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永樂大典 | 上頁 下頁 |
卷二千五百三十五 齋 |
|
七皆·齋 齋名十一 遇齋 【宋趙蕃淳熙稿】 周愚卿用荀卿氏之語,以遇名齋從餘求詩為賦古意一首:世俗爭知競冶容,紛紛牆冗交相從。誰知亦有秉正色,奉養辛勤供織舂。過期不嫁心不悔,偃蹇數夫終德配。君不見蘭生林下久含章,得時可以充君佩。 存齋 【臨川志】 金溪縣象山槐堂書院,有堂扁存齋。 【宋朱晦庵大全集】 《存齋記》: 予吏于同安而游於其學,嘗私以所聞,語其士之與予遊者,於是得許生升之,為人而敬愛之,比子之辭吏也。請與俱歸以共卒其講業焉。一日生請於予曰:升之來也,吾親與一二昆弟,相為築環堵之室於敝廬之左。將歸翳蓬而居焉,惟夫子為知升之志,敢請所以名之者而幸教之,則升之願也。予辭謝不獲,因念與生相從於今六七年,視其學專用心於內,而世之所屑一豪不以介於其間。嘗竊以為生之學,蓋有意乎孟氏所謂存其心者。於是以存名其齋而告之曰:予不敏,何足以知吾子,然今也以是名子之齋,則於吾子之志。竊自以為庶幾焉耳矣。而曰:必告子以其名之之說,則是說也。吾子既自知之,予又奚以語吾子。抑嘗聞之,人之所以位天地之中而為萬物之靈者,心而已矣。然心之為體,不可以聞見得,不可以思慮求。謂之有物則不得於言,謂之無物則日用之間無適而非是也。君子于此,亦將何所用其力哉!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則存之之道也。如是而存,存而久,久而熟。心之為體必將了然有見乎參倚之間,而無一息之不存矣。此予所以名齋之說,吾子以為如何?生作而對曰:此固升之所願學而病未能者,請書而記諸屋壁,庶乎其有以自礪也。予不護讓,因書以授之,俾歸刻焉。紹興二十八年九月甲申,新安朱熹記。墨莊葉清父以存名齋,而屬予發其義。予謂存一也,而易以性曰:誠性存存是也。孟子以心言曰:操則存,存其心,是也。二者同乎否乎?曰:性,即理也,而主是理者心也。其心存則其理存,易與孟子之言,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然易言誠之存性者一,而孟子于存心,蓋屢言夫不以操,舍存亡之機為甚可畏乎?堯舜性之,不待操而存者也。然且兢兢焉,業業焉,不敢少肆也。湯武身之,則不能無事乎操矣。故曰:以禮制心,懼一念之非禮而不能存也。曰:無貳爾心,懼一念之或貳而不能存也。聖猶如此,學者其可以自放乎?敬者所以保吾之存,中庸之戒不睹,曲禮之儼若思所當深體也。欲者所以害吾之存,孟子之寡周子之無,所當漸進也。雖然有儒者之存,有老氏之存,儒者之存,存吾之誠理也。而老氏之為說,則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其末流又有所謂存想之法,則皆以氣為本而非主乎理矣。清父顧兼取之,子懼清父之貳而失其所存也。夫學莫惡於多歧,莫貴於主一。清父其姑舍是而顓求於吾儒之學,持守之堅,涵養之熟,未聞心存而氣不與俱者也。清父其思焉。 【張南軒集】 《存齋記》: 太極動而二氣形,二氣形而萬物化生,人與物俱本乎此者也。原物之始,亦豈有不善者哉!其善者,天地之性也。而孟子道性善,獨歸之人者何哉?蓋人稟二氣之正而物則其繁氣也。人之性善,非被命受生之後而其性旋有是善也。性本善而人稟夫氣之正,初不隔其全然者耳。若物則為氣所昏而不能以自通也,惟人存夫天地之性。故有所主宰而為人之心,所以異乎庶物者,獨在於此也。是以君子貴于存之。存之則在此,不存則孰知其極哉?存之則有物,不存則果何所有哉?故主一無適,敬之方也。無適則一矣,主一則敬矣。存之之道,曷要於此乎?誠能從事焉,真積力久,則有所存者將洋洋乎察於上下而不可掩。工用無窮變化日生,性可行而全矣。吾友呂季克敏而好義,以存名齋,其志遠矣。屬予為之記。若予者蓋自保之不暇,而何以善於友朋?然則斯記也,非特以勉季克,且將以自警歟。 【元程禮部集】 《存齋記》: 余客京師,以句讀之學,教都人之子。張君文昭踵門請曰:僕家雍陽有讀書之室,曰:存齋,願為之記。余謝不能,他日又來又謝之。既而來益數,謝之如初,則投簡愀然不懌曰:敏文欺我哉!何見絕也。蓋王君敏文善於辭令,深知文昭而厚于餘。閔余老而無聞,亦欲朋友之知余也。故稱許過當而文昭實來,餘豈能言者哉?用是自愧。雖然若終無一言,是孤文昭之望而成敏文之欺,殆於不可,乃書其簡而複之。曰:餘讀孟子書,至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未嘗不慨然而感。人與禽痹果何異哉?亦惟有仁義之心焉爾。君子存之則為君子,小人去之則為小人,而況於禽獸乎?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亦以人心之出入無常,而不能存乎仁義也。仁義,心之德也。心存則仁義存矣。仁義存則施之四體而喻,達之家國天下無所處而不宜矣。人道不幾於盡乎?君子也,庶民也,禽獸也,同此生也。而貴賤縣絕若此者,存不存之間而已。家有寶玉,則必固襲藏謹守護,使盜賊不得窺竊。是以能久存仁義之於身,非特寶玉之重也。而不知所以存之,以忘于私欲之盜賊,可謂知乎?有天下者存天下,有一國者存一國,有家者存其家。仕者存乎位,農工商賈存乎業,士君子存乎仁義。今張君修孔孟之學而以存名齋,其不墮于庶民而為君子之歸也審矣。然又聞之,恃其存者,未必能存也。惟懼其亡者,而後能保其存。故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張君其亦知懼也哉!余老生之常談也,不足以記夫齋也。如欲得奇辭傑論以為齋寵光,則縉紳先生在,其往請之必有徵也。惡以餘言為哉! 【張翥詩】 《寄題睢陽張文昭存齋》: 之子山房結數楹,靜無塵累已攖寧。此心炯炯同千載,吾道皇皇有六經。雨後儀刑山更好,窗前意思草長青。功夫要在存存熟,便是齋居座右銘。 【楊誠齋集】 《存齋銘》: 永興吳君,其丞吉水,名齋房曰:存。謁予銘之,銘曰:天爽天精,孔神孔明。肇域彼中扃,宅是環庭。我有神舍,弗扌取於夜。寇入在宇,我出在野。在宇一斯,其從千之。在野懷歸,室是遠而。將聖有續,予為孟孫之族。導汝歸宿,寇則逐逐。匪予汝歸,汝弗去兮。匪彼汝寇,汝弗居兮。汝室載寧,汝挾載宏。宗廟百官,疇不汝或承。尼曰:堯牆,有覿斯煌,有陟斯昂,則莫我敢當。道腴義梁,詩禮裳。有操無亡,疇莫知其鄉。 【魏鶴山大全集】 牟節叟子才《存齋銘》: 人之一心,虛靈公氵專。中天地立,以奠廣宇。氣化流行,陰陽寒暑。職職並區,芸芸同宇。或飛或躍,或散或聚。發見在彼,吾若無與。有觸吾前,豁然呈露,而有至近。飲食男女,習矣不察,行矣不著,是無顯微。存不存故,存之奈何?以敬為主,勿正勿忘,勿長勿助,在立則見,無行不與。吾非能之,嘗事斯語,敢述所聞,以告節甫。 【葉水心集】 《存齋銘》: 孟存以心,易存以性。其入道義,其出愛敬,此真存邪。農善所門,如彼聚粟,常完倉。性因物迷,心與事往,必謹司之。勿抑勿放,勿輒有為,勿墮空寂。是固無存,執妄為得。壯矣弋陽,觀竹青蒼,厥壤甚夷。水廣山長,土迫徵求,下憐愁苦。依其永存,以作民怙。 【黃文獻公集】 存齋銘為唐實之作惟皇上帝,降此良心。總攝萬化,其德孔仁。虛靈不昧,神妙不測。養而勿害,則靡有忒。為聖為賢,立此人極。誘交於前,倏變而遷。凝冰焦火,飛天淪淵。乃獸乃禽,徒習人言。驗厥操舍,實未嘗妄。欲知所存,先求其放。膏車秣馬,不皇厥居。馳騖如是,欲存可乎?利欲,是究是圖。所樂在此,欲其可乎?肌膚弗會,筋骸弗束。言肆則誕,行則踣。自旦及畫,梏之反覆。雖有夜氣,亦惟不足。我視斯扁,萬里來歸。禽獸是醜,聖賢是依。方其未發,當養其徵。及其將發,當察其機。賓主有辨,動靜無違。以是為學,則殆庶幾。 【趙汝回詩】 《題賴若穀存齋》: 湛湛方寸天,清泠如止水。其止涵空明,其潰汨泥滓。操之恍若遺,舍之渺何倚。瞬息苟不誠,愚智從此始。一篇中庸書,千古防意壘。吾子善守之,勉勉集眾美。獨不見鄰家翁,驅雞呼犬斜陽中。 養齋 【宋姚成一雪坡集】 《養齋記》: 子性質苦犬有急,遇物觸即莫能受,甚病之思自樂。一日靜坐得一字,曰:養。榜以名齋,自警也。養之義大矣哉!養則弘,不養則隘;養則充,不養則餒。德以養純,才以養裕。學問以養涵深,器識以養廣大,孰為養蓋有要道。養其大者為大人,養木貳束而舍梧木賈,養一指而失肩背,非養之善。養之善莫若養氣。心者氣之主,莫若養心。心之不能養,忿不欲敗之也。忿不瘳吾戈矛,欲未淨吾陷阱。忿必懲,欲必窒,然後可以持志而養氣。氣善養則充且弘矣,充且弘則所養正而聖功寓矣。豈止藥吾性質之病而已哉!雖然懲忿窒欲,養之善也。奚而懲,奚而窒,曰:獨不聞周夫子之言乎?澹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 直養齋 【元蕭勤齋集】 《直養齋銘》: 萬物所資,均乎一氣。孰其屍之,曰維上帝。帝命人極,健順五常。氣則偕行,莫禦莫量。順理為直,得養則大。襲正助忘,匪理斯害。凡中有主,所向無前。拔山蓋世,古亦有焉。敬義夾持,俯仰無愧。上下同流,勇何足議。不憂不懼,不疑所行。何物事功,撼吾靈扃。矯矯裴君,炎黃其學。從事於斯。受說先覺。系餘小子,願學未能。敢銘君齋,實維自銘。 適齋 【宋華鎮雲溪居士集】 《道州錄事廳適齋記》: 元佑壬申歲,余來為營道郡督郵。越明年冬十月,葺舍館之西頹廡,設戶牖以為室。既成目之為適齋。客有過而疑之,曰:吾聞適當也,物有當於心而無迕於意,然後適。若夫資雅材,抱道術,以遊乎可用之世,行既久而步不進,日向晚而道則遠。主郡簿書於放逐傲人之地,俯眉高拱,與眾進退庭下,捷步不異胥史。組綬不足以為六尺之華,稟稍不足以飽數口之腹。續短裨薄,鬥構榱桷,方風雨飄濡之慮。魯何物之有,當而無迕也,而謂之適耶。予起而應之曰:客聞求廉氏之二子乎?昔求氏與廉氏同裡也,求氏家富而宦達,曰:患失其所有而務得無已,終年戚戚以憂。廉氏農圃也食其力,僅免其凍餒不羨涯分之外,終年熙熙以遊。若吾子之所謂,則高位厚祿,金朱華屋為可適。而卑官薄廩,華圭之門,青綠之品,為不可適已。吾恐特未定也。吾之所謂適者,適於已之謂也,非適人之所適也。人之所適者,物也。物不足則有時而不適。已之所適者,道也。道無往而不在,則已無入而不適。世之道不足者,視名位祿養車服室宇之麗,切切然以為巳之所宜保而不得去,茲其樂也。乃所以為苦歟。人之所惡夫犴獄牢系者,謂其錮執而不可去也。今貴富之人,無道以處之而累於物,則高位厚祿華服美宇,曾何異犴獄牢系錮執之地耶?至於欣捧一檄,折腰鬥升,所養在中浩然自得者,曾不知卑飛之為勞,數粒之為薄。搶揄控地,時止時行,則其憂也。乃所以為樂歟。物之所貴乎春台太牢者,謂其賞心厭腹也。今微賤之士,有道以自居而亡於其為,則卑官薄廩圭華之門,青綠之品,曾何異於春台太牢厭賞之所耶?若然,則世之所謂適者,果在已不在物,而吾之為適齋不妄。言畢客慚而退。 【元程雪樓集】 《適齋說》: 物各有所適。坎井之蛙,東海之鱉,數仞之,九萬里之鵬,其處身之大小高下不齊而其適一也。君子之于貧富貴賤也,亦然。世之處貧賤者,或怫然而熱中,或況然而失志,焦然若不能以終日。一旦而富貴,則驕則盈,蓋終其身而未嘗有一日之適。是曾二蟲之不若也。誰謂人為靈於物者哉!豫章胡先生誠叟,名其居室便坐之所曰:適。先生方布衣時,以《明經》《史通》詩賦進士業,講授鄉里。其氣浩然,其容澤然,其議論軒昂震盪,聞者竦立,無一毫憔悴不自得之態。既而位郡博士,同時行輩袞袞台省矣。或以先生名聞始授朝命,又屈為海陵教官。先生不以居卑為羞,處約為怨,單車之任,其志氣猶布衣時,真能適者也。餘謂適者無所往而不適,不適者無所往而適。富貴而適可能也,貧賤而適難能也。能其所難能,豈不能其所可能哉!先生今日之適如此,他日之適從可知也。夫古之當大事立大功者,類非悻悻小丈夫所能也。耕于野,築於岩,漁于水濱,若將終身,及其出而任天下之重,若固有之,不少動其心焉。所謂適則無所往而不適者也,先生適者也。當路多知之者,行台治書侍御史李元讓工小篆,既為作適齋二大字,而中丞徐子方詩以美之。屬而和者十數。余少從先生學,知之尤深,故為著其說。 【宋喻良能香山集】 《次陸務觀韻題姚複之秀才適齋》: 姚子神情處處便,床頭《周易》杖頭錢。逢僧與語閑終日,遣客歸休醉欲眠。應覺此生如寄耳,何妨一室且蕭然。無心更覓封侯事,納履誰能忄專一編。 【樓攻女鬼先生集】 《陳天成用東坡趙清獻高齋詩韻賦適齋次韻》: 二公晚辭軒冕勞,兩齋莫辨適與高。嘗登雲山仰清獻,平地著屋山周遭。白頭日過適齋下,釣游尚想隨兒曹。方從家舅與俱隱,野鶴誰能鳴九皋。加我數年未納祿,解去簪祓甘同袍。世間此事要識破,差處不可容一毫。穎川尉仙賦長句,數寸之管煩君操。欲追險韻繼坡老,詞鋒犀銳真吹毛,舅家見詩勉續貂,長松相倚漸青篙。我今無複望祿仕,不應招我更由敖。 息齋 【宋方秋崖集】 《自齋詩》: 塵綠長逐眾人忙,不抵齋扉一枕涼。世路險吾倦矣,底須辛苦為膏梁。 【曾手撙齋詩】 《題劉武翼息齋》: 天地一從開闢始,左旋左轉長不已。詰所以然氣使之,君獨不為氣所使。平生由氣今自由,三平二滿過即休。千里收回渥窪馬,十年養熟溈山牛。本來無動那得靜,關著一毫還是剌。雖任鵲安頭上巢,更防人打耳邊磬。 【陳後山集】 《次韻蘇公題歐陽叔弼息齋》: 行者悲故里,居者愛吾廬。生須著錐地,何賴汗牛書。丈室八尺床,稱子閉門居。百為會有還,一足不願餘。紛紛老幼間,失得了懸虛。客在醉則眠,聽我莫問渠。論勝已絕倒,句妙方愁予。竹幾無留塵,霜畦有餘蔬。相從十五年,不為食有魚。時須一俯仰,君可貸。 【元程雪樓集】 《郭梅西息齋》: 陰向秀測,陽從小雪看。千年啟龜蟄,六月養鵬搏。隱幾天機熟,閉門人境寬。悠悠八十返,靜處得奇觀。 請息齋 【宋范石湖集】 《請息齋書事三首》: 覆雨翻雲轉手成,紛紛輕薄可憐生。天無寒暑無時令,人不炎涼不世情。栩栩算來俱蝶夢,喈喈能有幾雞鳴。冰山側畔紅塵漲,不隔瑤台月露清。刻木牽絲罷戲場,祭終雨後兩相忘。門雖有雀尚廷尉,食已無魚休孟嘗。虱裡趨時真是賊,虎中宣力任為倀。。籬東舍北誰情話,雞語鷗盟意卻長。聚蚋醯邊鬧似雷,乞兒爭肯向寒灰。長平失勢見何晚,栗裡息交歸去來。休問江湖魚有沫,但蘄雲水鶴無媒。岩扉岫幌牢扃鎖,不是漁樵不與開。 《題請息齋六言十首》: 洞門畫掛鐵鎖,閣道秋生綠苔。蓍下略同龜伏,瓜中且免蠅來。多謝紛紛雲雨,相忌渺渺江湖。坐隅但忌占鵬,屋上何煩譽鳥。灩年年如馬,太行日日摧車。笑中恐有義府,泣裡難防叔魚。。見影蜮猶鉍鉍,聞聲龍尚狺狺。問誰毛生名紙?知我角出車輪。不惜人扶難拜,非關我醉欲眠。勞君敬枯木耳,恐汝見濕灰焉。稅駕今吾將老,結廬此地不喧。恐妨蝴蝶同夢,笑倩顛黨守門。口邊一任醭去,鼻孔慵將涕收。閑門冷落車轍,空室團欒話頭。冷暖舊雨今雨,是非一波萬波。壁下禪枯達磨,室中病著維摩。親戚自有情話,來往都無雜言。酒熟徑須相報,文成聊與細論。園丁以詩白事,山客終日相陪。竹比平安報到,花依次第折來。 踵息齋 【宋張文潛詩】 物之有知者,恃息物之有息知為賊。天長地久載元氣,天地無心故無極。君知一身誰主持,六塵緣影工伎兒。發生變幻不暫止,今汝鼻息無停時。喘呼呀呷生至死,去本已遠何由歸。直人嗒然吾喪我,能使炎火為寒灰。中空無宰氣不使,內自升降如靈龜。深之又深乃至踵,根深蒂固凝不動。超然內外無死地,梨束華實龍虎用。真人示我尺素書,萬卷丹經不勞誦。他年錄發封銅狄,卻視吾齋真作夢。 分齋 【元王惲秋澗集】 李清甫《分齋詩》飛不過丈尋間,鵬翼雲垂九萬搏。每自忖量彝秉外,就中增損一毫難。洗心俠習從多可,放眼青天有達觀。拈取榜齋才隻字,此身還有泰山安。 【王景初蘭軒集】 《題李清臣分齋》: 命有窮通非我力,性無加損是天然。齋居更要分明看,物物中間大極全。一段良田與眾分,短長高下各均勻。藩籬有限休侵過,侵過藩籬是別人。 【劉文簡公集】 《書李清臣分齋》: 乾坤萬里無非分,一一還須分內看。進退存亡俱不失,聖人容易眾人難。聖人容易眾人難,一簣終成九仞山。獨有分齋深著力,薄書鞍馬十年閑。 安分齋 【宋陳元晉漁墅類稿】 《安分齋銘》: 大鈞,品制萬殊。鵬背摩雲,龜尾曳塗。夔則不足,蟲玄則有餘。窮通豐嗇,工拙知愚。造物何心,分量爾拘。宰相歇後,將軍人奴。夫子轍環,終老匹夫。冶銅弄臣,飽死侏儒。原憲肘見,窮棲繩樞。達人大觀,其中石如。嗟世之人,役知劬劬。效尤畫虎,助長續鳧。為鼠發機,為雀投珠。曾不卻顧,不資其軀。吾儕樂天,厚養燕需。患不自信,鏤之坐隅。 夢齋 【元耶律鑄雙溪醉隱集】 《題夢齋》: 文府中書五色衣,含章未吐鳳先飛。可堪歷歷將今是,又對春風較昨非。得鹿歡呼事已非,可能蕉覆卻空歸。多情最是蘭窗蝶,長繞瓊華蕊上飛。 順齋 【元蒲道原順齋業稿】 《順齋記》: 愚自幼讀書,至於中年粗知向,方思為端居警省之所。遂營小屋一楹於室之北偏,榜曰:順齋。客有過餘坐定而問曰:僕聞士生於世,讀聖人之經以植立其志。剛毅正直,不苟悅,不詭隨,屹然如砥柱之於頹波。今吾子名齋以順,殆恐萎靡而不振。竊有疑焉。餘曰:客誠過愛,相遇以道,恐其蹉跌而失中也,敢不佩服忠告之益。雖然愚有所見,願卒陳以求教。夫天地之大,俯察仰觀,日月之運,江河之流,四時之行,百物之生,苟有舛逆,則為災為荒矣。上而國家,發號施令,建侯行師,苟不豫順,則眾不服矣;下而農圃,寒耕熱耘,旦作夕息,苟不順序,則生不遂矣。微而至於物,川泳雲飛,秋蟄春啟,陸行藪集,巢居穴處,無不順以生者,況於人乎?夫人之生,有秉彝之性,聖人亦循其自然以立道。如禹之治水,行所無事,非如告子矯揉片戈賊之也。及其立教,皆曰:天敘天秩,其品之大者,父子之親,君臣之義,長幼之序,夫婦之別,朋友之信,吾當日講焉。使渙然水釋,怡然理順,而驗于日用常行之間。苟為不然,則淪胥禽犢矣。蓋順之字,乃理之用也。雖天地之大,事物之微,不可違者。此愚所以服膺而不敢失。今客規我以委靡隨人,無乃孟氏所譏公孫衍張儀者。夫儀衍俗稱為大丈夫而以妾婦之順事人,此逆理之甚,鳥得為真順乎?客聞之,似有愧色,拱而言曰:僕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饑食,所謂居其中而不自知者。今聞吾子之言,則順之時義大矣哉。客既退,遂書為之記。 《順齋箴》: 禹之行水,行所無事。子思言道,率性之謂。順義之大,于斯可知。孝弟忠信,以我而推。天秩自然,豈人所強?惟理之歸,大中無黨。毫釐之察,或為詭隨。妾婦之道,不衍則儀。美哉斯堂,有銘昭若。壽卿居之,視此無怍。 【宋葛元承詩】 《題韓伯直順齋》: 路如直弦萬古新,平吾方寸是經綸。一元靜傳憑何力,日月序行天地春。 弘齋 【宋史】 《李燔傳》: 燔往建陽從朱熹學。熹告以曾子弘毅之語,且曰:致遠固以毅而任重貴乎弘也。燔退而以弘名其齋而自警焉。 【元吳徵支言集】 《弘齋記》: 士之貴乎弘者,何也?天地之所以為天地,吾之所以為心也。苟不能充其心體之大以與天地同,是於心體之全有未盡也。心體之全有未盡,則吾心所具之理,其未能知未能行者眾矣。夫與天地同其大者,心體之本然也,心之量所以貴乎弘也。與心量之不弘者,知行未百十之一二而已。哆然自足盈溢矜傲,謂人莫已若也。此無他,其心隘陋不足以藏貯故爾。惟其弘也,是以愈多而視之若寡,愈有而視之若無。蓋心量寬洪而其容受無限極也。集賢侍讀學士中山王結儀伯,讀聖賢之書,以聖賢自期,名其齋居之所曰:弘。按曾子之言,弘與毅不偏舉也。毅如之健。弘如坤之廣。毅以進其德,弘以居其業。不毅則功力間斷而不能日新,不弘則容量狹小而不能富有,二者缺一不可也。昔南康李文定先生,字燔敬。子登科之後,年三十五始受學于朱子。朱子告以曾子弘毅之說,於是文定歸而取弘之一字名齋室。朱子兼言其二而李氏專取其一,何哉?文定自揆其平日所學,頗近於毅而或歉於弘,故取其所歉以自勵。若古人佩韋佩弦之意,所以矯其偏也。然則儀伯弘齋之扁,其亦猶文定名弘齋之意乎?前修之已事可法,固不待於子言也。王氏之名齋與李氏不殊,庸敢援其事證以志於弘齋之屋辟。 【許有壬至正集】 《弘齋記》: 人生天地間,以藐焉一身參而三之,亦有道乎?窮雖獨善,若進德居業之富,討論資攬之備,大而民彝物則,繁而酬酢日用,莫不總括其理而積於其身,及達而兼善也。堯舜其君,三代其民,囿一世於泰和,以至鳥獸草木,亦各使之遂其生育之道。天下事物紛錯坌,莫不有以容之。容之者何?弘之謂也。弘也者,隘之反也。此得彼遺,即隘矣。雖莫不有以容之,亦莫不有以利之也。夫子曰:人能弘道,言人有知,思可以大其所有之理也。子張曰:執德不弘,言有所得。守之太狹,則輕喜易足。有一善自以為天下莫已若矣。道而曰:弘,我之力也。德而曰:弘,我之量也。聖人示人用力之方。才高意廣,失於僻者,亦有以充其量也。承旨開府公,器宇汪汪若千頃陂。扁齋曰:弘,日與儒士講學其中,蚤襲宿衛,曆奉常太禧宣徽翰林宗正,宥密皆有聲。所以大其理守其得者,已至矣。噫!士大夫讀書非不忄專也,才氣非不贍也。而其成就卒於無稱,何哉?患不弘爾。聖人大管仲之功而小其器者,豈不以其不知聖賢大學之道,故局量褊淺,規模卑狹,功烈如彼而已乎?公於是理講明已熟。用力已至,然任重道遠,又有毅焉。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於是而求所以為弘者,則內外交修,本末兼盡。他日見諸事業,綽綽有餘裕,恢恢有餘地矣。公命為記,輯先儒緒論而為之書。 平齋 【秋浦新志】 在青陽縣廳後,紹定癸巳喬幼聞重修。 廓齋 【宋王質雪山集】 《次通守韻題廓齋》: 遙傳碧落入新除,早向清都蔔定居。金勒鳴珂班退後,玉堂揮翰酒醒餘。試聽制動鈐絛響,驚看飛來錦帕舒。甘露堂前正秋色,集賢如堵望相如。 蛻齋 【元劉文簡公集】 《蓋希顏蛻齋詩》: 物蛻蛻以跡,人蛻蛻以心。是心本虛寂,欲蛻安所任。豈知虛寂內,而有利欲侵。荏冉初未覺,酒酣與淵沉。所以為學者,惟貴資道深。涵養既有素,本源詎難尋。鑿石出美玉,披沙得良金。仟仟蛻禪殼,豁豁遺巢禽。超然事物表,無愧古與令。此為蛻心說,請為蛻齋箴。幾年游泮水,深覺蛻齋賢。脫略分華域,逍遙性理天。異端吾久病,古學子今傳。安得青燈夜,論心對榻眠。 冽齋 【建安志】 縣廳東偏有井泉極清冽,宋紹興二十年,韓元吉榜曰:冽齋。 遠齋 【宋包宏齋弊帚稿略】 《遠齋記》: 予友上饒徐致遠,卜居玉溪之南為藏修遊息之所。後負古城之山,前揖南澗之穀,中有淵然一泓依棲霞山,曰:霞泉。泉之下辟小齋。齋外梅竹相與照映。蓋致遠心地灑然而境地之勝亦如之。況深于琴,精於詩,鼓於斯,賦於斯,則山鳴泉響,梅動竹應,若皆知音者。嘗求名於予,予曰:何必他求以字,名曰遠齋可乎?昔陶靖節結廬人境,而心遠地偏者,亦如是耳。此十五年前語也。茲予被命來司閩臬,致遠實偕行,因語前事曰:名既自君立,則發揮遠意以記吾齋,豈宜複他屬。予曰:記則不能,嘗試評之。人之智識志願,最喜乎遠而惡乎近。苟智識之所及者遠,則可以成遠業;志願之所期者遠,則可以經遠猷。否則卑污淺陋,見不逾乎目睫,行不越乎尋丈。固無望其遠到矣。夫遠孰有遠於天地者乎?周行一百七萬九百餘裡,天之遠也。自東極至於西垂,自南極至於北垂,各二億三萬三千里餘,地之遠也。人而欲同其遠,則何以哉!然此特天地之象形,猶未足以為遠也。有象有形則有限有窮,惟非象非形無聲無臭,則所謂道也。天特此道之成象,地特此道之成形。道則神無方而易無體,豈裡數之所能計而百千萬億之所能算哉!故雖未始離乎天地之間,未始出乎象形之外而廣矣大矣。其遠不禦,莫究其限,量莫詰其終窮矣。抑予聞之曰:仁之為道,遠行者莫能至也。又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然則果遠乎?果不遠乎?亦惟知遠之近者,斯可以入德乎?放之彌滿六合,斂之退藏於密,則雖遠而非遠也。密莫密於此心。此心之神,倏然在九天之上,倏然在九地之下,又倏然在八極之外,往來不測莫知其鄉,則又非遠而遠也。不以遠為遠而以不遠為遠,斯真知遠矣。此齋雖小,中具宇宙;此齋非近,宇宙非遠。於此齋而鼓琴,將眇宇宙皆琴聲也;於此齋而賦詩,將眇宇宙皆詩句也。推此智識,充此志願,則近如目前之小得失,小利害,尚足以動吾心而置秋毫之欣戚哉!致遠有晉宋間人物風度者也。當自有契於此,予言贅矣。致遠曰:命之矣。請書以為吾遠齋記。 【元程雪樓集】 《遠齋記》: 余來京師十年始築室,室之東偏敞一齋為遊息之所,名曰遠。客疑焉。解之曰:餘生長東南,望燕山在天上。四海一家得以薄技,出入周衛。違親數千里,非遠乎?餘之始至也,棲于南城之南,凡八遷而宅於茲。國中之地,餘不得有,乃僻在城隅,距舊棲又一舍,而贏非遠乎?客何疑?客曰:子之言則然。大鵬九萬里一息二城相望尺只,日三數往復,腹猶果。然白雲舍雖數千裡外,以志養志,如在膝下。子以為遠,未之思也。客去遂記於齋壁。至元二十四年夏五月甲寅,廣平程某記。 《已醜除夜留遠齋十絕》: 無尋子美千間處,且管相如四辟休。風雨震淩都過了,一年直為遠疏齋留。無奈星翁苦見尤,歲君已醜我何仇。殷勤欲且留君住,街鼓無端送土牛。排行弟妹捧椒盤,應說癡兒未了官。昨日有人江外去,家書只寫道平安。去歲金陵坊裡住,梅的白樂兩三花。今年閏後花開早,定到牆陰萼綠華。老大庭闈在水,漂零兒女落秦淮。感時懷抱思親甚,料得吾兒說遠齋。何年呼得灶為君,鼻是煙窗耳是鐺。深夜乞靈餘不會,但令分我膠牙餳。鍾馗曾是開元見,從此人間鬼日多。明是將無來作有,撐眉弩目奈人何?今年悟得修真訣,巷柳園桃一無。卻笑塵綠終未斷,杜詩韓集當麻姑。都無柏酒與椒盤,止有年華上鬢端。一盞油燈充蠟炬,夜深炯炯寸心丹。十載班行沐異恩,歸來未望屬車塵。互陰明日東風動,萬歲聲中拜聖人。 【閻複集】 《遠齋銘》: 吾友钜夫,自洪之燕。有宅一區,有田一厘。舉頭見日,尺五去天。以遠名齋,義或不然。彼美钜夫,學為通儒。秉內相權,垂禦史車。慶流千載,道濟八區。由是言之,不變遠乎? 【吳征支言集】 集賢學士程公,十年於朝,日近清光,而親舍乃數千里。今以行台侍御史得旨南還,庶幾便養而回望闕廷。又二千裡外,日以近者人子之樂,日以遠者人臣之憂,此遠齋所為作也。夫忠臣孝子之眷眷於君親也。一以朝夕左右為樂,然亦難乎兩全矣。子之愛親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無所逃於天地間,惟其所在而致其道,豈以遠近間哉?余既從公觀光于上國,又將從公而南。與公同其樂而不同其憂者,思有以紓公之憂焉。為是言也,或曰:近多懼,遠多譽。人所樂而公憂之,何也?之言也。讀易而未知易之所以易,何足以知公之之心?吳澄書。 經遠齋 【宋袁蒙齋集】 《武學經遠齋題名記》: 止戈為武,武有七德。經遠名齋,經世雲乎哉!經德也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是謂七德。經之為言常也。常保是德,必學而後可。學殖也。殖之固德乃常矣。漢人有雲:縉紳之儒守和親,介胄之士言征伐。今或易之,縉紳談兵而介胄且議和矣。鳴呼!此乃學不明之過也。孟子曰: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挺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格言大訓,超于和戰之外而獨探本原如此。自綱常不明,人心沒溺利欲中,平居視父兄長上為何事,驅之行陣,曳兵而走,此其源委。蓋上無禮,下無學,勢所必至,是乃為國隱憂。區區和戰,又不足雲矣。齋舊有題名,今複新之。衰姓氏勒堅瑉以貽後,匪徒為利祿計而已。經德止戈之義,朝夕觀省,於以助麗澤講習之功,抑以副聖朝樂育之意雲。 留遠齋 【宋劉後村集】 《題陳複祖節推留遠齋詩》: 留取蔡公詩,夫君志可知。試看鸞鍛翼,豈若豹留皮。夜柏無陽豔,朝花有夕披。長公真樣子,何必遠求師。 心遠齋 【李俊民鶴鳴集】 即文炳心遠齋竊笑濫巾北嶽,那能補衲中條。自有胸中丘壑,不妨隱向市朝。 【元元遺山詩】 茅齋迫官居,塵土日蓬勃。道人掩關坐,掛眼無外物。明窗一蒲團,濯足晨埋發。一片萬古心,清潭兩明月。止性如止水,惜身如惜玉。婦姑得相安,久矣脫羈束。兒童挾書至,燈火催夜讀。自是周太常,生平耐幽獨。 清遠齋 【元陸厚幼壯俚語】 李子雲清遠齋,友識皆詩之,子雲忽求予作,故歌以寄之。古人養志必閒居,況複先生世業儒。瀟灑襟懷何所似,一輪秋月瑩水壺。泠泠東榻泉聲近,楚楚西窗竹影多。幸得生平古書富,門開俗客不相過。無事圍棋消白日,有時洗硯寫黃庭。呼童淨掃階前地,報導今朝有鶴翎。功名過眼幾彭韓,勢利扌有生一觸蠻。誰似晴窗憑幾坐,捲簾靜看隔州山。階草無名吐綠芽,東風肯入讀書家。小桃唯解諛春色,開遍聆牆幾樹花。雨壓塵過午天,簟紋如水枕書眠。起來屋角斜陽在,更續商彝一縷煙。桂子浮香攪夜寒,藤床坐久怯衣單。月娥似厭秋空淡,高掛天心白玉盤。晴松落雪四聲。風動書幃燦燦燈。特為梅花覓新句,詩成硯沼已生冰。素屏素幾絕塵侵,一曲琅然綠綺琴。彈徹履霜天月午,滿庭仙李匝重陰。孤燈風雨對床眠,客裡縫君又十年。今日湖山攜手處,白雲不動水涵天。 常齋 【宋李澹軒集題】 吳微仲常齋人心非無常,自為外物禁。喜怒烈火熾,龐辱銛鋒森。從茲失本然,至理而浮沉。達人解其會,魔軍詎能侵。磐石可轉移,明月猶晴陰。卓外有所立,此道古與今。顏淵無終食,孟子不動心。充君名齋志,前修端可尋。達石情忘倦,移山志必通。朝朝勤甓運,井井策新功。 安常齋 【白君舉寓齋集】 題何天衢安常齋有車即乘車,有馬即乘馬。車馬苟不來,逍遙步中野。裘則宜於冬,葛則宜於夏。貴賤有去來,吾從而高下。高牙皂纛旗,豈是長隨者。時運一朝去,其物如土苴。惟存一束書,窮通不相舍。 浩齋 【宋楊誠齋集】 《浩齋記》: 某所親,安福劉彥與以書來曰:先君子得伊洛之學于文定胡先生,以浩名齋。宦游北南,清貧沒齒,竟未克就齋房之一椽。其不肖孤得中,追惟先志,大懼員雨墜以貽前之羞。懸鶉,茹銖積,取餘以作新此齋。子吾先君子故人也,願記其成以假其孤光,先君子尚有知其不禦於九京矣。某得書攝衣正冠端拜言曰:某自少懵學,先奉直令求師于安福,拜清純先生劉公為師。而廬溪王先生,及浩齋先生,俱以國士知。我浩齋又館我,每出而問業於清純,入而聽誨於浩齋。浩齋一日問曰:子見河南夫子書乎?曰:未也。退而求觀之,則驚喜頓足。歎曰:六經語孟子後,乃有此書乎?某今也,年六十有三矣。師友零落殆盡,道不加修,德不加進,不但四十五十無聞而已。然不虛此生者,猶以粗有聞於浩齋也。彥與能承先志作此齋,先生於是為有後矣。是可不記。或曰:先生之浩,蓋將天地之塞,今齋房乃爾隘耶。某曰:此已廣矣。昔者先生名齋而未屋也,有問之以齋焉在者。先生曰:吾齋也,天地間無所不在。因指其書篋曰:即吾齋也。此已廣矣。先生諱延直字諤卿。登紹興乙丑進士第,終官左宣教郎,知臨江軍新喻縣,以奉議郎致仕。 《題周鯁臣浩齋詩》浩翁曲肱一浩齋,焉知廟廊與蒿萊。此翁定複死不死,舊齋又新有賢子。齋前種樹初如椽,如今過雲欲造天。作人誰無半點氣,草動風驚便心醉。回山倒海不關身,古人與我各何人。杉溪老人是翁友,拈出問渠渠領否。 【馬子才集】 《浩齋記》: 舜視棄天下如棄敝屣,伊尹以不義祿之天下而不顧。舜伊尹之輕天下如此哉!古之人所以成就大事。當危疑之機,顛覆之變,處置甚暇而不亂,唯輕天下者能之。今夫操刀而斷壺執匕以飯稻者,皆是也。至於屠龍蛟剌虎之役,則束手戰慄而不敢發者,其氣懾也。幹越許淳翁于其所居之東開室讀書,名之曰浩齋而求予記,予請以一齋之事言之。則所謂浩然者,可以立見而不惑。今子之灑掃是室也,異時之灑掃天下有異於此乎?今子之整齋圖書,佛拭幾案,臥琴於床,掛劍於壁,冠佩在上,屨杖在下,異時之輔相天子,措置公卿大夫百執之士,下至於庶人,微至於萬物,有異於此乎?子有役而呼童子,小不如意,則必叱而去之。奔走顛倒,唯子所指。異時將百萬之騎,大戰於陰山之墟。朔野之北,微吟而輕呼,使熊羆豺虎之猛,畢皆赴敵,萬死而不顧,亦有異於此乎?子或志倦體疲,神昏欠伸,撫髀露腹,便然酣臥乎一榻之上。異日之厭功名,辭富貴,歸休乎江湖之間,泉石之畔,高尚以養德醉吟而適真,亦有異於此乎?子之居是齋也,試以此觀之,則所謂浩然者,豈不壯哉!子嘗患士氣卑弱,不足與立。子有志於此言,則其自負必無敵於天下矣。予之閱人亦多矣,為利僅耳。喜津津出顏間,而手足然搖動,小不諧世,則摧敗挫辱,作兒女聲,有可憐憔悴之色,此何謂也?予將求子以語同儕,而論心尚有此態,則可以相視一笑。 【陳耆卿籟窗集】 《浩齋記》天地之間,千變萬化。得失成敗,是非榮辱,如魚鱗,如毛,相摩相激,不知其息。卒然遇之,則足以使人喜,使人悲,使人疑愕而驚悸。有能壁立不動而高視物表者,茲不謂之氣乎?氣之所在,不三事而貴,不九鼎而富,不松柏而悅,不花卉而榮。蓋惟已大物小而天下莫之能入也。然是氣也,不可以強索,不可以偽假。強索者枵,偽假者敗,故莫若求其所以氣。夫氣非能求之為難,乃得其所求之為難,人莫不有是浩然者也。而或至於滎然憒然者,求之於外而非內也。求之於外而非內,則必至於客搏主子賊母終日,求為浩然而不能浩然也。夫有義理之氣,有血氣之氣。義理之氣,不怒而威;血氣之氣,怒而不威。怒而不威者,氣益縱益小;不怒而威者,氣益平益大。今欲求其所以大,毋欲速毋搏虛。主敬以為根,立義以為的,羹牆焉,參衡馬,日周流乎是理之中而罔敢逾越,迨其久也。完粹純熟,正大高明,如養桐梓,日化月長而植者不知。則所謂浩然者,於是乎在,夫然後可以達,可以窮,可以樂,可以憂,可以詠,可以說毀。蓋物之戈戟者千萬而我不二,物勝我邪?我勝物邪?君博士姚君以浩名齋而征記於予,予役役酬世,未知操存之訣,自謀不暇而胡能有益於博士,姑誦所聞求發藥雲爾。以博士之氣而又求其所以氣行於天下,其為浩也孰禦。 【歐陽守道巽齋稿】 《浩齋說》: 君知所謂浩然之氣,又求說于餘。孟子以來,諸老先生之發明,予不復為君道,請言兩戰。當兩戰時,非特直者氣盈,曲者氣亦盈也。氣之方盈,雖使孫吳觀陣,蘇張往來,其間莫能決其勝負。雖然,請少待之,直者將士,可使敗而不可使挫。曲者惟無敗,敗則士尤其將,將尤其上矣。誰挫之彼自挫也。是則氣非難於盈,難於持久。判曲者不在旁觀,不在眾說,而常在於主迎倏然髮露之本心,心之公理不可掩也。常試論之,氣有實有虛,實氣浩然之真,虛氣浩然之似。實者至勁健而最和平,正氣之常也。虛者乍粗暴而卒消靡,客氣之暫也。君往者介子謁後村先生,德人君子之容貌辭氣,君既望之即之聽之矣。別去幾年,今不遠千里再往,真有心於親灸者歟。予索居久於夙昔之見,未有進也,幸持予虛實之說以請益。 養浩齋 【蒲陽志】 養浩齋,在學門之右。 【宋汪藻浮溪集】 長興劉林宗《養浩齋記》養浩齋者何?長城子劉子燕居之室也。曷為名之以養浩?先君子之志也。先君子之志奈何?子劉子先君子以直道事三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雖雷霆作於其側,震風淩雨交於其前,未嘗少降色辭。卒以是貶死,不唯不悔,而將終又以養浩然之氣屬其子。故子劉子以名其齋。奚取乎浩然爾。夫浩然者,人所受於天地之氣也。所以使之常浩然者,學問也。夫氣存乎方寸之地,而至乎充塞天地之間,可謂盛矣。使物得以貳之,豈複有氣也哉!故以我勝物,則所以為剛大者在我;以物勝我,則所以為剛大者在物。胡不觀諸水乎?水天下之至柔也,而馳騁天下之至堅,非以其萬折必東而物莫之能禦故耶?此君子貴乎有所養也。子劉子養之以何道?子劉子年二十餘,家苕溪之上,有屋數椽,先疇數百畝,父書千余卷。居其屋,食其田,讀其書,惟聖人之道是求,先人之志是承。非其事不問也,非其人不交也。積之歲月,庶幾其常浩然乎?然則浩然之氣何以見之?夫貧富貴賤死生禍福,是八者,皆足以入吾胸中而為吾浩然之寇。今子劉子年甚富,氣甚銳,方出遊乎萬物之間,其亦慎所擇哉!苟明於所擇而先有以待之,異時立乎朝廷之上,正色乎人主之前,招之不來,麾之不去,決是非邪正于立談,使人皆曰:劉氏有子,則浩然之氣見矣。噫!此自子劉子所有也。予曷為記之,曰:子劉子之先君子,予之畏友也。子劉子以為先君子沒而予嘗聞其一二,書其言於座右,則如見其先君子焉。故屬筆於予而予亦因以自警也。 【元楊弘道小亨集】 《養浩齋記》: 余以正大元年監麟遊酒稅。初識曲子安居縣學為童子師,項背微僂,布褐委然,目赤且濕,蒼髯模糊不見頤頷。縣人雲:子安生乾州,居此幾三十年矣。生理蕭條,自始迄今,衣食之奉如一。一日謁餘而進曰:僕以養浩名所居之室,聞先生嘗從事于斯文,願求文以記之。餘不欲違其意,亦不能從其請,但笑而謝焉。退而思曰:孟子聖人之徒也。其論浩然之氣,曰:難言也。至大至剛,以真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夫名者,實之華也。故為是名也,必求有以副之,養浩之名,子安副之哉!余平昔喜孟子之書,修其天爵不肯枉尺直尋,威武不能屈。說大人則藐之,誦之於口,著之於心,事之以為行述之以為文,而自待其身亦已至矣。以兵凶破產,失其生生之資,乃俯首監差中,亦孟子所謂抱關擊拆者比也。夫仕有尊卑制祿之稱,今也。仕之卑者不為制祿,而鬥水束芻繩之以法,舉手蹈足輒掛罪罟。折腰于裡胥,屈膝於縣吏,平昔所養,消沮殆盡。於是畫慚形影,夜慚夢寐,飲慚甌盂,食慚匕筋。他日複見子安,其形貌堂堂乎美丈夫也,布褐鮮鮮然美衣服也,氣充乎其浩然矣。因笑曰:無乃自視不足而所見者然耶。 【許有壬主正集】 《題廣平何文美養浩齋》: 操舍存亡貴自知,一齋容膝有餘師。神龍淵底潛珍處,文豹山中隱務時。要使尋常塞天地,休教物欲間豪厘。相門堂構非難事,希聖功夫在有為。 【黃楊詩】 《養浩齋為陶彥弘賦》: 弘也何充擴,軒題養浩名。本無功利念,能達聖賢情。玉樹春暉暖,冰壺霽月明。慎言毋失餒,萬自生成。 【寓庵詩】 《養浩齋》: 名配乾坤了不磨,古今惟有一鄒軻。寄言養浩軒中叟,必竟心中似得麽。一作胸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