春如是子日於茄根上接牡丹花,不出一月即爛熳。

  蜀葵花插瓶中即萎,以百沸湯浸之復蘇,亦燒其根。

  海棠候花謝結子即剪去,來年花盛而無葉。

  種水仙花須是沃壤,日以水澆,則花盛。地瘦則無花,其名水仙不可缺水。

  移紅花,二三月初雨後速種,地欲良熟如種麻法。鋤陪種者省子而科、又易斷,治花開日,日乘涼摘,必須淨盡,留餘即隨合去,五月子熟,收幹打取,不得令花開日,日乘涼摘,必須淨盡,留餘即隨合去,五月子熟,收幹打取,不得令。五月種晚花,還用春子。七月摘之,其子可為油極美。

  曬花法:摘得花即熟,令勻入器中,布蓋經一宿,明日趁早放席上曬。取苗內幹勝作餅,不早幹者多喜曬也。

  種晚紅花,若舊收得子,此月便種,若待新花熟收了則太晚。去七月摘之,其色鮮濃耐久不,勝春種者多,若人並摘一頃,收三百斛。

  胭脂法:花不拘多少,淨揉洗一二十遍,取黃汁盡,即取灰汁退取濃花汁以醋漿水點染,布一丈依染紅法,唯深為上,要作胭脂卻取灰汁,退取布上紅濃汁,淨器中盛取醋石榴子搗破,以少醋水和之,布絞取汁,即瀉置濃花三十中,無石榴子用烏梅,即下英粉大如酸棗,看花多少入粉,粉多則白,澄著良久,瀉去清汁,至醇處傾絹角袋中,懸令,撚則小瓣如半麻子粒,有幹用葛粉作亦得。

  月桂花葉常苦蟲食,以魚腥水燒之乃止。

  李質《皇花木記》:

  以海為名者,悉從海外來,如海棠之類是也。

  瑞香花惡濕畏日,不得頻沃水,宜用小便,可殺蚯蚓。或促花腳澆之,則葉綠。又用梳頭垢膩於根上,有日則覆之。

  水仙收時用小便浸一宿,取出日煞幹,懸之當火處,候種時取出,無不發花者。

  以烏賊魚骨鐵花樹,花輒死。

  洗布衣灰汁澆瑞香,能去蚯蚓。又肥花蓋瑞香根甜,得灰水則蚯蚓不食,而衣服垢膩,又自肥也。

  邛州有弄色木芙蓉,初日白,明日鵝黃,又明日淺紅,又明日深紅,比落微紫色,又謂之文官花。鞭蓉隔夜以韻,水調紙蘸蕊上,以紙裹,來日開成碧色花,五色花皆可染。

  菊花根倒置水一盞,剪水條一枝濕之,半纏根上,半在盞中,自然引上,蓋菊根惡水也。

  收菊花至三月,八九月間,菊含蕊時,和根取掘一坑將菊倒垂在內,用竹架起,密鋪竹葉片以角屑放根中,四傍卻用土埋之,築緊,於來年取,以水灑暖取根漸開花如初,埋每一二日,以水酒少許養之。菊花大蕊未開,逐藥以龍眼殼罩之。至欲開時,隔夜以硫黃水灌之,次早去其罩,則大開。梅雨時,收菊叢邊小株分種,俟其茂,則摘去心苗,欲其分義而成小叢也。

  黃白二菊,各批去其一邊皮,用麻皮紮合,其開花乃半黃半白也。

  種雞冠花,如立撒子,則高株方開花,若坐撒子,則小株低矮,開花如似扇。或婦人群撒子,則花大亦如之。如以手撒子,則花細如手指。種馬目目粟花,以兩手重疊撒種,則開花重台也。

  單葉馬目目粟子,于中秋夜種訖,用竹帚掃勻,則成千葉者。

  種馬目目粟花,九月九日以竹掃帚,或芒掃帚撒,結罌必大,子必滿。又雲:中秋夜種,則子滿罌。

  凡種花蕊,須冬至後,立春前,斫直枝鶴膝如大母指者,長二寸許,紮於芋魁中,掘令寬,調泥漿,細切生蔥一升,攪於泥中,將芋魁置泥中以細土覆之,勿令實,當年有花,次年實。

  【張福種藝必用補遺】

  插黃素馨花花,用淋過炭草灰稀泥,先內於花盆內,待其花結而欲開時,截取置泥中,當令灰泥帶濕後自生根而茂。或以八九月間截枝插土中,其根亦易生而盛。

  躑躅花,《古今注》雲:其花色黃,羊食之必死。羊見之則躑躅不敢前進,故曰羊躑躅。今江東多此花,今人呼為牛黃花。

  梟桃,《物類相感志》雲:桃生子在樹不落,殺百鬼魅,服之長生不死。

  《典術》雲:桃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制百鬼,又制符壓邪,此仙木也。太清諸卉木方雲:酒漬桃花飲之,除百病。凡晚禾最怕秋旱,秋旱則槁枯其根,雖羨得雨,亦且收割薄而甚矣。故諺曰:田怕秋時旱,人怕老時貧。誠哉是言也。

  種竹之法:斬去梢,仍為架扶之,使根不搖易活。又法:三兩根作一本移,蓋其根自相持,尤易活也。或雲:不須斬,只作兩重架為妙。種竹處當積土,令梢高於旁地二三尺,則雨潦時不浸損。錢唐人謂之竹腳。竹有花輒槁死,花結實如稗,謂之竹米一竿如此,則久久舉林皆死。其治之法:于初米時擇一竿稍大者,截去近根三尺許,通其節以糞灌而實之則止。

  竹林中有樹切勿去之,蓋竹為木枝所礙。雖風雨雪不復欹側。

  竹根多穿害坎砌,惟聚皂莢刺埋土中,障之根即不過,栽油麻萁亦妙。

  凡種竹正月二月,取西南根于東北角種之,其鞭自然行西南,蓋竹性向西南行也。諺曰:東家種竹,西家治地。若得死貓其下竹尤盛。

  竹有醉日即五月十三日也。

  《齊民要術》謂之竹醉日。

  《岳州風土記》謂之龍生日移竹栽,宜用此日。或陰雨土虛,則鞭行以五月二十日為上,是日遇雨則尤佳。或曰:不必五月但每月二十日皆可。又一說:正月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如此例,皆可種竹,無不活者。種竹若用鋤頭打實泥,則不生筍。打一下一年不生筍,兩下則兩年不生筍。種竹不去筱則林外向陽者,三二年間便有大竹。諺曰:栽竹無時,雨下便移,多留宿土記取南枝,如要不間年出筍,用本命日謂正月一日二月二日之類,種竹不拘四時,凡遇雨皆可。若遇火日,及有西風,則不可移花木亦然。移時須是大其根盤,繼以草繩仍記元向背為佳。

  大率種竹須向北,蓋根無不向南也。仍須土松淺種不用增土於窠株之上乃佳。

  《夢溪忘懷錄》之法尤妙。

  種竹須將竹母斬去,只留四五尺長,仍須斜植之。種竹法:闊掘溝,用礱糖和泥抱根,然後用淨土傳其上,或鋪少大麥於其中,令竹根著麥上,以土蓋之,其根行。

  《志林》雲:竹有雌雄,雌者多筍,故種竹乃擇雌。日物不逃於陰陽,可不信哉!凡欲識雌雄,當自根上第一枝觀之,有雙枝者,為雌,即出筍。若獨枝者,是雄竹耳。種竹法擇大竹就根上,去土三四寸許,截斷之,去其上不用,只以竹根截處打通節,實以硫黃,末顛倒種之地,一年生小竹,隨即去之,次年亦去之,至第三年生竹其大如所種者。近軒檻種竹恐鞭侵坎砌,先埋麻骨以限之,或以竹栽於瓦瓶中,底通小竅,則竹小而不侵砌矣。

  種竹之法用舊茅夾土,則竹根尋地脈而生,竹有六十年數便生花。竹以三伏內乃臘月中斫者不蛀。

  竹園留三去四,蓋三年者留,四年者伐去。

  月庵種竹法:先鋤其地深三尺,闊一尺五寸,將馬糞須是幹者,和細泥並水填令一尺高,令人於其上踏熟。或無馬糞以礱糖代之,亦得夏月令稀冬月令稠,然後種竹須三四莖作一叢者。淺者為佳,上面多用河泥蓋之,斫去竹梢裝架,地廣宜種竹,亭檻之間宜種筋竹,至次年八月後方可去條。

  竹。禁中種竹,一二年間無不茂盛,園子雲:初無他術,只有八字:疏種密種,淺種深種。疏種謂三回尺地方種一窠,欲其土虛行鞭。密種謂種得雖疏,每窠卻種四五竿,欲其根密。淺種謂種時入土不甚深,深種謂種時雖淺卻用河泥壅培。令深閭閻盜隔籬筍必埋,或貓於牆下,明年筍自迸出。宋子京《種竹詩》雲:除地牆陰植翠筠,疏枝茂葉與時新。賴逢醉日元無損,政自得全於酒人。種植家雲:五月十三日,號竹醉日,是日栽之無不茂盛。又雲:用辰日良。山谷雲:所謂根須辰日,旬看上番成。又雲:宜用臘日社陵。所謂東林竹影薄,臘日又須栽,然臘之法大謬。見《石林錄話》竹之滋澤春發于枝葉,夏藏於幹,冬歸於根,如冬伐竹經日一裂,自首至尾不得全盛,夏伐竹則根色皆紅而鞭皆爛。然要好竹非盛夏伐之不可也。七八月亦尚可自此,滋澤日退不中用矣。竹不蛀日,取五月以前仍用血忌日,但此日和前竹不生皆根爛。俗傳竹畏蘆,檻內以蘆廢兩種圍於土下,即不穿檻。秋分後春分前亦可種竹,木竹與菊根皆向上長,常添泥覆之為佳。取西南引根者去梢葉,院中東北角種之,坑深二尺許,作稀泥於坑中,即下竹栽,以土覆之,杵築定勿令腳踏,踏即筍不生。土厚五寸,竹忌手把,及洗手麵肥水澆著即枯死,竹性好西南,故東北種之,冬至前後各半月不可種植,蓋天地閉塞而成冬種之必死。

  正月接樹右取樹本如斧柯,及臂者,皆堪接,謂之樹砧。砧若稍大即去地一尺截之,若去地近截之,則地力大壯矣。夾殺所接之本梢小,則去地七八寸截之,若砧小而高截,則地難應須以細齒鋸截。鋸粗則損其砧皮,取快刀子於砧緣,相對側劈開,令深一寸,每砧對接兩枝,候側活,即待葉生去一枝弱者,即取新接樹選其向陽細嫩枝。如筋粗者,長四五寸許,陰枝即少實,其枝須兩節兼須,是二年枝方可接,接時微批一頭入砧處,插入砧緣劈處,令入五分其入須兩邊批,所接枝皮處插了,令與砧皮劑切,令寬急得中寬,則陽氣不應急。則力大夾殺全在細意酌度插枝了,則取本色樹皮一片長尺餘,闊三二分,纏取接枝並砧緣瘡口,恐雨水纏訖,即以黃泥泥之,其砧面並枝頭並以黃泥封之,對插一邊皆同此法泥訖,仍以紙裹頭,麻纏之恐其泥落,故也砧上。有葉生則旋去之,仍以糞灰擁其根,外以刺棘遮護,勿使有物動掇其枝,春雨得所尤易活,其實內子相類者,林檎梨向木瓜砧上栗子,向櫟砧上皆活,蓋是類也。

  凡接花木,雖以接活,內有脂力未全,包生滿接頭處切,要愛護,勿令梅雨浸其皮,必不活。

  雞糞壅茉莉則盛,百合則甚滋生。用火尋豬湯澆茉莉素馨花則肥。推花法:用馬糞浸水,前一日澆之,三四日方開者,次日盡開。木犀接石榴花必紅。花木接者,或欲移種,須令接頭在外。春月花欲開時,欲其緩開,以雞子清塗花蕊,可逢三兩日謝亦如之。灌溉花木各自不同,木犀當用豬糞,瑞香當用火尋豬湯,葡萄用米泔和黑豆皮。花木有不宜糞穢者甚多,尤宜審問用之非其宜則其木立槁。

  花中忌麝瓜尤忌之,鄭注赴河中,姬妾百餘騎自京兆至河中,所過瓜園一帶,不獲人家,園圃中四傍宜種決明草,蛇不敢入。

  凡木皆有雌雄,而雄者多不實,可鑒木作方寸取雌木填之,乃實。松必用春後社前帶土栽培,百株百活。舍此時決無生理也。

  春分後勿種松,秋分後方可種。不獨松為然,種一切樹大枝向南,栽亦向南。

  順插為柳倒插為楊,若生刺毛蟲於根下,先種大蒜一枝,或征括去根下皮,以甘草末擦之亦佳。

  臘月二十四日種楊樹不生刺蟲子。黃枝子候其大,逐時摘,青者煞黃,遲摘則消化為水,花木旺於春,竹旺於秋。

  種植雜曆初耕田,日已巳,已醜,已未,已酉,甲午,甲震,乙巳,乙亥,丙午,壬午,辛醜,已亥,丁醜,庚午,辛未,乙丑,甲寅,癸醜,癸巳,戊寅,辛乙,丙戍,丁亥,庚申,辛酉,丁酉,已上大吉,又宜用東方先下手吉。

  初種田日:已亥,庚震,乙亥,戊午,壬寅,乙酉,乙丑,庚申,辛卯,戊戍,庚子,癸醜,丙子,乙卯,癸未,甲申,乙丑,甲子,癸酉,戊申,已酉,丙午,乙未,已巳,辛酉,癸已,乙未,已上日用之大吉。

  天地不收日:丙戍,壬辰,辛亥,凡種作不收,大凶。

  天地不成日:乙未種作百物不收凶。彭祖雲:乙不栽木,雀鼠不食日:甲午,癸亥,種作大吉。

  天火日:正月子,二月卯,三月午,四月酉,餘月同。

  地火日:正月戊,二月酉,逆數是獨火日,正月巳,二月辰,逆數是此。三火日,皆不可種時。

  飛蟲不食二二九

  日:每月一日,四日,五日,七日,九日,十日,十八日,二十九日,已上日種五穀瓜大吉。

  田祖死日:甲寅。田父神農死葬日:丁亥丁未。

  田母兩師死葬日:丙戌丁亥。

  田夫死葬日:丁亥辛亥。

  種麻吉日:已亥,辛亥,辛巳,壬申,庚申,戊申,已上大吉。麻忌辰日。

  種麥吉日:庚午,辛未,辛已,庚戌,庚子,辛卯,已上大吉。小麥忌戍,大麥忌子。

  種豆吉日:甲子,乙丑,壬申,丙子,戊寅,千午,已上大吉。

  小豆忌卯,大小豆生於申,壯於子,長於壬,老於醜,死於寅,惡於甲乙,忌於丙子。

  地狼藉日:正月巳,二月午,三月未,四月申,五月酉,六月戊,七月亥,八月子,九月醜,十月寅,十一月卯,十二月辰。

  種瓜日:甲子,乙丑,庚子,壬寅,乙卯,辛巳,已上大吉。

  種菜日:庚寅,辛卯,壬戌,戊寅,已上大吉。

  種蔥日:甲子,甲申,已卯,辛未,辛巳,辛卯。種芋日:壬申,壬午,壬戍,辛巳,戊申,庚子,辛卯,已上大吉。種粟日:丁巳,已卯,乙卯,已未,辛巳,已上吉。

  種薑日:甲子,乙丑,壬申,壬午,辛巳,辛未,辛亥,已上大吉。凡種五穀常以長生日種吉,老死日種薄,忌日種傷敗,宜用成滿平定開日佳。

  種植吉日:《天實曆》雲:種植當用六陽辰日乃佳,正二月子,三四月寅五,六月辰,七八月午,九十月申,十一十二月戍。

  種植凶日:種植大忌九焦地火日,其根必枯。若有麻麥子並五穀大忌狼藉日。九焦日:正月辰,二月醜,三月戌,四月未,五月卯,六月子,七月酉,八月午,九月寅,十月玄,十一月申,十二月巳。

  耕種吉日:丙寅,戊寅,庚寅,壬寅,丁卯,已卯,辛卯,癸卯,已上八日並吉。舊有甲子,甲戍,已亥,已醜,並駁雜。又已酉,癸酉,犯萬通曆。受死日不用,種麻宜辰初,種粟宜申後,八穀名黍,稷稻,梁,禾,麻,菽,麥。黍與稷相似稻,即粳穀也。梁是秫米,禾是粟。麻是胡麻。菽是大豆。是大麻,有子曰,無子曰苴。黍子,已未,辛未,丙子,癸未,壬子,丁醜,癸醜,辛醜。九日見百忌曆內,辛醜犯土鬼,丁醜,癸醜兩日犯大煞。入中宮舊有寅亥日忌建收。日官曆不用二月已巳,已亥,二日並吉犯天地。爭雄舊有子卯日,系收日,官曆不用三月壬申,戊子,甲寅,壬午,四日並吉犯天地爭雄。舊有已亥系萬通曆受死日,又丁醜,辛醜,系收日不用四月戊寅,癸卯,已酉,乙丑,辛醜,已醜,六日吉。內四日:乙丑,辛醜,癸醜,並犯爭雄,五月甲戌,辛醜,壬寅,乙丑,甲申,戊午,已卯,七日並吉。內醜日系《萬通曆》至吉。且前五日犯爭雄後二日犯收建,曆不用。然撮要既有此日,又是《萬通曆》正吉之吉,故不忌六月。已卯,丁亥,癸卯,辛卯,四日並吉。舊有戊辰,丁未,系建收日,不用七月庚辰,戊子甲辰,戊午,四日。並吉內戊午,犯土鬼,甲辰犯四廢十惡。又大煞入中,宮舊有已已,丙申,系建日,官曆不用八月已巳,已醜,甲戌,已亥,辛醜,癸醜。一本無此,二醜兩日:九月丙子,辛卯,辛巳,丙申,辛亥,甲子,六日並吉內。甲午土鬼,舊有丁未,癸未,壬戍,系收建日。不用十月癸未,已酉,已未,辛卯,四日並吉。內辛卯爭怨萬通曆受死日,不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